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2132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

《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

引进盛和置业、东北高速、大连高登集团等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新大发、新透笼购物广场等超亿元项目67个,是历史上项目数量最多、投资额最大的一年。

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

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35.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7%和20%。

“五大商圈”聚合力和影响力得到提升。

中央大街辅街提档升级和商业延伸速度加快,金安欧罗巴成为全省最大的旅游商品集散中心。

爱建商圈卓展购物中心一期等项目建成开业;

龙江银行、锦州银行等7户知名金融企业相继入驻,友谊路——上海街“金融街”初步形成。

兆麟、顾乡、群力商圈建设迈出新步伐,曼哈顿三期、凯德嘉茂广场、群力文化产业园区、哈尔滨银行、哈药集团等项目成为商圈新的经济增长点。

房地产开发、信息、法律等服务业迅速发展。

工业经济聚集升级。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5亿元,同比增长20%。

园区发展取得新突破,20平方公里哈高开区迎宾路集中区拓展区,全部纳入“南拓”政策区,对工业项目承载力和吸引力进一步提高。

起步区——新榆园区入驻企业已达27家,龙网电力等5家新入驻企业开工建设。

完善区级投融资平台建设,为21户民营企业落实贷款7200万元。

完成22户厂办大集体改制工作。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97户,超亿元工业企业达到9户。

农业经济巩固提高。

实现农业增加值9.65亿元,同比增长15%。

全区实际播种面积36.8万亩,其中粮食面积29.4万亩,蔬菜面积7.4万亩。

克服了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等不利影响,奶牛、生猪、蛋鸡分别存栏3.44万头、9.61万头和270万只。

高科技示范园区和蔬菜基地村发展到42个,全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品种达到116个。

二、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

小城镇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启动新发镇国家级小城镇试点和太平镇商贸型小城镇试点建设工作,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完成。

重点推进群力乡整乡城市化,“乡改街”取得积极进展,建成远大都市明珠和宜居家园社区。

核准土地“增减挂钩”指标800亩,完成土地流转3250亩。

完成占地25万平方米新发镇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项目土地规划申报工作。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

投资8000余万元,维修农村路面6.5公里,完善排水设施12.7公里;

新打、维修农机井和抗旱井110眼;

完成大型沼气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处。

改造农村泥草房442户。

完成立功水库、四方台塌岸和苏家塌岸消险加固应急度汛工程。

惠农措施全面落实。

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种粮、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农民直接受益2353万元。

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两免”和住宿生、高中贫困生补助,受益学生达1.2万人。

新农合参合农民达到9.7万人,参合率居全市首位。

不断开辟农民就业新途径,转移农村劳动力3.75万人。

为32个村6480户农户发放“四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覆盖率达到51%。

在区镇两级建立了“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体系,实现了信息适时监控。

三、全面落实“中兴”战略部署,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独立作战能力明显提升。

坚持“自己出题自己答”,启动138个“‘中兴’在道里,城建大提速”项目。

投资2.1亿元,完成老机场路一期10公里改造;

投资3100万元,改造江南中环路2.68公里,打通了西部发展大通道。

启动36.82平方公里长岭湖新区规划,完成引水渠修复工程,并向东西湖注水300万立方米。

坚持依法、阳光、和谐征地拆迁,提前40天完成群力西区126万平方米保障型易地安置征地任务,如期完成哈西客站编组站等93.6万平方米征地任务,保证了全市重点项目按期开工。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多元投入1.38亿元,结构性升级改造、维修安发街、北安街等道路130余条,在中央大街辅街建成全国首个智能化静态交通管理系统,城区道路通行能力大幅提升。

启动实施9片棚改项目,总面积达155.68万平方米。

安置房竣工128万平方米,回迁居民8100户。

落实经济适用住房中号家庭237户、廉租房实物配租290套。

城市集中供热覆盖面积达到57.6%。

市区联手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0万平方米,高标准打造5.13公里迎宾大道,对两侧楼体实施法式风格整饰改造。

环境综合整治“三大战役”效果显著。

投资1.2亿元,实施裸土地面整治,完成市政道路、庭院硬化绿化铺装60.2万平方米;

改造居民庭院100个,建设休闲广场10处;

废品收购站点集中整治及何家沟(道里段)整治在全市率先告捷。

爱国卫生、清冰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投资2600余万元,改善清扫保洁设备,一、二级区域机械化清扫率达88%。

深化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实行清扫保洁精细化分级管理和网格化管理模式,全市现场会在我区召开。

生态建设持续加强。

筹资3000万元,新建爱建地区景观路灯,升级改造标志性楼体灯饰景观,打造了全市一流休闲景观区域。

投资1000余万元,对公路大桥、霁虹街、地段街等重要节点和街路进行灯饰亮化、小品景观升级改造。

全区新植树木14.5万株,新增绿地143.09公顷,新造“三北”防护林1327亩。

四、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区服务功能全面提升。

多元投入1500万元,资产整合置换1.07亿元,改(扩)建、联建使用面积300平方米以上、全功能达标社区25处,其中建筑面积4900平方米的抚顺社区成为全国一流的标准化社区。

投入1300万元,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3处。

重建、升级改造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4处,全市规模最大、就医条件最好、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的安和安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建立和完善物业属地化管理新机制,协调解决物业纠纷400余件。

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和助残济困工作得到加强。

全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056人,安置城镇就业再就业1.66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发放低保金5800万元,实现应保尽保。

城镇居民医保扩面7.2万人,发放城乡困难群众大病救助金531万元。

创新“家庭式联合养老”连锁新模式,投入200余万元,每月为90岁以上老人发放100元服务券,开创全省先河。

为584名(户)残疾人实施家庭康复训练、无障碍设施改造和白内障、脑瘫患儿手术,荣获全省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区。

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投资1.65亿元,新建、维修改造学校38所。

公开招聘99名教师,其中农村返乡大学生45人,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

成立“名师工作室”,中考成绩创历史最好水平。

学前教育成效显著,荣获全国学前教育先进区。

辟建城乡文化活动场所,建成农村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完善社区图书室功能,建设体育示范社区和特色园区。

中央大街成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街。

启动全省唯一市辖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成立“民营医疗机构协会”。

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属地化管理新模式。

被评为全国首批“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区”。

强化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实施“惠家工程”,人口素质不断优化。

顺利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为民兴办的21件实事全部完成。

五、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执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

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政府工作部门精简为23个,部门内设机构精简为123个。

用人制度创新完善,招聘政府雇员及卫生系统事业单位人员120名。

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公益事业奖补资金纳入参与式预算,在全市率先开展预算单位公务卡消费试点。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全年用于民生支出达11.6亿元,增长24%。

社会安全稳定工作全面强化。

发挥信访大厅“一站式”综合调处作用,初信初访结案率提高到85%以上。

采取“三条线”推进信访稳定工作,投入和协调资金883万元,解决重点信访问题42件。

进京非正常访明显下降,在全市4个主城区中排在最后,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实现了“减量退位”目标。

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事故死亡人数下降6%。

筹资近1000万元,实施“3531”工程,提前一年完成“天眼”工程全部安装任务,全区社会治安物防、技防水平和刑事案件破案率进一步提高。

强化应急管理预案,开展人防演练,最大程度减少了人防险情和自然灾害等方面损失。

民主法治和廉政建设得到加强。

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报告和通报工作。

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9件、政协提案102件,办结率均为100%。

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发布机制,发布政务信息150余条;

办理民生民意网上意见建议962件,办结率达100%。

推进“五五”普法工作,成立残疾人法律救助站和老年人维权站。

依法完成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落实廉政准则,加大对重大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保证重大项目廉洁推进。

投资300余万元,建成全省首条集教育、观赏、休闲于一体的“道里区廉政文化街”。

强化效能监察,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违法违纪案件开展专项治理,共查处违法违纪案件16件。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深深感到,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更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谋发展、一心一意抓落实。

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一直关心和支持道里区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立区大项目少,现代服务业层次还不够高,综合经济实力还不够强;

城市基础设施欠账依然较多,城市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

政府职能转变还需要加快,部分工作人员主人翁意识还不够强,作风还不够扎实,执行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十二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我区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建设全省、全市“商务门户区和宜居先行区”关键期。

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省、市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九届六次全会要求,坚持科学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招商引资、上大项目为牵动,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重点,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根本,紧紧围绕建设全省、全市“商务门户区和宜居先行区”战略目标,深入实施“沿江开发、沿路拓展,城区提档、商圈升级”战略举措,努力把道里区建设成为高品质的旅游区、高品位的宜居区、高标准的商务区、高效率的政务区、有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区。

“十二五”时期,要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力争完成以下目标任务。

——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深入实施惠民行动。

力争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

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城区四环内棚户区改造全部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基本完成,中低收入群体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

高中入学率97.7%。

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100%,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99%;

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95%。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调结构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休闲旅游和传统商贸业,提高服务业比重,提升服务业层次和水平。

坚持把新型工业作为调结构的关键领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区级财政科技支出比重达到1.5%,提升工业经济规模效益。

坚持把都市农业作为调结构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建成面向全市、辐射全省的现代都市型农业基地,力争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2:

25:

73。

——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坚定不移地实施“两区”总体战略,推动全区经济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递增13%;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递增16%。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递增30%。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内增活力,外借助力,全方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壮大非公有制经济。

力争到2015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7亿美元,国内经济技术合作资金实际到位额194亿元。

——城乡建设迈出新步伐。

深入落实“中兴”战略部署,推进城乡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城乡环境承载力和吸引力。

到2015年,老城区功能将进一步完善,群力新区形成规模,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2011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做好今年工作,对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统一部署及我区未来五年总体思路,进一步突出重点,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实现未来五年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011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7‰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2011年重点做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坚持抓项目带全局,保持投资拉动强劲态势

千方百计谋划项目。

落实市“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要求,深度研究和把握中央、省、市的政策调整和投资导向,主动融入全市战略布局,重点围绕机场路新兴产业带、友谊路总部经济带、松花江休闲旅游带“三大经济带”,长岭湖新区、小城镇示范区、太平空港经济区和迎宾路高新技术拓展区“四大功能区”,谋划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投资强度大、能够提升城区载体功能的好项目、大项目。

力争全年新谋划十亿元以上大项目10个、亿元以上项目30个。

优化环境落实项目。

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把营造多功能、全方位、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作为项目落实的重要保障,大力开展园区招商、产业招商、以企招商和节会招商,努力吸引大企业、大集团来我区投资兴业。

对哈西客站北广场高档酒店、高端写字楼等一批已签约的大体量项目,统筹做好各项前期工作,在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保证项目落地不受指标影响、项目开工不受手续制约。

强化督办推进项目。

严格落实大项目包保责任制,全面推行“一个项目、一个班子、一套人马”的工作推进方式,实施全程跟踪、督办考核,把项目建设与干部选拔任用有效衔接。

着力抓好哈尔滨汽配城、新榆建材市场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哈尔滨国际汽车博览中心一期、哈尔滨二手车交易市场等在建项目早竣工、早达产、早见效。

二、坚持抓三产提档次,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倾力打造“五大商圈”。

优化商圈经营业态,拓展商圈功能,提升商贸优势,努力构建面向全市、辐射全省的商务中心。

按照“非”字形布局开发改造中央大街辅街,打造红专街休闲区;

支持投资2亿元的中国黄金珠宝玉石展览馆建设,进一步扩大中央大街商圈影响力和吸引力。

加快新透笼商厦、曼哈顿三期、索菲亚广场商业街等项目建设,提档升级兆麟商圈。

以建设全国知名的“爱建·

上海商业街”为目标,培育壮大卓展购物中心、三江美食城等新建项目,进一步完善爱建商圈高端服务业态功能。

做优顾乡综合服务区,重点发挥新大发国际广场龙头牵动作用,促进顾乡商圈家装建材、食品和小商品集聚发展。

配合推进哈尔滨银行、中信金融机构、哈药总部、西林钢铁集团、群力文化产业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培育群力商圈。

做优做强总部经济。

以友谊路总部经济带为牵动,重点推进总部经济三大重点区域建设。

整合尚志大街、中央大街闲置楼宇,建设以金融、商贸为主的尚志大街总部聚集区域。

整合爱建周边楼宇资源,加快建设搜狐A、B座项目,初步形成爱建总部聚集区域。

整合群力新区房地产开发、金融等楼宇资源,建设企业总部聚集区域。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巩固扩大传统消费,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战略产业来抓,扶持旅游、文化、金融、信息、物流等服务业加快发展。

深度挖掘中央大街旅游资源,坚持硬件与软件同步建设,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整合建筑艺术博物馆、群力文化产业中心和地段乐器专业街等文化资源,加速发展文化产业。

进一步发展壮大友谊路——上海街“金融街”,提升金融产业竞争力。

三、坚持抓园区调结构,激发工业发展活力

加快推进园区建设。

把太平国际机场扩建作为西部发展有利契机,实施老机场路二期14.4公里道路综合改造工程;

哈双北路争取立项,启动一期工程12.1公里,提升两侧园区双向物流能力。

新榆园区重点抢抓土地升值机遇,确保收储土地1平方公里,力争达到2平方公里。

太平空港物流园区启动临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适时开展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航空物流业、临空型现代制造业奠定基础。

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制定园区扶持政策,增强园区自主发展能力。

加速发展优势产业。

改造提升生物医药、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家具等4大优势产业,加快推进松江电炉、世亨药业、美华生物等行业龙头企业技术改造步伐。

重点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绿色食品、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道里区高科技创业中心建设,积极引导中小企业逐步向科技型、集约型、效益型转变。

加强企业协调服务。

落实扶持政策,对纳税大户在用地、融资、技改贴息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促进企业扩量提质。

放手、放胆、放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强银企合作,搭建小额贷款等融资平台,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逐步降低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

四、坚持抓“三农”重统筹,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促进特色都市农业发展。

壮大菜、奶、菌、花四大主导产业。

落实全市“一圈两带”蔬菜基地建设部署,重点推进太平镇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建设,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10万亩,绿色蔬菜面积达到2万亩。

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千头奶牛养殖小区发展到13个,奶牛规模饲养量力争达到1万头。

发挥嘉峰食用菌龙头作用,带动二场村、立权村食用菌基地上规模、上水平。

加快发展花卉产业,支持金山村、城西村等花卉基地做大做强。

完成国家牧区节水灌溉和玉米膜下滴灌示范项目。

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

从编制完善规划入手,用足用好土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推进村庄资源整合,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用地大户集中,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启动实施新发镇国家级小城镇试点,用好800亩起步区指标,建设农民回迁新居,回迁居民2000户;

同步推进经济和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新发镇农产品交易市场,彻底解决我区西部农村有市无场问题。

积极发展太平镇商贸型小城镇,加快建设农民住宅新居,配套建设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推进村屯撤并,力争收储土地2平方公里,落实南华集团万亩农业园区项目。

榆树镇重点结合新榆园区建设,力争土地流转1500亩。

新农镇重点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农牧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力争市场化流转土地2万亩以上;

全面完成新江村市级农村人居示范村建设。

群力乡结合群力新区建设,积极推进“乡改街”、“村改居”工作。

开发以农业观光为主的旅游产业。

按照“沿江开发”总体思路,启动东至斯大林公园、西至太平镇的沿江50公里产业带规划建设,科学布局,突出重点,培育品牌,梯次开发,逐步形成旅游发展新优势,保护开发长岭湖自然资源,完成长岭湖新区规划论证。

启动农业科技示范园、太安村航港度假村、阎家岗农场等现代农业休闲旅游观光项目,辟建葡萄果蔬采摘,花卉、食用菌观赏,长岭湖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度假等西部旅游线路,打造城市后花园。

五、坚持抓建管推“中兴”,加快建设宜居先行区

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配合市政府做好哈站北广场、哈西客站等项目拆迁征地工作,实施霁虹桥沿线路网改造。

提档升级河松街、安固街等10条道路,维修改造工农大街、工厂街等63条道路,努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加强乡镇道路建设,力争新建改造各类农村道路10公里。

提升群众居住水平。

启动朝鲜屯二期、中央大街辅街等棚改项目,拆迁114万平方米,回迁安置房开工建设160万平方米,竣工80万平方米,回迁居民5700户。

落实廉租住房实物配租60套,发放3300户廉租住房家庭租金1700万元。

改造农村泥草房400户。

继续做好供热和小区物业监管工作,切实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供热保障能力。

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和休闲环境,整治、提档升级居民庭院100个,建设社区休闲广场10处。

提升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

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实施环卫清扫保洁分级管理和垃圾收运,力争一、二级区域机械化清扫率达100%。

健全数字化、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大对市场摊区、沿街烧烤的清理整顿力度。

做好清冰雪工作。

持续扮靓城区,高标准建设友谊路沿江风景线,对公路大桥、中央大街、沿江公园等重点街路和节点实施绿化彩化,全区绿化覆盖率达44.7%。

六、坚持抓民生促和谐,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星级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建设使用面积300平方米以上城乡达标社区30处。

重点实施爱建社区服务中心等5个千米以上社区服务中心及群力新区万米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其中5000平方米的兆麟社区服务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最大的社区。

以建设特色养老服务社区为依托,着手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26处。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完善街乡劳动保障平台,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工作站建设,争取安置就业1.2万人,办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补贴2万人,创业培训1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5万人。

努力扩大医疗、失业、养老保险覆盖面,做好城乡低保工作。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为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提供临时救助,提高城乡困难家庭救助覆盖面。

继续为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和入户康复指导,开展残疾人助学、救助脑瘫儿童站立康复行动,努力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区。

提高医疗卫生工作水平。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属地化管理模式,加快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步伐。

建设正阳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以上。

加快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做好传染病综合防控和卫生监督工作,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区。

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