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7420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省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省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省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省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云南省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云南省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云南省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云南省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云南省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云南省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

《云南省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

云南省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云南省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5年)

 

黑色金属产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化危机为机遇,发挥优势,加大工作力度抓好产业发展,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黑色金属产业平稳运行,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特制定《云南省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省黑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基本方案,规划期为2009年至2015年。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发展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省黑色金属行业快速发展,已形成以昆钢、德钢两大钢铁集团为主体、矿山采选、钢铁、铁合金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2008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黑色金属采选企业48户、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140户、从业人员约7.3万人,生铁产量1180万吨、粗钢901万吨、钢材837万吨、铁合金63万吨,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27亿元,利税50亿元,利润22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42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87%。

 

主要经济指标和主要产品产量情况

单位名称

                                                           

 

产品

经济指标

2000年

2002年

2005年

2007年

2008年

2000年-2008年年均增长率%

主要产品产量(万吨)

生铁

309

414

846

1203

1180

18.2

粗钢

189

277

513

884

901

21.5

钢材

183.71

210.34

487

790

837

20.9

铁合金

18

32

481

65

63

17.1

主要经济效益

销售收入(亿元)

58.9

81

317

540.9

727

36.9

工业增加值(亿元)

19.9

29

64

104.5

142.3

27.9

利税(亿元)

7.4

9.4

29

58.1

50

27.0

利润(亿元)

1.67

2.5

12.6

31.49

22

38.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

我省铁、钢材能力不匹配,生铁产能远大于粗钢产能,粗钢产能又大于钢材产能,铁钢比达到1.2;线材多、板材少,线材产能约占钢材产能的75%,吨材利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5%。

二是主要装备水平不高,淘汰产能比重大。

1000m3以上高炉仅占全省炼铁生产能力的19.3%,30吨以下转炉占全省转炉炼钢生产能力的54%,轧钢设备属国内一般水平,1.25万kVA及以上铁合金矿热炉所占比例仅为32.4%,应淘汰的落后炼铁产能达到758万吨。

三是产能分散,企业规模偏小。

全省钢铁产能主要分布在昆明、玉溪、红河等州市,独立炼铁炼钢企业较多。

炼铁企业平均规模仅为10万吨左右,钢材企业平均规模为35万吨。

四是能源消耗高,节能减排压力大。

2008年全省主要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640公斤标准煤,比国内重点大中型企业平均水平高10公斤,与先进企业差距较大。

(三)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一是需求空间潜力较大。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进程不会改变,国内钢铁行业到2015年还将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

西南地区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均钢材消费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5%,云南位列全国倒数第3位,发展空间很大,同时区域内钢铁生产能力不足,钢材自给率仅为74%。

我省在扩大内需政策拉动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房地产、交通建设、能源开发、装备制造等行业形成对钢铁产品的强大需求拉动,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是国家政策趋好。

国家出台《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钢铁行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政策支持。

振兴规划从钢铁产品进出口税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支持企业重组、钢铁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融资政策、产业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支持性的政策措施。

特别是支持联合重组有利于我省大企业的发展,大用户直供电试点有利于我省发挥资源和水电优势,增强铁合金产业竞争力。

三是区位优势正在凸现。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具有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的独特区位优势。

随着“七出省”、“四出境”铁路、公路的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航运的发展,综合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为黑色金属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及运输条件,有利于开拓东南亚周边市场。

四是资源能源条件较匹配。

我省铁矿资源储量35.5亿吨,位列全国第六位;煤炭资源储量282亿吨,居全国第七位南方地区排名第二位;锰矿资源储量9216万吨,全国排名第四位,且储量相对集中,具有高锰、低磷、低铁、易选等特点;可再生清洁能源丰富,水电资源全国排名第二。

因此黑色金属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条件较为齐备。

二、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发展机遇,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加快技术进步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发挥矿电优势,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推动联合重组、提高资源保障,全面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促进产业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努力建设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结构合理、节能减排、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黑色金属产业基地。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振兴与发展相结合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钢铁产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保持产业平稳运行,又要以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做强做大钢铁产业。

(二)坚持重大项目与产业升级相结合

通过重大项目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全面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推进产业升级。

(三)坚持体制创新与构筑区域产业优势相结合

根据全国钢铁工业发展趋势,突出优势和特点,确立产业发展重点,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矿电结合”,增强产业竞争力。

(四)坚持总量调控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使钢铁总量与区域市场需求基本平衡。

(五)坚持优化资源配置与节能减排相结合

合理开发利用国内资源,“走出去”开发利用周边资源;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最小化。

四、发展思路

(一)明确目标定位,确定发展重点

根据市场需求和钢铁竞争力情况,我省钢铁行业目标市场定位以西南四省一市的市场为主,积极开拓周边国家市场;铁合金除满足我省市场需求外,以四川攀枝花、西昌、中南、华东等为目标市场。

重点发展精品板材和高端长材等高附加值产品;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发展不锈钢;发挥资源优势,适度保持商品铸造生铁规模;合理布局,优化发展锰系、硅系、特种铁合金。

(二)利用两种资源,统筹原料供应

加快矿山建设,提高原料自给率。

加快大红山铁矿、腾冲滇滩铁矿、勐腊铁矿等规模化、规范化开发步伐,提高铁矿回收利用水平。

根据资源赋存特点,促进骨干钢铁企业开展与中小铁矿山多种形式的联合协作,提高铁矿原料供应的控制能力。

加快惠民铁矿、鱼子甸铁矿选矿技术攻关。

到2012年铁石、锰矿石原料自给率均达到65%,2015年铁石原料自给率达到75%。

业化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利用国外、省外资源。

加快“走出去”开发周边国家资源,生产生铁,供我省炼钢和轧钢需要,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结合、国内外资源重组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重点建设昆钢与越南合资的贵沙铁矿建设项目,到2015年,国外资源供给占比达到19%,省外资源供给占比达到6%。

(三)调整品种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加快推广应用高强度钢筋产品,促进省内建筑钢材的升级换代;支持发展高强度冷轧板、电力和电网用钢、取向硅钢、无取向硅钢、管线用钢、高强度机械用钢等钢材品种;开发利用镍资源,积极发展不锈钢板等高端产品;通过提高中高档板材生产能力、大中小规格配套的H型钢系列产品,使钢材产品结构逐渐趋于完善合理,形成较为完整的中高档板材和长材系列产品;推进发展钢材制品等下游加工产业。

(四)突出特色优势,优化发展铁合金

充分利用我省清洁水电资源和锰矿矿产资源优势,通过淘汰落后和结构调整,在文山、红河、保山、德宏水电富裕地区,以云南冶金集团、昆明钢铁集团等为龙头,集中建设大型铁合金项目,形成滇东南锰系铁合金基地、滇西硅系铁合金基地以及曲靖、东川为重点的特种铁合金基地。

(五)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降耗

坚持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的钢铁产业。

广泛开展节能降耗活动,继续抓好余热余能综合利用。

重点推广高温高压干熄焦、烧结、高炉余热利用、烟气脱硫等节能减排工艺技术。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钢铁产业废弃资源,提高矿渣再利用能力和工业废水闭路循环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推进尾矿综合利用的开发工作,实现资源有效循环利用。

(六)推动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合作者,充分发挥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加快上下游、跨行业的重组、整合。

加快体制创新,消除体制性障碍,创造兼并重组良好的环境,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布局。

充分发挥昆钢、德钢的带动作用,促进联合重组,力争形成两个500万吨级及以上的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

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实施兼并重组,形成2~3家规模在20万吨以上的铁合金企业集团,占全省铁合金产能的75%以上。

五、目标任务

(一)经济发展目标

到2012年,行业结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落后生产能力基本淘汰,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

到2015年,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

 

主要经济发展目标

年份

产量及指标

2008年

2012年

年平均增长(%)

2015年

2008-2015年平均增长率(%)

生铁(万吨)

1180

1400

4.4

600

4.4

其中:

铸造生铁

50

100

19

100

10

粗钢(万吨)

901

1350

11

1600

8.5

其中:

不锈钢

100

200

26

钢材(万吨)

837

1300

11.6

1400

7.6

铁合金(万吨)

63

150

24

164

14.6

销售收入(亿元)

727

1100

11

1500

11

工业增加值(亿元)

142

260

16

375

15

实现利税(亿元)

50

100

19

130

15

其中:

利润(亿元)

22

50

23

70

18

(二)淘汰落后产能目标

到2010年底,全省淘汰落后炼铁产能758万吨、炼钢能力31万吨,铁合金生产能力43万吨。

2012年淘汰290万吨钢生产能力。

(三)节能减排目标

能耗:

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620公斤标准煤,实现国家钢铁振兴规划提出的节能目标,吨钢可比能耗598公斤标准煤,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硅铁、高碳锰铁和锰硅合金冶炼电耗分别达到8300、2300、4000千瓦时/吨。

资源利用:

力争高、焦、转炉煤气放散率为“零”;吨钢转炉煤气回收量达到90m3/t,余热、余能资源利用率大于60%。

通过节水措施,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以上,管网漏损率控制到8%以下。

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取新水5m3以下,废水回用率80%以上。

铁合金企业硅系吨产品取新水8m3以下,锰系吨产品取新水6m3以下。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规划全省钢铁生产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利用率93%。

比2008年提高6个百分点,年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量73万吨。

2015年各项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目标:

产生量减量化目标

综合利用率目标

减排

目标

(104t)

现状

(kg/t)

规划

(kg/t)

减少量

(kg/t钢)

现状

(%)

规划

(%)

增加量

(百分点)

1056

756

300

87

93

6

73

(四)组织结构调整目标

到2012年,昆钢成为千万吨级钢综合生产能力、竞争力强、综合优势明显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2015年形成昆钢和德钢两大钢铁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90%。

六、项目支撑

2009-2015年规划投资669亿元:

其中2009-2012年行业规划新增投资399亿元;2012-2015年行业规划新增投资270亿元。

规划投资总表单位:

亿元

2009-2015年

2009-2012

2012-2015

总投资

669

399

270

其中:

矿山

75

35

40

冶炼

554

324

230

铁合金

40

40

七、政策措施

(一)加大勘探研发投入,提高资源保障

加大新区找矿和勘探力度,继续挖掘现有矿山深部及周边资源的勘探潜力,增加可持续发展的后备资源。

进一步加快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推进资源合理有序开发。

依靠科技进步,适度开发利用低品位矿、难采选矿和尾矿,加强对共生矿、伴生矿产资源的研究、开发和综合利用,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指导,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周边国家开展资源勘探、开发和技术合作,独资或合资办矿,组织实施好已经开展前期工作的境外矿产资源项目。

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拓宽发展空间,不断提高资源保障程度。

(二)抓好重大项目,推动产业升级

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以市场为导向,做好项目规划,使项目建设方案体现布局优化、设备先进、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高效和循环使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调整目标。

将重大项目列入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加强服务和调度,优先解决土地指标、环境容量、资源、审批、资金等方面的问题。

实行重大建设项目领导负责制,落实限时办结制、重大项目并行并联审批制。

(三)加快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

以国家钢铁产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方向为指导,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支持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推动技术进步,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不支持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所有钢铁建设项目必须以淘汰落后为前提。

按照国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要求,坚决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5000千伏安以下铁合金矿热炉。

建立落后生产能力退出机制,继续实施差别电价政策,严格监管,确保落后装备就地淘汰,严禁擅自扩容改造、异地转移或挪作他用,按时按量完成落后生产能力淘汰任务。

参照中央财政奖励办法,财政部门在现有预算内资金中,加大对钢铁落后产能淘汰的奖励力度,鼓励企业按期完成淘汰任务;引导应淘汰落后产能的钢铁企业转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推动矿电结合,整合资源优势

依托我省水电和黑色矿产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矿电结合。

延长丰水期电价,合理调度峰谷用电,加快推进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工作。

水电和硅锰资源富集地区,要加快推进冶炼企业与水电企业的相互参股控股,形成以资产为纽带多种形式的矿电结合,努力形成我省黑色和水电产业发展互惠多赢的局面。

(五)拓宽投融资渠道,保障规划实施

根据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支持方向,积极组织一批项目申请国家扩大内需资金支持,省财政资金对规划内重大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建设期利息给予适当补助。

通过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推动企业上市等办法解决建设项目资本金问题。

充分发挥现有投融资平台的作用,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企业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解决规划项目的融资问题,为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六)优化市场环境、实现协调发展

大力推进省内钢铁产品在省内的使用和延伸加工。

鼓励和支持钢铁企业与相关领域用钢企业开展合作,实现钢铁行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倡导省内钢铁用户、重点工程和标志性建筑优先选用省内产品,促进产品销售。

规范市场秩序,遏制争资源、压价格、扰市场的恶性竞争行为,优化市场环境。

八、纲要实施

省发展改革委要以纲要为指导,加快编制规划方案。

省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纲要的分工,加强沟通协商,密切配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政策措施的实施范围和操作细则,并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

附表部门工作分工方案

专项工作

牵头单位

参加单位

加大勘探投入,提高资源保障

省国土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等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委

省财政厅等

淘汰落后产能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环保厅

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

拓宽投融资渠道

省金融办

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

实现钢铁与相

关产业协调发展

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委

省商务厅

推动矿电结合

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能源局

云南电网、有关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