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卫生管理规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8075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洗涤卫生管理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洗涤卫生管理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洗涤卫生管理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洗涤卫生管理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洗涤卫生管理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洗涤卫生管理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洗涤卫生管理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洗涤卫生管理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洗涤卫生管理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洗涤卫生管理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洗涤卫生管理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洗涤卫生管理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洗涤卫生管理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洗涤卫生管理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洗涤卫生管理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洗涤卫生管理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洗涤卫生管理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洗涤卫生管理规范.docx

《洗涤卫生管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洗涤卫生管理规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洗涤卫生管理规范.docx

洗涤卫生管理规范

洗涤卫生规范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可重复使用纺织品洗涤后的外观指标、细菌指标、采样检测方法及洗涤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为医院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纺织品洗涤的服务机构。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有害因素

WS/T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DB11/307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9663-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GB/T18204.1~18204.30-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GB/T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性业接触限值

GB18401-2010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三、清洁布草技术要求

3.1外观要求:

外观整洁、不变形、无破损;无水渍、无污垢、无异物、无异味。

3.2细菌指标

洗涤后的布草微生物指标应该达到表1的要求。

表1微生物指标

表1细菌指标

项目

指标

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个/50cm2)

致病菌(个/50cm2)

≤200cfu/25cm2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婴幼儿布草还应重点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属检测

四、布草洗涤场所的要求

4.1选址

4.1.1洗涤场所附近应无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源;周围环境应无裸露土壤,无积水坑洼。

4.1.2洗涤场所应符合GBZ2.2的要求。

4.2建筑布局

4.2.1按照布草洗涤的特点制定整体规划。

布草洗涤的清洗、消毒、整理、存放均应在室内进行,房屋结构应易于保持清洁。

4.2.2合理布局,按布草洗涤流程设置清洁区和污染区。

两区之间应有实际隔离屏障。

4.3给排水

4.3.1给排水系统应能适应生产需要,设施应合理有效,保持畅通,有防止污染水源通过排水管道进入洗涤场所的有效措施。

4.3.2污水排放应符合DB11/307和国家的相关规定。

4.4通风取暖设备

应保持良好空气流通,空气应从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GBZ2.1和GB/T18883的要求。

4.5消防安全设施

消防安全设施应配备齐全,并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

4.6洗手设施

洗手设施应分别设置在洗涤场所进口处和洗涤场所内适当的位置,水龙头开关宜采用非手动式。

4.7洗涤场所工作区域的卫生条件

4.7.1洗涤场所工作区域内应无有害生物。

4.7.2洗涤场所工作区域内地面、墙面和工作台应平整、不起尘、易于清洁。

地面应当防滑无缝隙。

4.7.3洗涤场所工作区域内清洁区的卫生条件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洗涤场所工作区域内清洁区的卫生条件

项目

室内空气

清洁区台面

工作人员手

细菌菌落总数

≤2500cfu/m³

≤5cfu/c㎡

≤5cfu/c㎡

致病微生物

不得检出

4.7.4当洗涤场所地面有明显血液、体液等污物时,应用有效氯含量5000mg/1~10000mg/1的消毒液及时进行覆盖、收集,消毒60min;对被污染的物体表面用有效氯含量500mg/1~700mg/1的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

五、工作人员要求

5.1从业人员应接受健康检查,方可参加生产。

5.2从业人员上岗前,要先进过卫生培训教育,方可上岗。

5.3急性传染性疾病及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患者不应参与直接接触清洁布草的工作。

5.4污染区工作人员应按照WS/T311的要求,严格执行标准预防。

5.5清洁区工作人员应按照WS/T311的要求,严格执行手卫生,并应符合表2的要求。

六、纺织品洗涤要求

6.1洗涤流程要求

洗涤流程宜按图1所示执行。

6.2洗涤工作区分区要求

6.2.1洗涤工作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污染区与清洁区应有实际隔离屏障,应有明显标识;各区内的不同工作区域应明确划分,应有明显标识。

6.2.2污染区包括未洗涤布草的接收、分类、洗涤及所使用的受污染车辆的存放处。

6.2.3清洁区包括洗涤后布草的烘干、熨烫、修补、折叠、质检、储存、出厂分发及运送清洁布草车辆的存放处。

6.3洗涤人流、物流要求

6.3.1接收污染布草和运送清洁布草的通道应分开,通道间不应有交叉。

6.3.2人流、物流应洁污分开。

6.3.3物流应按图1所示,顺行通过,不应逆流。

6.3.4污染区与清洁区内所使用的运送布草的车辆应专区专用,不应混用。

6.4布草的接收与分类

6.3.1接收布草应进行分类,宜分为工作人员布草和病人布草;普通病人布草和特殊感染病人布草;手术室、产房等科室病人布草,有明显污染的布草,成人布草和婴幼儿布草等。

6.3.2洗涤机构对所接收污染纺织品的分类应在污染区进行;在医院对污染纺织品的分类应在病房的污染端进行,不应在病房内进行。

6.5洗涤过程要求

6.4.1婴幼儿布草应专机洗涤,并应专机专用。

6.4.2产房、手术室等科室病人布草应专机洗涤,并应专机专用。

6.4.3有明显污染的布草应专机洗涤。

6.4.4工作人员布草与病人布草应分别洗涤。

6.4.5有特殊感染的病人布草应专机洗涤。

6.4.6洗涤应按图1所示洗涤的预洗、主洗、后处理的步骤进行。

医院洗涤布草分类及处理办法表

分类

污染特点

洗涤要点

使用药水

备注

手术服、敷料、止血的布

主要是血污及人体分泌物

除血、消毒、去污

手术服用洗涤剂

专用除血剂

病号服、婴儿服

轻微汗污、少数有血污

去污、消毒、抗菌

超能洁衣净

抗菌柔顺剂

若洗涤量少,可并入其他类别,但必须单独进行后处理。

医生工作服

领口、袖口重汗油污及各种药渍

去污、消毒、抗静电

超能洁衣净

抗静电柔顺剂

不能去除的药渍,在折叠阶段单独用专用药剂处理。

普通汗污被服

主要是汗污、人体脂肪特污垢

去污、消毒

专用除血剂

中和剂

血污被服

以陈旧性干血污为主

除血、去污、消毒

除血剂

中和剂

杂物

灰、尘、沙土

去污

普通洗衣粉

洗涤工艺

加热洗涤工艺:

工艺要求:

洗涤与消毒同时进行,消毒以高温消毒为主,辅以药剂消毒。

洗涤温度与时间关系:

见表3。

洗涤温度与时间关系表表3

序号

温度

时间

备注

1

70℃

25分钟

洗涤的时间是指从达到规定的温度起开始计时,并保持此温度达到规定时间。

2

75℃

20分钟

3

85℃

15分钟

4

90℃

10分钟

各类布草的洗涤工艺:

见表4、5、6、7。

手术服、敷料、婴儿服、病员服洗涤程序表表4

时间

min

加清

洁剂

1

装载手术服

血水两遍不干净可再增加一遍

b.液体清洁剂不能直接加到被服上,要有水后从加料口加入

c.半自动机要静置排水10分钟,抗菌柔顺剂在最后一道清漂时加入

d.婴儿服、病员服2、3道改为预洗

2

打血水

常温

5

3

打血水

常温

5

4

加清

洁剂

常温

专用清洁剂

5

加清

洁剂

常温

专用消毒清洁剂

6

加热

常温→85℃

7

高温洗

85℃

35

8

中脱

3

9

漂洗

常温

3

10

漂洗

常温

3

抗菌柔顺剂200g

11

漂洗

12

高脱

3

13

出机

医生工作服洗涤程序表表5

时间

min

1

装载衣服

2

预洗

常温

3

3

加清

洁剂

常温

专用清洁剂

4

加清

洁剂

常温

15

专用消毒清洁剂

从加料口加入

5

主洗

65℃

75

6

进冷水

降温

45℃以下

5

不要在高温下中脱排水

7

排水中脱

3

8

漂洗

常温

3

9

漂洗

常温

3

中和剂50g

半自动机器要清漂5次

中和剂300-500g

10

漂洗

50℃

3

柔顺剂200g

11

中脱

12

出机

工作服不能高脱

血污被服洗涤程序表表6

时间

min

1

装载被服

2

预洗

常温

3

进水

常温

4

加清洁剂

常温

专用清洁剂

从加料口加入

5

加清洁剂

常温

专用消毒清洁剂

从加料口加入

6

加热

常温→85℃

7

高温洗

85℃

35

加热到85℃后开始计时

8

中脱

3

半自动机器要静置排水15分钟,中和剂300-500g

9

漂洗

常温

3

10

漂洗

常温

3

中和剂

50g

半自动机器要清漂3次

11

漂洗

12

高脱

13

普通汗污被服洗涤程序表表7

时间

min

加清

洁剂

1

装载

被服

从仓门直接加入机器

2

进水

洗涤

3

加入清洁剂

常温

专用清洁剂

4

加入清洁剂

常温

专用消毒清洁剂

从加料口加入

5

加温

常温→85℃

6

主洗

85℃

15

加热到85℃后开始计时

7

中脱

3

半自动机器要静置排水15分钟

8

漂洗

常温

3

9

漂洗

常温

3

中和剂50g

半自动机器要清漂5次

10

漂洗

11

12

高脱

13

出机

被服出机前用过氧乙酸对洗衣机外部消毒

主洗程序洗液的pH值应当在9~11之间。

(常温洗涤即然)

常温洗涤工艺:

洗涤与消毒同时进行,以药剂消毒为主。

各类布草的洗涤工艺:

见表8、9、10、11。

手术服、敷料、婴儿服、病员服常温洗涤程序表表8

时间

min

加清

洁剂

1

装载手术服

a.血水两遍不干净可再增加一遍

b.液体清洁剂不能直接加到被服上,要有水后从加料口加入

c.半自动机要静置排水10分钟,抗菌柔顺剂在最后一道清漂时加入

d.婴儿服、病员服2、3道改为预洗

2

打血水

常温

5

3

打血水

常温

5

4

加清洁剂

常温

专用清洁剂

5

冷水洗

常温

3

专用消毒清洁剂

6

主洗

常温

70

7

中脱

1

8

漂洗

常温

3

9

漂洗

常温

3

抗菌柔顺剂200g

10

高脱

5

11

出锅

医生工作服常温洗涤程序表表9

时间

min

加清

洁剂

1

装载

衣服

2

预洗

常温

3

3

加清

洁剂

常温

专用清洁剂

4

加清

洁剂

常温

专用消毒清洁剂

从加料口加入

5

主洗

常温

120

6

排水中脱

3

7

漂洗

常温

3

8

漂洗

常温

3

中和剂50g

9

漂洗

常温

5

抗菌柔顺剂200g

半自动机器要清漂5次,中和剂300-500g

10

中脱

11

出机

工作服不能高脱

血污被服常温洗涤程序表表10

时间min

1

装载

2

预洗

常温

3

进水

常温

4

加清洁剂

常温

专用清洁剂

从加料口加入

5

加清洁剂

常温

消毒清洁剂

从加料口加入

6

主洗

常温

120

7

中脱

3

半自动机器排水15min

8

漂洗

常温

3

9

漂洗

常温

3

中和剂

10

漂洗

3

11

高脱

5

12

出机

普通汗污被服常温洗涤程序表表11

时间

min

1

装载

2

进水

 

从加料口加入

3

加入清洁剂

常温

专用清洁剂

4

冷水

洗涤

常温

3

加液体清洁剂

5

主洗

常温

70

6

中脱

3

半自动机器排水15分钟

7

漂洗

常温

3

8

漂洗

常温

3

中和剂

9

漂洗

常温

3

10

高脱

5

11

出机

纺织品的储存、包装、运输要求

包装

清洁布草使用的包装材料应清洁、完好无损。

污染布草的包装使用后应及时清洁或消毒。

包装材料必须无毒、无害。

带传染性疾病的布草,应当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密闭包装。

储存

清洁布草的储存区应清洁干燥,无霉菌滋生。

清洁布草的储存时间不应超过1个月。

清洁布草应于干燥、通风的物架上保存,距离地面≥20cm,距离墙面≥5cm,距离屋顶≥50cm。

运输

应使用密闭车辆运输。

污染布草与清洁净布草不应混装。

布草应包装运输。

运送过污染布草的车辆应即时进行清洁或消毒。

验收

洗涤后的清洁布草交付委托方时,应由委托方验收。

记录应包括布草的名称、数量、质地、外观、作业方式、洗涤时间、送取件时间、委托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清洗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监督单位名称及电话。

记录应有专职质检员和业务员签字;应有清洗机构盖章。

记录应一式三份,一份清洗机构存档,一份附在洗涤后的清洁布草的外包装上,一份交委托单位保存。

记录的可追朔期为6个月,记录的保存期为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