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与培养新型农民资料下载.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97248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与培养新型农民资料下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与培养新型农民资料下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与培养新型农民资料下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与培养新型农民资料下载.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与培养新型农民资料下载.pdf

《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与培养新型农民资料下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与培养新型农民资料下载.pdf(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与培养新型农民资料下载.pdf

因此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把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使得农民能够接受完善的教育和培训,不断吸收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成为“新型”农民。

1人力资本的现状对新农村建设的制约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低,人力资本存量少且水平低,人力资本存量主要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基础教育、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的投资。

“人力资本存量少”根源在于农村教育的落后,大量的农村青年因教育差距而“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

与城市教育相比,农村教育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农村人口的教育资源占有量少。

在城市,大约1200人拥有一个文化教育单位,而在农村,超过1800人才拥有一个文化教育单位;

在城市,大约32个人中就有一名从事文化教育的工作人员,而在农村,102人中才有一人从事文化教育工作。

二是教育水平低、人口素质差。

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人力资本的分布差异研究,中国13亿人口,7亿多劳动力,48亿在农村。

但农村劳动力接受教育的年限平均仅为687年,其中大专以上只有O5,高中文化程度占1112,初中文化程度占480r7,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031;

与城市相比差距甚大,显然,农村劳动力主体文化层次仍在初中以下水平,所有这些都影响了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减少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机会,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全国农村劳动力受过各类不同层次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20;

获得绿色证书及其他各类资格证书的仅5左右;

多数农民缺乏“一技之长”。

2003年农业行业获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在全国所占的比重仅为35左右;

全国农业技师、高级技师仅223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不足1。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教育的程度低,科技文化素质低,在法国60的农民具有中专水平,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

在德国53的农民接受过23年的职业培训,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

在发达国家农村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村人口的比例为l:

100,而我国为l:

1200。

可见,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力知识、技能和素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人力资本理论对培养新型农民的借鉴人力资本对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得到了很好的阐释,舒尔茨在长期农业经济研究中发现,促使美国农业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不是土地、劳力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与技能的提高。

人力资源仅表示人本身的属性,而人力资本更强调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及本身所具有的潜力,更多的表明人自身素质培养和开发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属性。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除非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否则,人力资源是不能自动转化为人力资本的。

投资越多,人力资本存量就越大。

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就是培训和教育,教育投资是形成人力资本的核心,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教育投资的回报率高于物质资本的回报率。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经济学家卢卡斯(1988)、罗默(1990)把人力资本作为内在的经济发展要素,纳入了经济增长模型,创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强调了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尤其对落后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可以说,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其存量水平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起飞”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国广大收稿日期:

200r71103作者简介:

胡繁荣(1965一),男,浙江东阳人,教授,从事农业高职教育研究工作。

万方数据l期胡繁荣:

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与培养新型农民127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低,这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

因此,建设新农村,要从开发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力资源和提高人力资本积累高度,理清思路,调整结构,改进方法,不但要使农民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而且能接受到可持续、高质量的教育。

21构建具有正向效应的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循环累积机制由于农村经济基础差以及广大农民低收入的现状,使得农民的消费结构更注重于首先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对教育、培训等发展性消费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在低收入的约束条件下,农民被迫“自我减负”,导致大量中小学生辍学,形成“新时代文盲”,这就需要政府投入教育资金,起到“助推荆”的作用,打破因教育投入不足而引致的人力资本缺乏的恶性循环。

只有中央及省级财政担负起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义务,持续不断地进行资金投入,才能逐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形成农村人力资本自我积累的良性机制,只有这样,农村经济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才能加速现代化进程,农民收入才能大幅提高,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才能彻底解决。

22培育学习型农村。

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培育学习型农村,就是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科技资源,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实现学习资源共享、完善促学机制、丰富学习载体。

一方面要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把农村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普及提高学前3年到高中段的15年基础教育。

落实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政策,确保所有困难家庭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

全面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充分利用农村富余教育资源发展农村幼儿教育。

建立完善城镇优秀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实行城乡学校结对、教师互派,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开展名师巡回教学。

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培训体系。

以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目标,健全“政府购买培训、学校提供培训、农民自主选择培训”的培训机制,加强以农业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经营者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为重点的农业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技能;

适应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对技术工人需求增加、要求提高的趋势,加大对市场紧缺职业工种培训的扶持力度;

建立健全企业对农民工的培训机制,督促企业承担起在岗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职责;

积极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培养批农民创业带头人和致富领路人;

积极探索技能培训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的方式与途径,让更多的转移就业农民成为掌握专门技术、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的现代技术工人,逐步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

23探索建立大学生服务农村的长效机制增加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积累,从农村内部来看,要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造就本土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从农村外部来看,需要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向农村输入教育程度高的或技能水平高的各类人才来指导并带领当地农民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增收致富,进而改善农村人才结构。

“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人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而社会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左右,其中大学毕业生每年平均达到500万人以上,占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的50以上。

引导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既是解决大学毕业生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增加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完善制度和机制,尽快为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24建立合理的农村人力资源流动机制重视并合理引导农民“双向流动”,政府要主动参与优秀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人本主义和能本主义的结合,实现农民职业发展的多元化。

25巩固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属性是教育,推广的过程就是教育培训过程。

我国目前技术推广是农民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以政府的有关机构为主导,通过试验、示范、培训、咨询等形式向农民提供综合性服务。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是农民科技培训的主要载体,要创新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形式,稳定推广队伍,建立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充满活力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农村科技特派员在普及推广农业先进技术中的重要作用;

加快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强化农业信息服务。

3培养新型农民的途径31采取农业科技“l+l”结对活动。

实现教师进村和人才培训进村。

探索建立新型农民培训体系。

创新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形式。

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与金华市金东区江东镇政府“l+1”科技结对,创建金职院农业科技示范园。

(2)推进教师进村。

发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的优势,组织教师进村入户,每个专业教师在村里建立13个科技结对户,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开展以农业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

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方便农民就近接受教育培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高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和自我发展能力。

(3)优秀学生与村结对,担任村科技助理员。

(4)推进人才培养进村。

一方面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文化水平。

另一方面,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提高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

32项目辅助引导在农村,离开了项目的引导,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很难奏效。

因此。

我(下转第130页)万方数据130一江西农业学报20卷内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先决条件。

没有思想观念的转变,我们的转型行动很难达到理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大奔关于涨薪是否会降低就业机会之探讨J工会理论研究,2006

(2):

2325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B3733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243【4阿马蒂亚森饥饿与公共行为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s72105曾壁钧我国居民消费问题研究M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686温家宝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首要价值EB0LwwwsirIac吼200703一16(上接第120页)3结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对油菜田中的恶性杂草小毛茛(俗称野芹菜)具有优良的防除效果。

在移栽油菜返青后抽薹前,以450gaihm2剂量茎叶处理1次,药后90d,其对小毛茛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可达90以上,达到施用1次即可全程控制油菜田间小毛莨的发生,防止其对油菜危害的目的。

小毛茛只是在前茬是旱作的部分油菜田发生较严重,而且使用异丙隆防治小毛茛技术性较强,所以不提倡农民大规模使用异丙隆来防治油菜田间其他杂草。

只是(上接第127页)们组织教师按照“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高附加值的农业科研项目,吸引农民参与其中,让农民在项目中提高素质,从而推动和引导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走集约经营的道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3科技带动普及通过不同类型的示范,组织农民现场观摩学习,进行“田头教育”,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千就有效益,从而产生示范效应。

因地制宜选择具有地方特色、效益好、辐射面广的龙头项目和技术产业,加快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带动农民种养技能和科学素质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格局的形在小毛茛发生严重的田块,而且使用常规的油菜田除草剂无效的情况下,建议农户按要求使用异丙隆防治该杂草,以免施用时浓度和防治时间等要求掌握不严发生药害,造成损失。

1鞠国纲,胡荣利扬州市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及消涨规律J杂草科学,2002,(4):

202赵桂芝百种新农药使用方法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133成。

大力培养、扶持“科技示范户”当样板、作示范、传授技能,以收到一户带多户的效益,随着普及程度的提高,农村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本。

4结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建立在社会公众的能动性参与基础之上。

中国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国家,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迫切需要发展有效的完善的职业教育,使广大农民从一般劳动力资源成为有特长技能的人力资本,这是中国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也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万方数据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与培养新型农民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与培养新型农民作者:

胡繁荣作者单位: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07刊名:

江西农业学报英文刊名:

ACTAAGRICULTURAEJIANGXI年,卷(期):

2008,20

(1)被引用次数:

7次引证文献(7条)引证文献(7条)1.葛万钧谈淮安市楚州区新型农民的培养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2009(23)2.李红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安徽为例期刊论文-中国集体经济2009(22)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现状及作用期刊论文-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09(10)4.刘清华.李元桥基于统筹城乡试验区重庆市农村新社区建设的探讨期刊论文-贵州农业科学2009(8)5.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9(30)6.潘寄青.韩国强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型农民培育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9(25)7.王静婕中国农村人力资本研究文献述评期刊论文-经济视角2009(12)本文链接:

http: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