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769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0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如何在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如何在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如何在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如何在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如何在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如何在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如何在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如何在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如何在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如何在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如何在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在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docx

《如何在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在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docx

如何在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何在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下效率课堂探索之一

论文摘要:

复习课是毕业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复习课质量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整个中学阶段结业考试的最终成绩,因此复习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业班的复习课教学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回顾,其内容含盖初中阶段的所有知识,因此内容庞大,且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因此时间紧、任务重;在庞大的学习任务和严峻考试压力面前,学生往往很难找到学习原本可以拥有的兴趣和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在复习课的课堂上中找到学习的原动力和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

关键词:

复习课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

毕业班的教学与普通年级的教学有很大不同,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新课结束之后还有大量的复习课,而复习课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

如何在复习课堂上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是毕业班工作中一个棘手的问题。

本人从事毕业班工作已有一段时间,在平时的毕业班教学工作中,特别是后半段的毕业班工作中。

我不止一次发现在课堂上我的学生表情呆滞、木然的听我在讲解试题的解题思路、知识点。

在我讲解完这些知识点之后,学生只是机械地将答案记下,当下一节课再次讲到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学生们的反应感觉就像是在上新课。

出现这样的情况,究其原因,本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复习课上的知识点绝大多数属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学生普遍厌倦对已学知识点的重复、反复讲解,这种为应试而备简单重复建设,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即使是对重要章节的讲解亦是如此。

第二:

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各学科、各年级的所有知识点在中考中都要体现出来,因此学生的学习量过大,压力过大,平时学习时间太多。

造成学生的学习长期处于麻木状态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影响。

这些因素导致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进而使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最终也会对学生的学生成绩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

学生在毕业复习阶段的学习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给毕业班教师的教学的工作也会带来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首先,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巩固学生学习效果不好的知识点,这样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复习进度,给本来就紧张的毕业班复习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

其次,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会影响的教师的教学情绪,学生对老师教学的冷淡反应,也会让老师在一定程度上感到困惑。

有鉴于复习课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带来的不利影响,教师对这一问题必须慎重对待,并积极主动采取一系列方法和措施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原本枯燥的复习课中找到学习中应有兴趣。

在毕业班工作两年以来,这一方面的探索本人一直都在进行,也取得一些积极的成效。

本人认为大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第一:

寻找知识点之间共性联系,灵活重新建立知识体系。

要想学生不对重复反复的知识讲解厌烦厌倦,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就不能简单的重复、反复;同一知识点的讲解时,可以采用联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共性并将其发展成为专题,专题复习与知识点复习相结合是个可以考虑的选择,例如:

在对江南经济的初步开发这节知识点的讲解,就可以与盛世繁荣隋唐的经济、宋元时期经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组成一个《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专题进行讲解,从而打破原来知识点的框架,重新组建新的知识体系,并适度将重要知识点提升,辅之以一定量的专题练习,这样做虽然是对同一知识点的讲解,但是展现在学生面前却是另一番风景了。

第二:

多媒体是个不错的选择。

多媒体课容量大、形象直观、便于学生学生接受理解和提高,很符合中考复习课的要求,同时多媒体课课型新颖、内容丰富,学生的兴趣很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多媒体课堂容量较大,相对于传统复习课堂,大大节约了传统复习课所需的教学时间,本人曾在和县2009年毕业班历史教学经验交流会听到一位老师的多媒体复习课,复习内容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探索,课堂上教师用一页页的幻灯片(如上图)的内容指示与学生展开互动,并在互动中点拨升华重难点部分,整个45分中时间内,教师充分借助多媒体,与学生展开较好的互动,并以其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让我感触颇深的是,这如果是传统的复习课堂,45分钟内完成同样的内容是不敢想象的。

所以本人认为如果能系统的使用多媒体上复习课,特别是上一些内容较多,有内在联系,考核要求较高的重难点章节。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不是所有的章节都适合用多媒体来展示,一些知识点之间联系不强,没有内在联系,考核要求层次较低,内容较少的章节也不适合用多媒体来展示;同时多媒体课堂的选材应紧扣复习主题是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三维目标,还要注意选材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比较传统的复习方式所用的课时,多媒体课所需的复习课时。

无疑会大大减少。

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此前本人在毕业班复习课中也在多个章节使用过多媒体来完成教学任务,为了解多媒体复习课的实践效果,我在三个章节的复习课中:

复习课(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课(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建设复习课(十二)欧美国家的历史巨变、发展使用了两种教学模式并进行比较统计。

表格一复习课(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表格二复习课(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建设。

注:

①为普通课堂教学模式②为多媒体教学模式。

★★★★效率指数

★★★用时指数

★★★兴趣指数

★兴趣指数

★★★★效率指数

★★用时指数

★★兴趣指数

表格三复习课(十二)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效率指数

★★★用时指数

★★★★兴趣指数

复习课(十二)②

复习课(十二)①

★★★效率指数

★★★★用时指数

★★兴趣指数

 

(注:

★效果较差★★效果一般★★★效果良好★★★★效果很好)

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多媒体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学习兴趣浓、学习所需时间少。

学生在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高。

同时多媒体还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因此在我看来,使用多媒体来上复习课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

要精心设置高质量的复习题。

讲解大量的复习试题是中考复习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教师在大量的复习资料面前应当精选高质量试题:

高质量的试题一般立意较深、考核有度、针对性强,能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能起到加深学生印象,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同时学生在作答这类试题时潜意识里不自觉的就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

例如:

在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这节历史知识点的时候,看以下试题。

试题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A:

德军闪击波兰B:

日本偷袭珍珠港C:

七七事变D:

德军进攻西欧诸国

试题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性战役是那一次战役……………。

综观试题一、二;实际上这是属于对知识点重复、反复的讲解,这样的反复练习很容易让学生枯燥、不耐烦,进而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也会很快不集中,就更不要说学生能在讲这样的复习题中找到什么学习的积极性,其学习的效率也就更不言而寓了。

试题三: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正在热播,该剧以二战期间中国军队远征缅甸为背景,叙述了一个以散兵游勇组成的“炮灰团”在给养奇缺的条件下与日军顽强作战的故事。

请从以下镜头,挖掘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镜头一:

日军炮弹呼啸着轰向英美盟军阵地。

(1)从镜头可以看出日本已与美英已是交战的敌对状态。

日本向美国开战的事件是…………..。

标志着二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结合二战的史实,说说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镜头二:

在激烈的南天门战斗结束后,近两千人的“炮灰团”只剩下了十几人。

(2)二战中惨烈的战役不仅于此。

请写出三个二战中的战役。

镜头三:

“炮灰团”的战士对着对岸的日军阵地唱到:

“放下手中的武器,到中国军队中来(投降)”。

(3)1945年的某一天,日本真的投降了,你知道日本宣布投降的准确时间吗?

说说反法西斯国家取得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4)通过以上三组镜头,结合二战的史实,谈谈二战给人类那些启示?

再来看试题三;以边叙述电视剧情节边出题考核的方式出题,通过三个镜头考核了珍珠港事件、二战爆发原因、二战中的重大战役等六个重要的知识点,试题中的镜头一、二、三将现实的电视剧情拉进历史,让学生回顾自己所学的知识,这样做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从而起到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的作用。

第四,创设现实生活的情境课堂。

托尔斯泰说过: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并在这个现实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让学生觉得学有所值,从而在愉悦的气氛中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最终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在复习《欧美国家的历史巨变、发展》这一专题第二课时(法国大革命-----------19世纪60年代的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的时候,我改变过去传统的复习方式,首先给出一段材料,创设了一个现实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们假设自己是下面材料中的中国记者来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我的MSN上,有一个分组是“同行”,都是8年新闻生涯里结识的媒体记者,其中有十多个是外国同行,他们分别供职于欧美、日本、韩国等外国媒体----这些人里,有的曾在中国留过学,有的曾经是驻华记者,有的只是来过北京,还有的根本就没到过中国。

本来我和这些外国同行相处得一直不错,几次采访合作也非常愉快,尽管跟他们有这样那样的不同,但是我一度认为,职业的共同追求有时能跨越文化的差异,不过最近我发现,这样的想法真的很傻很天真----

西藏事件之后,特别是奥运圣火境外传递接连被扰之后,我每天都会接到几个外国同行发来的链接,点开一看,都是外国电视台有关这些事情的报道,而几乎每个节目都在一边倒地抨击中国。

起先我还看看,后来就没什么兴趣了,因为全是一个腔调,不分青红皂白。

然后就有外国同行在MSN上要跟我谈论西藏问题,开始我一直不做回应,因为觉得跟一群四六不靠的人说这事情,简直是无趣又无聊。

但是昨天我终于忍不住了,因为不知道是谁把我拉进了MSN上的一个临时对话群,里面7、8个人都是外国同行,我进去的时候他们正“热火朝天”地用英文谈论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呢。

论调还是那个论调,内容还是那些内容,了无新意。

开始我一直没说话,不过这帮自命不凡的外国鬼子故意挑事,一个法国记者嘲讽了半天中国后,对我说:

“你难道没有什么想说的,CHINESESPOKESMAN(我是群里唯一的中国人,故他们拿这个称呼来揶揄我)?

”好吧,既然你们要听,那说说也无妨。

我问:

“你们为什么这么关心西藏问题?

”那个法国记者振振有词地说:

“因为自由和人权!

你不觉得埃菲尔铁塔下的那些人(指骚扰火炬传递的藏独分子及其支持者),都是在反对中国入侵西藏吗?

(问题一: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什么文献充分体现了自由和人权的价值观念,它的主要内容又是什么?

学生回答:

《独立宣言》宣扬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我引导到:

自由和人权是大革命时期进步思想,值得肯定,继续看材料。

我问他:

“你能告诉我,中国什么时候入侵的西藏吗?

”那法国记者说:

“当然是1949年,你们的CHIREMANMAO(毛主席)时代!

我说:

“照你的意思,在1949年以前,西藏一直是个独立的国家?

”那家伙一下犹豫了,含含糊糊地说:

“难道不是?

当时达赖和班禅掌管西藏……”

(问题二:

你认为他说的对吗?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们听到问题后笑成一片;一位学生站起来就说:

“说这话那法国人很无知,他对中国历史一无所知,还对中国的事情妄加评论;”为什么这么说呢?

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我引导到;该学生继续说道:

“早在唐朝时期,通过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和亲唐朝和吐蕃就已经和同为一家了,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省,归宣政院管辖,到了清朝顺治册封达赖、康熙册封班禅、完成班禅、达赖的册封制度;雍正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且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的册封,所以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步入近代以来西藏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那个法国记者的话充分证明了他对历史的无知。

全班学生回以热烈的掌声。

这话让我差点笑出来,非常不客气地说:

“我真难以想象,自己在跟一个白痴谈论历史!

还是让我告诉你吧,西藏在唐朝就是中国的藩国,而在元朝就成为中国的一个省了,请问,你知道中国的元朝离现在有多少年吗?

那法国哥们傻了吧叽地说:

“多少年?

”----啧啧,就这点水平还出来挑事,人都给丢到巴黎他姥姥家去了----我说:

“整整800年!

而且西藏成为中国一个省之后200多年,你们法国才完成统一!

”说到这里,我心里忽然那一动,问他:

“你们法兰西共和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不出我的所料,这家伙足有半分钟没回话,估计去查GOOGLE去了。

(问题三:

这位法国朋友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你能帮助他吗?

学生们听到问题后再次笑成一片;学生们争抢着回答这个问题,我随便叫了一位学生回答这个问题,该生一口给出答案:

1792年,法国人民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我开始引导:

法国人民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是大革命的重大成果,但它存在的时间不长,你们知道他存在了多久吗?

该生继续回答:

12年,它被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所取代;我继续引导:

那么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是标志着法国倒退回了封建社会吗?

如不是为什么?

学生们回答…....)

我嗤之以鼻:

“一个法国人,连自己国家的历史都不清楚,有什么资格评论我们中国的事啊?

我可以告诉你,在中国,连中学生都知道法兰西共和国成立于1792年,而那时候,清朝政府早就完成了dl班禅的册封制度……”

见那法国家伙落了下风,群里的一个英国记者来帮腔:

“就算西藏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那它就永远属于中国了?

我不认为是这样,只要西藏的人民有独立的要求,就不应该被忽视,因为西藏不仅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它完全有独立的资格和自由!

(问题四:

对他的话你怎么看?

一位学生当时拍案而起,质问道:

“当年北美人民不堪英国残酷的殖民统治,要求独立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让人家独立啊?

你们甚至还派军队去镇压,和北美人民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战争?

”我就势引导:

那么这长达八年的战争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战争,北美人民是怎样表达自己独立的要求?

学生们争抢着回答这个问题:

战争称为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颁布《独立宣言》宣告北美十三州脱离英国而独立,成立美利坚合众国;我继续引导:

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呢?

对美国人民而言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们回答:

美国人民取得了胜利,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我再引申深化知识点:

刚才大家说道美国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这说明美国独立战争具有那两重性质;学生们回答:

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双重性质。

切,又来一送上门来丢人现眼的,什么狗屁逻辑!

我噼里啪啦地用英文损他的:

“那你们英国怎么不让北爱尔兰独立啊?

呃,有独立要求就不能忽视,那人家北爱尔兰人民的独立要求你们为什么就忽视了?

按你的说法,北爱尔兰也不仅仅属于英国,也属于世界!

那英国记者没想到我会提北爱尔兰,还在强词夺理:

“至少英国政府对北爱尔兰问题上是开明的,始终以对话来解决,而不是你们中国那样的武力镇压……”

边儿去吧,上层建筑的那套把戏,拿来糊弄谁呢----“我看你过高地估计了英国政府,在上世纪60、70年代北爱独立运动中,正是你引以自豪的英国政府出动了大批军队,镇压爱尔兰共和军和当地民众,当时死了多少人你知道么?

呃,你们英国就叫维护国家统一,我们中国就叫武力镇压?

你不觉得这很幼稚可笑么!

英国记者也开始躲闪了:

“……你说的这些,我认为是另一件事情。

我反问:

“胡说,明明就是同一个问题!

对分裂势力使用武力,是国际法赋予中央政府的权力,就算中国政府武力制止zd,有什么错?

英国在北爱尔兰、法国在科西嘉岛、加拿大在魁北克,哪次不是动用军队才制止了这些地方的独立?

这时我看到群里有个以前聊过的美国记者,就问他:

“JASON,你说,要是得克萨斯、阿拉斯加这些后来加入美国的州要宣布独立,美国政府会怎么做?

”一直没有说话、供职于纽约某报纸的他给了个笑脸表情:

“……估计是第二次南北战争了。

(问题五:

美国为什么会发生南北战争?

当时的美国联邦政府是如何处理的?

一学生举手回答这一问题:

“因为南方要求独立,北方联邦政府为维护国家统一出兵镇压爆发了南北战争。

”我开始引导:

“那么当时美国南方为什么要求独立呢?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另一位学生举手回答道:

因为南北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其焦点问题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支持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美国总统成为这场战争的导火线。

我继续引导:

这场战争初期北方随力量强大、士气高昂但由于准备不足和缺少优秀的军事将领所以接连失败后来北方为什么能扭转战局赢得胜利?

学生们回答道:

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扭转了战局,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我再引导:

那么北方赢得这次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呢?

学生们回答:

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解放了黑人奴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国家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我继续引导:

刚才大家在南北战争的意义中提到南北战争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说明了南北战争性质实际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那么在19世纪60年代还有那些国家发生过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的呢?

学生回答………..)

JASON随后说,“其实我也很关注西藏事件,因为我来过中国,也去过西藏……”他这话提醒了我----我问那俩法国、英国记者:

“你们去过西藏么?

知道它在中国的哪个位置?

”法国人的臭嘴特硬:

“没去过,不过我想很快就会去……”英国人还稍好点,老实承认:

“没去过。

我嗤之以鼻:

“那等你们亲自来了中国,看了西藏再说吧。

不过在这之前,希望你们还是多看看书,尤其是历史书。

我们中国人都很聪明,实在不愿意跟傻子和笨蛋说话……”

那英国人很不高兴地说:

“……你这话似乎不太尊重人,我们只是在探讨问题。

”----我呸,要丫在我跟前,我还得送他俩白眼:

“对于不尊重别人祖国的人,无论探讨什么问题,都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这节课结束后,学生们的议论还持续了很久,我也无意听到了几个学生的窃窃私语,其中一个学生说道:

“是要把历史学好,要是搞得跟那个法国记者那样,那真糗大了。

”又一学生说道:

“那中国记者的历史学得真不错。

”听到这些话,我深感欣慰,让在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学到了知识,还感受到知识的现实意义,拉近历史课堂和现实生活的距离;另外学生在课后对课堂上所见所学仍难以忘怀,说明情境课堂极大的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在复习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兴趣是学习是最好的营养,爱因斯坦有句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古人亦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在学生最关键的毕业班复习迎考的学习中,同样也不能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应该尽力挖掘,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吴磊: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最佳情境课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12期

杜仁志:

复习课课件《近代化探索》

部分材料来自互联网,作者不详在此一并感谢......

和县善厚镇初级中学周如意2010-3-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