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1821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6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催化开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辅助燃烧室点火时必须现场有人监护。

4、加剂时,大型加料线输送风开3~4扣,小型加料线输送风开4~5扣,防止风量过大对床层造成扰动。

5、辅助燃烧室二次风阀开度严禁少于6%,防止风门振动,连杆断裂。

6、V1102罐内所存催化剂已淹没过非净化风充压口,V1102充压时先打通非净化风流程,最后打开器壁充压阀。

7、再生器提风量和提压力时要缓慢进行,先提主风量,再缓慢提再生器压力,以免主风分布管喷嘴线速过低,主风分布不均匀。

8、大事返处于手动关闭位置,当分馏系统循环量大时,若原料油泵出口压力高,则打开大事返阀,进料前将大事返改气动关闭,以保证事故状态下能及时打开。

9、在燃烧油量小于4t的情况下,投用一组燃烧油喷嘴,在考虑对相邻防倒锥影响的情况下,以东南方向和西北方向喷嘴为宜。

10、两器升温时TI1123E、TI1123F温度较低,原因为外取热器返回管冷风影响。

11、切换蒸汽后,主风事故蒸汽及套筒事故蒸汽通过限流孔板保持少量过蒸。

12、加剂后,每步调整操作严格按开工方案执行,任何改动都需开工指挥部批准,尽量避免对再生器床层扰动。

再生器藏量加至190吨,停大型加料,管线吹扫干净后关闭输送风,关锅底第二道手阀,开始转剂,转催化剂后控制重油沉降器藏量35~40吨,再生器藏量140~150吨,主风量100000nm3/h左右。

13、联系调度,辅助燃烧室开工用液化气收罐区丙烷气或气分原料气。

14、汽油再生斜管靠近再生器处松动风付线略开2扣。

15、由于备机工况下催化剂循环量小,待生立管流化不畅,因此转剂前停3个锥体松动,停一个上松动,停一个中松动,停一个下松动,转剂及两器流化过程中严格控制重油沉降器藏量35~40t,密切注意粗旋压降,藏量高时及时关小再阀,略提再生器压力,严禁将催化剂转入分馏塔。

16、拆盲板后,反应系统加催化剂,待再生器催化剂加装完毕,单器流化正常,催化剂不跑损,准备两器流化时,分馏系统再改塔内循环。

四、开工组织:

工艺班组按开工期间倒班安排上付班,车间管理人员成立开工技术组,实现“三班两倒”制。

开工技术组:

反应岗位:

李凤军、常俊超、段少魏

分馏岗位:

张新增、井宏远、张存金

稳定岗位:

吕相普、韩奇峰、刘鹏

机组岗位:

杜建辉

分为三个班组,一班:

李凤军、张存金、刘鹏;

二班:

常俊超、张新增、吕相普;

三班:

段少魏、井宏远、韩奇峰

要求:

1、白班:

7:

30~22:

00;

夜班:

22:

00~次日7:

30。

2、开工技术组24小时在现场,每天留一个班组为夜班,夜班人员18:

00~22:

00可以休息,次日7:

30~14:

00可以休息,下午正常上班。

3、工艺技术组值班期间,对岗位操作负责。

4、白班时同一岗位开工技术组成员做好分工,做到一人在室内指导操作,一人在现场检查确认。

1.反应单元开工方案

本次开工用液化气自罐区引液化气,经液化气回炼线→稳定液化气至精制线→LV1313→V1319,辅助燃烧室用液化气期间,V1319专人监护。

引罐区液化气操作人:

班长:

车间:

 

1.1.气密、升温、赶空气、装催化剂

1.1.1.引主风吹扫

1、投用仪表反吹风

[M]-联系仪表配合投用仪表反吹风。

(M)-确认仪表投用反吹风。

(I)-确认DCS显示数据正常。

仪表反吹检查人:

2、投用松动风

[P]-由反应蒸汽总管引非净化风至各松动、吹扫、反吹点,保证畅通,加强排凝,排净存水。

[P]-引非净化风至反再系统各松动点前,加强排凝,排净存水。

[P]-引非净化风至再生、双动、待生滑阀吹扫点前。

[P]-投用两器各松动点、反吹点。

[P]-投重油再生、双动滑阀、重油待生塞阀吹扫点。

[P]-投用原料油喷嘴、终止剂喷嘴、燃烧油喷嘴雾化风,原料油喷嘴调节阀开度在5%~10%,并确保畅通

[P]-投用外取热器各松动,外取热器流化风与提升风器壁阀后非净化风,套筒流化风调节阀后非净化风。

投两器松动操作人:

3、启动备用主风机

[P]-根据启动备用主风机操作规程启动主风机

(M)-确认备用风机运行正常

备机启动操作人:

4、反再系统引主风

[P]—主风单向阻尼阀、重油再生滑阀、重油待生塞阀、双动滑阀全投用。

[P]—打开重油沉降器顶放空。

[P]—微开重油提升管底放空。

[P]—打开重油沉降器出口油气大管线放空。

[P]—打开外取热器上放空。

(当外取热器停工后底部催化剂未清理时,严禁开外取热器底放空,防止催化剂堵塞阀道,关不严)

[P]—上述各放空点加危险点标志并检查。

[I]—打开双动滑阀。

[I]—关闭烟机入口的高温蝶阀及高温闸阀。

(主风机停机联锁动作后,SIS给烟闸输出关闭信号,烟闸油泵启动,因此,在烟闸改手动控制后,将烟闸电液执行机构的电源关闭,防止停工时联锁误动作,损坏烟闸油泵)

[P]—烟机出口水封罐上水,进行水封。

[P]—余热锅炉入口水封罐放水、余热锅炉旁路水封罐放水。

[P]—打开余热锅炉烟气入口蝶阀、微开余热锅炉烟气旁路蝶阀。

(保持少量高温烟气经余热锅炉旁路水封罐至烟囱,热紧余热锅炉旁路水封罐人孔,热紧完毕后关闭余热锅炉旁路蝶阀,旁路水封罐上水)注意:

关闭余热锅炉旁路蝶阀,投用余热锅炉必须在装剂前完成,尽量减少装剂后的操作,以免对再生器引起波动。

[P]—打开辅助燃烧室一、二次风阀。

(M)-确认以上阀开关正确,备用主风机具备供风条件。

引风前阀门检查操作人:

[M]—联系机组,备用主风机运转正常,向反应单元供风。

[I]—备机安全运行复位,控制备机出口压力0.08MPa左右。

[P]—以2%左右的幅度打开备机出口电动蝶阀,向两器送风,通过反喘振阀和备机出口电动蝶阀控制并风量,使再生器缓慢升温,控制升温速度10℃/h左右。

[I]—同时打开重油再生滑阀、重油待生塞阀,进行两器吹扫。

(I)-再生压力控制在0.08~0.09MPa,关闭反喘振阀,全开备机出口电动蝶阀,用双动滑阀控制再生器压力。

两器引主风操作人:

[P]—投用余热锅炉,所产蒸汽因蒸汽量较小,余热锅炉汽包顶部放空。

[P]—启动锅炉给水泵,控制稳余热锅炉汽包液位,对除氧水系统进行检查,确认无泄漏,检查定排管线畅通,现场确认定排调节阀灵活好用。

投用余热锅炉操作人:

[P]—主风完全并入再生器后,开始两器吹扫,打开沉降器顶放空,油气大盲板前放空,开大双动滑阀,吹扫两小时后,对各松动点、反吹风点通风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全部合格之后,关闭各放空,准备进行反再系统试密。

两器松动点检查操作人:

(P)-引开工液化气、非净化风、燃烧油、雾化蒸汽至辅助燃烧室前,排凝脱水,倒开工液化气和燃烧油盲板至“通”位。

试验电打火,确保电打火好用。

辅助燃烧室达到点炉条件操作人:

1.1.2.升压、气密

1、反再系统升压

[P]—以5~10℃/h缓慢提高再生器温度至150℃。

[P]—关闭除重油沉降器之外的各点放空阀,然后缓慢关重油沉降器放空和双动滑阀,对反再系统进行升压。

[P]—当再生器压力升至60KPa时,对反再系统进行第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P]—缓慢关闭双动滑阀,控制三器压力0.21Mpa(表)。

(I)-注意在关放空和双动滑阀的同时要保证主风机的入口流量,通过对反喘振阀对备用主风机流量进行调整,必须保证备用主风机出口压力不高于0.22MPa。

反再系统升压操作人:

2、反再系统气密

[M]-准备好桶、肥皂水、粉笔、喷壶。

[P]-分组检查反再系统人孔、法兰、焊口有无泄漏,做好标记,及时联系保运人员处理,详见检查表。

(M)-确认反再系统气密合格,检查表签字确认。

注:

发现漏点联系并配合保运人员处理,处理完毕重新试密直至合格;

若漏点紧不住,可撤压处理,直至全部气密合格。

反再系统气密操作人:

1.1.3.两器升温

[P]-气密合格后,重新打开上述各放空点,根据升温曲线升温、恒温。

[M]-辅助燃烧室点炉条件:

主风量70000nm3/h,再生器压力0.08MPa,一次风开2%,二次风全开,风门开1/3,电打火试验完毕,非净化风引至炉前、排凝备用,开工用液化气盲板拆除,引至炉前,赶净空气。

[P]–根据升温需要,按照点火规程点辅助燃烧室,按升温曲线升温,专人看炉。

再生器温度升至315℃,恒温4h,恒温结束后点辅助燃烧室油火,适当关小气火,再生器升至540℃,恒温4h,重油沉降器315℃以上。

辅助燃烧室点着后,逐步将风门全开,并用铁丝固定好。

注意:

确保封油泵及备用泵运行正常,控制燃烧油压力1.2MPa左右,辅助燃烧室点油火后,根据烟囱情况及油路针型阀开度及时调整雾化蒸汽量,并及时联系调度收罐区催化柴油或5#燃料油,加强封油罐切水,严禁封油罐冒罐。

辅助燃烧室点火操作人:

温度区间/℃

升/降温速度/(℃/h)

所需时间/h

常温~150

5~10

13~16

150±

5

6

150~315

20~25

8~10

315±

4

315~540

25~30

7~9

540±

(I)-两器系统升温烘烤,原则交叉进行,谁先到达恒温点就先恒谁,以恒温优先于升温。

[I]-在此过程中控制待生塞阀一定的开度,同时开大再生滑阀,在保证再生器压力不超高且能稳定控制两器压力的前提下,尽量使风从重油沉降器放空,提高重油提升管和重油沉降器的温度,但重油再生滑阀不得全开,以防卡死。

[I]-点火后注意调节主风量及一、二次风量,液化气量,按升温曲线控制升温速度,当温度升不上时,切换油火。

炉膛温度200℃时油嘴给少许保护蒸汽。

切换油火操作人:

[P]-切换油火后,注意烟囱冒烟情况,炉膛温度≯850℃,出口温度≯700℃,主风分布管≯650℃。

[I]-升温过程中每隔半小时活动一次重油待生塞阀,重油再生滑阀和双动滑阀

[P]-外取热器在150℃恒温后,通入除氧水,汽包V1401顶部蒸汽放空开,控制外取热器汽包液面40-60%。

[M]-根据烟气温度情况,余热锅炉及外取热器所产低压蒸汽先由汽包放空改至减温减压器放空,待稳定后并入低压蒸汽系统,待蒸汽压力达到中压蒸汽要求时,根据中压蒸汽过热温度情况,联系调度,将装置产中压过热蒸汽后并入中压蒸汽系统。

蒸汽系统操作人:

[P]-再生器温度达到250℃后自消防蒸汽引1.0MPa蒸汽进过热管,在0.8Mpa过热蒸汽出口放空,保护再生器过热炉管,正常控制过热蒸汽温度不高于450℃,在低负荷运行时,可以适当提高。

但各种工况下,应保证出口温度不超过510℃,以避免管线材料超温。

由于内取热蒸汽管入口与上松动相连,内取热出口与重油沉降器防焦蒸汽和汽提蒸汽相连,当重油沉降器温度低于280℃时严禁蒸汽进入。

投内取热保护蒸汽操作人:

[M]-两器升温至150℃、315℃、540℃时恒温热紧,并在热紧表上签字确认。

[I]-升温过程中,注意用重油待生塞阀、重油再生滑阀、油气管线放空、外取热器上、下放空调节各部烟气流量,按升温曲线控制好各点温度。

1.1.4.切换空气

[P]-辅助燃烧室燃烧正常,沉降器顶温达300℃以上,床温540℃,达到赶空气条件。

[I]-关闭重油再生滑阀、重油待生塞阀。

[P]-将反应系统蒸汽总管处风切换为蒸汽,在各松动阀组处排凝,排净存水。

[P]-打开重油沉降器顶、重油油气管线盲板前放空。

[P]-重油提升管底排凝开。

[P]-检查给好下列蒸汽:

[]-重油沉降器汽提蒸汽

[]-重油提升管预提升蒸汽、重油提升管预流化蒸汽

[]-重油提升管原料雾化蒸汽、重油提升管终止剂雾化蒸汽

[]-重油沉降器防焦蒸汽

[]-再生器燃烧油喷嘴雾化蒸汽

[P]-工艺各松动、吹扫点均畅通,检查下述松动、吹扫介质是否畅通。

[]-重油再生斜管各松动蒸汽

[]-重油待生立管各松动介质

[]-重油提升管底排凝吹扫汽

[]-再生双动滑阀、重油再生滑阀、重油待生塞阀吹扫介质

[]-打通主风事故蒸汽流程,经限流孔板少量过汽。

[]-打通套筒事故蒸汽流程,经限流孔板少量过汽。

[]-沉降器顶及油气管线放空吹扫蒸汽

[]-锥体松动蒸汽

[]-重油待生分配器输送风。

[]-外取热器进出口管松动风。

(P)-三器各松动投用完好。

三器松动检查操作人:

(P)-确认重油沉降器顶各防焦蒸汽投用正常。

[I]-控制好两器压力保持稍正压差,沉降器压力高于再生器压力10Kpa,提升管底部排凝,保证畅通,此时系统升温完毕,达到装催化剂的条件。

[P]-关闭除重油提升管底部排凝外的所有排凝点、放空点。

通过双动滑阀控制再生器压力,通过沉降器顶放空阀控制沉降器压力。

[P]-现场观察F1101炉火燃烧情况及炉温变化。

1.1.5.冷拆盲板

[P]-重油沉降器赶空气结束后,适当开提升管底部放空,打开油气盲板前放空,打开大盲板前DN80排凝阀,打开沉降器顶放空3~5扣,关闭反应系统除汽提蒸汽外的全部蒸汽,用汽提蒸汽控制反应系统微正压,以不冒或少冒蒸汽为宜,若冒蒸汽量较多,可适当再将沉降器顶放空阀稍开。

[P]-缓慢降低再生器顶压力至50kpa,并同时降低主风量至5000nm3/h,用辅助燃烧室维持密相温度为550℃。

[P]-当拆盲板前半小时,分馏塔底搅拌蒸汽、轻柴油汽提塔汽提蒸汽给上,塔顶放空,塔底排凝打开,分馏塔赶空气。

拆油气盲板时,分馏塔关小给汽、关闭排凝,关小放空,保持微正压。

[M]-联系施工队拆DN800油气大盲板。

[P]-大盲板拆除后,关闭油气大盲板前DN300放空阀,开大分馏系统给汽经大油气线在沉降器顶放空(由分馏塔向外赶空气),分馏塔顶放空。

[P]-沉降器顶放空见汽后,用沉降器顶放空控制沉降器压力。

[P]-提主风量至100000nm3/h,在提风量的过程中始终控制沉降器压力高于再生器压力10KPa。

[P]-沉降器顶放空见汽后,反应系统全面给汽,沉降器顶放空见蒸汽15min,缓慢关闭沉降器顶放空,分馏塔顶见汽15min后,缓慢关闭分馏塔顶放空。

[P]-打开分馏塔顶油气-热水换热器入口阀,打通T1201→E1201A~F→E1202A~L→E1203A~F→V1203→V1208→酸性水外送出装置流程,用油气蝶阀控制沉降器压力比再生器压力高10KPa。

[P]-调整操作至装催化剂条件。

[P]-联系施工队伍将油气大盲板前DN300放空阀后盲板、油气大盲板前DN80排凝阀后盲板,沉降器顶DN300放空阀后盲板,重油集气室DN300放空阀后盲板,分馏塔顶DN250放空阀后盲板置于“盲”位。

[P]-油气大盲板拆除后,分馏系统维持现状,待反应再生器加催化剂结束后,单器流化不跑催化剂,准备两器流化时再改塔内循环,顶循环充汽油,中段系统充柴油。

[P]-联系施工队伍拆重油进料喷嘴盲板、终止剂喷嘴盲板。

1.1.6.装催化剂

1、调整三器参数,达到装剂条件

[P]-贯通大型加卸料线。

[P]-改好V1102至R1102加剂流程,R1102器壁阀开。

[P]-V1102加剂线输送风投用,控制非净化阀开度3~4扣。

[P]-V1102底第一道阀全开,底第二道手阀关。

[P]-V1102顶放空关。

(P)-确认V1102顶压力表好用。

[P]-打开V1102充压风。

(I)-V1102压力控制为0.4~0.6MPa。

[P]-投用V1102底部锥体松动风。

[P]-贯通V1102至R1102大型加料流程。

[P]-贯通大型加料线,确认流程畅通。

贯通大型加料线操作人:

[P]-关闭两器所有排凝点、放空点。

[P]-检查所有松动、反吹点、仪表各反吹点是否给汽(风)正常。

[P]-给上大型加料线所有松动风,保证流程畅通;

催化剂罐检尺充压备用。

[I]-确保反应系统各仪表的反吹风必须给上,各仪表均启用并完好无误,各限流孔板均装好无误,反-再系统有关仪表、藏量、压降、密度指示正确。

[P]-燃烧油引至再生器燃烧油调节阀FV1113处,并沿途脱水干净。

[I]-控制外取热器汽包液位50%,蒸汽放空。

[M]-确认装置自保投用正常。

[P]-备用风机正常供风,装催化剂前,启动增压机。

增压机正常投用,除各用风点保持少量通风外,其余增压风返回主风。

外取热器返回管按照正常设计值供风,开工及正常操作各阶段均不可中断,以免死床。

外取热器小流化环的流化风应在装剂前供上,以保持外取热器内催化剂微流化,不形成死床。

﹤M﹥-确认达到装剂条件,如下(设计院提供)。

项目

单位

再生器

重油提升管

汽油提升管

沉降器

顶部压力

MPa(G)

~0.14

~0.15

 

主风总量

Nm3/h

~105000

主风测量量

~100000

主风压力

0.21

增压风压力

0.26

待生套筒流化风FV1123

1500~3000

外取热器风量

小流化风FV1114

~1350

大流化风FV1115

~1500

提升流化风FV1116

~450

提升风FV1117

~850

密相温度

550~650

≮200

提升管出口

F101炉膛温度

≯900

F101出口温度

400,≯650

预提升段流化蒸汽

t/h

1

提升管预提升蒸汽量

提升管雾化蒸汽量

2

汽提段汽提蒸汽量

~3

密相线速

m/s

~0.8

稀相线速

0.45

外取热器线速

/

待生套筒线速

0.3~0.6

一级旋分器入口线速

~18.8

二级旋分器入口线速

~20.7

封一级料腿藏量(指示)

t

~50

燃烧油喷嘴上2m

65~70

装剂量(指示)

~190

装剂量(实际)

~290

确认达到装剂条件操作人:

2、装剂

提升管底部放空应打开排凝,控制沉降器压力高于再生器压力10Kpa。

[P]-提高F1101出口温度,将再生器温度提到550℃。

[P]-控制重油沉降器压力0.15MPa,再生器压力0.14MPa。

[P]-先打开再生器底大型加料阀;

用输送风及松动风向再生器吹扫贯通,然后逐渐打开平衡剂罐底大型加料阀,加平衡剂至再生器。

[I]-增大辅助燃烧室的燃烧油量,再生器床温控制不低于250℃时,可加快加剂速度,封住料腿。

当封住再生器一级料腿时,再生器藏量指示约50t,此时可根据温度下降情况及烟囱催化剂跑损情况适当放慢加剂速度。

装剂操作人:

第一次加剂时,要快速加剂,待封住料腿之后,方可放慢加剂速度,尽快使再生器温度达到380℃以上。

3、再生器喷油

[P]-当再生器藏量加入量约70t时,表示催化剂已淹没再生器燃烧油喷嘴2米处,减慢加剂速度,若此时床层温度仍大于385℃,可降低加料速度直接喷燃烧油。

若床温低于385℃则关小大型加料线,减慢加催化剂速度,待床温升至≥385℃时,喷燃烧油(注意,若燃烧油3分钟喷不着,应停喷燃烧油,使床温升10℃后再喷)。

喷着后使床温升至500~550℃。

(P)-确认燃烧油雾化蒸汽已投用、燃烧油引至再生器前,燃烧油压力控制在1.0Mpa左右。

[P]-提前拆燃烧油盲板,对燃烧油沿途管线再次进行排凝脱水。

喷燃烧油操作人:

[I]-燃烧油喷着后,提高床温至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