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2068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6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0页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0页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0页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0页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0页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0页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0页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0页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0页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0页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0页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0页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0页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0页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下语文教案.docx

四年下语文教案

1-1小蓝裙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理清课文脉络,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完美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

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你们都曾听过哪些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读一个故事。

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

2.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问题通过我们自己读书就能解决,再看看我们在读中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课堂小结

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

四、布置作业

  1.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1小蓝裙的故事

贡献协调鼓励不禁焕然一新

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道理,并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发现美。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绘声绘色讲故事。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

二、精读理解,绘声绘色讲故事

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脏兮兮”“协调”“焕然一新”等词语的意思,以及问题:

“街道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变化?

”、“小姑娘的蓝裙子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变化呢?

2.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去找出问题的答案。

3.学生汇报自己的体会。

4.教师小结:

所有这一切的改变,只是因为大家统一认识:

与美的事物不协调。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的话,我们就能创造美,我们的本身就是美了。

5.教方法指导学生讲故事。

⑴指导学生抓住三“不协调”和三“不对劲”来记住这个故事。

⑵指导学生在讲故事时注意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做到绘声绘色。

⑶学生小组内讲故事,互相评议,比一比谁讲得好。

⑷自愿者讲给全班听。

6.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三、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唤()两()冻()焕()俩()栋()

2.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

我不小心把手划破了。

手被我不小心划破了。

⑴老师亲自把一件礼物送给了小女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我和妈妈把家里收拾得焕然一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小蓝裙的故事

      老师送小蓝裙——小姑娘变成“小公主”

      母女收拾屋子——家里焕然一新     

     爸爸整理庭院——房屋整洁亮丽     

     邻居行动起来——街道整齐清洁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认读,全班抢读。

2.分组朗读课文,比比哪一组读得通顺、流利。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复述课文,感悟主题

 1.指导学生抓住4次“不协调”记住故事梗概,然后先在小组内讲,互相评议,再到班上讲。

2.看看我们身边有哪些不协调的地方,说一说。

三、完成练习,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2.指导学生预习《1-2渡河少年》

 

二次备课

1-2渡河少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描述的景象,感受语言美。

2、学习渡河少年那种执著向上、永不退缩、勇敢自信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体会文中描述的景象,感受语言美。

2、学习渡河少年那种执著向上、永不退缩、勇敢自信的精神。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句子含义。

2、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内在精神。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渡河”,问学生“渡河”是什么意思?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课文到底写了渡河少年的什么事情呢?

请同学们看课文。

二读书指导。

1、学生自主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文。

2、课文共几个自然段?

3、分自然段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

课文主要讲的什么事?

4、读后讨论:

课文分几段?

5、指名按照部分来读课文。

三品读感悟,体会内涵。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少年在作者心中的印象,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明。

2、作者是通过少年的哪些具体表现感受到“倔强”呢?

请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画出能体现少年倔强的句子。

3.学生交流有关句子。

4.组织讨论。

5.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少年内心活动并感受少年的倔强,这倔强从少年在秋风秋水中的表现更加可以感受到。

组织学生交流。

6.引读12自然段。

结合上下文谈谈对省略号的理解。

7.少年渡过了这一条小河,他渡过的仅仅是这一条河吗?

8.实话实说:

你欣赏这一位倔强的少年吗?

四、总结谈话

1.用一句话谈谈学完这一课的感受。

2.质疑。

3.总结:

困难是条河,坚强可作舟,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应对,则是舟上的舵。

相信同学们能渡好自己的人生之河。

板书设计:

执著向上

渡河少年倔强永不退缩

勇敢自信

教学后记:

 

 

 

二次备课

1-3一千根弦

第一课时总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拥有美好的向往能够使一个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拥有美好的向往能够使一个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道理。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

故事)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非常喜欢听故事,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读一个故事。

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

2.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问题通过我们自己读书就能解决,再看看我们在读中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课堂小结

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

四、布置作业

  1.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3一千根弦

保证效果琴师徒弟收藏

急不可待有生之年潸然泪下

一、检查复习

1.听写本课生字新词。

保证效果琴师徒弟

收藏急不可待有生之年

 

2.朗读课文。

二、精读理解,绘声绘色讲故事

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坚持”“希望“潸然泪下”等词语的意思,以及问题:

“老人那‘一千根弦’背后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

”、“盲人从无字的药方里悟出了什么?

”。

2.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去找出问题的答案。

3.学生汇报自己的体会。

4.教师小结:

“一千根弦”背后的含义蕴涵在“就为了这一个‘希望’,“一千根弦”是支持一位盲人琴师尽情弹奏五十三年的“希望”。

那么你对这个无字的药方怎么看?

5.学生试着复述故事。

6.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三、完成练习,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2.指导学生预习《2-1汉字家园》

板书设计:

1-3一千根弦

坚持希望

命若琴弦

 

 

二次备课

表达——不拘形式地说写见闻

教学目标:

1、能够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清晰流利的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掌握一些健康的小常识。

3、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教学重点:

能够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清晰流利的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教学难点: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前几天啊,一位低年级的小同学在下课玩耍时突然流起了鼻血,有的同学告诉他:

“用纸塞住。

”有的同学则说:

“把头仰起来,让血倒流。

”这些同学的建议可行吗?

为什么?

如果当时你在身边,会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自由发言。

看来掌握一些健康小常识还挺管用。

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介绍你所了解的一些健康小常识。

二、分组交流:

提醒学生在别人说话时要注意听,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认为有遗漏的地方可以补充,有不同意见还可以进行讨论。

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我们先在小组内进行介绍。

注意要把话说清楚,明白。

三、集体交流:

引导全体学生注意倾听。

各组轮流派代表上台,全班评议。

提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关健康方面的问题,向别人请教。

四、教师总结

针对大家的听说总结。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无价之宝.健康的金钥匙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

一、激发习作兴趣,明确写作要求。

这次习作是一次自由习作,为我们提供了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大家想些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看看习作提示。

写最想写的: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二、交流想法,开启思路。

1、鼓励学生抛弃第一种选材,别处心裁,写别人所未写。

2、自己想一想,最想写些什么?

3、组内交流,也可以互相帮助提提建议。

4、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准备写什么,打算按怎样的顺序写。

三、巡视指导。

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小组评议,修改习作。

1、选读习作,共同评议(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轮流读自己的习作,组员共同评议)

2、提出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建议,引起全体注意。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全班学生对照习作要求进行评议,发现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评议修改作文。

4、每组推荐一篇写得好的习作或一些优秀片断,全班同学共同赏析。

5、自己再次修改习作,抄在本子上。

板书设计:

不拘形式地说写见闻

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无错别字

 

教学后记:

 

 

 

二次备课

2-1汉字家园(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3.体会不同的鸟类所代表的不同含义,进一步体会汉字的规律以及汉字所蕴涵的文化。

教学重点:

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体会不同的鸟类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

进一步体会汉字的规律以及汉字所蕴涵的文化。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或识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一定知道很多的鸟类,你们都喜欢什么鸟啊?

(鸵鸟、鸽子、喜鹊……)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鸟。

二、初读感知

1、师贴图,学生回答这是什么鸟?

鸽子、喜鹊、鹦鹉、孔雀、雄鹰(师板书)

2、学生借助拼音读名字,读准字音。

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根据自己的预习,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生字

4、全班交流:

“亦”是“腋”的本字,教材给出了“亦”的演变过程,注意引导学生观察。

古文字的“亦”字,像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形,两臂之下的两个点是指示符号,表示这里就是腋下。

后来“亦”字多被借用为虚词,相当于“也”的意思。

因此只好另外造了一个从月(肉)夜声的“腋”字来代替“亦”的本义。

5、“酷”“鹦”“鹉”“雅”这几个字是形声字,要引导学生结合原有的学习经验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自主识记。

6、读一读这些词语。

7、思考这些鸟都有什么特点,用一个词来形容。

鸽子——热爱和平、孔雀——举止高雅……

三、练习:

再想想,大雁代表什么;企鹅、燕子呢?

你还能列举出什么鸟类来?

(小组交流)

四、讨论交流:

鸟的研究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天下的乌鸦不全是黑的;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

最大的飞鸟:

生活在非洲东南部的柯利鸟,翅长2.56米,体重达18千克左右,是世界上能飞行的鸟中体重最大者。

最重的飞鸟:

大鸨,雄性的体重18千克。

最小的猛禽:

婆罗洲隼,体长15厘米,体重35克。

羽毛最多的鸟:

天鹅,超过25000根。

羽毛最少的鸟:

蜂鸟,不足1000根。

羽毛最长的鸟:

天堂大丽鹃,尾羽是体长的2倍多。

五、总结,布置作业:

练习写字。

板书设计:

鸟:

鸽子——酷爱和平

喜鹊——传递佳音

雄鹰——英勇无畏

2-2汉字家园(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4.理解“预言、忠言、直言、真言、赠言、格言、诤言、诺言”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预言、忠言、直言、真言、赠言、格言、诤言、诺言”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或识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其实生活当中有很多“言”。

比如说:

预言、直言、忠言……等等。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各种“言”。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件:

预言、直言、诤言、赠言、真言、忠言、诺言、格言。

2、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你能了解那个名词?

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4、全班交流。

5、根据自己的预习,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生字

6、全班交流:

“允”字的读音很容易读错,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强调。

“允”的读音是“yǔn”,而不是“rǔn”。

“诤”字的读音是“zhèng”。

“戒”是由“诫”拆出来的字,可以组词:

戒严、戒烟。

古文字的“戒”字,像一个人两手拿着武器——戈。

它的本义为持戈的警戒,引申为防备、警告;又引申为禁止、戒除等义,如戒烟、戒酒等。

“诫”字是警告,劝人警告,可以组词:

告诫。

7、读一读这些字词。

三、练习:

1、读一读、填一填。

“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句话是赠言。

“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生命。

”这句话是格言,劝告人们要珍惜时间。

2、你还知道哪些言?

格言: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诸葛亮

关于诺言的语句:

一诺千金 言出必行

言必信,行必果

轻诺必寡信

五、总结,布置作业:

练习写字。

板书设计:

预言、忠言、直言、真言、

赠言、格言、诤言、诺言

 

二次备课

2-3汉字家园(三字经)

第一课时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了解“六畜、五色、六谷、五味”分别是什么。

教学重点:

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了解“六畜、五色、六谷、五味”分别是什么。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或识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字经”么?

谁来说说你所知道的“三字经”?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段“三字经”。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件: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2、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解决生字。

4、全班交流:

注意“粱”与“梁”的区别。

注意“豕”的读音。

5、你能试着了解那句话?

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可借助各种资料。

6、全班交流。

“黍”为谷物名,指黍米,性黏,可供食用或酿酒。

《管子》:

“黍者,谷之美者也。

”甲骨文的“黍”字像禾上结着累累果实而下垂的样子,有的禾下加水,表示可用黍米酿酒的意思。

黍即黄米。

“菽”豆类的总称。

“咸”字从戌从口。

从甲骨文、金文看,戌是一种长柄大斧,口为人口,在这里表示人头。

大斧砍人头,所以咸的本义为杀戮。

《说文解字》:

“咸,皆也,悉也。

”把“咸”字释作皆、都、悉、尽之义,这其实也是咸字本义“杀尽”的引申。

7、读一读这些句子。

可以试着拍手读。

三、练习:

1、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

试着背诵《三字经》。

2、活动:

猜一猜,讲一讲。

图中的汉字分别是:

井、炙、猎、射、涉。

五、总结,布置作业:

练习写字。

板书设计:

三字经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二次备课

2-4汉字家园(四字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感受我们祖国的伟大与壮丽。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感受我们祖国的伟大与壮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或识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请同学们背诵《三字经》。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段“四字歌”,看看四字歌和三字经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感知

1、课件出示四字歌全文。

老师先范读。

2、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解决生字。

4、全班交流:

州”为“洲”的本字。

甲骨文、金文的“州”字,中间的小圆圈代表河中的小

沙丘——洲。

“州”字的本义是指水中的陆地,即河流中高出水面的陆地。

古文字的“衍”字,从水(或川)从行(或“双人旁”),表示水在江中流行的意思。

它的本义指水流貌,引申为流行、推演、扩大、发展、衍生等义。

5、你最喜欢那句话,在小组里和你的同组同学说一说,并说说为什么?

6、全班交流。

师指导朗读。

本课“四字歌”中每句四字所组成的词语,高度概括出我国的地域风貌,所选景物极具代表性,都是“瑰奇壮丽”之景色。

因此读这样的文字就要铿锵有力,气宇轩昂。

7、读一读这些句子。

可以试着拍手读。

并试着背诵。

三、练习:

1、猜一猜。

这六幅图分别表示:

“木、泉、草、鸣、牧、鱼”。

2、讲一讲。

“一泻千里”就是抓关键字“泻”,理解此一字可以弄懂全词;“钟灵毓秀”每字代表的意思都不熟悉,可以查词典。

五、总结,布置作业:

练习写字。

板书设计:

四字歌

绣昆壁壶腾仞

州洲篮禹

教学后记:

 

 

二次备课

3-1西湖的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西湖“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初步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西湖“绿”的特点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小黑板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情,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插图)

俗语说: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的确杭州的湖光山色之美堪称国内之最。

这(指图),就是美丽的杭州西湖。

有谁到过那个地方?

能谈谈感受吗?

老师也去过杭州西湖,想不想听听我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板书课题)

二、范读课文

(生静静地听)

三、初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课堂小结

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

四、布置作业

  1.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读文章,想画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3、领略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欣赏西湖的美,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热爱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解西湖“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苍翠蜿蜒古怪鲜嫩心旷神怡

漫步蓬勃布局幽静亭亭玉立

 

2、谁来说一说通过昨天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通过读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是需要大家一起讨论来解决的。

2、请学生自由畅谈对课文的了解:

(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说到了西湖的“绿”?

{3、4、5})

⑴ 请同学们再读这几个自然段,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来写西湖的“绿”的。

从哪些方面来写?

⑵ 读懂哪一处就说哪一处。

并理解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的特点来写对西湖的印象。

⑶ 选择你喜欢的句子,再读读。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教学,学生说到西湖的“绿”则重点抓住西湖的“绿”来讲。

三、巩固

  1、出示写西湖的诗文进行比较认识。

(根据学生的资料灵活进行。

  2、学生出示资料,并进行学习。

四、小结

  作者用了比较,对比的手法描绘了西湖的“绿”,赞美了“绿”的生机,“绿”的茁壮,这一切的美都是作者观察出来的,我们来时要多观察,多体会,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

2、学生按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复习本课生字,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精彩段落。

3.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湖的“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精彩段落。

教学难点:

了解西湖的“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听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苍翠蜿蜒古怪鲜嫩心旷神怡

漫步蓬勃布局幽静亭亭玉立

 

二、形近字组词。

  倾( ) 炯( ) 栀( ) 潋( ) 访( )

  顷( ) 迥( ) 桅( ) 敛( ) 防( )

  般( ) 溅( ) 堤( )

  股( ) 浅( ) 提( )

三、填空。

  1、《西湖的绿》抓住了西湖“绿”的特点,作了具体的描绘:

一是( ),看到的西湖的“绿”;二是( ),看到的西湖的“绿”;三是在( ),看到的西湖的“绿”。

每一次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