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0450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由主管护士评价,压疮危险因素评分法___分以下,必须报护士长,护士长审核后上报护理部。

(二)压疮报告处理制度

1)各科室设压疮情况登记本,凡有压疮发生须及时登记,并及时查找原因,制订护理措施。

2)院内发生或发现院外带入压疮(Ⅲ°

),须报告临床科室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在24h内口头报告护理部及造口师;

其他院外带人压疮(Ⅱ°

、Ⅰ°

),需于72h内填写压疮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3)填写压疮报告表。

需描述压疮的部位、大小、深浅、分度、院外发生还是院内发生;

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科护士长填写检查意见,并于72h内上报护理部。

4)对院内或院外发生的压疮,均要及时在“住院患者皮肤压疮评估与防治记录单”上记录。

5)护理部负责到科室核查并记录。

如科室隐睛不报,一经发现按护理质量管理相关规定处理。

6)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患者,科室填写皮肤情况跟踪表,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7)患者转科时,皮肤情况跟踪表交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8)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归入病历保存及上交护理部。

9)难免压疮,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a.申报条件。

以强迫___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___项中的___项或几项可申报难免压疮。

b.申报程序。

科室护士长根据申报条件向护理部书面报告难免压疮病例,护理部和医院压疮防治指导小组成员到临床科室核实,批准后登记在册。

e.跟踪处理。

对批准的病例由指导小组___院内护理会诊,制定预防措施,护士长根据患者具体情况___实施。

指导小组每周1~___次查房听取护士长汇报,对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纠正、调整预防措施。

压疮处理报告制度

1)压疮风险的评估。

对瘫痪、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水肿、痴呆、营养不良、高龄老人、病情危重、强迫___者入院或大手术后当天内必须完成初次评估,病情严重者每天评估,病情稳定者当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时,应___小时进行评估一次,直到评估值至正常范围;

当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2)报告制度和程序:

①一旦病人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要逐级上报。

低风险向护理组长报告;

中度风险向病区护士长报告;

高度风险向科护士长/护理部上报。

②院内发生或发现院外带入Ⅲ期压疮,须报告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在24h内报告护理部和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并填写好《压疮报告单》;

院外带入Ⅰ、Ⅱ期压疮需于72h内填写《压疮报告单》报告护理部及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

3)会诊制度:

①对护理效果不明显或Ⅲ期压疮、疑难病例需请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会诊并提供指导。

②对皮肤高危患者发生院内压疮时,由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

③小组______人以上会诊,对其压疮的发生进行定性,讨论并最终定为难免压疮或者可避免压疮。

4)对院内或院外发生的压疮,均要使用《压疮(伤口)护理单》。

5)压疮的处理。

Ⅰ、Ⅱ期压疮由临床护士在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成员的指导下处理,Ⅲ期或者疑难伤口由接受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专责护士进行处理。

6)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病人,科室填写《压疮风险护理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7)病人转科时,《压疮风险护理单》交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8)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将《压疮风险护理单》和《压疮(伤口)护理单》及时归入病历保存,《压疮报告单》交上护理部。

9)护理部负责到科室核查并记录。

如科室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护理质量管理相关规定处理。

10)难免压疮,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①申报条件。

②申报程序。

科室护士长根据申报条件向护理部书面报告难免压疮病例,护理部和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成员到病区核实,批准后登记在册。

③跟踪处理。

对批准的病例由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___院内护理会诊,制订预防措施,护士长根据病人具体情况___实施。

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成员每周1~___次查房听取护士长汇报,对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纠正、调整预防措施。

一、压疮风险的评估。

对瘫痪、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水肿、痴呆、营养不良、高龄老人、病情危重、强迫___者入院或大手术后当天内必须完成初次评估(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病情严重者每天评估,病情稳定者当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时,应___小时进行评估一次,直到评估值至正常范围;

二、报告制度和程序:

1.一旦病人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要逐级上报。

2.院内发生或发现院外带入Ⅲ期压疮,须报告病区护士长,并在24h内报告护理部并填写好《纳雍县人民医院压疮报表》上报;

院外带入Ⅰ、Ⅱ期压疮需于72h内填写《压疮报表》报告护理部。

三、会诊制度:

1.对护理效果不明显或Ⅲ期压疮、疑难病例需请压疮/伤口管理小组会诊并提供指导。

2.对皮肤高危患者发生院内压疮时,由压疮/伤口管理小组______人以上会诊,对其压疮的发生进行定性,讨论并最终定位难免压疮或者可避免压疮。

四、对院内或院外发生的压疮,均要使用《压疮报表》填写上报。

五、压疮的处理。

Ⅰ、Ⅱ期压疮由临床护士在科室护士长及本科核心成员的指导下处理,Ⅲ期或者疑难伤口由压疮/伤口管理小组成员会诊讨论后指导进行处理。

六、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病人,科室填写《住院患者压疮、难免压疮评估表》,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七、病人转科时,《压疮、难免压疮评估表》交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八、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将《压疮、难免压疮评估表》和相关护理记录单及时归入病历保存,《压疮报表》交上护理部。

九、护理部负责到科室核查并记录。

十、难免压疮,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科室护士长根据申报条件向护理部书面报告难免压疮病例,护理部和压疮/伤口管理小组成员到病区核实,批准后登记在册。

压疮/伤口管理小组成员每周1~___次查房听取护士长汇报,对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纠正、调整预防措施。

1、各科室设压疮情况登记本,凡有压疮发生须及时登记,并及时查找原因,制订护理措施。

2、院内发生或发现院外带入压疮(iii0),须报告护士长,并在___小时内口头报告护理部;

其他院外带入压疮(i0,ii0),需于___小时内填写压疮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3、填写压疮报告表。

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护士长填写检查意见,并于___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4、对院内或院外发生的压疮,均要及时在“住院病人皮肤压疮评估与防治记录单”上记录。

5、护理部负责到科室核查并记录。

如科室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护理质量管理相应规定处理。

6、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病人,科室填写皮肤情况跟踪表,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7、病人转科时,皮肤情况跟踪表交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8、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归入病历保存及上交护理部。

9、难免压疮,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科室护士长根据申报条件向护理部书面报告难免压疮病例,护理部成员到病区核实,批准后登记在册。

对批准的病例由指导小组___院内护理会诊,制订预防措施,护士长根据病人具体情况___实施。

指导小组每周___次查房听取护士长汇报,对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纠正、调整预防措施。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一、概念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___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___所需营养,以致局部___失去正常功能而形成溃烂和坏死。

二、压疮发生的原因与诱因

1.力学因素

物理力的联合作用。

造成压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和剪力。

(1)压力。

卧床病人长时间不改变___,局部___持续受压在2h以上,就可引起___不可逆损害。

(2)摩擦力。

可见于夹板内衬垫放置不当、石膏内不平整或有渣屑等;

病人长期卧床或坐轮椅时,皮肤可受到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

(3)剪力。

与___密切相关。

是由两层相邻___表面间的滑行而产生进行性的相对移位所引起的,它是由摩擦力和压力相加而成的。

2.理化因素刺激。

长期受压的皮肤经常受到汗液、尿液、各种渗出液、引流液等刺激,角质层受到破坏,皮肤___损伤,易破溃和感染。

3.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

常见于年老体弱、水肿、长期发热、昏迷、瘫痪及恶病质的病人。

营养不良是发生压疮的内在因素。

4.受限制的病人使用石膏绷带、夹板及牵引时,松紧不适,衬垫不当。

三、压疮的好发部位

压疮好发于受压和缺乏脂肪___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

根据卧位不同,好发部位也有所不同。

例:

长期取俯卧位的卧床病人,最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是

1.仰卧位枕骨隆突处、肩胛、肘部、脊椎体隆突处、足跟,尤其是骶尾部最易发生压疮。

2.侧卧位耳廓、肩峰部、髋部、大转子、膝部(内髁、外髁)、踝部(内踝、外踝)等。

3.俯卧位肩峰部、肋缘突出部、髂前上棘、膝前部、足趾等。

4.坐位坐骨结节处。

四、压疮的分期与临床表现

1.淤血红润期为压疮初期。

局部皮肤受压,出现暂时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触痛。

此期皮肤表面无破损情况,为可逆性改变。

2.炎性浸润期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受压部位因淤血而呈现紫红色,有皮下硬节和(或)有水疱形成。

水疱破溃后,可见潮湿红润的创面,病人有疼痛感。

3.溃疡期静脉血回流严重受阻,局部淤血导致血栓形成,___缺血、缺氧。

轻者表皮水疱破溃后出现真皮层___感染,浅层___坏死,溃疡形成;

重者坏死___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可向深部扩散,甚至到达骨骼,更严重者还可出现脓毒败血症。

描述炎性浸润期压疮,下列哪项不正确

五、压疮的预防

预防压疮主要在于消除其发生的原因与诱因,因此护士要做到七勤,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

还应养成在床边交接病人皮肤情况的习惯。

1.避免局部___长期受压

(1)鼓励和协助卧床病人经常更换卧位,一般每2h翻身一次,必要时可将间隔时间缩短。

翻身时应抬起病人,注意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2)病人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海绵垫,可使用气垫压、水压等,从而降低骨突出处所受的压力。

不宜使用可引起溃疡的圈状垫,如橡胶气圈和棉圈。

(3)对使用石膏、夹板、牵引固定的病人,要检查衬垫是否平整、位置是否适当。

还应随时观察局部和肢端皮肤颜色改变。

2.避免局部理化因素的刺激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大小便失禁、出汗

(3)床铺要经常整理,及时更换被服。

避免潮湿、摩擦、尿便等刺激及分泌物多的病人应及时擦洗;

不可让病人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布)上,严禁使用破损的便盆。

3.增进局部血液循环经常查看受压部位,定期用___%乙醇或红花酒精按摩。

(1)手法按摩

1)全背按摩。

协助病人俯卧或侧卧,暴露并观察背及臀部,先用热水擦洗。

用___%乙醇做全背按摩。

从病人骶尾部开始,双手沿脊柱两侧向上至肩部后环形向下按摩,回到尾骨处。

如此反复数次。

2)局部按摩用___%乙醇,以手掌大小鱼际紧贴病人皮肤呈环形按摩,压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每次3~___min。

(2)电动按摩器按摩:

4.改善营养状况。

病情许可应给予病人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同时适当补充矿物质,如口服硫酸锌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___修复能力,还可促进慢性溃疡的愈合。

六、压疮的护理

1.淤血红润期护理要点。

此期应及时去除病因,采用各种预防措施,阻止压疮的发展。

按摩局部时,以拇指指腹做环形动作,由近压疮处向外按摩。

亦可用红外线照射。

2.炎性浸润期护理要点。

此期应保护皮肤,避免感染,除加强减压措施外,局部可用红外线照射。

对未破的小水疱可用厚层滑石粉包扎,减少摩擦,防破裂感染,让其自行吸收。

大水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涂以消毒液后用无菌敷料包扎。

3.溃疡期护理要点。

除全身和局部措施外,应根据伤口情况,按外科换药法处理。

创面有感染时,局部处理原则是解除压迫,清洁创面,祛腐生新,促进愈合。

该期亦可辅以红外线照射,使疮面干燥,有利于___修复。

第五篇。

压疮护理、制度、预防一、定义压疮是指局部___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___损害,如溃烂和坏死。

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压力,故目前倾向于将压疮改称为“压力性溃疡或压力性伤口”。

二、好发部位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___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卧位有密切的关系。

仰卧位时:

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部、骶尾部及足跟处,尤其好发于骶尾部。

侧卧位时:

好发于耳廓、肩峰、肋骨、髋骨、股骨粗隆、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处。

俯卧位时:

好发于面颊、耳廓、肩峰、女性___、肋缘突出部、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膝部和足趾等处。

坐位时:

好发于坐骨结节、肩胛骨、足跟等处。

三、高危人群易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包括:

①老年人或肥胖者;

②瘦弱、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患者;

③意识不清和服用镇静剂患者;

④瘫痪或水肿或发热或疼痛患者;

⑤大小便失禁患者;

⑥因医疗护理措施(如制动、行石膏固定、手术、牵引等)而活动受限者。

四、危险因素易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包括:

①活动受限;

②体温升高;

③意识状态改变或感觉障碍;

④应用矫形器械;

⑤营养不良或水代谢紊乱;

⑥药物影响;

⑦皮肤受潮湿刺激;

⑧全身缺氧。

五、压疮分期

1、淤血红润期(i期)为压疮初期。

此期皮肤表面无破损情况。

2、炎性浸润期(ii期)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局部静脉淤血。

受压部位呈现紫红色,皮下产生硬节,皮肤因水肿变薄,可有水疱形成。

3、浅度溃疡期(iii期)表皮水泡逐渐扩大,真皮层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皮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___坏死,形成溃疡。

4、坏死溃疡期为压疮严重期,坏死___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

感染向周围及深部___扩展,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可深达骨骼;

严重者可引起脓毒血症或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

预防压疮的护理规范

用《压疮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后,对具有压疮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1、保护皮肤,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建立翻身卡,鼓励和协助患者q2h翻身;

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

避免患者翻身、搬运时拖、拉、推,防止皮肤损伤;

对长期卧床患者,床头抬高<30度,以减少剪切力的发生,对使用石膏、夹板、牵引的患者,衬垫应平整、松软。

2、保持患者皮肤清洁、避免局部刺激

及时清除患者尿液、粪便、汗液等机体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使用肥皂和含酒精用品清洁皮肤,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平整。

3、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可采用温水浴和适当按摩,应避免对骨骼隆起处皮肤和已发红皮肤按摩,以免加重皮肤损伤。

4、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对病情允许的患者,鼓励其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锌饮食,必要时协助胃肠外营养。

5、健康教育

对家属和患者开展压疮预防宣教,提高患者依从行为。

6、对于高危压疮的患者,按要求应实施压疮传报、登记、追访等工作。

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

2.避免局部理化因素的刺激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大小便失禁、出汗

压疮预防及护理工作规范要点:

工作目标。

预防患者发生压疮;

为有压疮的患者实施恰当的护理措施,促进压疮愈合。

(1)遵循标准预防、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安全的原则。

(2)评估和确定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程度,采取预防措施,如定时翻身、气垫减压等。

(3)对出现压疮的患者,评估压疮的部位、面积、分期、有无感染等,分析导致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并告知患者及家属,进行压疮治疗。

(4)在护理过程中,如压疮出现红、肿、痛等感染征象时,及时与医师沟通进行处理。

(5)与患者沟通,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及压疮护理的健康指导。

压疮防范登记管理制度

1、对院外带入的压疮或院内易发生压疮的高危患者,要严格执行压疮处理、预防、监控管理。

由责任护士填写《入院带压疮登记表》和《不可避免压疮评估表》,24h内上报,同时在护理记录中做好相应记录。

2、入院带压疮的患者,责任护士根据皮肤压伤分度给予相应处理,特殊情况请护理部会诊处理。

护士长应在24h内报告科护士长。

对院内易发压疮的高危患者,要有预防、监控管理措施,同时每日做好护理记录。

3、病区护士长应于24h内查看患者,检查责任护士压疮护理措施是否落实,医疗、护理病历记录和评估是否客观,并在报表上签名。

科护士长于48h内、护理部主任于一周内查看患者,检查监控压疮护理措施是否得力,给予相关指导,并在报表上签名。

4、当患者转科时,请将登记报表随护理病历一起送至转入科室,并做好交接班。

5、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填写完整后及时交护理部备案。

6、发生皮肤压疮而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与科室月质控成绩挂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