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9029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音乐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音乐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音乐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docx

《浅谈音乐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音乐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音乐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docx

浅谈音乐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

李丽燕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广西崇左532200)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主要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其在欢快的音乐中得到成长。

音乐教学中少不了律动教学,因为律动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符合小学生好动的天性。

本文主要分析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阐释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关缝词]律动;学习兴趣;创造能力;音乐本能;身心和谐

律动又称为音乐动作,是在音乐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力度等,有规律地反复地做某一个动作或一组动作。

它对儿童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和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瑞士著名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认为,体态律动是在听音乐的同时以身体运动来体验音乐,并将这种体验转化为感受的认知。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打破传统教学的封闭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音乐作品的旋律和节奏特点,随之做各种相应的、有规律的动作,使学生在“动”中体验音乐形象,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

小孩子天性好动,在音乐教学中加入舞蹈律动更是满足了孩子们的需求,使其对音乐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由此可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音乐律动的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教师在课堂中适当地播放一些节奏感强、旋律欢快的音乐,既能一扫学生的疲惫,也能活跃学生的大脑,让学生迅速恢复饱满的精神,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进律动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再感觉音乐课堂是枯燥乏味的,在动静结合的情况下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律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律动中渗透音乐要素的变化

小孩子具有活泼、天真、好奇的天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发现他们的优点,抓住学生好奇这一心理特点不断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其对音乐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跟着音乐的旋律动起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为自己创造一个音乐情境。

教师还可以将上下课的铃声换成节奏感强的音乐,学生在铃声的带动下,会怀着愉悦的心情开始课程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音乐律动中渗透学生想象的律动动作

音乐律动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掌握音乐节奏和律动动作,会唱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要引起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

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都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活动。

通过律动、舞蹈及使用节奏乐器伴奏等活动,进行节奏训练;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进行音高、音色的训练等等。

此外,还可以积极开展歌咏比赛、器乐演奏比赛、音乐技能竞赛等课外文艺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要求,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为首要目标,但是我国现代化的音乐发展提倡在音乐教学中实行审美教育。

因此,教师必须基于这一现实状况进行全新的课程设计。

动作作为一种肢体语言,也是与学生进行沟通的重要方式。

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即兴地根据音乐旋律设计动作。

自由欢快的场景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

小学生天性好动,当他们听到一段优美动听的旋律、一首节奏欢快的乐曲时,洋溢在心中的不仅仅是欢快的情绪,也迸发出“闻歌起舞”的感觉。

根据这种心理特征,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具有“动”的特征的音乐传递给他们,使其身体的动配合音乐的动,音乐的动又调节身体的动,各种感官活跃起来,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

-191-发展。

例如,我在第一节课与学生见面时的自我介绍,是用一个律动导入的:

XX

XXX

XX

X

我的

名字叫

黄晓

XXX

X

XXX

X

我喜欢

ffi'

我喜欢

学生们听了之后立即欢笑起来,并且鼓掌起立欢迎我,随后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要求,尝试我的律动导入节奏型,整个课堂的气氛被活泼可爱的学生渲染得生动多彩,我也达到了拉近与学生初次见面零距离感的预期效果。

三、 通过律动唤醒学生的音乐本能

每个人都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并可以加以诱导和培养,进而为音乐所用。

孤立的听觉训练不会使儿童热爱和理解音乐,只有从儿童本身所具有的律动要素入手,以听音乐和身体运动为手段,才能唤醒儿童天生的音乐本能。

音乐课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唤醒学生的音乐意识,所以音乐老师要尽可能地发现和研究学生的身体活动,特别是游戏活动,将游戏活动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并以学生自己的体验为主,诱发、唤醒和扩大学生的音乐意识和本能。

例如,我在教一年级第一课《要做好学生》唱歌教学中,利用歌词创编小律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节奏本能的培养:

太阳笑——双手伸出食指,指脸,做笑脸;鸟儿叫——双手做小鸟飞状;欢欢喜喜上学校——做齐步走状;敬个礼——敬礼;问声好——与同组同学互相握手问好;要做一年级的好学生——伸出双手大拇指,随音乐左右晃动。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形象表演感受歌词的含义,并顺利地记下歌词。

四、 通过律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音乐的本质在于情感的反应。

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个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因为音乐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律动唤醒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通过律动这种教育手段,可以使学生从小就开始在生理运动器官和思维之间构成一种自由转换和密切联系的媒介,以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

例如,我在训练学生认识音的位置(音高)时,每教一个唱名就用柯达伊手势,帮助学生记住唱名及它们之间的音高关系。

正如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的跟前”。

通过这种律动教学手段,不仅使学生形象地、直观地感受到音乐、学习到音乐,更让他们亲自参与到音乐教学的实践当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热情。

奥尔夫认为,完全没有音乐感的儿童是罕见的,几乎每一个儿童在某一点上都是可以打动的、可以促进的。

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从语言、动作、舞蹈、表演节奏和方式等方面开始训练学生对基本音乐节奏的反应、配合、协调等能力。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律动方式,或活跃、较大幅度和范围,或局部、较小的动作;或集体的,或个人的。

体态律动在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是非常值得深入探索的一个教育领域。

但要真正让学生在这一活动中提高音乐素质,还需要教师通过长期、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在正确的教育思想下寻找新的突破点,创新和丰富教育手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音乐教学中深入浅出、潜移默化地渗透音乐知识、音乐要素的欣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律动音乐、想象音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靖.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34).

[2] 刘辉.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