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2988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8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夜间飞行的秘密》优秀教案1Word文档格式.docx

三次试验证明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二)引导学生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样探路的?

1.阅读第7自然段,找出有关蝙蝠飞行的秘密的句子,填空。

2.演示蝙蝠飞行特点:

(三)过渡:

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后,就模仿它来发明了雷达。

那么雷达是怎样探路的呢?

1、出示雷达探路示意图

2、认识蝙蝠鱼雷达之间的关系

3、小结:

科学家从蝙蝠探路的试验和研究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蝙蝠与雷达的联系。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其实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的。

你知道还有哪些发明创造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的?

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能够在读中生疑,并最终达到在读中释疑。

适时地给学生补充一些语文学习的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长此以往,学生将受益终生。

教学总结

教学时,我首先采用提问方式使学生明白飞机安全夜航是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激发探索蝙蝠飞行秘密的兴趣。

第二指导学生弄清三次科学实验的过程。

明白蝙蝠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从而揭开蝙蝠探路的奥秘。

蝙蝠发出和接收超声.波这一内容比较抽象,为使学生易于接受,我采用“看演示、说原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具体理解其奥妙,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三引导学生方法迁移理解雷达工作原理,从而理解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系。

突破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夜间飞行的秘密》是本册课本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文章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在语言文字上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4个字,掌握多音字“系”,正确读写“雷达、蚊子、即使、灵巧”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

3.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产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尝试从不同角度突出问题,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

尝试从不同角度突出问题,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难点

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产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

2.导入:

蝙蝠是哺乳动物,雷达是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夜间飞行的秘密》弄清楚这个问题。

(板书:

夜间飞行的秘密)

3.蝙蝠和雷达简介。

二、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过渡语:

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字词,初读课文内容,弄清课文结构层次,了解其中缘由。

1.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

出示生字“蝙、蝠、即、锐、系、铛、蝇、证、障、碍荧、屏”。

其中“蝙、蝠、蝇”的偏旁都是虫字旁;

如“蝙”不能读成“piān”,“锐”翘舌音要读准,“荧”要与“萤”要区别开。

2.指导书写:

“绳”去偏旁加一虫字旁变成“蝇”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即”的第五笔是点。

“蛾、蚊、科、横、证、研、驶”左窄右宽。

3.辨析多音字“系”。

4.反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通过换偏旁、字理识字、图片识字、字谜等形式记忆。

5.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6.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

7.识字游戏。

8.词语解释,找出课文中带有“反复”的句子。

看看应选哪种解释?

三、朗读课文,自主学习

1.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名说。

相机提出:

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蝙蝠是怎样探路的?

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

2.小结: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要想了解其中的秘密,我们可以从蝙蝠说起。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划分课文段落。

3.小结并质疑:

默读课文,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想一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提问;

写科学家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的句子在书中用横线画下来,下节课研究探讨。

四、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3.从课外资料中搜集关于蝙蝠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走进文本

1.蝙蝠和雷达之间发生哪些有趣的科学故事?

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

2.出示蝙蝠图,从课外资料中知道蝙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学生介绍课外搜集的资料。

二、文本品读,明白文意

(一)默读第1—2自然段思考:

课文为什么一开始写飞机夜行?

1.学生默读。

2.指名读谈感受相机总结:

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样能安全飞行的问题。

3.设疑引出下文:

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

(二)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写的什么内容?

1.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

读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2.指名分享课文内容,带感受品读课文。

3.这些现象引起了科学家怎样的思考?

关注“敏锐”和“敏捷”的区别。

4.这段话该如何把它读好呢?

谁来试试,先练读,再赛读。

5.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

(怎样探路的)

(三)为弄清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斯兰瑞尼做了很多实验,请同学们分小组自学第4—5自然段,把表格补充完整。

实验顺序

实验方式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1.学生小组学习。

2.分享:

假如你就是意大利的著名科学家,现在请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

我是科学家--------,我在第---次实验中是这样做的-----------

3.三次实验证明: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

4.请把书上的话用双横线画出来。

边读边想想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读后提问。

(四)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配合,那么蝙蝠的口耳到底是怎样配合的?

1.自读第7自然段。

2.指名分享:

交流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

3.请学生标出超声.波传播方向,生板演,指名点评。

4.赏读:

我们来当研究成功的科学家,介绍蝙蝠探路的秘密吧。

齐读第7自然段。

(五)自读第8自然段:

科学家根据蝙蝠的飞行特点得到什么启示?

过渡:

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模仿它来发明了雷达。

雷达是怎样探路的?

1.分享雷达探路示意图。

2.小组讨论,完成下列填空:

3.根据思维导图总结课文。

三、总结拓展,课外延伸

1.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动物的启发?

2.简介仿生学概念。

3.像这种人们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来创造发明东西,为人类造福,这门学科叫仿生学。

人类仿生发明的东西很多很多,你能再举些例子来吗?

4.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受到动物特点的启发而发明的?

向同学们介绍。

5.课后推荐阅读:

《神奇的仿生学》。

总结全文:

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生物的秘密还未发现,许多地方值得人类利用它来创造发明,为子孙后代造福,希望你们多学习多探索多实践。

课题:

6夜间飞行的秘密第1课时总计第节

1.认识“蝙、蝠、荧”等12个字,会写“即、竖、绳”等14个生字,理解“敏锐、横七竖八、障碍”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边读课文,边在旁边和文后写下自己的问题,读题质疑,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重难点

读题质疑,整体感知课文,理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出示课题,介绍蝙蝠、雷达相关资料,学生自主提出疑问:

“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

”导入新课。

二、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1.多媒体播放生字词,检查学生读音情况,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联系课文上下文理解词义,有困难的可查字典。

2.小组合作:

出示形近字,生字归类,小组间讨论区分方法组词的方法来做巩固练习。

(多媒体播放)

  竖和坚即和既塞和赛辟和避

【设计意图:

形近字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通过自己和组员间的互动,加深对字的印象,尽量规避错误。

  3.理解词语。

  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例:

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

联系上下文,横七竖八本课指科学家在做试验的房间里拉的绳子很多。

  敏锐:

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本课指眼光尖锐。

  模仿:

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本课指科学家根据蝙蝠探路的原理发明了雷达。

  反复:

①一遍又一遍;

多次重复。

②颠过来倒过去。

③重复的情况。

  找出课文中带有“反复”的句子读一读。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看一看应选哪种解释?

  证明:

①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

     ②证明书和证明信。

  同样从文中找出带有“证明”的句子,读一读,看看选哪种解释。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应选①。

遇到一词多义的现象,要交给学生方法去辨认,通过联系上下文,不仅可以明词义,还能够感知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再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发现问题-反复研究-揭开秘密-解决问题)。

2.理清文章的结构:

第一段(1-2):

讲飞机夜航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第二段(3-7):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实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第三段(8):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机在夜里飞行很安全。

让学生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能主动说,愿意说,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

能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四、小结,布置课后学习任务。

1、读课文,把自己的问题写下来。

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想一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提问。

(课后第一题)

2、写科学家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的句子在书中用横线画下来,下节课研究探讨。

板书设计:

6夜间飞行的秘密

发现问题-反复研究-揭开秘密-解决问题

教后思考:

6蝙蝠和雷达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2.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齐读词语。

蝙蝠雷达蚊子即使灵巧敏锐科学家横七竖八绳子苍蝇

证明研究障碍改变模仿显示驾驶员

2.多媒体出示蝙蝠图:

师:

同学们,你了解了蝙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学生介绍:

蝙蝠、雷达)

3、师:

蝙蝠和雷达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它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科学故事呢?

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理解课文。

1.读第1、2自然段,想一想:

课文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夜行?

(吸引读者、引出问题)

2、过渡:

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

那么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里安全飞行?

(生答)

3.读第3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引起了科学家的思考。

4、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

画出有关句子。

5.这些现象引起了科学家怎样的思考?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6.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两百多年前,科学家已经做了很多实验,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表格自学第4、5自然段。

目的

结果

证明

a.指名说。

b.先了解“证明”。

你能根据三次试验的内容,用“证明”一词说话吗?

c.检查:

假如你就是科学家,现在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

学生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我是科学家--------,我在第---次实验中是这样做的-----------)

7.小结:

三次试验证明-------(多媒体出示,学生读)

8.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配合,那么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样配合的呢?

读读第7自然段。

a.完成填空。

b.赏读:

那我们再一起来当一回研究成功的科学家,了解下蝙蝠探路的秘密吧!

9、读第8自然段:

科学家根据蝙蝠的飞行特点,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10、那么雷达是怎样探路的呢?

我们再来欣赏下雷达探路示意图。

d.同桌讨论,完成填空。

e.老师操作课件示意图。

11、学完了课文,你能说说课题为什么要用“和”来连接蝙蝠、雷达吗?

科学家从蝙蝠探路的试验和研究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蝙蝠与雷达的联系,所以课题要用“和”来连接。

12、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了动物启发?

(出示图片)

四、总结拓展。

同学们,像这种人们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来创造发明东西,为人类造福,这门学科叫仿生学。

当然,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生物的秘密还未发现,许多地方值得人类利用它来创造发明,为子孙后代造福,这个重任我希望大家能挑起它,有信心吗?

五、作业巩固。

表演题:

想象假如有一天,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偶尔碰到了夜行的飞机,它非常惊讶,就和飞机说起话来,同学们,它们会怎么说呀?

1.同桌练习,配以动作演一演。

【板书设计】

           6蝙蝠和雷达

  嘴

蝙蝠 超声.波

耳朵

天线

   雷达  无线电波

       荧光屏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科普课文,课文层次清楚。

1.“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我利用电教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对于密切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小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容易遗忘又是孩子的缺点。

让小学生牢固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就必须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进入自我探索的角色。

6夜间飞行的秘密第2课时总计第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在读文时,能提出质疑,并能在文本中找到答案解疑,了解仿生学。

3.结合课后习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能力。

1.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结合课后习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并理清了文章的条理。

你们还记得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科学家们经过反复试验,发现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使其能够在夜间安全飞行的事。

本环节通过回顾,检验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1.齐读课文导语,思考文中提出的问题:

(1)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之间的关系?

(科学家们经过反复试验,发现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

(2)蝙蝠是怎么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嘴巴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传到耳朵里,从而改变方向。

2.再读课文,按第五课所给予的方法,读文,针对文本质疑,在一旁做批注。

3.小组合作交流

(1)小组内先整合成员们各自提出的问题并分类,由一名成员进行记录,形成文字(分类可按课文顺序、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

(2)组内讨论,形成共识,统一意见

(3)小组汇报,老师相机展示该小组的文字记录,其他小组质疑或补充。

(4)学生提出心中的疑问。

结合课后习题2,老师进行点拨:

可以从写法、内容、自身实际等角度去思考。

预设

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仅靠雷达就可以吗?

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呢?

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

师生共同解答,教师总结,进行肯定。

孩子的思维是发散的,跳跃的,在此环节他们可能会提出五花八问的问题,教师此时应是肯定其大胆思考,不可抑制,但也要及时引导,给予其正确的思考方向。

本课较上一课,对质疑能力的培养,有上升一定的梯度,有了更多元化的要求,因此教师需及时总结,给予点拨。

三、梳理关系,升华主题

1.学习第8段。

受到蝙蝠夜间飞行的启示,科学家把雷达应用到飞机上。

雷达的(无线电波)就相当于蝙蝠的(超声.波);

雷达的(天线)就相当于蝙蝠的(嘴巴);

雷达的(荧光屏)就相当于蝙蝠的(耳朵)。

2.这个伟大的发明离不开人们在生活中的观察以及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拓展仿生学。

(它是研究以模仿生物系统的方式、或是以具有生物系统特征的方式、或是以类似于生物系统方式工作的系统的科学。

【设计意图: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能育人,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点,给予其终生教育。

四、课后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蝙蝠嘴巴/天线

超声.波

障碍物

雷达耳朵/荧光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