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8900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docx

《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docx

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

东台200MW海上风电项目

陆上集控中心设备安装工程

消除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施工单位项目部(章)

年——月——日

准:

核:

写:

1工程概况1

2编制目的1

3编制依据1

4人员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2

4.1组织机构2

4.2管理职责2

5质量目标:

2

6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措施2

6.1变配电设备及母线安装2

6.2电缆线路施工及二次接线3

6.3接地施工9

6.4电气照明、消防、智能系统装置安装11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东沙南部,东沙垦区边缘,场区中心离岸距离约36km,涉海面积为29.8km,。

工程场区泥面高程lm〜-8m。

风电场总装机容量200MW,配套建设50台4.0HW风电机组,一座220kV海上升压站,35kV场集电线路、220kV送出海缆和一座陆上集控中心。

本工程50台风电机组所发电力由集电线路(35kV海缆)就近汇集送至220kV海上升压站35kV配电装置,并通过海上升压站升压至220RV后,经1回220RV海缆送至陆上集控中心,最终送入系统。

集控中心位于东台市东南约70km港镇川水港闸现有海堤公路的外侧,属黄海潮间带滩涂地貌单元,场区呈矩形,现有场区为外侧滩涂。

集控中心位于现在有海堤的外侧。

集控中心集控中心南侧拟新修一进场道路与海堤路连接。

陆上集控中心设有置综合楼、220RV配电装置楼、SVG楼(含消防泵房和水池)及辅助建(构)筑物。

252kVGIS、SVG、开关柜为户布置,降压变、高抗为户外布置。

2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的要求,规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落实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提髙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效果,进一步提高本工程的工程质量,针对本工程设备安装调试工程的一次设备安装调整、母线施工、屏柜安装、电缆敷设、接线与防火封堵等方面的质量通病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保障本工程的安全、高质量的完成。

3编制依据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手册》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248-2008)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火电、送变电部分)

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GB50171-2012

《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GB50233-2014

4人员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4.1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许强

成员:

郭兴磊、宋联法

4.2管理职责

组长职责:

组织工程施工,指导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对工程质量控制工作进行安排、检查和总结。

副组长职责:

参与工程整体质量控制策划,根据总体策划制定阶段质量控制实施目标,并组织和指导责任部门进行质量控制、通病防治工作的实施,并对阶段目标的实施情况定期监督、检查和总结。

成员职责:

相关质量控制、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总结与汇报。

5质量目标:

施工全过程严格把控施工工艺,消灭质量通病,施工质量业主不满意为零。

确保《强制性条文》实施率100%,安装单位工程优良率100%。

做好设备调试工作保障整套启动一次成功。

6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措施

6.1变配电设备及母线安装

6.1.1变压器油箱、法兰连接处渗漏油

原因分析:

各部件密封处理不当,未按规要求进行整体密封试验。

防治措施:

1)仔细处理每个密封面,所有大小法兰密封面或密封槽在安装密封垫前均应清理干净,密封面光滑平整,显出本色;采用与各封面尺寸配合良好的耐油密封垫圈,并将变形、失效垫圈全部更换;对于无密封槽的法兰,将密封垫用密封胶粘在有效密封面上;紧固法兰时,采用对角线方向,交替、逐步拧紧各个螺栓,最后统一紧一次,以保证压紧程度一致。

2)变压器注油完毕,按制造厂要求做整体密封试验,对渗漏处进行处理。

治理措施:

更换密封圈或重新均匀紧固螺栓。

6.1.2架空线架设松弛度不一致

原因分析:

架空线下线尺寸计算不合理。

防治措施:

架空线下线采用统一计算公式计算导线长度,下线时将导线尽量放直测量,保证测量准确。

治理措施:

重新下线。

6.1.3管型母线不平直、不美观

原因分析:

安装方法不当。

防治措施:

1)安装前母线对焊时,可根据经验预留一定弯度,安装时母线上凸,受重力作用使母线

趋于平直;

2)正确采取防风振动措施。

治理措施:

重新安装,包括增加防风振动措施。

6.1.4硬母线连接螺栓规格不符合要求,连接不紧固

原因分析:

对规程不了解,图省事,未按要求力矩进行螺栓紧固。

防治措施:

1)母线孔径不应大于接线端子直径lmm,螺栓长度宜露出螺母2〜3扣;

2)严格按规定紧固力矩紧固螺栓,紧固完后应进行检查。

治理措施:

对不符合要求的螺栓予以更换;采用力矩扳手重新紧固。

6.1.5架空线与线夹连接处出现灯笼现象,导线有损伤

原因分析:

线夹安装方法不当,导线未进行相应保护。

防治措施:

1)在切取铝绞线时,应在切口的附近用铁丝扎牢,以防止松股。

一般对于设备连线采用反压法,即从线夹管口向引流板方向依次压接;

2)放线时,平整一块场地,铺上旧胶皮或苇席,架起导线盘后,在上面放线、测量、切割、压接。

放线过程中,注意保护导线不受外力损伤。

治理措施:

1)将端头切除重新压接;

2)导线有扭结、断股、明显松股或同一截面损伤面积超过导电部分总截面的5%的情况的,应予以更换,不得使用。

6.2电缆线路施工及二次接线

6.2.1电缆保护管敷设不到位,排管管口不齐,保护管口有毛刺,敷设后封堵管口不及时原因分析:

设备接线位置不清,保护管弯制弧度不统一,对规程不了解,质量要求不严,图省事。

防治措施:

1)电缆保护管施工前应参照安装图纸确定电缆接线盒位置;

2)保护管弯制严格控制弯度长度;

3)保护管切割后,立即修整管口毛刺,敷设完后及时封堵管口;

4)严格按照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和验收。

治理措施:

1)排管管口不齐,进行切割取齐;

2)采用火焊切割的重新切割或用磨光机打磨管口;

3)管口有毛刺,采用铿刀打磨光滑;

4)未封堵管口的及时封堵。

6.2.2电缆保护管弯曲半径太小,有扁、凹、裂现象,敷设时弯头露出地面,不美观

原因分析:

保护管制作采用弯管模具不合适,保护管敷设深度不够。

防治措施:

1)电缆保护管弯制应采用合适的模具并控制保护管弯制角度;

2)保护管敷设时应控制敷设深度。

治理措施:

1)保护管有扁、凹、裂现象的不得使用,重新弯制使用;

2)弯头露出地面的保护管重新敷设。

6.2.3电缆敷设不整齐,交叉处理不好

原因分析:

未做好敷设工作的合理规划,敷设次序不正确。

防治措施:

1)电缆施工采用微机辅助管理;

2)电缆敷设时,合理配备人员分段指挥并现场控制质量;

3)电缆敷设时同一路径电缆尽量一批敷设完,敷设时按先长后短,先上后下,先后外顺序敷设,敷设一根及时整理绑扎固定一根,排列应整齐;

4)增加中间验收环节,敷设整理不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治理措施:

对已敷设电缆进行整理,绑扎固定。

6.2.4电缆封堵不密实、不美观,个别地方漏刷防火涂料

原因分析:

封堵方法不合理,对封堵工作不重视。

防治措施:

1)编制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明确封堵要求,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2)加强质量检查。

1)封堵不密实处,重新封堵;

2)漏刷处补刷防火涂料。

6.2.5电缆存放及敷设后做头前电缆端头未封堵,电缆受潮

原因分析:

工作人员不重视。

防治措施:

1)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2)加强质量检查。

治理措施:

将受潮的电缆端头切除,不予使用。

6.2.6金属电缆管生锈

原因分析:

电缆管除锈防腐不符合要求或购买的镀锌管质量差。

防治措施:

1)金属电缆管应先进行除锈,然后刷漆;

2)加强采购质量控制。

治理措施:

金属电缆管应在外表涂防腐漆或涂沥青,镀锌管镀锌层剥落处涂以防腐漆。

6.2.7金属电缆管连接采用直接对焊

原因分析:

对规要求不清、图省事。

防治措施

1)编制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明确要求;

2)准备相应规格套管管材或加工制作套丝短套管;

3)金属电缆管连接采用短套管焊接或螺纹连接,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

2.2倍;

4)金属电缆管连接牢固,密封良好,两管口应对准。

防治措施:

将电缆管切断重新制作。

6.2.8只在电缆两端挂设电缆标识牌,电缆牌标识容过少,个别电缆标识牌挂设错误

原因分析:

1)质量要求不严;

2)认为按规要求挂设电缆牌无用;

3)工序安排不当,统一安排在二次接线完成后更换正式电缆牌;

4)挂设标识牌不认真、图省事。

防治措施:

1)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要求;

2)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力度;

3)二次接线完成后统一挂设电缆牌存在困难时,应在接线过程中挂设电缆牌;

4)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

当无编号时,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迄地点;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

治理措施:

1)在电缆接头、拐弯处、夹层、隧道及竖井的两端、井等地方,电缆上补装标志牌;

2)对不符合要求或挂设错误的标识牌予以更换。

6.2.9除规允许情况外,仍出现电缆对接头

原因分析:

1)电缆敷设前未进行有效规划;

2)敷设电缆时对设备位置不清楚,敷设位置错误。

防治措施:

1)电缆敷设前根据购买的每盘电缆长度对电缆进行规划,确定各盘电缆敷设哪几根电缆;

2)电缆敷设时应由熟悉设备位置及接线位置的施工人员,在电缆两段负责确定电缆预留长度;

3)必要时与电缆厂协商,特殊加工超长电缆。

治理措施:

1)尽量更换不够长的电缆,并用于其他短电缆敷设,重新敷设本根电缆;

2)按规要求做对接头,并做好相应记录。

6.2.10金属软管连接不美观

原因分析:

金属软管过短,用胶布包裹固定,图省事。

防治措施:

1)金属软管两端应固定牢固,避免一段时间后滑下;

2)电缆保护管敷设应到位,原则上金属软管长度不超过0.8叭

治理措施:

1)金属软管连接不牢处进行固定;

2)电缆软管过长的更换钢管配合金属软管敷设电缆。

6.2.11直埋电缆埋设深度不够,电缆间距不够

原因分析:

对规要求掌握不够、图省事。

防治措施:

1)电缆埋设深度不小于0.7m,并应埋于冻土层以下;

2)电缆之间平行、交叉最小净距见下表。

电缆之间平行、交叉最小净距

项目

最小净距(m)

平行

交叉

电力电缆间及其与控

制电缆间

10kV及以下

0.10

0.50

10kV以上

0.25

0.50

控制电缆间

一一

0.50

治理措施:

1)电缆埋设深度不够应继续挖深电缆沟;

2)间距不够的对电缆沟进行加宽,重新整理电缆。

6.2.12带钢铠电缆钢铠未按要求接地

原因分析:

对规及设计要求不清,施工人员图省事。

防治措施:

1)对接线人员进行培训,掌握规要求;

2)技术人员仔细查阅相关图纸及说明书,明确接地要求,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治理措施:

1)重新做头,将钢带按要求接地;

2)对不应两端接地而已接地的予以拆除并做好绝缘措施。

6.2.13电缆二次接线不整齐,标识不清,一个端子单侧接线超过两根

原因分析:

接线方案不合理,施工人员工艺水平差。

防治措施:

1)根据盘设备布置情况制定接线方案,必要时可进行模拟比较确定接线方案;

2)对接线工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允许上岗;

3)芯线号头采用齿软管或异形管热压制作,一面盘号头长度应一致。

治理措施:

1)标识不清的更换号头;

2)一个端子单侧接线超过两根的增加端子排进行调整。

6.2.14盘、柜的二次导线有接头

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预留芯线长度不够,设计变更后芯线改变接线位置。

防治措施:

1)敷设电缆及盘分线时,施工人员应根据盘端子布置情况预留电缆长度;

2)加强图纸会审力度,争取提前提出问题进行变更。

治理措施:

将不够长的芯线通过备用端子转接,并明确标识。

6.2.15盘柜二次接线芯线损伤

原因分析:

使用工具不合适,使用自制钩刀剥电缆皮,人员工艺水平差、图省事。

防治措施:

1)使用专用电缆刀剥电缆皮;

2)对不同型号电缆在剥电缆皮前进行试剥,调整钩刀剥切深度。

治理措施:

损伤的芯线不得使用换用完好备用芯。

6.2.16两根导线接同一端子不规

原因分析:

对规要求不清、图省事。

防治措施:

对接线人员进行培训,掌握规要求,掌握正确接线方法。

治理措施:

1)不同截面两根导线接在同一端子的,将接线进行调整,必要时增加转接端子;

2)两根导线间未加垫片的补加垫片。

6.2.17对于螺栓连接端子,电流回路接线不打圈

原因分析:

对要求不了解,施工人员图省事。

防治措施:

对接线人员进行培训,掌握规要求。

治理措施:

将芯线打圈后压接。

6.2.18多股导线直接压接在端子排上,多股芯线与接线鼻子压接不牢

原因分析:

选用接线鼻子或压钳不合适,施工人员图省事。

防治措施:

1)根据端子排型式选取适合的接线鼻子,插接式端子排采用针形鼻子,螺丝压接根据情况选用“0”型或“U”型鼻子;

2)接线鼻子规格应与芯线规格相配;

3)根据接线鼻子类型选用相应压钳压接。

治理措施:

将芯线重新压接,重新接线。

6.2.19屏蔽电缆屏蔽层未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接地

原因分析:

对规及设计要求不清,施工人员图省事。

防治措施:

1)对接线人员进行培训,掌握规要求;

2)技术人员仔细查阅相关图纸及说明书,明确屏蔽层接地要求,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6.3接地施工

6.3.1接地装置焊接部位未作防腐处理或防腐前未去药皮

原因分析:

施工过程中遗漏;施工人员自身质量要求不严、图省事。

防治措施:

1)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必要时制定相应处罚措施;

2)加强质量监督检查。

治理措施:

1)未做防腐的进行防腐处理;

2)未去药皮防腐的将药皮打掉重新防腐。

6.3.2明敷接地线的安装在直线段上,有高低起伏及弯曲等情况

原因分析:

1)缺少支持件,或支持件间距过大;

2)敷设接地线时未划线安装,导致位置偏斜;

3)焊接时接地线出现偏斜。

防治措施:

1)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宜为0.5〜1.5m,垂直部分宜为1.5〜3m,转弯部分宜为0.3〜0.5m;

2)明敷接地线时,应划线安装,保证敷设顺直。

治理措施:

1)按要求增加支持件;

2)出现弯曲现象后进行返工,重新敷设。

6.3.3明敷接地线个别漏刷条文标志

原因分析:

施工过程中遗漏;质量要求不严。

防治措施:

1)安排施工任务时,对需刷标志漆的部分进行交底,明敷接地线的表面应涂以用15〜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漆;

2)加强质量监督检查。

治理措施:

漏刷处补刷条纹漆标志。

6.3.4明敷接地线条纹漆标志不符合要求、污染墙面等

原因分析:

对规要求不清楚;施工人员图省事;刷漆顺序不对;刷漆前未除锈或镀锌面直接刷漆;刷漆时,未对墙面等采取保护措施。

防治措施:

1)给施工人员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确要求,明敷接地线表面应涂以15〜lOOnun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漆;可在每个导体的全部长度上或只在每个区间或每个可接触到的部位上做标志;

2)刷漆前应对钢材表面进行除锈,刷漆时宜按从上到下顺序刷漆,以免相互污染;

3)在墙面上釆用报纸或塑料布等进行保护,以免造成污染。

治理措施:

按照规要求重新刷漆。

6.3.5接地体(线)的焊接搭接长度不够

原因分析:

对规要求不清楚;施工人员图省事。

防治措施:

1)加强质量监督检查。

2)接地体(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a、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b、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

c、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d、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钢带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治理措施:

进行返工处理。

6.3.6接地体(线)的连接焊接夹渣、不牢、工艺差。

原因分析:

焊工技术水平低;质量要求不严。

防治措施:

1)采用合格焊工进行焊接或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2)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力度。

治理措施:

进行返工处理。

6.3.7接地体及相应紧固件采用普通件代替镀锌制品

原因分析:

对规要求及设计要求不清楚;材料准备不足。

防治措施:

1)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明确要求;

2)准备足够相应材料,发生材料代用应得到设计人员认可。

6.4电气照明、消防、智能系统装置安装

6.4.1金属软管连接不美观,个别金属软管过长

原因分析:

金属软管固定不牢、图省事。

防治措施:

1)金属软管两端应固定牢固,避免一段时间后滑下;

2)电缆保护管敷设应到位,原则上金属软管长度不超过0.8叭

治理措施:

1)金属软管连接不牢处进行固定;

2)电缆软管过长的更换钢管配合金属软管敷设电缆。

6.4.2照明箱安装不平直,箱体开孔使用电火焊开孔

原因分析:

1)安装箱体时与土建配合不够,土建预留空洞不合适,箱体安装时没用水平尺校水平度;

2)箱体的'‘敲落孔”数量不足或开孔与进线管不匹配时,图省事用电火焊增加开孔。

防治措施:

1)安装前对土建预留空洞进行检查,若不符合要求应要求土建专业重新加工;

2)照明箱安装时采用水平尺控制水平度;

3)箱体的“敲落孔”数量不足或开孔与进线管不匹配时,必须采用机械开孔,或订货时严格标定尺寸,按尺寸生产。

治理措施:

1)照明箱安装不平直的,拆下重新安装;

2)电火焊开孔周边用磨光机进行打磨除锈,然后刷一道防锈漆。

6.4.3照明箱漏做接地或接地导线截面不够

原因分析:

1)施工人员未熟练掌握照明箱接地要求;

2)施工人员的责任心补强、图省事。

防治措施:

1)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并准备材料;

2)加强检查督促,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

1)漏做接地的,应进行补做;

2)接地导线截面不够的予以更换。

6.4.4消防、智能系统的盒和面板的安装不规、不美观

原因分析:

1)预埋线盒时没有牢固固定,安装时坐标不准确;

2)施工人员责任心补强,对电器的使用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贪图方便。

防治措施:

1)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准确牢靠固定线盒;安装面板时要横平竖直,应用水平仪调校水平,保证安装高度的统一。

另外,安装面板后要饱满补缝,不允许留有缝隙,做好面板的清洁保护;

2)加强检查督促,开关、插座接线前,先清理干净盒的砂浆;

治理措施:

1)当预埋的线盒过深时,应加装一个线盒;

2)面板污染、接线盒留有砂浆的应予以清理。

6.4.5消防、智能系统的探头安装松动,灯具与探头挨得太近原因分析:

1)施工人员在安装探头底座时没有认真找平、固定;

2)安装平面窄小,预埋管盒时没有注意将探头与灯具的距离拉平;防治措施:

1)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底座安装时一定要与板、墙面找平,安装探头时注意拧紧;

2)适当调整灯具的中心点和探头间的距离,保证两者的距离在500mm左右;治理措施:

调整探头位置,重新安装。

总之,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作业指导书和相关的规程制度,各工程负责人在施工前要进行详细的安装交底。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负责人和各级质量负责人要齐抓共管,为我们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