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种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674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0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的种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云的种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云的种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云的种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云的种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云的种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云的种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云的种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云的种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云的种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云的种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云的种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云的种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云的种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云的种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云的种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云的种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云的种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的种类.docx

《云的种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的种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的种类.docx

云的种类

云的种类

(六年三班第二组)

目录

壹、研究动机与目的

贰、研究方法

叁、研究内容

一、云的种类与特征

二、云的分布高度

肆、研究心得与感想

伍、检讨与期望

陆、参考数据与网页

 

壹、研究动机与目的:

常常抬头看到天上的云,觉得很奇妙,为什么云会有那么多种不同的型态呢?

云大概距离我们多远呢?

哪种云出现时,就表示快下雨了呢?

哪种云出现时,又表示天气晴朗呢?

所以我们决定研究关于云的种类,这样可以使我们更了解有关于云的种类与特征,也使我们一看到云,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云的名称。

贰、研究方法:

翻阅书籍、上网查询。

叁、研究内容:

由于湿度、气流和天气系统的不同配置,云的形状变化很多,有辐射状、脊椎状、波状、纤维状、钩状、絮状、层状、荚状、堡状、弧状、帆状....等等。

以基本型态来看云,可分为层状、积状和纤维状。

以高度来区分则可分为高云、中云、低云和直展云。

若再按形状、组成和形成原因,就可归纳分成十种云属,分别为卷云、卷层云、卷积云、高积云、高层云、层云、层积云、雨层云、积云、积雨云等。

常见的云都是位在大气最接近地面的对流层内,这是因为对流层中常有上升气流,可以把地表蒸发的水气带到空中,最后就有机会因为冷却而凝结出小水滴或小冰晶,而由于空气中水气的含量以及气流上升的高度各不相同,因此云也就会在不同的高度形成。

云的分类正是按照高度来分的,我们一般所谓的云高,是指自测站地平面至「云底」之垂直距离,通常是以公尺为单位。

由云高可将云分为四大云族及十大标准云属。

各云属除了高度有别之外,云形也各有不同,基本上可分为积状云、层状云及卷状云三大类。

积状云就是一朵一朵高低起伏的云,代表对流较为旺盛;层状云就是成层且较平坦的云,通常是较弱的对流所造成;而卷状云则是一丝丝轻薄的云,这正是由冰晶组成的特征。

将云高与云状组合起来,就成为十大云属的基本特征了。

 

一、云的种类与特征:

云类

name

代号 

形状

云色

天气情况

卷云

cirrus

Ci

丝条状.片状.羽毛状.钩状.玷状

晴朗

卷层云

 cirrostratus

Cs

丝幕状,有晕

乳白

晴或多云

卷积云

cirroscumulus

Cc

细鳞片状,成行成群排列

晴,有时阴雨

高层云

altostratus

As

均匀成层,如帐幕

灰白

阴,有时小雨

高积云

altocumulus

Ac

云块较小.扁圆,瓦块.水波状排列

白.暗灰

晴,多云或阴

层云

stratus

St

均匀成层,像雾,底不接地

鱼白

晴,有时毛毛雨

积云

cumulus

Cu

底部平坦,顶部凸起如山峰

灰白.浓淡分明

晴,少云或多云

层积云

stratocumulus

Sc

云块较大,条状.片状或圆状,较松散,成群或波状排列

灰白.深灰

多云或阴,有时小雨

雨层云

nimbostratus

Ns

低,无定形,如烟幕,云底常有碎雨云

暗灰

连续性雨雪

积雨云

cumulonimbus

Cb

浓厚.庞大,像高山,顶部模糊,底部阴暗

乌黑

阴,多云,有阵雨.大风.雷电,时生冰雹.龙卷

卷云:

卷云是数量庞大的小冰晶所组成的,常出现在天空的最上层。

卷云的外表非常漂亮,形状很像白色的绢丝,有时也像白色的羽毛;当卷云受到朝阳、夕阳的渲染时会出现美丽壮观的彩霞。

因为卷云是在高空形成的,所以早晨由卷云所形成的彩霞会比其它云提早出现,而傍晚则会比其它的云迟些被染红。

卷云它的形态像白色细丝,白色或大部分白色的小细带状、或如毛发的维状、或有丝质的光泽,在空中透光度颇呈白色细丝状,如绢丝一般;多半由卷积云或高积云的尾流产生,或是积雨云的顶部,显示高空的风比较强。

通常是天气变坏的前兆。

形状如用刷毛器扫过那样,所以也可以叫做条云。

像烫过的头发那样卷曲的时候,天气也会放晴,这一般叫做晴卷云,相反的,预知恶劣天气的是雨卷云,它呈放射状或直线状、带状,跟低气压一起出现,而且逐渐的覆盖天空扩展后,徐徐地下降高度变化在于下层的云,最后下至所谓乱层云而降雨;但是雨后出现的雨卷云,不会再带来雨,所以要观察气候的时候,要看那种云出现前后的状态来判断,才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这是很重要的。

卷积云:

和卷云同一种类,也是由冰晶所形成的,云的形状圆胖,像一颗颗的豆粒或小石头,有时候也会以鱼鳞或波浪的形状出现。

卷积云是比卷云更明显的白云,在洁净的天空中发亮,通常是有秩序地在空中排列并缓缓地朝同一方向推移;卷积云和卷云时常相伴出现在天空中,如果布满了整个天空,则俗称为「鱼鳞天」。

有句气象谚语: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便是指天上的卷积云排列紧密,遇到不稳定的空气时,云层增厚,便会形成容易下雨的雨层云。

卷积云是纤维,白色成片成层的云,无阴影,形状像米粒、涟漪、合并或分离,大致排列有序的很小个体组成,这些小个体的视角都小于1度。

和卷层云出现在同样高度或仅仅下层的地方,好像小小的棉花糖一样的规则并列的形态。

各云朵若接近,则像小波浪那样,这种形状就叫做鱼鳞云,普通集中一处出现,但也有扩展到全部天空的;它的形态和后述的高积云很相似,所以要特别注意,判别的基准是云块大小和它的阴影。

卷积云的各云块小而没有阴影,云层出现时间极为短暂,数十分钟就消散或变为卷层云;前者出现时,当天和翌日是好天气;后者出现时,特别是在冬天的海边,容易下雨,所以要注意。

卷层云:

卷层云呈纤维状,平滑而薄呈片状展开,遮蔽一部份或全天空,在太阳或月亮四周会有环状的晕出现,通常是低气压或锋面接近前由卷云慢慢增厚而来,大多是由冰晶所组成,是透明、白色纤维状而均匀的云幕,掩盖天空全部或一部分。

卷层云是白色薄幕状,太阳遇之,仍可见其轮廓,太阳光照射卷层云之冰晶时,产生反射作用和折射作用,乃在太阳之周围产生内红外紫的晕,所以有日晕出现时,表示不久将有卷积云、高层云、层积云、雨层云等云层来到,乃低气压风暴即将来临之征兆,常能预测天将下雨。

出现于卷云下层,形态不明确,故有如轻纱垂布天空的感觉。

这种云会逐渐的变厚,高层云出现就容易下雨。

 

高积云:

高积云的形状与排列方式与卷积云很类似,大多为白色或灰白色块状、或扁球状云块,体积比卷积云大。

一般厚的高积云排列成波浪状,如果从云的间隙看不到蓝天的时,正意味着天气逐渐转坏。

如果云朵间隙分开而可以看到蓝天的话,天气便不一定会转坏。

气象谚语:

『天上鲤鱼斑,晒榖不用翻』或『瓦块云,晒煞人』,都是在形容高积云出现时的天气概况。

通常在气流稳定的时候,高积云的出现表示晴朗天气将持续2~3天,偶尔可以看到少部分的高积云转为卷云。

当气流不稳定时,高积云通常会随着水汽增加而逐渐聚合成高层云,再逐渐增厚并向下延伸而造成降雨。

常有阴影,为薄片、圆块、豆荚或滚筒状云所集成,有时具有纤缕或散乱状,不一定合不合并,大部分排列有序,个体视角约在1度到5度之间。

高积云是叶片状或扁平状的云块,如群羊蜷伏,大都连结成层,有时成棋盘状,有时排列成行,或波浪状。

类似卷积云而颗粒较大较低,云层寿命低,是天空不稳定的象征。

 

高层云:

高层云是一种内部水气分布相当平均的云,所以透过这种云看太阳就好像隔着毛玻璃看一样,只能勉强地看到太阳的轮廓。

在台湾中、低海拔地区,能看到高层云的机率并不高,甚至也难以和低云族的云层分辨。

只有在海拔高度超过3000公尺的山上,才能轻易地分辨出高层云和层云的不同。

这种云通常在低气压接近时,或在伴随着暖锋的时候,最容易出现,所以天气变坏的机率比较大。

高层云是淡灰、微蓝色可分辨具有条纹纤缕均匀的云层,掩蔽全天,较薄时可透视太阳,至少能见朦胧日影,不显现日、月晕现象。

高层云出现时扩展至全部天空。

薄的时候,引起朦胧月夜现象。

在白天没太阳而厚度增加的话,这种云会带来雨。

在出现卷云层之后出现这种云,翌日容易变为恶劣天气。

 

雨层云:

雨层云是一种暗灰色且水气充沛的云,能完全遮蔽太阳和月亮的光线,即使在白天,周围也是一片黯淡。

雨层云的云层厚(可达数公里)又低(甚至可低到500公尺),会带来雨和雪,是会持续几天下雨的坏天气典型。

会降下大量雨水的云除了雨层云之外,还有积雨云。

积雨云的雨势变化比较激烈,而雨层云的雨和雪则是平静地落下。

雨层云是灰色云层,很黝暗,它的形状因连续降雨或降雪而呈现弥散,这种云发生时,降雨或降雪大都到地面,云的厚度可隐蔽太阳。

 

层积云:

层积云和高积云很类似,但云朵更大而且排列成波浪状,云的下方常常出现灰色的影子。

也和层云一样,云层多出现在较低的地方,在高山上俯视的云海,多半都是这种层积云。

层积云是由水滴聚集而成的,云层并不会太厚,降雨和下雪的机率也不大,大部分的时候不会下雨,是属于多云的天气。

层积云灰或微白,成块、成片或成层,差不多都有阴影。

排列如棋盘、圆块或滚轴状,都没有纤维结构,有时各云合并连接,有时分离。

大部分排列有序,它的大小大于视角5度。

层积云形态层层波动,如卷面包状。

从云和云之间能看到青天是其特征,不过从山顶或飞机上看到的云海,不属于这种云或云层。

其别名有天阴云、体积云、畦云等。

果云块边缘部分很快地消散或傍晚逐渐变小,则会有好天气。

还有白天积云到黄昏变化成层积云的时候,翌日也会放晴,其准确率很高。

相反的,云块扩大或有新的发展的云的时候,是下雨的前兆。

再者,早春期层积云伴着霄云比较多,所以要注意落雷。

 

层云:

层云是一种水气分布均匀的白色云层,和雾相似,并且可以像雾一样地扩散,所以常常不具形状。

层云是所有云中位置最低的,但并没有和地面接触,偶尔会在清晨或黄昏时下点毛毛雨。

透过层云看太阳和月亮,可以清楚地看到轮廓。

从山上俯视层云,也可以看到云海,但是比层积云淡薄了许多,当太阳的照射增加时,便会很快地消失掉了。

层云大体呈灰色,云底非常一致,可降毛毛雨、冰针或霙(雪花),自层云看太阳时,太阳轮廓清晰可见。

层云没有晕象,除非云中温度极低。

层云出现高度约在一公里以下的地方,为层状的云。

早上、傍晚常常出现,所以有朝云、夕云的别名。

朝云随着太阳而消散时,是晴天。

若云好像要覆盖山腰或山谷的话,是雨快来临的前兆,这样判断以可以。

 

积云:

积云是一种活泼好动的云,垂直向上发展,底部平坦,顶部则像馒头或花椰菜,在晴朗的蓝天当中,积云看起来就像是好吃的棉花糖一样。

积云的体积可大可小,从数公尺到数公里不等。

通常被太阳照射到的部分,会白白地发亮,但云底却是灰暗的。

随着太阳渐渐升高,云头也会随着扩大,如果当天阳光的照射较强,云朵的高度可达10公里,云朵的上方也会变成像怪物的头一样的浓积云。

积云是孤立的云,大体浓密而且轮廓显明,垂直伸展如山丘,它的圆形或塔状云顶,有些类似花椰菜。

被日光照射部分大致明亮,云底则较黑暗并近于扁平,有时积云也有破碎者。

积云与层积云在同样的高度出现。

别名绵云。

黄昏时消散的话,翌日是好天气。

相反的,日落以后也不消散,到夜深时仍残留下来,而向北西或西流动的话,是下雨的前兆。

 

积雨云:

积雨云是一种体积庞大的降雨云块,通常是由积云发展而来的。

云朵的底部通常为暗黑色,而顶端有时候十分平滑(像打铁的铁砧)或呈羽毛状的卷云。

积雨云的内部有强大的上生气流,所以常伴有大雷雨的产生,有时也会下冰雹。

当积雨云较弱的时候,顶端是卷云,下方会分裂变成高积云和层积云,而形成很多云,所以积雨云可以称为制造云的工厂喔!

积雨云像浓厚庞大的云,垂直伸展非常强盛,形如大山或巨塔,通常云顶至少有一部分平滑,或呈纤维状或具有条纹,而且常有部分发展成铁砧形,或一大片羽毛状,云底下面经常极为黑暗,时常带有与主云相连或不相连的破碎低云,往往降下阵雨或雷阵雨。

 

特殊的云:

凝结尾云(contrail)。

是喷射机排除引擎燃烧的废气,其中的水汽急速凝结而成的。

夜光云,离地面约82公里;通常会观测到内重力波

的存在。

这种云只有在极区的黄昏时才会观测得到

,其成因可能和水及殒石尘埃有关;在那么高的高

度,水汽可能也是由殒石中蒸发出来的。

贝母云(Nacreouscloud)。

高度约在离地面28.5公里处;其成因目前仍不清楚,但相信和冰晶及过冷水滴有关。

这种云只有在高纬度的某些地方可以看到,通常是在冬季当太阳已经在地平线之下时才会看到。

火山爆发引起的对流云。

火山爆发会喷出高温的水汽,而火山灰就是现成的凝结核,因此有火山爆发的地方就有对流云产生。

照片左下方有类似下雨的柱状阴影,相信是大量火山灰降下而成的,不是真的在下雨。

是飞碟吗?

外星人?

不是的,是荚状云!

在Alaska山区照到的。

 

这叫乳状云(mamatus),是剧烈对流下的产物,主要悬挂在主对流轴的边缘,附近经常会有龙卷风产生。

补充:

一、并非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雨。

淡积云是最小的堆状云,在天空中看起来像结块的棉花香肠,因为体积很小,无法产生雨,但却能形成更大且带雨的积云。

浓积云是最大的积云,能带来急而大的骤雨。

二、空有时满布鱼鳞般闪闪发光的白色云片。

这种情形称为鱼鳞天,必须仰赖多起阵风才能把云吹成这些小云片,所以鱼鳞天的出现常代表易变的天气。

三、并非所有的云都是自然形成。

飞机飞行时,机身后方留下的条纹状云称为凝结尾,这是飞机引擎排出的水蒸气形成的。

水蒸气排出时碰到冷空气会变成冰晶,因而留下似白雪的云迹。

三、云的分布高度:

一、低云:

高度低于7000英呎,由微小水滴组成,又可分为......

(a)层云:

高度最低,没有明显的边际,外观类似地面上的雾,云内气流十分平静。

(b)积云:

外观蓬松似爆米花,云内气流十分不稳。

(c)帽状云/波状云:

通常出现在高山或高耸建筑物之上。

二、中云:

高度介于7000~18000英呎,由微小水滴和结晶冰组成,厚度较厚。

(a)高层云:

外观类似带有斑点的棉质床单,结构较为松散。

(b)高积云:

外观类似厚厚的丝缕,画布,或羊毛毯。

三、高云:

高度在18000英呎以上,最高可以到达35000英呎,由结晶冰组成,可透光而产生日晕/月晕现象。

(a)卷层云:

外观类似半透明的蜡纸,结构较为松散。

(b)卷积云:

外观类似人造纤维织成的薄床单,或波浪状的

棉质薄纱。

(c)卷云:

外观呈束状,有时轻卷如毛发。

四、直展云:

可分为

(a)雨层云:

高度介于低云及中云之间,外观阴暗,厚度甚

厚的暴风雨云。

(b)雨积云:

外观有如高塔一般伸入天空,戴着有如铁钻一

样的帽子,夹带闪电、暴雷、狂风、骤雨及冰

雹等。

 

云的分布高度

云 族

云 属

热带地区高度

中纬度地区高度

极区高度

高云族

卷云(Ci)

卷积云(Cc)

卷层云(Cs)

6,000~18,000m

5,000~13,000m

3,000~8,000m

中云族

高积云(Ac)

高层云(As)

2,000~8,000m

2,000~7,000m

2,000~4,000m

低云族

层云(St)

层积云(Sc)

雨层云(Ns)

0~2,000m

0~2,000m

0~2,000m

直展云族

积云(Cu)

积雨云(Cb)

云底在低云族的范围,

云顶可延伸至中云族或高云族的范围。

肆、研究心得与感想:

培珊:

转眼间,六年的小学时光已接近尾声,感觉时间过的好快啊!

而毕业

前,要制作的毕业小论文,实在是让我伤透了脑筋。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做出一份完美的毕业小论文呢?

现在,大部分的人都在准备升国中考试,都没有时间来讨论,所以我们这组只好找课余时间来完成,虽然讨论的时间不多,但我们都尽了全力。

这几个月我真的感到很疲累,但辛苦总是有代价的,看到了已完成的小论文,顿时觉得这几个月的辛苦都没有白费!

这次的小论文制作让我学了很多,像是有关云的知识、如何做论文及合作的重要,如果以后还有机会做类似的活动,相信我会做得更好。

乃耘:

在做小论文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特别是要如何与组员形成共识,这真是一项困难的事,毕竟每个人的意见不同,所以很难与组员讨论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想法。

不过做小论文虽然辛苦,但跟组员分工合作和单独自己做比较,真的很不一样,难怪人家说团结就是力量!

雅欣:

这次小论文的主题「云的种类」让我了解云的种类、变化以及分布高度、出现的征兆……等。

我觉得,这次的讨论发生了许多好玩的事,也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关于云的知识,所以我觉得这次的制作小论文活动十分有趣。

育辰:

这次制作小论文我虽然只有查数据,但我还是我们这组的成员,所以作品要交出去我也有点紧张。

洛维:

这次做小论文我虽然没有帮上很多忙,但我觉得团结就是力量,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就可以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宇轩:

我觉得制作小论文很有趣,虽然我没帮到什么忙,但还是觉得很有趣。

资敏:

这次的小论文制作让我更了解云的变化。

子芸:

经过这一次的报告,让我更了解云的变化,也知道如何和同学分享自己查到的数据

轩宇:

这次的小论文制作让我更了解云的千变万化,感到很有趣。

伍、检讨与讨论:

虽然这次的小论文做的很顺利,但因为时间太赶,所以没有做的很完美,希望以后如果有机会再做类似的活动,我们会做的更好!

陆、参考数据与网页:

◎图片、网站类:

http:

//content.edu.tw/junior/earth/td_jb/content/s_03/air/clouds.htm

http:

//earth.fg.tp.edu.tw

http:

//www.lib.ncu.edu.tw/~hong/atmhmpg/knowatm/clouds/special.htm

http:

//dns.hsps.tpc.edu.tw/~an115/join10~1.htm

http:

//content.edu.tw/primary/nature/ks_gc/nctheme/ckl04/4-18-3.htm

http:

//www.ntut.edu.tw/~s0370855/page2.html#_Toc356013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