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资料下载.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97722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39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资料下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资料下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资料下载.pdf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资料下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资料下载.pdf(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资料下载.pdf

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为研究植物生理活动提供了一种极有力的手段。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在植物的矿质营养、有机营养、生长活性物质等方面展开研究,有益于了解植物的营养问题。

在细胞的生物合成研究中,细胞组织培养也极为有用,如查明了尼古丁在烟草中的部位等。

细胞培养为研究病理学提供了方便,如植物的抗病性就可以通过单细胞或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鉴定,短短几天之内就可以得到鉴定结果。

2?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2.1?

组培技术研究进展快速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植物组织培养创始人之一罗士韦教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开展了组织培养的研究以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有丰硕的研究成果。

在近10多年来其发展更为迅速,全国各地许多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都开展了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工作,对农作物、观赏植物、园艺作物、经济林木等上千种植物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并取得了成功,同时在实践中总结出很多有益的经验,如郑文静等较好地总结了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常见问题和具体解决方法;

吴毅明等在植物组织培养的环境微生态的研究中,用通透性好的化学纤维、纸卷、蛭石、沙子等代替琼脂作培养基,可有效地改善根际环境,促进小植物生根;

刘思九采用的暴露培养法,即在敞口培养器中用特制的粉沫状灭菌材料覆盖培养基和外殖体,使其不受污染,通过特制装置补水,让组培苗暴露在室内空气中生长,其长势优良,不炼苗即可移栽。

肖玉兰等研究的无糖箱式培养法(培养基不放糖,在培养瓶内用特殊装置注入CO2,然后加强光照35倍,小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自给养分),使植株生长量成倍增长,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2.2?

组织培养设施不断改进,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植物茎尖培养脱病毒技术以及离体快繁技术日趋成熟,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一批工厂化试管苗繁育基地,在马铃薯、草莓、香蕉、甘蔗、桉树、杨树以及一些花卉上已有商业化的试管苗生产体系,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

兰花工业?

、?

香蕉工业?

如从19861992年春,我国香蕉主产区的香蕉组培苗栽培总面积达18万hm2,2000年全国香蕉组培苗商品量达1亿株左右,占全国商品组培苗总量的2/3。

马铃薯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其脱毒苗增产可达60%,脱毒种苗的生产也越来越被知名企业看好,如百事可乐公司投资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的脱毒种薯组培生产车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约有2000多家组培室,在上千种植物中建立了组培再生技术,年产组培苗几亿株。

同时随着组织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国内比较大的一些组培公司如新会组培育苗厂、海南热带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中心、海南万恒种苗公司、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建的组培中心等设施不断改进。

目前新会组培中心的生产线已达半自动化,万恒种苗公司也从国外引进了高新技术和设备。

这些组培厂年产种苗数千万株,极大地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2.3?

积极寻求开展同国内外组培技术的交流合作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各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组培中心(公司)在组织培养技术领域积极开展对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学习荷兰、美国、加拿大、英国等组培产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而使国内组培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例如,中荷农业部合作组建了上海园艺培训示范中心,定期开设组培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等培训课程;

组织专家访问美国加洲的植物实验室公司总部,参观学习其现代化生产技术、先进管理水平和崭新的经营理念;

安排有关专业人员出国学习农业高新技术;

引进品种资源和组培生产管理技术等,这些措施有效推动了我国组培技术的发展。

3?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1?

组培技术尚不完全成熟,组培投入成本较高、效益较低目前,我国的组织培养技术相对于国外来说,还只是边摸索边应用的阶段,一些组培关键的技术问?

22?

江苏农业科学?

2008年第4期题尚未能克服,如组培苗的污染、褐化、玻璃化问题以及繁殖系数较低等技术未能达到理想效果,有些国内外热俏和名贵的植物品种因技术体系不完全成熟而不能进行规模化生产。

同时由于植物组培生产要求组培设施、仪器设备较完备,需较大投资,在生产过程中水电费用高,生产效益较低。

我国组培产业的研究和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2?

组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较少在农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组培技术人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出来的,多者专业培训十几年,少的也有几年专业培训;

而我国除少部分组培技术人员有机会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外,大多数从事组培的人员都没有机会培训,特别是能出国接受专业培训的人微乎其微。

在组培产业中,很多参与组培厂管理和技术工作的人员都是工作后才真正接触组培,边工作边学习,而少量专门从事组培研究的专家却不能直接参与生产和管理,使得技术和管理不能有机地结合,从而影响了其产效。

这些状况影响了我国组培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进程。

3.3?

组培设施系统较落后,国际竞争力较弱国外新型工厂化组培苗的生产,从培养基的制备、消毒、存储和植物的接种、培养、观察等都是在无菌工作间进行的,这样大大降低了污染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在国内,由于资金有限,除了在接种台上必需的无菌操作外,其他的都是在自然空气中,加之培养室环境控制不好,故污染率较高。

在培养方式方面,发达国家采用穴盘纤维营养液无糖培养方式,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其培养室内的光照、光质、光周期、温湿度、CO2浓度等全部采用自动控制,而我国多数还是采用基质容器的粗放培养。

在日本等国家接种上已投入能分清材料好坏的机器人操作,但我国至今还是人工接种。

这些因素影响了我国组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4?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考4.1?

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建立良好的生产秩序首先要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国家计划、地区发展和市场需求,及时地调整产品方向,并选一些技术已成熟、难以繁殖或珍稀名贵品种来繁殖或脱毒,避免多家品种重复生产;

同时,应该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建立和健全行业组织,规范生产和管理行为,要加强市场调研,根据市场的需求指导确定不同作物的组培苗生产。

应充分吸取1998年我国芦荟组培苗生产的教训,避免生产的盲目性,使我国的组织培养产业步入有序、健康的发展轨道。

4.2?

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组培科技水平加强对外技术交流和合作关系,聘请国内外知名组培专家、学者做技术顾问,开办培训班,加强组培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组培产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完善组培科技支撑体系,提高组培产业技术水平。

根据实际情况,着力解决组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污染、褐化、玻璃化问题和繁殖系数较低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人工接种污染率和提高繁殖系数,最终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组培效益。

4.3?

引进外资,改善组培设施系统,提高组培规模化生产水平生产实践证明,组培快繁自动化、现代化、专业化程度越高,生产效益越大。

我国组培工厂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力差,应集中力量培育一批龙头组培生产企业,积极引进外资,引进国外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新型设备,促进产业升级。

同时在?

品种调准、产品做优?

的原则指导下,紧跟国际发展前沿,根据市场需求,重点研究市场开发潜力好、经济价值高的珍稀苗木,因地制宜地开展组培技术研究和工厂化生产,建立种苗工厂化生产繁育基地,实现组培种苗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

5?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前景展望植物组培快繁的国内现状与趋势表明该项技术已由试验阶段进入了生产阶段,在花卉、蔬菜、果树、中草药等已有100多个品种能工厂化生产,花卉年出口创汇能力已达8000多万美元。

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农业的国际贸易出现更加自由宽松的环境,要抓住机遇,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的组培经验和成果,根据我国现在的经济和农业发展情况,积极发展组培业,适当创建半自动化、专业化的组培快繁工厂,有选择地生产一些名贵、珍稀及国内外紧俏的植物品种,或在植物脱毒、转基因上进行商业化生产,在实践中培养和造就出一批组培产业的生产、技术及经营管理人才,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生产格局,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和在组培苗品种、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市场流通等方面逐步缩小与组培业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从而为发展我国现代农业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

23?

郝玉华: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