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2580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听课正文.docx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精编试题第2单元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听课正文

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2.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线索1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梭伦改革奠定了基石,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其正式确立,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的民主政治推向鼎盛时代。

线索2 罗马法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完善过程,对罗马统治起到有力的维系作用,对欧美法律的发展以及民主进程影响深远。

线索3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在议会与王权的斗争中逐渐完成的;美国独立后,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和联邦制度;而法国和德国在19世纪后期制定了宪法,走上了民主道路。

第3讲 古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

考纲要求1.古希腊民主政治

2.罗马法

考点一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1.形成条件

(1)地理条件:

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和兴盛以     为依托。

 

(2)城邦制度:

公元前8—前6世纪出现,突出的特征是      和独立自主。

 

(3)经济条件:

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

2.确立过程

改革

措施

影响

 梭伦改革

 

(1)根据      ,将公民分成四个等级,财产越多、权利越大 

 

(2)      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陪审法庭 

 (3)废除债奴制

 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

 

(1)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     为单位举行选举 

 

(2)设立    议事会;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实行“陶片放逐法” 

 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伯利克里改革

 

(1)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2)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      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3)向公民发放“      ”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     ” 

3.历史评价

(1)进步性

①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②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      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2)局限性

①雅典民主只是“         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被剥夺了政治权利。

 

②小国寡民体制造成      的泛滥,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教材补遗】“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人民主权”指主权归属,主要表现为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公民陪审法庭等机构的设立;“轮番而治”指管理形式,主要表现是选举制、任期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构图解史】城邦国家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构图解史】雅典的民主政治

命题点一 雅典民主政治的运作及特点

史料一 古代雅典居民结构比例图

史料二 雅典民主在许多方面不同于民主的现代形式……除十将军外所有官吏均通过抽签选出,所有公职的任期均限定为一年①……既然雅典人对被少数声名显赫的人统治不感兴趣,由所有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就差不多每周都开会对所有重大决定进行投票表决②。

——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史料解读

(1)史料一“古代雅典居民结构比例图”形象地反映出:

自由民在雅典居民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还不到一半,享有公民权的成年男性公民会更少,直接说明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2)史料二主要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①指出雅典官吏主要通过抽签方式产生,且有一定的任期,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轮番而治的特点;②则体现了直接民主和主权在民的特点。

■史料运用

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为近代民主提供了渊源”这一观点。

 

 

■史论归纳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制度保障

主权在民

 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权利;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雅典几乎一切官职向成年男性公民开放

轮番而治

 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经抽签选举产生,十将军委员会由民主选举产生,都有一定的任期

权力制约

 体现在公民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上,如陶片放逐法、官吏任期制、陪审法庭等;雅典公民广泛参与陪审法庭,对官员和法律的实行进行监督等

崇尚法治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雅典民主政治运行的基本政治原则

公民意识

 关心雅典、参与政治、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是雅典人的共识

从机制上看

 通过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等机构,有力地保障了民主的实施

从公民权看

 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从方式上看

 制定了一整套辩论的章法来保证辩论的实施;克利斯提尼还创立了“陶片放逐法”

从物质上看

 通过发放公职工资等方法鼓励公民参政

命题点二 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史料一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

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①。

……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②,因此,恩格斯说:

“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

——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

西方民主的影响》

史料二 著名希腊史学家汉森认为:

“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具有民主、自由和平等三个基石。

”这一结论是很难让人信服的。

……雅典的民主带有相当强烈的不宽容性。

中国学者对此进行的剖析可谓入木三分:

“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③。

——摘编自倪学勇《雅典民主制的多元解读》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主要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省略号前后的史料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其特点。

①处“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体现了民主的形式;“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体现了政治基础。

②处“权限相互交叉”说明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特征。

(2)史料二从局限性的角度评价了雅典民主政治。

③明确地说明了雅典民主的狭隘性与随意性容易造成国家权力滥用、误用的弊端。

■史料运用

综合两则史料,分析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的弊端。

 

 

 

■史论归纳

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1)得

①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

雅典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诸多文化名人创作出许多不朽的作品,取得辉煌成就,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

②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创造出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形式,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蓝本。

(2)失

①少数人的民主:

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

②直接民主:

抽签选举和轮番而治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公民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③狭隘的民主:

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无法容纳雅典政治、经济的发展;后沦为争权夺利的工具,最终导致雅典城邦的混乱和衰亡。

考点二 罗马法

1.演变历程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①背景:

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损害     利益。

 

②标志:

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定《      》。

 

③特点:

内容广泛,条文明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

④影响: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但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①背景:

罗马的对外扩张使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凸显;随着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了新矛盾。

②影响:

公元3世纪,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从局限于罗马公民到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     ,万民法形成。

 

(3)从零散到形成体系

①零散:

皇帝颁布法令,掌管法政大权;法学家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解释。

②形成体系:

6世纪,查士丁尼汇编成《      》,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2.作用和影响

(1)维系统治

①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②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固了统治。

③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2)影响后世

①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近代欧美国家的       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图画证史】《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注:

①《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②有了成文法,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欺压平民。

【误区警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但古罗马并没有废除习惯法。

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有利于保护平民利益,是因为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

【构图解史】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命题点一 罗马法的特征

史料一 第三表(执行):

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

愿减轻的听便①。

——《十二铜表法》

史料二 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②。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③。

  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④。

——节选自万民法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中①反映了罗马法的基本目的,揭示出罗马法的实质是维护罗马统治者利益及自由民权利的奴隶制法律体系。

(2)史料二体现了罗马法强调证据、公平、平等、理性,体现了自然法的精神。

②说明罗马法重视证据、公正的理念;③和④说明罗马法强调平等、理性,体现了自然法思想。

■史料运用

1.据史料一,分析《十二铜表法》对债权人权利的规定体现了罗马法怎样的法律思想。

有何意义?

 

 

2.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罗马法在运用过程中的特点?

 

 

 

■史论归纳

罗马法的特征

(1)从地位上看,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一部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是世界文明的宝贵遗产。

(2)从形成上看,罗马法由最初伸缩性很强的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又随着罗马的扩张由公民法演变成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

(3)从内容上看,维护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多个领域。

(4)从作用上看,是维系国家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

影响后世,是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为西方政治制度的确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奠定基础,也影响到亚洲、北美和非洲。

其蕴含的精神和原则具有永恒的社会价值。

(5)从实质上看,体现出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因此,其实质上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命题点二 罗马法的原则及影响

史料一 制定宪法的理由与拥立德高望重者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

因为,人们始终在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①。

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

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

——[古罗马]西塞罗《论责任》

史料二 罗马以前,整个古代世界都有一个视觉盲区,不知道“私人”的存在。

即使希腊人的公民资格,也只是从城邦分享什么,而不是在城邦之外拥有什么。

后来罗马人由于面对商品经济中私人交往的过于活跃,不得已,第一次将整个法律体系区别为“公法”和“私法”②。

这却开启了古代世界最有价值的一场革命,当时谁也没有在意……

——朱学勤《这一千年的革命》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主要说明了制定法律的缘由及原则。

①体现了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权利的法治思想。

(2)史料二主要反映了罗马法在发展过程中开始有了“公法”和“私法”的概念。

②指出了“公法”和“私法”观念产生的背景。

■史料运用

1.据史料一,谈谈作者在《论责任》一书中对法律的认识。

 

 

 

2.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作者为什么说罗马法“开启了古代世界最有价值的一场革命”。

 

 

 

■史论归纳

1.罗马法的基本内涵

(1)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调整财产关系,适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

(3)渗透着自然法思想,宣扬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法理等精神。

2.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原则

影响

 陪审制度

 是西方国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保护人制度

 现代各国的律师制度几乎都源于古罗马

 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是近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的源头

 罗马法名言“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即所谓的“不告不理”审判原则

 资产阶级对此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以立法的形式确认“非经起诉,法官不得审判”原则

高考试题

考查内容

命题立意

 2017·全国卷Ⅱ·32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以僭主统治成绩斐然但最终遭流放的现象切入,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考查分析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2017·全国卷Ⅲ·32

 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以古代雅典官员、陪审员等人的宣誓仪式为背景材料,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考查分析材料得出结论的能力

 2016·全国卷Ⅱ·32

 雅典公民的义务

 以雅典强制公民参加公民大会的材料为载体,考查雅典民主的特点,考查分析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2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以古代雅典法律规定为背景材料,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考查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26 

 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

 以学者评论为载体,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主要考查分析理解历史现象因果关系的能力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32 

 雅典民主政治的原则

 以陪审法庭审理案件为载体,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原则,主要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016·全国卷Ⅰ·32

 罗马法的影响

 以德国文学家歌德的评论为切入点,考查罗马法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考查解读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2015·全国卷Ⅰ·32

 罗马法的原则

 以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罗马法的公平与公正原则,主要考查读图获取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32 

 罗马法的演变

 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为载体,考查罗马法演变的特点、原因,主要考查理解认识问题的能力

考题1[2017·全国卷Ⅱ]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

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

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考题2[2017·全国卷Ⅲ]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这些宣誓旨在(  )

A.限制权力滥用   

B.防止官员腐败

C.培育权利观念

D.增强责任意识

考题3[2015·全国卷Ⅰ]下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

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

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考题4[2016·全国卷Ⅰ]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考题5[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古代雅典法律规定:

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考题6[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作出让步。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

可见当时(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考题7[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

这一现象是雅典(  )

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C.频繁改革的结果

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考题8[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

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

“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

”这打动了陪审团。

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考向1 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

1.有学者认为,雅典的五百人议事会较之四百人议事会“不在人数的增加,而在于成分的变化”。

该学者的观点说明了五百人议事会(  )

A.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特权

B.增强了公民民主观念

C.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热情

D.巩固了雅典民主政治

2.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政治“真正实现了公民内部政治权利的平等、参政机会的均等”。

下列措施与此最为相符的有(  )

A.实行抽签选举

B.废除债务奴隶制

C.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D.设立十将军委员会

考向2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3.“雅典国家与法律是在氏族内部斗争中形成的,因此,政治与法律构成了同一事物的两面,从而使法律获得了等同于国家的概念和效力。

如果说国家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还不如说法律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

”这段话可以用来说明(  )

A.西方法律权威性的历史根源

B.雅典是西方民主与法治的典范

C.雅典通过法律来确立民主政治

D.雅典社会的法律等同于国家

4.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为自己做了辩护。

陪审团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以多数票通过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后来,一学者写道:

“……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

”这反映了雅典(  )

A.法律程序和结果都缺乏正义性

B.神明信仰和青年教育是法律核心

C.法律保障了公民的个人自由

D.程序的民主未能保证结果的公正

考向3 罗马法的演变与发展

5.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

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后又宣布禁止高利贷。

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规定“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

这些变化说明了(  )

A.平民的不懈斗争推动了公民法不断调整

B.罗马人主要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

C.万民法适应了帝国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D.自然法精神在法律实践中获得充分体现

6.《罗马法史》载:

查士丁尼授权一个十人委员会删除重复和矛盾之处,将已被废除或不再使用的内容删掉,对法律加以划分、编排、删略、补充以及必要的修改,以便使人得到经过系统编排并划分为章节的“简单明了的成文法律”。

由此制定的法律(  )

A.适用范围限于罗马公民

B.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C.有利于罗马帝国的建立

D.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考向4 罗马法的原则及其影响

7.罗马法学家认为,在适用于特定民族的公民法和适用于全人类的万民法之外,还有“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自然法,“而奴役是违背一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自然法的”。

这反映了(  )

A.罗马法学家追求公平正义的立法原则

B.使用中的罗马法丧失了自然法的精神

C.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为一部自然法

D.天赋人权的思想理念贯穿于罗马法

8.大陆法系也被称为罗马法系、欧陆法系、民法法系等,它与英美法系并列为当今世界两大重要法系之一,中国的法律体系属于大陆法系。

这反映了罗马法(  )

A.受到大陆法系的巨大影响

B.对建立社会主义法制有借鉴作用

C.对英美法系的建立缺乏影响

D.对所有大陆国家法制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第4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考纲要求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考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①经济因素:

       发展受到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阻碍。

 

②阶级基础:

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扩大自身政治权利。

(2)过程

①爆发:

1640年,革命爆发。

内战胜利后英国成为共和国。

②复辟:

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倒行逆施,尽失人心。

③结束:

1688年,“       ”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2.过程——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1)确立

①标志: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②内容: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③作用: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议会权力超过国王权力,使国王开始逐渐处于“      ”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2)发展:

责任制内阁,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①形成:

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       逐渐形成。

 

②内容: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3)完善:

进行议会改革,使政治权力重心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①原因:

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②结果: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为       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3.意义:

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解决,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构图解史】英国政府组织结构

【巧思妙记】巧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演变过程

  一条主线:

议会的发展演变(即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完善)。

  二个趋势:

国王权力逐渐被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命题点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史料一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①,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史料二 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

时间

文件

成果

1215年

《大宪章》

 贵族与教会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

1641年

《三年法案》

 议会三年一届,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解散议会或休会

1679年

《人身保护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