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5000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docx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docx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如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酸______,碱______。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

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

(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解析】

【分析】

根据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规律进行分析。

【详解】

(1)根据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判断,生成硫酸钡需要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故酸是硫酸

,碱是氢氧化钡

(2)硫酸和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从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只要是可溶性的钡盐就可以如硫酸和

氯化钡或者硝酸钡等可溶性钡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或者硝酸;

(3)氢氧化钡和盐反应生成碳酸钡,从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可以知道,盐只要是可溶性的碳酸盐就可以如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可溶性碳酸盐和可溶性钡盐可以生成碳酸钡。

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

可从酸碱盐反应的特点得出结论如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盐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2.图中A、B、C、D、E、F分别是铁、水、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中的一种,其中A为单质,C和E的物质类别相同。

图中用“﹣”或“⌒”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或“

”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E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

C___,E___。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F→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

(3)写出A与C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

___。

【答案】HClH2SO4Fe+2AgNO3═Fe(NO3)2+2AgCaO+H2O═Ca(OH)2化合反应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最终得到浅绿色溶液

【解析】

【分析】

根据A是单质,所以A是铁,C和E的物质类别相同,故C和E是盐酸和稀硫酸中的一种;铁能与B反应,故B表示硝酸银;硝酸银能与C反应,E能转化为C,故C是盐酸,E是硫酸;硫酸能转化为F,F能转化为D,故F是水,D是氢氧化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C是盐酸,E是硫酸,故填:

HCl;H2SO4

(2)A与B的反应是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故填:

Fe+2AgNO3═Fe(NO3)2+2Ag

F生成D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故填:

CaO+H2O═Ca(OH)2;化合反应

(3)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会观察到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最终得到浅绿色溶液,故填:

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最终得到浅绿色溶液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3.A~E分别是由钙、铜、铁、碳、硫、氢、氧七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有相邻边的物质间能反应,对顶角物质间能转化)。

请回答: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D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

(2)写出E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____。

(3)写出C+D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B物质在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取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气体)。

【答案】铁CuSO4

复分解反应H2(或氢气)

【解析】

【分析】

B是酸,根据所给元素的种类,B是H2SO4,碱C和盐D有相邻的边,则碱C能与盐反应,所以C必须是可溶性的盐,C是Ca(OH)2。

盐D能与Ca(OH)2、单质A反应,则A是金属单质,结合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及所给元素的种类,D是CuSO4,A是Fe。

氧化物E能与稀硫酸反应,且能转化为Ca(OH)2,所以E是CaO。

【详解】

(1)A是铁,D物质的化学式是CuSO4。

(2)E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3)C+D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4)B物质是H2SO4,在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取氢气。

【点睛】

要顺利解决推断题,就要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特点、用途、常发生的化学反应,甚至反应条件。

 

4.A~H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D是无色气体,B、E是红色固体,F为白色沉淀,H为红褐色沉淀,她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化学式:

A_______,H__________,X________。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答案】COFe(OH)3CuSO4或CuCl2或Cu(NO3)2CO2+Ca(OH)2=CaCO3↓+H2OH2SO4+Fe2O3=Fe2(SO4)3+3H2O复分解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

依据H为红褐色沉淀为突破口,H为氢氧化铁、G为硫酸铁、B为氧化铁、A为一氧化碳、C为铁、D为二氧化碳、E为铜、F为碳酸钙、x的为硫酸铜,故

(1)A的化学式为CO;H的化学式为Fe(OH)3X的化学式CuSO4

(2).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3).写出反应④的方程式Fe2O3+3H2SO4=Fe2(SO4)3+3H2O;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考点:

物质的推断

 

5.已知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其中A、B、C、D、E的物质类别不同,C、D、F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B的固体常用于人工降雨,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如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E的化学式___、___。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属于___反应类型。

(3)虚线连接的物质间存在相互转化关系的是___(填化学式)。

(4)若C和F分別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物质X是___。

【答案】O2H2SO4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CO2、Na2CO3NaOH

【解析】

【分析】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其中A、B、C、D、E的物质类别不同,C、D、F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B的固体常用于人工降雨,所以B是二氧化碳,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D是碳酸钠,C、D、F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所以C、D、F的水溶液呈碱性,C能与碳酸钠反应,所以C是氢氧化钙,E能与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能与显碱性的F反应,所以E是硫酸,F能与碳酸钠反应,所以F可能是氢氧化钡,A能与二氧化碳相互转化,所以A可能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由分析可知A、E的化学式是O2、H2SO4;

(2)C和D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是:

,属于复分解反应;

(3)虚线连接的物质间存在相互转化关系的是CO2、Na2CO3;

(4)若C和F分別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物质X是NaOH。

 

6.A、B、C、D、E、F是H2、CuO、Na2CO3、HCl、Ca(OH)2、CO2中的一种,把部分物质两两组合进行实验,现象如下表。

混合物质

B+C

C+D

D+E

现象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1)B和C混合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写化学式,下同),D物质是_____。

(2)A+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上述六种物质之间能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一共有_____个。

(4)上述六种物质中,有的物质之间能双向转化,如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CO2Ca(OH)2H2+CuO

Cu+H2O。

四Na2CO3CO2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C+D和D+E产生沉淀,可知D为Ca(OH)2,C、E分别为碳酸钠和二氧化碳中一个,又根据B+C产生气体,可知C为碳酸钠,B为盐酸,E为二氧化碳,经检验,推到正确。

(1)碳酸钠和盐酸混合时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D物质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

(2)A+F的化学方程式是H2+CuO

Cu+H2O。

(3)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碳酸钠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上述六种物质之间能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一共有四个。

(4)上述六种物质中,有的物质之间能双向转化,如Na2CO3↔CO2。

 

7.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物质。

图中“

”表示转化关系,“

”表示相互能反应。

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G成为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A制取G。

(1)F的化学式是;物质A的一种用途是;

(2)D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图中涉及B物质的反应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答案】

(1)Ca(OH)2,除锈(气体答案合理亦可)

(2)2H2O2

2H2O+O2↑(3)复分解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F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熟石灰Ca(OH)2,G是气体且能和F反应为CO2,A能用于制备G,应该是CaCO3或稀盐酸,又因为A能转化为气体B,所以A一定是稀盐酸而不是CaCO3,由此可得知B为H2,E和B能相互转化E应为H2O,D和E组成元素相同,D为双氧水H2O2,D和生成E和D,E为水,所以D为O2

考点:

常见物质间转换关系

 

8.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物质D的类别为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若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D的水溶液显蓝色。

则C—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答案】CO2酸置换反应CuSO4+Ca(OH)2=CaSO4+Cu(OH)2↓(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详解】

(1)若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碳酸钙,B会转化成碳酸钙,所以B是二氧化碳,A、B会相互转化,所以A是一氧化碳,D会与碳酸钙反应,所以D是盐酸,C会与一氧化碳、盐酸反应,所以C可以是氧化铁(或氧化铜等),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CO2,物质D的类别为酸;

(2)若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所以A是氧气,A、B会相互转化,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所以B是水,D的水溶液显蓝色,所以D可以是硫酸铜,B生成的E会与硫酸铜反应,所以E是氢氧化钙,C会与氧气、硫酸铜反应,所以C是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D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D-E的反应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沉淀,化学方程式是:

CuSO4+Ca(OH)2=CaSO4+Cu(OH)2↓。

 

9.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

(1)写出F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物质的一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和D反应需要高温,写出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制取烧碱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3CO+Fe2O3

2Fe+3CO2(也可以是氧化铜等其它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

【分析】

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为盐酸。

A可与碳酸钙反应生成B,且BC可相互转化。

所以B为二氧化碳;C为一氧化碳。

G是最轻的气体为氢气,且可与F相互转化,所以F为水。

F可与氧化钙反应生成E。

所以E为氢氧化钙。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

【详解】

(1)根据题意可知:

F为水,化学式H2O;E为氢氧化钙,可用于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制取烧碱等用途;C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

(2)D可与C(一氧化碳)、A(盐酸)均发生反应,所以D为金属氧化物。

所以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

2Fe+3CO2(也可以是氧化铜等其它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

(3)A转化为B的反应是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10.某白色固体A可能含有碳酸钠、氯化钡(水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完成下列填空:

①操作I是__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C进行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A中有氢氧化钠

 

【答案】过滤BaCl2和NaCO3NaCl向滤液C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操作I能够得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所以是:

过滤;因为能够产生沉淀,所以物质中一定含有:

碳酸钠和氯化钡,二者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氯化钠。

②为进一步测定其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应该首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所以取一定量的滤液首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然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并且滴入无色的酚酞试液,因为氯化钠和氯化钡溶液都呈中性,此实验的结论是含有氢氧化钠,所以实验现象是: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点睛】

 

11.物质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B是二氧化碳,D为常用食品干燥剂,E为稀硫酸,G是黑色固体粉末,F溶液呈浅绿色,H溶液呈蓝色。

下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省略;“→”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H→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此反应属于反应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写出物质A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OCO2+Ca(OH)2=CaCO3↓+H2OCuSO4+Fe=FeSO4+Cu置换反应制波尔多液

【解析】

【分析】

通过判断可知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D为氧化钙。

G中为含有铜的黑色固体则为氧化铜,H为含有二价铜离子的物质,E中含有硫酸根,根据反应前后元素不变,则H为硫酸铜,F为硫酸亚铁。

由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碳酸钙,所以C碳酸钙,则A为氢氧化钙。

即可得:

A为氢氧化钙,B为二氧化碳,C为碳酸钙,,E为稀硫酸,F为硫酸亚铁,G为氧化铜,H为硫酸铜。

【详解】

(1)G为黑色固体且含有铜元素则为氧化铜:

CuO;

(2)由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钙即:

CO2+Ca(OH)2=CaCO3↓+H2O;

(3)由硫酸铜转化为硫酸亚铁,可通过铁置换铜的方法:

CuSO4+Fe=FeSO4+Cu,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4)氢氧化钙可以制波尔多液;

 

12.(4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氧化铁、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

图中短线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发生反应。

已知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丁物质的化学式是。

(2)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丙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向盛有甲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丙溶液,烧杯中溶液的pH会(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

(1)BaCl2

(2)Ca(OH)2+Na2CO3==CaCO3↓+2NaOH(3)Fe2O3+6HCl==2FeCl3+3H2O(4)减小

【解析】

试题分析:

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那么丙溶液呈酸性,故丙是稀盐酸;五种物质中氧化铁只能与稀盐酸反应,故戊是氧化铁;而氯化钡只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其他物质能相互反应,故丁是氯化钡,乙是碳酸钠,则甲是氢氧化钙。

把推断出的物质代入,推断正确。

(2)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Ca(OH)2+Na2CO3==CaCO3↓+2NaOH;

(3)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Fe2O3+6HCl==2FeCl3+3H2O;

(4)甲是氢氧化钙,丙是稀盐酸,它们会发生中和反应,故向盛有甲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丙溶液,烧杯中溶液的碱性会逐渐的减弱,PH会变小。

考点:

物质的推断,物质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