重庆市春秋版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1600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春秋版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重庆市春秋版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重庆市春秋版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重庆市春秋版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重庆市春秋版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重庆市春秋版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重庆市春秋版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重庆市春秋版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重庆市春秋版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重庆市春秋版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重庆市春秋版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重庆市春秋版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春秋版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

《重庆市春秋版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春秋版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市春秋版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

A

H2

HCl

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Cl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

C

CO2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CaCO3粉末

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A.A

B.B

C.C

D.D

4.对比如图两个实验中水的变化,用分子的观点分析它们不同点,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在电解水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在水蒸发中,分子本身是不变的

5.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H2CO3

B.NaHCO3

C.P2O5

D.Ba(OH)2

6.2019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正式开幕,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明确指出了今年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C.济南市区行政区域范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大明湖大力发展网箱养殖,提高农产品供给

7.下列粒子属于阳离子的是()

A.

B.

C.

D.

8.关于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分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B.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

D.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阳离子

9.“大湖湿地,水韵泗洪”,下列我县物产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

A.青阳空心挂面

B.石集牛肉

C.斯迪克厂的塑料胶带

D.双沟生态绿蘇白酒

10.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B.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

1

C.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60:

224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

12.在X+2O2

CO2+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A.CH4

B.C2H5OH

C.C2H2

D.CH3OH

13.下列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CO(NH2)2

B.K2SO4

C.KNO3

D.CaHPO4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gH2跟8gO2完全反应,可得到10gH2O

B.用含Fe2O385%的赤铁矿160t,理论上可生产100t含杂质4.8%的生铁

C.各取10g镁粉和锌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镁粉产生的H2多,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

D.将l0gCuSO4·

5H2O与90gH2O混合,固体完全溶解,可得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CuSO4溶液

二、填空题

15.在3Fe+2O2

Fe3O4的反应中,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如果8.4g铁,需__________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Fe3O4为__________g;

如果要制取23.2gFe3O4,需Fe__________g和O2__________g参加反应。

16.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实验结果有图1、图2两种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为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写出一个产生滤渣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图2是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下同);

②滤液中可能含有_____。

17.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请利用化学知识填空。

(1)广西荔浦芋头香甜软糯,已知芋头皮内含有碱性黏液,皮肤沾上会出现瘙痒症状,可用厨房中_____(填一种调味品)来止痒。

(2)草木灰是一种常见的农家肥,主要成分是K2CO3,草木灰属于_____(填“氮肥”、“磷肥”或“钾肥”)。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功能。

(4)化石燃料均为不可再生能源,为节约化石燃料使其充分燃烧,一方面可以增大氧气的浓度,另一方面可以_____,氢气作为一种新能源,未能广泛使用的原因是_____。

18.下图是家用白炽灯,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白炽灯中含有金属元素的材料有_____________(写一种);

(2)在白炽灯中充入氮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白炽灯的灯头是用铝而不用铁的,是由于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铝比铁活泼,但是铝的抗腐蚀性却比铁强,请写出能证明铝比铁活泼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19.如下图是甲、乙、丙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反应现象及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

(只写四个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2)甲实验进行的,燃烧匙中碳的状态是_______

(3)任选上述三个实验中的一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0.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甲的溶解度为20g时对应的温度为 

 

(2)t3℃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甲,由该液体得到固体乙采用的方法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t1℃升温到t3℃,甲、丙的饱和溶液都会析出晶体

B.常温下加水稀释丙的饱和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C.t2℃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t3℃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最多的是丙

三、实验题

21.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

(2)A装置中长颈漏斗必须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3)请从上述装置中选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较干燥氧气的一组发生和收集装置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22.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并结合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1)实验室选取d、e、i、j、k五种仪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中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加入药品前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实验中发现j中水变红,原因是___________。

(2)若用a、h、e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点燃氢气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3)小明同学在实验室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溶液不变浑浊,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4)小王和小李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

①小王先关闭b,打开a、c、d,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缓慢滴入,A中缓慢出现气泡,B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②小李认为若要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此时观察到C装置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23.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其中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为相对分支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为红棕色粉末,G为最常见的金属,B、D、E均为无色气体.请回答:

(1)X是 

_________(填一种物质化学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D+E:

②A+E→B+C:

_____ 

____;

(3)曹君宇同学将一定量的G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底部仍有固体存在,则溶液底部的固体组成可能是___ 

或 

______。

五、流程题

24.以工业大理石(主要杂质是氧化铁)为原料提纯碳酸钙的流程如下:

(1)为加快反应①中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在实验室里进行此操作,将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钙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写出一种碳酸钙在生活中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5.化学小组用图1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盐酸浓度

观察到的现象

甲组

浓盐酸(36.5%)

B中石蕊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C中石蕊溶液没有变为紫色

乙组

稀盐酸(13.5%)

B中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C中石蕊溶液变为紫色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乙组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讨论与交流)同学们认为甲组C中石蕊溶液没有变为紫色,是因为浓盐酸挥发出过多的HCl溶于石蕊溶液。

(提出猜想)盐酸的挥发性与浓度有关。

(进行实验)用图2装置研究不同浓度盐酸的挥发性。

用离子传感器测定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氯离子浓度(氯离子浓度可以近似表示挥发出的HCl的量),实验数据见下表。

盐酸浓度与氯离子浓度的对应关系(相同时间内测得)

盐酸浓度(%)

13.5

20

26.2

29.2

32.2

36.5

氯离子浓度(mg/L)

1.1

1.4

3.7

19.0

59.8

209.2

分析表中数据,能够得出盐酸的挥发性与浓度的关系是_____。

(得出结论)猜想正确

(实验反思)甲组石蕊溶液变红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实验改进)甲组同学在装置A与装置B之间连接装置D。

三个装置之间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

a→_____→_____→b。

选择饱和NaHCO3溶液除杂的原因是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