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0521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并掌握数对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

仔细看题目,这是几年级的内容?

生:

5年级的。

师:

有没有信心学好五年级的知识?

看到这个课题《确定位置》你想到什么问题?

生:

它为什么要叫确定位置啊,它确定什么的位置呀!

确定位置,用什么确定啊,用什么方法来确定呢!

确定哪个地方的位置呀!

确定什么的位置呀!

还有确定什么的位置呀。

师: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今天的课堂。

二.尝试探索,解决问题

1.数射线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用一个数表述。

师:

这是一条......射线。

我们把这样的一条射线,叫做数射线。

师:

看这里有一个点,你能用数学语言来表述它的位置吗?

生:

1

师:

再看,这个点是?

生:

4,7。

师:

再看这个点,它是在1和2的最中间。

它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吗?

哪一个数?

生:

1.5。

师:

同意吗?

师:

同学们还要这样继续下去吗?

要到什么时候结数!

师:

为什么不用!

生:

因为数射线是无限长的,它上面的点数无限多的。

所以每一个点都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示。

师:

大家都这样想的吗?

有不同的想法吗?

2.猜想--验证:

任意一个点都可以用一个数来确定它的位置?

师:

仔细想任意给出一个点来我们总可以用一个数来确定它的位置。

这话,你确定吗?

师:

如果不是在数射线上的点,而在其它的地方的话,这个点也可以用一个数字来确定吗?

师:

小朋友想想看这个点,它的位置有办法确定吗?

生:

这个点可以用4来表示。

师:

同意吗?

师:

这个点的位置,用4来表示,现在这个点的位置也用4来表示。

师:

你刚才为什么用4来表示这个点的位置呢!

生:

因为这个点跟4是对齐的。

师:

有不同意见吗?

生:

我感觉有可能是4,也有可能不是4。

生:

这个是点是和4对齐了,但是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不能用4来表示。

师:

你用4来表示,这个点,那这个点呢?

生:

也用4。

师:

同学们,你们发现问题了吗?

变成了4它确定了(两个点)

师:

那还能叫确定吗?

师:

确定了就是能够把它定住了,不可能再取别的其它。

所以这个点不能再用4来表示。

你至多说的是这个点在4的上面(师板书:

在4的上面)。

师:

这样是你们猜的对吧!

同学们,对于,这个点在4的上面。

你们有疑问吗?

师:

这个点在4的上面,那在4的上面。

是不是只有这一个点。

生:

不是的。

在4的上面我们还可以对呀我们还可以有点。

师:

这样一来,这个点也是在4的上面。

在4的上面,有没有确定有没有把这个点的位置确定下来。

生:

没有。

师:

为什么说没有确定下来呢!

生:

因为4的上面点有很多,你并没有说出是哪一个点。

所以你有没有确定下来。

师:

所以说在4的上面,也不对,你只是说在4的上面,到底是哪个?

你又没确定下来.

师:

那应该怎么把它的位置确定下来,知道什么就可以确定啦!

生:

要知道那个点离4有多远?

师:

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确定它的距离呀!

生:

可以用尺子量。

师:

除了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

还可以竖着再画一条数射线。

它不用尺子去量了。

师:

我们竖着也画一条数射线。

这个点的位置,我们可以确定了吗?

师:

刚才在这个点,在4的上面多少的地方?

生:

在4的上面1的地方。

师:

同学们,在4的上面1的地方就是指哪个点?

师:

那么像这个点啊我们就说是?

生:

在4的上面3的地方。

师:

这样,就把它的位置唯一的,确定了!

师:

现在我们解决的4,是上面的问题。

3.确定纵的数射线及其位置。

师:

如果这个点在这里呢!

生:

也要在5的上面画一条数射线。

师:

如果在6的上面呢?

有必要再画一条吗?

生:

不要。

师:

为什么不要?

生:

因为已经有4那一条数射线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那条数射线。

还是这样看过来,所以我们不需要再画了。

师:

这条数射线在哪里比较好呢?

生:

画在中间,因为左右两边看的最近。

它这样看就是中间的,这样看着方便。

师:

谁有问题?

生:

可是,这条射线是可以无限延伸的,那么这个5不是中间。

师:

那它应该放在哪里呢?

生:

应该画在0的上面。

师:

支持它的请举手。

为什么?

生:

放在0这个地方无论它怎么延长还是可以看得见的。

生:

这条横线从0开始,1.2.3.4。

竖着的轴也要从0开始。

师:

这样是按照数的大小顺序排起来的,更合理。

师:

现在横向的纵向的都有了。

这个A点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数来确定它的位置呢!

师:

为了便于大家观察。

我们借用方格来观察。

师:

这个点是在4的上面1的地方,我们要确定这个点的位置需要用几个数。

生:

两个。

师:

哪两个?

生:

4和1,一个是横着的4,一个是竖着方向看的1。

师:

所以我们就可以说。

用两个数一个是4,还有一个是1来确定。

4.数对的读法。

师:

我们读的时候读做数对4.1。

师:

除了用数对4,1来确定这个点的位置,想想看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生:

还可以说成数对1.4。

谁有问题,为什么呢?

生:

因为如果可以先说横着的的4再说竖着的1。

那么也可以先说竖着的1,再说横着的4。

生:

和a点重复了。

生:

我们应该做出一种规定。

生:

我觉得应该先说横着的,再说竖着的。

师:

这位女孩儿的心理学很好,它从老师的教学过程中知道,老师先说的是横着的,再说竖着的,数学家已经作出过规定,这位小朋友和数学家想的一样,我们是这样规定的先横后竖所谓先横就是横轴对应的数写在前面,竖着对应的数写在后面,这样的话,A点就可以用数对4.1。

师:

横轴上的数表示第几列,纵轴上的数表示第几行。

师:

所以我们先说横轴上的数,再说纵轴上的数。

师:

那么这个B点呢,我们就可以先看,横轴对应着,1,竖着的对应着4,所以就是数对1.4。

所以我们可以把1,4到b点。

三.巩固运用,内化提升

师:

念一念,(5,3),(3,5),(5,0),(0,5)。

在哪里?

拿着这个笔点一下。

师:

有意见吗?

师:

(x,4)有字母了,你来指一指。

生1:

字母可以表示很多很多的数。

如果x是1,这个点在这里,如果x是2,这个点在这里,如果x是3,这个点在这里。

所以在这条线上。

生2:

那么这个点也是不确定的。

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这个点纵轴上对应的是4,所以在这一条直线上。

师:

(x,x)x这个点在哪里呢!

生:

前面的x在哪都可以后面的x,在哪里都可以,所以总体来说,这个点在哪里都可以。

师:

是不是这个点在哪儿哪儿都可以呢?

师:

当x=0是,在哪里?

前面是零我后面也得是零。

当,x是1的时候,是数对(1,1)。

当x是3的时候呢!

所以在哪里?

生:

在这条斜的线上。

师:

你再来说。

师:

如果想表示在哪哪都可以。

应该改为?

生:

后面的,那一个x可以用,另一个字母来表示比如y。

师:

对(x,y)

师:

那么现在这个点的位置是怎么来确定呢!

生:

可以把这个表格画得再大一点。

师:

如果这个点在这里,还能办吗?

生:

横线和竖线都延长。

师:

同学们0的下面是什么呢?

是负数。

以后我们就会学到。

师:

小朋友,刚才的这个方法是你想到的是吧你叫什么名字?

我记得,发明这个。

我记得发明这个的人不叫,张山,而叫笛卡尔。

师:

念一念。

师:

今天在这里是你发明的那应该叫张三坐标系。

可惜你比它晚生了这么多,如果你在笛卡尔之前生的话你可能就能发现这个。

师:

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用一个数对来确定一个位置了,你是用什么来确定位置(数对)那确定位置有什么用呢?

用处可大了呢?

下面我们来看

师:

游乐场的平面图。

(1)大门在哪里?

零零儿童乐园,等等等。

师:

(2)现在小球的位置是42请指出,去溜冰场的路线。

现在我们学习的,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并不是简单地解决游乐场的问题,而是对我们以后数学学习的关键。

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附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4的上面1的地方(4,1)

读作:

数对4,1

《确定位置》学情分析

这节课要求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1.一年级(上册)用前、后、上、下、左、右等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三年级(下册)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四年级(下册)是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的路线。

这些知识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

而从这一节课起的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确定位置》效果分析

本次执教《确定位置》一课,是借用班级上课,因为之前跟学生熟悉不够,课堂上没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因此本该完美的教学有了另外一种缺憾美。

整体效果分析如下:

从课堂效果来看,教师对于学情的把握基本合理,教学设计与运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对于位置掌握的较好,尤其对先说列再说行的理解在原有认知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讲解有了新的认识。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较高。

在具体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限于正整数)表示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

从学生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表着手,通过说一说张亮的座位,引出第几组与第几个的话题。

接着,再从第几组第几个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能围绕教学目标服务,使课堂更高效更简约;学生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一步步达成预期目标,使数学素养和空间感知能力得到提升。

学生通过练习不断提高对位置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根据行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且能准确掌握规则先说列再说行,这样能做到准确无误的把握位置。

从课后检测来看,学生对于《确定位置》这一课的学习目标完成较好,无论从认识、理解、感悟、应用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目标。

《确定位置》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9-20页的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应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点的位置。

例2在动物园平面图上,用数对表示景点或建筑物的位置。

在呈现形式上有三个特点:

一是公园的各个景点和建筑物都画成一个点,“点”只反映景点或建筑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二是表示景点、建筑的那些点分散在方格纸上,而且每个点都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三是方格纸的竖线表示列,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0、1、2……10;横线表示行,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0、1、2……8。

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这些特点,把用数对表示公园景点、建筑物位置的实际问题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

这道例题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促进知识与经验的迁移,把例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使用数对的方法应用到例2中来。

教学分两步进行,先告诉学生“大门的位置是(3,0)”,引发对已有知识的回忆。

让他们根据数对(3,0)的含义,观察猴山在方格图上的实际位置,体会用这个数对表示猴山的位置是合理的。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独立领会了方格纸上列与行的设定,感受到方格纸上竖线与横线的任何一个交点都能用数对确定其位置。

然后是用数对分别表示大象馆、熊猫馆等其他景点和建筑的位置,达到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内化成能力的目的。

教材在平面图上精心安排大象馆与海洋馆的位置,在确定它们位置的数对里,后一个数相同,都是4;前一个数不同,分别是1和6。

这是因为两个景点在平面图的同一行、不同列上。

教学时用活、用足这些安排,及时引起学生注意并组织思考、讨论,能更好地理解数对,进一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确定位置》课后达标测验

1、小明在班上坐在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是(,)。

2、王伟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7),他坐在第()列第()行。

3、小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6),他坐在第()列第()行。

4、王兵坐的位置用第3列第5行,数对是(,)。

5、电影票上的“4排5号”,记作(4,5),则5排4号记作(,)。

6、五

(1)班同学进行队列表演,每组人数相等,小明站在最后一组的最后一个,用数对表示是(6,6),他们班有()人。

7、()叫列,()叫行,确定第几列从()往()数,确定第几行从()往()数。

 

8、小军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为()。

 

9、在数对(3,3)中,前一个3表示(),后一个3表示()。

 10、张强在班上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6,5),是在第___列第____行,他的同桌的座位也用数对表示,可能是(___,___)也可能是或(___,___)。

  

11、李平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5),坐在他正前面的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应是(,)。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努力体现了“课堂教学简约化,课内课外一体化”这一教学理念,使课堂灵动、高效。

因此我在教学中摒弃了繁杂的阅读分析,借助预习单了解学情,并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以学定教,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一读就懂的不教,更多地关注语文课程更本体的,能为学生的生命奠基的东西。

第一课时:

用数对确定位置。

它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及简单路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这一节内容既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又是第三学段学习坐标等知识的铺垫,它对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环境都有较大作用。

本课教学目标:

要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并能够主动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初步感受坐标系知识。

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活动,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坐标系是高年级数学常用的工具,从学生自己十分熟悉的射线入手,通过说一说数射线上各个点的位置,引出4的上面的话题。

接着,4的上面的点不唯一进而发现矛盾,学生探究出竖着的距离也要知道才能确定位置,最终探究出直角坐标系。

用数对的表示方法,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

存在的不足:

1、在课初学生说4的上面的时候,学生说法不一,出现矛盾,不能唯一确定位置为我们带来不便,所以才要约定俗成,有统一的确定位置的方法,这样就让学生更加明确我们要学习本节知识的重要性了。

2、在探究在方格图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看方格图上的点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是此节课学习的难点之一。

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总结得出:

“从一点出发,先看竖线指着几,就先写几;再看横线指着几就再写几”的方法,将“数对”的表示方法与今后的平面坐标图紧密的结合起来。

这样的学习过程虽然需要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但展示了知识形成、发展和认识的过程。

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但是因为自己制作课件的水平有限,所以一些好的设想只能是水中望月了,今后将要努力弥补自己教学技能上的足,以提升教学效果。

《确定位置》课标分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9-20页

2、教材编写特点

在具体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限于正整数)表示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

教材从学生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表着手,通过说一说张亮的座位,引出第几组与第几个的话题。

接着,再从第几组第几个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

教材中安排的“练一练”的内容(教材第21页)都是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

分别说一说香蕉水平方向是第几格等,然后说一说在垂直方向是第几格,樱桃在垂直方向是第几格等。

3、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所以这节课采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及不同的生活场景为学生搭建参与探究的平台,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数学交流情境;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