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0347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docx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

《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入园心理健康教案20篇!

(1)小班健康教案《不怕看医生》含反思活动目标:

1、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

2、了解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

2、PPT课件(关于小朋友看病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请幼儿观看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

小朋友们好,我是刘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很好看的动画片,小朋友们想不想来看一下呀?

那是什么动画片呢,我们赶紧来看看吧!

2、教师播放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看完后请幼儿来说一说视频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3、幼儿简单描述视频中的内容,教师继而引导幼儿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医院和医生并不可怕,我们要做个勇敢的孩子,不怕打针。

二、观察图片,了解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

1、教师:

好了,刚刚我们都看过小猫不怕看医生的故事了,那小朋友们你们去看过医生吗?

医院里又有哪些人呢?

2、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看病经历,并依次播放小朋友们看病的图片,让幼儿看看这些小朋友在医院的表现,并引导幼儿知道就医的安全事项。

3、克服惧怕医务人员的心理。

4、做个勇敢的孩子,配合医生做检查。

5、不乱动诊疗室的物品。

6、注意清洁卫生,不到处乱摸。

7、耐心等待就医。

活动反思:

这次心理健康活动——《不怕看医生》,是想让幼儿通过活动了解一些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春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幼儿由于年龄小,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而他们又非常怕打针,只要家长说带他们去医院看病他们就很反抗,因而这次活动对幼儿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活动中幼儿观看了动画故事《不怕看医生》,并观看了很多小朋友们看病的图片,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也了解了一些关于就医的安全事项,从图片和动画故事中幼儿体会到医院和医生并不可怕,我们要克服惧怕医务人员的心理,做个勇敢的孩子,配合医生做检查,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也都说要做个勇敢的孩子,不怕看医生。

但活动中不足的是没有准备看病的用具,若能给幼儿看一些医用材料,如,棉签,纱布,口罩,听诊器等,幼儿会更感兴趣,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尽量提供一些实物给幼儿,让幼儿能更清楚直接地接触到,幼儿掌握起来也会更快更好。

(2)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含反思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意识,逐步改变他们依赖成人的心理状态。

2、学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技能,知道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劳动。

3、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活动准备:

1、儿童服装、雨具各若干件。

2、脸盆、肥皂、手绢等。

活动过程:

1、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的衣服、鞋袜等都放在家里的什么地方?

每天穿什么衣服由谁来决定,谁来找。

2、调查一下每天都有谁听天气预报。

3、老师请小朋友讲讲,听天气预报对他们有什么意义。

4、玩游戏:

请听天气预报

玩法:

幼儿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

老师做预报员,向幼儿预报天气,让幼儿根据听到的天气预报,选择衣服、雨具等,看哪组选得快而且正确,优胜组得一枚奖章。

如:

老师报阴有雨,幼儿就必须选择雨衣、雨伞;

最低气温15℃以下,幼儿要选择毛衣等;

最高气温25℃以上,幼儿可选裙子、短裤。

5、玩游戏:

看谁的衣服最整齐

玩法:

(幼儿分为人数相等的若干组进行比赛)

每组幼儿前面放两张桌子,其中一张桌上摆放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各种服装。

游戏开始后,每队幼儿均从第一个人起跑到桌前,任选一件服装叠好放到另一张桌上后跑回,拍打第二个人的手,第二个人再去叠放衣服,以此类推。

叠放整齐、速度快的一组获胜。

6、教师示范如何洗手绢,要求幼儿回家练习洗手绢、袜子等,并晾起来。

活动反思: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找机会锻炼他们,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才能让他们经受住挫折,也有益于今后的成长。

(3)小班健康教案《医院》含反思活动目标

1、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

2、了解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图片、“医院”游戏情境

活动过程

一、谈话:

说说已有的就医经验。

你们有没有去过医院?

问什么要去医院,去做些什么事?

医院里有些什么机器可以帮助医生看病?

二、观察图片,知道去医院的原因。

兔妈妈为什么要带小兔到医院去?

三、观察图片,了解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

1、克服惧怕医务人员的心理。

2、做个勇敢的孩子,配合医生做检查。

3、不乱动诊疗室的物品。

4、注意清洁卫生,不到处乱摸。

5、耐心等待就医。

四、扮演角色进行表演,熟悉就医流程。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知道了刷牙的好处,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了保护牙齿的良好习惯,达到了本节课的活动目标。

幼儿能参与活动兴趣很重要,因此在这节课中我准备了许多教具来吸引孩子的眼球,让幼儿在每个环节都有可尝、可看、可动手的教具,孩子们在课堂中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来听课的老师们评价不错。

但由于我们班多数孩子来自于农村,可能在家坚持刷牙的不多,因此在探究、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时,还有些孩子掌握不是很好,看来还需家园配合,让家长在家指导孩子正确刷牙,并能坚持刷牙。

(4)小班上学期健康教案《我好害怕》含反思活动目标:

1、知道害怕的感觉人人都会有,愿意大胆说出自己内心的恐惧。

2、能够想办法消除害怕的心理,尝试战胜害怕。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绘本《我好害怕》。

2、事先让幼儿和家长讨论并记录自己最害怕的事或物。

3、打针情景。

活动过程:

一、绘本植入,引出害怕心理。

1、出示绘本,大胆猜测小熊害怕的原因。

--你们看,谁来了?

(小熊)--小熊脸上是什么表情?

(不高兴、生气、害怕)--猜猜小熊可能遇见了谁?

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大灰狼、怪兽、大老虎,要吃它……)

2、绘本继续,揭示谜底。

--到底遇见了谁?

我们来看看。

"发生什么事情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可以省略,停顿一下,教师直接跟孩子说,--原来是一只大狼狗,还在汪汪汪地叫呢!

小熊真害怕!

你会害怕吗?

3、绘本继续,引出害怕的声音。

--咦?

这是什么时候?

(晚上、天黑)--听!

这是什么声音?

(刮风)--你听到这个声音有什么感觉?

(很冷、很害怕)省略小结:

是啊,遇到恶狠狠的狗时,小熊会害怕;我们也会害怕。

(教案出自:

快思教案网)天黑了,小熊一个人在家,心里也很害怕。

省略蓝色部分都为省略绘本只是植入,不用过多地去分析绘本,只要引出"害怕"这个点就可以了,害怕大狼狗孩子应该有经验,但对于黑暗,因为都是小班的孩子,都是爸爸妈妈陪伴着的,很少有害怕黑夜的感觉。

因此,我觉得这部分可以省掉。

二、经验迁移,说出自己的害怕。

1、根据记录图,讨论自己的害怕。

--除了害怕大狼狗,你还害怕什么呢?

你有害怕的时候吗?

(有)--昨天宝宝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已经把自己害怕的事情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请你轻轻地从小椅子下面取出图片,和身边的朋友说一说。

(老师巡回倾听)

2、个别幼儿说出自己的害怕心理。

--你害怕的是什么?

(大灰狼)--为什么会害怕?

(因为大灰狼会咬我们)--害怕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觉?

(不舒服)

3、经验归类梳理。

--还有谁也害怕这种厉害的动物?

(我怕老虎、我怕的是蛇)总:

原来你们都害怕蛇、虎、大灰狼这类厉害的动物。

(教师边说边出示展板)--你害怕的是什么?

(火)--为什么?

(因为它会把人烧死的)总:

原来还有一些小朋友害怕火、水、电、刀等这类东西。

(老师边说边揭示第二部分展板)--你们为什么害怕这些东西?

(因为水会把房子冲走;插头有电要电死人的;剪刀碰到别人也会受伤的)这几点小班的孩子应该想不到,因为他们没有生活经验,即使有画着的,也是家长的经验,与幼儿的实际脱离,建议可以省去。

--你害怕的是什么?

(打雷)--为什么?

(很响,很吓人)--还有谁也害怕这种很响的声音的?

(我怕气球爆炸、风声)总:

原来那些很响、很恐怖的声音也会让我们害怕。

(出示展板第三部分)--我们来看看他的害怕是什么?

(打针)--为什么?

(打针很疼)--也有很多小朋友因为怕疼,害怕打针。

(揭示展板第四部分。

)小结:

原来每个人都会害怕,害怕是种冷冷的、紧紧的、不舒服的感觉。

害怕的时候我们会哭、会躲起来。

你喜欢这种感觉吗?

(不喜欢)

三、讨论交流,克服害怕心理。

1、结合展板,讨论解决的办法。

--怎么样才能让我们不害怕呢?

--遇到这些凶猛的动物时,我们可以怎么做?

(逃跑、躲起来、找妈妈。

)总:

有了这些好办法,我们就不怕这些凶猛的动物了。

(将害怕表情翻面成笑脸)--水、电、火、刀这些东西,我们在生活中都会用到,但是一不小心就会受伤,那该怎么做?

(小心使用、不玩电和火、请爸爸妈妈帮忙)总:

你们真会动脑筋,这样这些东西我们也不怕了。

(翻转笑脸)--听到可怕的声音怎么办?

(教案出自:

快思教案网)(捂耳朵、放音乐、让妈妈抱)总:

原来我们也可以想办法分散注意,战胜这些可怕的声音。

(翻转笑脸)

2、情景表演,积极面对害怕。

将这部分作为重点,前面都可以短一点,让孩子从害怕打针到不害怕打针,有一个明显的心理变化过程。

--打针你们怕吗?

--打针可以治疗疾病;打预防针可以让我们身体变得棒棒的,能不能因为害怕就不打针呢?

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不害怕?

(有的不怕,真勇敢;怕,打针的时候不看,躲在妈妈怀里……)可以让孩子们都来说一说,或者教师找一个不怕的孩子来说一说他打针的时候为什么不害怕,是怎么做的?

--我们一起来学学打预防针的样子:

袖子卷一卷、手臂弯一弯、脑袋歪一歪,告诉自己我不怕!

我不怕!

我不怕!

(你们真勇敢!

翻转表情)让幼儿大声地说出来:

打针我不怕!

小结:

原来有些害怕的事情,我们可以躲起来或者做其他事情,但有的害怕,像打针我们必须勇敢战胜它。

但有的害怕,只要我们勇敢面对,也就不害怕了,就像打针一样。

四、绘本回归,生活应用。

1、回归绘本,了解小熊的克服方法。

--你们都想到了好办法克服了害怕,变成了勇敢的孩子。

小熊有没有变勇敢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多媒体)--它想到了什么办法(抱小熊玩具、躲在奶奶肩膀上、自己看书)--现在小熊脸上是什么表情?

(开心)--是啊!

因为它知道害怕的时候该怎么做了。

2、生活应用,克服害怕--今天来了这么多不认识的客人老师,刚才进来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不敢大声跟客人老师打招呼呢,(教案出自:

快思教案网)有点害怕吧?

那现在,你还害怕吗?

为什么?

那让我们大声地去跟客人老师打打招呼,去抱抱她们,好吗?

谢老师心里也有些害怕。

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和客人老师打招呼、抱抱客人老师吗?

我觉得对于小班的孩子只要归结两类就可以了,一个是害怕凶猛的小动物,一个就是害怕打针,这两点最符合他们的实际,大概可以分成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就是绘本植入,引出"害怕"情绪(2分钟),第二环节就是经验迁移,进行两点归类(8--10分钟);第三环节就是客服害怕心理的体验--打针(4--6分钟),第四环节是绘本回归,教师进行总结(2分钟),最后的延伸就是与生活相联系,抱抱客人老师(2分钟)。

活动反思:

我觉得对于小班的孩子只要归结两类就可以了,一个是害怕凶猛的小动物,一个就是害怕打针,这两点最符合他们的实际,大概可以分成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就是绘本植入,引出“害怕”情绪(2分钟),第二环节就是经验迁移,进行两点归类(8——10分钟);第三环节就是客服害怕心理的体验——打针(4——6分钟),第四环节是绘本回归,教师进行总结(2分钟),最后的延伸就是与生活相联系,抱抱客人老师(2分钟)。

(5)小班上学期健康教案《老猫睡觉醒不了》含反思活动目标:

1.会轻轻走、跑和躲藏,能边朗诵边做动作。

2.体验扮小猫悄悄走的紧张有趣的心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4.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1.老猫头饰一个,小猫头饰与幼儿人数相同,躲藏物若干(纸箱、跷跷板等)。

2.游戏前学会儿歌

活动过程:

一、热生活动,教师随幼儿一起听音乐学小动物走路,听音乐做动物模仿操,活动腰、手腕、脚腕等,做好课前准备活动。

二、组织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引导幼儿会轻轻走、跑和躲藏。

1.游戏玩法及规则:

教师蹲在场地中央,幼儿扮小猫,围着老猫蹲下。

游戏开始,教师说:

老猫睡着了,(教案出自:

快思教案网)幼儿一起轻轻念儿歌:

老猫睡觉醒不了,小猫偷偷往外瞧,小猫小猫爱游戏,轻轻走到外面去。

念完儿歌,小猫才能轻轻走到场地藏起来。

老猫听见小猫走开后,睁开眼睛说:

老猫睡醒四面瞧,我的孩子不见了。

同时站起来四面张望。

寻找小猫。

嘴里叫喵--喵。

小猫听见老猫的叫声,一边喵喵的叫着,一边赶快跑到老猫的身边。

2.要求:

(1)要指定幼儿游戏范围,以防走的过远

(2)躲藏的环境要安全。

3.指导幼儿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1)老师参与游戏角色以便指导幼儿游戏。

(2)幼儿熟悉玩法后,可让幼儿扮老猫。

教师提出要求规则。

(3)玩几次游戏后,总结幼儿游戏情况后,提出新的要求继续游戏。

三、放松活动。

1.教师讲评游戏的情况,表扬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2.带幼儿做放松活动,听音乐模仿动物走路,进教室喝水小便。

老猫睡觉醒不了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游戏,学做小猫轻轻的走和跑。

从而了解小动物的习性,激发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

2、培养幼儿游戏时的规则意识。

二、活动准备:

老猫头饰一个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戴老猫头饰发出叫声、动作引起幼儿兴趣。

“喵喵喵……”谁来了?

……“今天,老猫来小班干什么呀?

猜猜他会来干什么?

老猫说要和小朋友一同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老猫睡觉醒不了”。

(二)进行部分:

1.师边表演动作边念儿歌一遍师:

小朋友,老师先来念一首儿歌,我们小耳朵听好了。

师:

儿歌里有谁呀?

老猫在做什么呀?

你听到儿歌里还有哪些小动物在做游戏?

我们想不想做老猫睡觉醒不了的游戏呀?

2.幼儿游戏

(1)学念儿歌师:

谁来做老猫?

谁来做老猫的乖孩子?

老师做老猫好不好?

做猫妈妈。

(教案出自:

快思教案网)那小朋友就做小猫,做猫妈妈的乖宝宝。

现在小猫跟着老猫学儿歌。

(2)学习玩法师边念儿歌边教给孩子们游戏玩法。

师:

小猫要遵守游戏规则。

(3)师生共同游戏。

师:

我们已经学会玩这个老猫睡觉醒不了的游戏了。

现在我们开始做游戏吧。

(三)结束部分:

师:

小猫,今天的游戏玩得开心吗?

谁能说出我们今天这个游戏的名称?

我们小朋友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这个游戏好吗?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的游戏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

作为老师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来应付突发的意想不到的事情。

如:

游戏时顾正浩总喜欢横冲直撞,跑来跑去,听到“猫妈妈”的召唤,总是跑回位子,不到妈妈身边来。

刚开始时我还提醒他“轻一点”,然而这种干涉并没有起作用,于是我就不支持、不限制、不关注。

现在想一想,孩子的行为总有自己的理由,孩子既然乐在其中,就可以顺其要求,巧妙利用:

“看,那只调皮的小猫一定是最快跑到妈妈面前来的。

”这样既满足了他的要求,又间接影响了他。

(6)小班健康教案及反思《我好害怕》有老师要参加区心理健康优质课比赛,虽说由于各种原因没能进行现场磨课,但是对于活动教案与该老师进行了交流,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献上了自己微薄的力量。

活动目标:

1、知道害怕的感觉人人都会有,愿意大胆说出自己内心的恐惧。

2、能够想办法消除害怕的心理,尝试战胜害怕。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绘本《我好害怕》。

2、事先让幼儿和家长讨论并记录自己最害怕的事或物。

3、打针情景。

活动过程:

一、绘本植入,引出害怕心理。

1、出示绘本,大胆猜测小熊害怕的原因。

——你们看,谁来了?

(小熊)

——小熊脸上是什么表情?

(不高兴、生气、害怕)

——猜猜小熊可能遇见了谁?

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大灰狼、怪兽、大老虎,要吃它……)

2、绘本继续,揭示谜底。

——到底遇见了谁?

我们来看看。

“发生什么事情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可以省略,停顿一下,教师直接跟孩子说,

——原来是一只大狼狗,还在汪汪汪地叫呢!

小熊真害怕!

你会害怕吗?

3、绘本继续,引出害怕的声音。

——咦?

这是什么时候?

(晚上、天黑)

——听!

这是什么声音?

(刮风)

——你听到这个声音有什么感觉?

(很冷、很害怕)省略

小结:

是啊,遇到恶狠狠的狗时,小熊会害怕;我们也会害怕。

天黑了,小熊一个人在家,心里也很害怕。

省略蓝色部分都为省略绘本只是植入,不用过多地去分析绘本,只要引出“害怕”这个点就可以了,害怕大狼狗孩子应该有经验,但对于黑暗,因为都是小班的孩子,都是爸爸妈妈陪伴着的,很少有害怕黑夜的感觉。

因此,我觉得这部分可以省掉。

二、经验迁移,说出自己的害怕。

1、根据记录图,讨论自己的害怕。

——除了害怕大狼狗,你还害怕什么呢?

你有害怕的时候吗?

(有)

——昨天宝宝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已经把自己害怕的事情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请你轻轻地从小椅子下面取出图片,和身边的朋友说一说。

(老师巡回倾听)

2、个别幼儿说出自己的害怕心理。

——你害怕的是什么?

(大灰狼)

——为什么会害怕?

(因为大灰狼会咬我们)

——害怕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觉?

(不舒服)

3、经验归类梳理。

——还有谁也害怕这种厉害的动物?

(我怕老虎、我怕的是蛇)

总:

原来你们都害怕蛇、虎、大灰狼这类厉害的动物。

(教师边说边出示展板)

——你害怕的是什么?

(火)

——为什么?

(因为它会把人烧死的)

总:

原来还有一些小朋友害怕火、水、电、刀等这类东西。

(老师边说边揭示第二部分展板)——你们为什么害怕这些东西?

(因为水会把房子冲走;插头有电要电死人的;剪刀碰到别人也会受伤的)

这几点小班的孩子应该想不到,因为他们没有生活经验,即使有画着的,也是家长的经验,与幼儿的实际脱离,建议可以省去。

——你害怕的是什么?

(打雷)

——为什么?

(很响,很吓人)

——还有谁也害怕这种很响的声音的?

(我怕气球爆炸、风声)

总:

原来那些很响、很恐怖的声音也会让我们害怕。

(出示展板第三部分)

——我们来看看他的害怕是什么?

(打针)

——为什么?

(打针很疼)

——也有很多小朋友因为怕疼,害怕打针。

(揭示展板第四部分。

小结:

原来每个人都会害怕,害怕是种冷冷的、紧紧的、不舒服的感觉。

害怕的时候我们会哭、会躲起来。

你喜欢这种感觉吗?

(不喜欢)

三、讨论交流,克服害怕心理。

1、结合展板,讨论解决的办法。

——怎么样才能让我们不害怕呢?

——遇到这些凶猛的动物时,我们可以怎么做?

(逃跑、躲起来、找妈妈……)

总:

有了这些好办法,我们就不怕这些凶猛的动物了。

(将害怕表情翻面成笑脸)

——水、电、火、刀这些东西,我们在生活中都会用到,但是一不小心就会受伤,那该怎么做?

(小心使用、不玩电和火、请爸爸妈妈帮忙)

总:

你们真会动脑筋,这样这些东西我们也不怕了。

(翻转笑脸)

——听到可怕的声音怎么办?

(捂耳朵、放音乐、让妈妈抱)

总:

原来我们也可以想办法分散注意,战胜这些可怕的声音。

(翻转笑脸)

2、情景表演,积极面对害怕。

将这部分作为重点,前面都可以短一点,让孩子从害怕打针到不害怕打针,有一个明显的心理变化过程。

——打针你们怕吗?

——打针可以治疗疾病;打预防针可以让我们身体变得棒棒的,能不能因为害怕就不打针呢?

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不害怕?

(有的不怕,真勇敢;怕,打针的时候不看,躲在妈妈怀里……)可以让孩子们都来说一说,或者教师找一个不怕的孩子来说一说他打针的时候为什么不害怕,是怎么做的?

——我们一起来学学打预防针的样子:

袖子卷一卷、手臂弯一弯、脑袋歪一歪,告诉自己我不怕!

我不怕!

我不怕!

(你们真勇敢!

翻转表情)让幼儿大声地说出来:

打针我不怕!

小结:

原来有些害怕的事情,我们可以躲起来或者做其他事情,但有的害怕,像打针我们必须勇敢战胜它。

但有的害怕,只要我们勇敢面对,也就不害怕了,就像打针一样。

四、绘本回归,生活应用。

1、回归绘本,了解小熊的克服方法。

——你们都想到了好办法克服了害怕,变成了勇敢的孩子。

小熊有没有变勇敢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多媒体)

——它想到了什么办法(抱小熊玩具、躲在奶奶肩膀上、自己看书)

——现在小熊脸上是什么表情?

(开心)

——是啊!

因为它知道害怕的时候该怎么做了。

2、生活应用,克服害怕

——今天来了这么多不认识的客人老师,刚才进来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不敢大声跟客人老师打招呼呢,有点害怕吧?

那现在,你还害怕吗?

为什么?

那让我们大声地去跟客人老师打打招呼,去抱抱她们,好吗?

谢老师心里也有些害怕。

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和客人老师打招呼、抱抱客人老师吗?

我觉得对于小班的孩子只要归结两类就可以了,一个是害怕凶猛的小动物,一个就是害怕打针,这两点最符合他们的实际,大概可以分成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就是绘本植入,引出“害怕”情绪(2分钟),第二环节就是经验迁移,进行两点归类(8——10分钟);第三环节就是客服害怕心理的体验——打针(4——6分钟),第四环节是绘本回归,教师进行总结(2分钟),最后的延伸就是与生活相联系,抱抱客人老师(2分钟)。

(7)小班上学期健康教案《心理―黑夜密语》含反思【活动目标】

1、多渠道感知、游戏,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心理。

2、能大胆表述对黑夜的恐惧。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山洞、洞门、音乐《远方的寂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激发原有经验(ppt背景1)

1、小朋友,这是什么时候啊?

2、小朋友们,晚上你是一个人睡还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睡呢?

3、你们的爸爸妈妈今晚都不在家,你敢一个人睡吗?

为什么?

二、讲述故事,进入问题情境:

1、这里有个小朋友,名字叫亮亮,(出示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