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与略读核心观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89827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读与略读核心观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读与略读核心观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读与略读核心观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读与略读核心观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读与略读核心观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精读与略读核心观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精读与略读核心观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精读与略读核心观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精读与略读核心观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精读与略读核心观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精读与略读核心观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精读与略读核心观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精读与略读核心观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读与略读核心观点.docx

《精读与略读核心观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读与略读核心观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读与略读核心观点.docx

精读与略读核心观点

《精读指导举隅》

1.读法通常分为两种:

一种是吟诵,一种是宣读,又可叫做理论的读法。

无论文言白话,都可以用这两种读法来读。

对于文言,各地方有他们的吟诵声调,彼此并不一致;但总之在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

白话一样可以吟诵,大致与话剧演员念台词差不多,按照国语的调子,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多多用工夫,使听者移情动容。

(前言第4页)

2.至于宣读,只是依据着对于文字的理解,平正地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

……这两种读法,宣读是基本的一种;必须理解在先,然后才谈得到传出情趣与畅发感兴。

(前言第4-5页)

3.在一篇文字里,各人所认为生字生语的未必一致,只有各自挑剔出来,倚赖字典辞典的翻检,得到相当的认识。

这里所谓认识,该把它解作最广义。

仅仅知道生字生语的读音与解释,还不能算充分认识;必须熟悉它的用例,知道它在某一种场合才可以用,用在另一种场合就不对了,这才真个认识了。

(前言第5页)

4.所以,关于生字生语,须在平时使学生养成一种观念与习惯,就是:

生字生语必须把文本作依据,寻求那个字语的确切意义;又必须把与本文相类和不相类的若干例子作依据,发见那个字语的正当用法。

(前言第6页)

5.一篇文字,可以从不同的观点去研究它。

如作者意念发展的线索,文章的时代背景,技术方面布置与剪裁的匠心,客观上的优点与疵病,这些就是所谓不同的观点。

(前言第8-9页)

6.他们经过了自己的一番摸索,或者是略有解悟,或者是不得要领,或者是全盘错误,这当儿再来听教师的指导,印入与理解的程度一定比较深切,最坏的情形是指导者与领受者彼此不相应,指导者只认领受者是一个空袋子,不问情由把一些叫做知识的东西装进去。

空袋子里装东西进去,还可以容受;完全不接头的头脑里装知识进去,能不能容受却是说不定的。

(前言第9页)

7.参考要有路径,思索要有方法,这不单是知识方面的事,而且是习惯方面的事。

习惯的养成在教师的训练与指导。

大概学生拿了一篇文字来预习,往往觉得茫然无从下手。

教师要训练他们去参考,指导他们去思索,最好给他们一种具体的提示。

(前言第9-10页)

8.上课时候令学生讨论,由教师作主席、评判人与订正人,这是很通行的办法。

但是讨论要进行得有意义,第一要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准备得充分,如果准备不充分,往往会与虚应故事的集会一样,或是等了好久没有一个人开口,或是有人开口了只说一些不关痛痒的话。

……第二还得在平时养成学生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习惯。

(前言第10页)

9.即使教材特别繁复,非滔滔汩汩连续到三十五十分钟不可,也得在发挥完毕的时候,给学生一个简明的提要。

学生凭这个提要,再去回味那冗长的讲说,就好像有了一条索子,把散开的钱都穿起来了。

这种简明的提要,当然要让学生写在笔记薄上;但尤其重要的是写在他们心上,而且要教它永不磨灭。

(前言第11页)

10.原来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

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前言第11页)

11.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前言第12页)

12.声调的差别,不外乎高低、强弱、缓急三类。

高低是从声带的弛而来的分别。

强弱是从肺部发出空气的多少而来的分别。

缓急是声音与时间的关系,在一段时间,发音数少是缓,发音数多就是急。

吟诵一篇文字,无非依据了对于文字的了解与体会,错综地使用这三类声调而已。

(前言第12页)

13.吟诵第一求其合于规律,第二求其通体纯熟。

(前言第13页)

14.所以,精读文字,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已熟习了例子,占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参读相关文字。

(前言第13-14页)

15.譬如读了某一体文字,而某一体文字很多,手法未必一样,之中不能没有小异;必须多多接触,方能普遍领会某一体文字的各方面。

又或者手法相同,而相同之中不能没有个优劣得失;必须多多比较,方能进一步领会优劣得失的所以然。

(前言第14页)

16.像这样把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么,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书,知解与领会的围将扩到多么大呢!

学问家的广博与精深差不多都从这个途径得来;中学生虽不一定要成学问家,但有利的途径总该让他们去走的。

(前言第15页)

17.其次,关于语调与语文法的揣摩,都是愈熟愈好。

(前言第15页)

18.教师记下了分数,当然不是指导的终结,而是加工的开始。

对于几个不及格的学生,尤须个别设法。

分数少一点本没有什么要紧;但分数少正表明学习成绩差,这是热诚的教师所放心不下的。

(前言第16页)

19.考问的方法很多,如背诵、默写、简缩、扩大、摘举大意、分段述要、说明作法、述说印象,也举不尽许多。

(前言第16页)

20.这篇文字,通体只一个线索,就是一个“待”字。

(泷冈阡表第19页)

21.意念发展的线索既已成立,同时就把取材的围也规定了。

这一篇文字属于碑志类,所谓碑志类,是就它刊刻的方式而言,实际上也就是传记。

(泷冈阡表第20页)

22.看一篇文字,要知道作者的观点与立场,要知道他处在怎样的一种思想环境与现实环境之中,才会得到客观的理解。

倘若不能抱这样的态度,只凭读者自己的主观见解去评判,那就难以理解得透彻。

(泷冈阡表第22页)

23.大概读一篇文字,仅能逐句逐句照字面解释,是不够的;必须在解释字面之后,更从文字以外去体会,才会得到真切意义。

(泷冈阡表第24页)

24.“养之薄”本来也可以作“养而薄”,现在不用“而”字而用“之”字,叫做“互文”-就是说,错综地使用作用相同的字,以避免重复。

(泷冈阡表第32页)

25.这里只有选取材料(就是言语、行动、背景等)的时候多少掺有作者主观的意见,待材料选定之后,作者的任务只是叙事与记言罢了。

这种手法叫做表现,意思是使所写的人物自己显示在读者面前。

……抽象写法只能教人家知道些什么。

……具体写法在教人家知道些什么以外,还能教人家感到些什么。

(泷冈阡表第36页)

26.又如,凡是碑志传记文字,是不是或多或少都用具体写法呢?

所谓抉出人物的特点,这特点是不是专指那人的长处而言呢?

这类文字,有的带教训意味,有的却不带,这带与不带由什么而分别呢?

想到这些问题,就可以各就方便,取若干篇碑志传记来看。

又如,这篇文字纡徐而庄敬,风格与它相近的文字,作者还有哪些篇呢?

人家说作者“文备众体”,作者的文字工作,涉及的方面到底有多少呢?

想到这些问题,就可以取作者的全集来看。

又如,本篇所用的一些文言虚字,在本篇里作这样意义这样语气,能不能从其他文篇中得到印证呢?

本篇所用的一些修辞方法,如逐层递进的说法与对偶句里用互文,能不能从其他文篇中找到例子呢?

想到这些问题,就得随时留意,以免错过发见的机会。

(泷冈阡表第37页)

27.以上说明了这篇文字虽则自由,可不是漫无控制的自由,稍稍用心一点看,线索也很分明。

现在试看:

本篇热情的活泼的笔调是怎样构成的?

阅读这篇文字,一定会立刻注意到,它使用着许多“排语”。

(我所知道的康桥第71页)

28.议论文不管是常理,是创见,总该自圆其说,所谓“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最忌的是自相矛盾的毛病。

议论文的作用原在起信;不能自圆其说,甚至于自相矛盾,又怎么能说服别人呢?

(封建论第121页)

29.从上一节话,可知写作一篇议论文必须有阐明理论的部分,又应当有表示意志的部分。

不阐明理论,就无从教读者信服。

不表示意志,就无从见出作者自己的奋勉,与希望读者也同样奋勉。

从上一节话,又可知阅读一篇议论文,在推索的时候,应该纯粹运用理智;而在信服了作者的主以后,又该树下意志。

不运用理智,就不从辨别作者所说的话合理与否;不树立意志,就无从贯彻自己所信服的作者的主。

(第二抗战开端告全国国民书第135页)

《略读指导举隅》

30.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

(前言第3页)

31.课本所收的,选文中入选的,都是单篇短什,没有长篇巨著。

这并不是说学生读了一些单篇短什就足够了。

只因单篇短什分量不多,要做细磨细琢的研读工夫,正宜从此入手;一篇读毕,又读一篇,涉及的方面既不嫌偏颇,阅读的兴趣也不至单调;所以取作“精读”的教材。

(前言第3页)

32.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前言第3页)

33.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儿。

其可能想象的弊害,学生遇到书籍文字的时候,也许会因没有教师在旁做精读那样的详细指导,而致无所措手。

现在一般学校,忽略了略读的似乎不少,这是必须改正的。

(前言第4页)

34.精读指导必须纤屑不遗,发挥净尽;略读指导却需提纲挈领,期其自得。

(前言第4页)

35.精读的时候,教师给学生纤屑不遗的指导,略读的时候,更给学生提纲挈领的指导,其目的惟在学生习惯养成,能够自由阅读。

(前言第4页)

36.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

还是要指导,但是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所以叫做“略”。

一半系就学生的功夫而言:

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却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会随机肆应,所以叫“略”。

(前言第5页)

37.好在略读与精读一样,选定一些教材来读,无非“举一隅”的性质,都希望学生从此学得方法,养成习惯,自己去“以三隅反”;故数量虽少,并不妨事。

(前言第5页)

38.9、精读可以用同一的教材,为什么略读就不能?

班级制度的一切办法,总之以中材为标准;凡是忠于职务,深知学生的教师,必能选取适合于中材的教材,供学生略读;这就没有能力够不够的问题。

(前言第5页)

39.课略读指导,包括阅读以前对于选定教材的阅读方法的提示,及阅读以后对于阅读结果的报告与讨论。

(前言第6页)

40.与其贪多务广,以致发生流弊,不如预作精密估计,务使在短少时间之把指定的教材读完,而且把应做的工作都做到家,绝不草率从事,借此养成阅读的优良习惯,来得有益得多。

(前言第6页)

41.略读的分量不宜过多,必须顾到学生所能应用的时间;多多阅读固宜奖励,但得为时间所许可,故以利用暑假寒假最为合适。

(前言第6页)

42.读书先看序文,是一种好习惯。

(前言第7页)

43.序文的性质,常常是全书的提要或批评,先看一遍,至少对于全书有个概括的印象或衡量的标准;然后阅读全书,就不至于茫无头绪。

(前言第7-8页)

44.目录表示本书的眉目,也具有提要的性质;所以也须养成学生先看它的习惯。

(前言第8页)

45.参考书籍,包括关于文字的音义、典故成语的来历等所谓工具书,以及与所读书有关,必须借彼而后明此的那些书籍而言。

……一种系统的知识,都必须广博的翻检参考书籍。

(前言第9页)

46.所以,利用参考书籍的习惯,必须在学习国文的时候养成;精读方面要多多参考,略读方面还是要多多参考。

……第一,须顾到学生的能力。

……第二,须顾到图书室的设备。

……第三,指定了参考书籍,教师的事情并不就此完毕。

(前言第9-11页)

47.略读原所以训练阅读的优良习惯,必须脚踏实地,毫不苟且,才有效益;决不能让学生胡乱读过一遍就算。

(前言第11页)

48.国文功课训练阅读,独须容形式兼顾,并且不把容形式分开来研究,而认为不可分割的两方面;经过了国文功课方面的训练,再去阅读其他功课的书籍,眼力自也增高。

(前言第12页)

49.现在再分类来说,有些书籍,阅读它的目的在从中吸收知识,增加自身的经验;那就须运用思考与判断,认清全书的要点,不歪曲也不遗漏,才得如愿。

(前言第12页)

50.所以死用记忆决不是办法,漫不经心地读着读着,即使读到烂熟,也很难有心得;必须随时运用思考与判断,接着择要记忆,才合于阅读这一类书籍的方法。

(前言第12页)

51.他们如果得到适当的暗示与指导,渐渐有了素养,便将觉得低级趣味的小说之类在故事之外没有东西,经不起咀嚼;不待他人禁戒,自然就不喜欢看那些了。

——这可以说是消极方面的效益。

(前言第13页)

52.所谓感受,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起了共鸣,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似的.阅读诗歌的最大受用在此;通常说诗歌足以冶性情,就因为深美高妙的诗歌能使读者与诗人同其怀抱。

(前言第13页)

53.在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下去,一边自会提出一些问题或题目来,作为阅读的标的,辨识的头绪,或当初读时候提出一些,到重读时候另外又提出一些。

(前言第16页)

54.这种观点必须纠正,要让他们认清:

笔记不是教师向他们要的赋税,而是他们读书学习不能不写的一种记录。

参考得来的零星材料,临时触发的片段意思,都足以供排比贯穿之用,怎能不记录?

极关重要的解释与批评,特别欣赏的几句或一节,就在他日还值得一再检览,怎能不记录?

研究有得,成了完整的理解与认识,若不写下来,也许不久又搅忘了,怎能不记录?

这种记录都不为应门面,求分数,讨教师的好;而只为于他们自己有益——必须这么做,他们的修学读书才见得切实。

(前言第17页)

55.教师指定一本书教学生阅读,要他们从书中得到何种知识或领会,必须有个预期的标准;那个标准就是判定成绩的根据。

完全达到了标准,成绩很好,固然可喜;如果达不到标准,却不该给他们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就此了事。

其时教师必须研究学生所以达不到标准的原因——是教师自己的指导不完善呢,还是学生的资质上有缺点,学习上有疏漏?

——竭力给他们补救或督促,希望他们下一次阅读的成绩较好,能渐近于标准。

一般指导自然愈完善愈好;对于资质较差,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的个别指导,尤须有丰富的同情与热诚。

总之,教师在指导方面多尽一分力,无论优等的次等的学生,必可在阅读方面多得一分成绩。

单是考查、给分数、填表格、没有多大意义;为学生的利益而考查,依据了考查再打算增进学生的利益,那才是教育家的存心。

(前言第18页)

56.因此,读的时候该分两个步骤:

每章仔细体会,理解它的要旨,是前一个步骤;然后把相关各章贯穿起来,看出它们彼此照应、互相发明之点,是后一个步骤。

(孟子第34页)

57.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虽不宜贪多务博,广事涉猎;也不能抱定一书,不再他求。

因此,对于每一部书,不能通读全部,只能取其一部分;全部的分量往往太多了,非中学生的时力所能应付;所以节取的一部分,当然是全书的精粹。

(史记菁华录第55页)

58.读诗所欣赏的便是诗里所表现的那些平静了的情感,假如是好诗,说的即使怎样可气可哀,我们还是不厌百回读的。

在实生活里便不然,可气可哀的事我们大概不愿重提。

这似乎是有私、无私或有我无我的分别。

诗里无我,实生活里有我。

(唐诗三百首第72页)

59.广义的比喻连典故在,是诗的主要生命素;诗的含蓄、诗的多义、诗的暗示力,主要的建筑在广义的比喻上。

(唐诗三百首第78页)

60.诗和文的分别,一部分是在词句片段的组织上,诗的组织比文的组织要经济些。

(唐诗三百首第86页)

61.通常说短片小说只该有“一个”题旨,才见得是“经济的”。

这句话不能呆看。

正题旨确乎是只能有“一个”,但是正题旨以外不妨有副题旨。

副题旨若能和正题旨错综糅合得恰到好处,确有宾主却又像不分宾主似的,那只有见得更丰厚些,不会松懈或枝蔓的。

再有,小说虽也在叙述文和描写文类里,跟普通的叙述文和描写文却有些不同之处。

它得有意念的发展。

普通的叙述文和描写文自然也离不了意念;可得跟着事实,不能太走了样子,意念的作用不大。

小说虽也根据事实,却不必跟着事实;不但选择有更多的自由,还可以糅合融铸,发展作者的意念。

这里意念的作用是很大的。

题旨固然是意念的发展。

取材和词句也都离不了意念的发展。

即使是自然派的作家,好像一切客观,其实也还有他们的意念。

第55页

62.不然,他们为什么写这种那种故事,为什么取这件那件材料,为什么用这些那些词句,而不写、不取、不用别的,就难以解释了。

这种意念的发展在短篇小说里作用尤其大。

短篇小说里意念比较单纯,发展的恰当与否最容易见出。

所谓“经济的”便是处处紧凑,处处有照应,无一闲笔;也便是意念发展到恰好处。

第56页

63.本篇副题旨的取材,《呐喊》序里的话已够说明。

鲁迅先生的创作是在五四前后所谓启蒙时代(本篇作于民国八年四月)。

他的创作的背景大部分是在清末民初的乡村或小城市里。

所谓农村的社会或封建的社会,便是这些。

鲁迅先生所以取材于这些,一方面自然因为这些是他最熟悉的,一方面也因为那是一个重新估定价值的时代,他要以智慧的光辉照彻愚蠢的过去。

第56页

64.这一篇是叙述景物的文字。

要叙述景物,作者先得熟悉那景物。

不然,材料就没有了。

叙述什么呢?

既已熟悉了那景物,叙述起来,手法却不止一种。

作者先在意念中画下一景物的平面图,又在那图上圈出值得叙述的若干点来,于是用文字代替颜料,按照方向与位置逐点逐点画出来给读者看,作者自己却并不露脸,正像执著画笔的画家自身处在画幅以外一样;这是一种手法。

作者当初在景物之中东奔西跑,左顾右盼官能方面接受种种的感觉,心灵方面留下深深的印象,他觉得这一份受用不容一个人独享,须得分赠给读者,于是把当时的一切毫不走样地叙述下来,他自己当然担任了篇中的主人公:

这又是一种手法。

第68页

65.因此,这篇文字的文体绝不能是严谨的,而必然是自由的。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怎样想到就怎样写,它差不多自由到这个地步。

正统的古文家作游记,当然不肯也不能用这种文体。

现代作家对于文学的观念虽说解放多了,但作起游记来,也未必都会像这一篇的自由。

大概本篇作者所以能写成这样的文体,一半从他的品性,一半从他的教养。

他是个偏于感情的人,热情奔放,往往自己也遏制不住。

他通西洋文学,西洋文学中有所谓“散文”的一个部门,娓娓而谈,舒展自如,在自来我国文学中是不很发达的。

他那品性与教养交叉在一点,就产生了他的自由的文体。

第69页

66.但是,仅仅说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怎样想到就怎样写,是不够的。

果真这样,一篇文字不将成为在古墙上乱爬的藤蔓吗?

原来控制还是需要的,线索还是不能没有的;不过工夫到了纯熟的地步,控制的痕迹不能在字里行间显明地看出;线索也若有若无,这就教人看起来好像是完全自由的了。

第69页

67.现在试看,本篇是由什么控制着的?

不就是前面说起的作者与康桥的一番交情吗?

所以说河水,说草场,说船,说春景……等等,都不作客观的叙述,而全从作者与它们的关系上出发。

作者工夫纯熟了,对于这种控制也许并不自觉;但研究这篇文字的人应该知道,如果没有这种控制,文字也许会见得散漫。

“散漫”与“自由”好像差得不远,然而实际上是相去千万里了。

第70页

68.以上说明了这篇文字虽则自由,可不是漫无控制的自由,稍稍用心一点看,线索也很分明。

现在试看:

本篇热情的活泼的笔调是怎样构成的?

阅读这篇文字,一定会立刻注意到,它使用着许多“排语”。

第71页

69.阅读叙述文字,不能没有时间观念。

那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呢?

那景物是什么时候显现在作者眼前的呢?

这些都得辨清楚。

如果不辨清楚,就摸不清全篇的头绪。

第75页

70.阅读叙述文字,又不能没有空间观念?

作者叙述那件事那景物,是不是站定在一个观点上的呢?

如果站定在一个观点上,那所写的只是这个观点上所能观察到的一切;观点如有转换,文字中一定先行交代明白,然后再写新观点上所能观察到的一切。

如果不站定在什么观点上,那就比较自由,只凭记忆逐项逐项地叙述出来,更不管它们是从那一个观点上观察到的。

本篇就时间方面说既是“泛叙”,那么所写康桥的种种,当然不会是站定在什么观点上观察到的了。

第76页

71.从特殊见一般,用比喻说道理,都是曲达,爱直接引起影像或感觉要复杂些,所以说是“再进一步”。

94

72.就本文而论,“具体的”第一义是明了的影像或感觉。

所谓明了的影像或感觉其实只是某种景物或某种境地的特殊的性质;某种景物所以成为某种景物,某种境地所以成为某种境地,便在这特殊的性质或个性上。

96

73.本篇所谓“诗”,具体的说,包括从“三百篇”到“新诗”。

围是很大的?

抽象的说,诗的根本标准是“具体性”,所谓“诗意诗味”;这是抽象的“是诗”或“不成诗”的分界线,却不是具体的诗和文的分界。

---其实“具体性”也不限于诗。

演说、作论文,能多用适当的例子和适当的比喻,也可以增加效力。

即如本文,头绪不多,也不复杂,只因选择了适当的例子,适当的安排进去,更能明白起信。

不过这种“具体性”赶不上“诗的具体性”那么确切和紧,也不带情韵罢了。

109

74.议论文不管是常理,是创见,总该自圆其说,所谓“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最忌的是自相矛盾的毛病。

议论文的作用原在起信;不能自圆其说,甚至于自相矛盾,又怎么能说服别人呢?

121

75.他要说服别人,让他自己的信念取别人的不同的或者相反的信念而代之,就得用这样刚强的口气。

要不然,迟迟疑疑的,自己不能坚信,自己还信不过自己,又怎能使别人信服呢?

若是短小精悍的文字,有时不妨竟用这种口气一贯到底。

但像本篇这样长文,若处处都用这种口气,便太紧了,使读者有受威胁之感。

再咋许多细节,作者本人也未必都能确信不疑,说的太死,让人挑着了眼儿,反倒减弱全文的力量。

这儿便得斟酌着掺进些不十分确定的、商榷或诘难的口气,可不是犹豫的口气。

这就给读者留了地步,也给自己留了地步,而且会增加全文的情韵或姿态。

123

76.本篇征引周汉唐四代的事迹,而能使人不觉得有纠缠不清或琐屑可厌的地方,这是因为有裁剪。

一代的事迹往往浩如烟海,征引时当然得有个选择。

选择得按着行文的意念。

这里需要的是判断,是眼光。

所取的事迹得切合那意念,或巧合那意念;前者是正锋,后者只是偏锋。

这是剪裁的第一步。

所取的事迹是生料,还得融铸一番。

或引伸一面,或概述全面,或竟加以说明;总得使熟悉那些事迹的读者能领会到精细的去处,而不熟悉的读者也能领会到那意念,那大旨。

123

77.议论文是表示作者的主的一种文字?

所谓主,就是说某一事情必须这样干才行,某一道理必须这样理解才不错。

如果那样干。

那样理解,就不对了所以议论文的基本形式应该是:

“XX应当这样”或“XX不应当这样”。

一般议论文或者为要改从简略,或者为要吸引读者的注意,或者为要标明作文的作用,写定题目往往不取这种基本形式。

但读者细看全文之后,一定可以指出若照基本形式,它的题目该是什么。

134

78.就作者说,必须把所以作这样主的根据有条有理地披露在读者面前,其间是非利害,毫不含糊,凡有可疑可驳之处,逐一把它解释清楚,总之要达到正确合理,无可怀疑,才歇。

就读者说,读着作者的文字,自己的思想按着作者的途径一路推索,到末了,觉得不但作者作这样主,无论什么人按着这途径推索,也必作这样主,于是起了信念,“中心诚服”。

134

79.从上一节话,可知写作一篇议论文必须有阐明理论的部分,又应当有表示意志的部分。

不阐明理论,就无从教读者信服。

不表示意志,就无从见出作者自己的奋勉,与希望读者也同样奋勉。

从上一节话,又可知阅读一篇议论文,在推索的时候,应该纯粹运用理智;而在信服了作者的主以后,又该树下意志。

不运用理智,就不从辨别作者所说的话合理与否;不树立意志,就无从贯彻自己所信服的作者的主。

135

80.我们不一定要写作小说,可是我们要阅读小说,对于小说家所用的手段就不能不有一点知识;有了这种知识,我们才可以深入的了解每一篇好小说,也可以辨别那些小说是好的,那些小说却要不得。

——没有什么题旨而并不“具有其真实性”的,不是好小说;题旨虽不错而“形象化”不够充分的,也不是好小说。

(呐喊第173-174页)

81.还有,我国文字向来的方式,说到一个人,往往先叙他的籍贯、家世、经历等等,说到一件事,往往从头到尾,交代的清清楚楚;短篇小说不一定用那些方式,却把作者所要说明的在故事的进展中和人物的动作、对话中表现出来。

(呐喊第174页)

82.鲁迅先生所以能够暴露出这些病根,由于他有深广的生活经验,又有一腔希望加以疗治的热诚。

就读者一方面说,当然不应该一味盲从,见作者怎么说就怎么相信,最要紧的,得问一问:

作者所暴露的是不是真际?

社会间是不是确实有此病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