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党政领导班子结构分析与对策思考.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469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党政领导班子结构分析与对策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某市党政领导班子结构分析与对策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某市党政领导班子结构分析与对策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某市党政领导班子结构分析与对策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市党政领导班子结构分析与对策思考.docx

《某市党政领导班子结构分析与对策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党政领导班子结构分析与对策思考.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市党政领导班子结构分析与对策思考.docx

某市党政领导班子结构分析与对策思考

2011年是我市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之年。

为保障新时期新任务的顺利完成,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能够引领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本文对全市党政领导班子的结构进行综合分析,理清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对照各级党委对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有关要求,作出一些理性思考,提出保证班子结构改善的初步措施和方法。

一、我市党政领导班子的结构现状截止2011年11月,我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不含市四套班子成员兼职)共569名。

平均年龄46.2岁,30岁左右(左右指±2

岁)的12名,占总数的2.1%,35岁左右的52名,占总数的9.1%,40岁左右的91名,占总数的16%,45岁左右的139名,占总数的24.4%,50岁左右的179名,占总数的31.5%,53岁以上的96名,占16.9%;45岁左右及以下占总数的51.7%。

女干部104名,占总数的18.3%,非中共党员干部39名,占总数的6.9%。

大专及以上学历566名,占总数的99.5%,其中,研究生学历的61名,占总数的10.7%,大学本科学历的420名,占总数的73.8%。

1.镇领导班子全市7个镇,三套班子成员共107名。

平均年龄43.7岁,30岁左右的1名,占总数的0.93%,35岁左右的21名,占总数的19.6%,40岁左右的21名,占总数的19.6%,

45岁左右的29名,占总数的27.1%,50岁左右的35名,占总数的32.7%,53岁以上的没有;40岁左右及以下占总数的40.2%。

女干部共24名,占总数的22.4%,每个镇党政班子都配备了女干部;非中共党员的干部没有。

大专及以上学历107名,占总数的100%,其中,研究生学历的13名,占总数的12.1%,大学本科学历的74名,占总数的69.2%。

2.市级机关部门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正职71名,副职280名。

平均年龄46.9岁,30岁左右的7名,占总数的2%,35岁左右的23名,占总数的6.6%,

40岁左右的46名,占总数的13.1%,45岁左右的91名,占总数的25.9%,50岁左右的121名,占总数的34.5%,53岁以上的63

名,占17.9%;45岁左右及以下占总数的47.6%。

女干部58名,占总数的16.5%,10

个优先配备部门除科技局外配备了女干部;

非中共党员干部23名,占总数的6.6%,11

个必配部门除监察局外配备了非中共党员干部。

大专及以上学历349名,占总数的99.4%,其中,研究生学历的43名,占总数的12.3%,大学本科学历的256名,占总数的72.9%。

二、改善党政领导班子结构的主要措施和思考

㈠加快储备,积极培养,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1.调整充实科级后备干部队伍。

按照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堪当重任的要求,调整充实后备干部队伍。

后备干部队伍的结构与领导班子建设要求相配套,科级后备干部以35岁左右的干部为主体,其中30岁以下的不少于总数的20%,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学历的占15%以上,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分别不少于20%和10%,比较成熟的后备干部达到三分之一。

通过二轮推荐的方式,在现班子优秀年轻干部中选拔一支50名左右的党政正职后备干部队伍;通过“两推三考”的方式,每二年集中调整一次科级后备干部,建立一支300

名左右的后备干部队伍。

按照“好中选优”的原则,选拔100名左右的优秀后备干部队伍,实行二年重点培养。

2.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

一是加强理论培训。

继续办好青年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培训班,组织后备干部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素养。

鼓励后备干部更新知识,努力提高业务知识水平。

有计划地选送出国或到高校培训,帮助他们开拓工作视野,提高知识层次。

二是加强实践锻炼。

缺乏必要岗位经历的,要安排到适当岗位上任职;基层工作经济不足的,尽快放下去锻炼;综合能力欠缺的,应安排到综合部门培养;驾驭复杂局面能力不够的,要派到环境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困难较多的地方去工作。

继续做好选派后备干部到新农村、信访部门、拆迁部门挂职工作。

实施优秀后备干部双向挂职工作,选派市级机关部门的优秀年轻干部基层一线挂职锻炼,选派乡镇优秀后备干部到市级机关综合部门挂职锻炼。

要重点做好党政正职后备人选的培养,把有潜力的后备人选放到乡镇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或综合部门副职等重要岗位上压担子锻炼,提高他们的宏观决策、领导经济和驾驭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

通过定期考核考察和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后备干部的思想状况和工作表现,教育后备干部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自己,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3、健全“备用结合”的任用机制。

要针对党政后备干部特点和班子建设的需要,制定培养计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改进培养方法,落实培养措施。

做到抓班子建设,同时抓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研究干部工作,同时研究后备干部工作;考察现职干部,同时考察后备干部;调整班子成员,同时补充后备干部。

提拔干部时,必须首先从后备干部中挑选。

通过实行年度考核和阶段性考核,及时调整培养方向。

对表现较好、条件成熟的要及时推荐提拔;对表现不好的,要及时调整出去;对因提拔调整、调动等原因出现缺额的,要及时补充进去。

㈡深化改革,规范制度,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1.建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明确提名主体,规范提名形式和提名程序,合理界定提名责任,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和监督。

改进干部任职考察工作,完善考察预告制度、考察对象公示制度、征求意见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酝酿制度,市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用前,要以书记与副书记及分管组织、纪检等工作的常委共同酝酿,并征求同级分管领导的意见。

完善任前公示制、任职试用期制,丰富公示内容,改进公示方式,推进媒体公示,探索扩大公示对象范围。

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间的跟踪管理,严格试用期满考核工作。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完善全程记实制度,明确工作责任。

2.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

进一步推行公开选拔、公推公选领导干部力度,坚持标准条件,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实绩,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的程序和方法,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质量。

坚持每二年集中开展一次公开选拔工作,使公开选拔产生的领导干部,达到新提拔同级干部三分之一。

全面实行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定期轮岗和跨部门轮岗交流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内部活力。

3.加大干部交流力度。

充分发挥干部交流在培养锻炼干部、改善领导班子结构方面的作用,在推进交流上有新的进展。

进一步健全干部交流制度,对党政一把手和人事、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实行定期岗位交流,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一般要异地任职;加强乡镇之间、机关和基层间的干部交流。

拟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年轻干部,凡没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应有计划地交流到基层工作两年以上;凡没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经历的,应在同级职位之间进行交流。

4.探索干部能下新机制。

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明确并执行任期、连任限制和最高任职年限的规定。

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强化任期考核。

健全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制度,合理界定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规范调整原则、程序,对工作中不坚持原则、不敢负责的,素质能力不适应岗位要求的,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及时作出组织调整。

加强领导干部日常管理和监督,实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平时考核、任职前考核和定期考核制度,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办法,全面科学地考核领导班子的政治业务和履职情况以及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对那些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及时提拔任用,对考核不称职的干部视不同情况予以免职、降职、责令辞职进行调整。

㈢优化结构,提升功能,选优配强党政领导班子1.科学谋划领导班子调整目标。

对照规划的目标要求,每年年初对全市党政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知识专业结构等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和细化改善班子结构方案。

乡镇党委、人大、政府换届前,根据换届考察的情况,科学制定换届人事方案,优先充实优秀年轻干部,合理配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逐步达到乡镇领导班子的结构要求。

届中采取竞争性选拔等方式,根据班子结构的情况,推出科职岗位,制定职位要求,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优化班子年龄结构和知识、专业结构。

2.加大调优领导班子结构力度。

针对党政班子结构不理想的情况,要加大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力度。

领导班子年龄结构不合理,首先补充年轻干部;重要岗位配备,首先考虑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

严格执行中央和省、苏州市委对各级领导班子中应配备年轻干部人数的规定,对达不到要求的,通过交流解决。

今后,凡换届人事安排方案中年轻干部数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市委一律不予审批;各地、各部门上报领导干部调整方案时,凡是达不到规定年龄结构比例,组织部门要严格把关,从严掌握。

探索制定干部破格提拔办法,明确破格提拔条件,规范破格提拔程序,不拘一格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建立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加大考核力度,确保目标的实现。

在保持领导班子梯次结构的前提下,既要大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又要合理安排使用其他年龄层次的优秀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3.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

选配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应当是政治上强、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能够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

注重选拔既懂党务工作又懂经济工作的复合型领导人才,选拔经过多个岗位锻炼、经历和经验比较丰富的干部。

注意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的合理搭配,从岗位职责的要求出发,实现优势互补。

创新选拔办法,推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全委会差额票决,选拔党政正职领导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