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学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8764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管理学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城市管理学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城市管理学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城市管理学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城市管理学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城市管理学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城市管理学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城市管理学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城市管理学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城市管理学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城市管理学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城市管理学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城市管理学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城市管理学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城市管理学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城市管理学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城市管理学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城市管理学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城市管理学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管理学新.docx

《城市管理学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管理学新.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管理学新.docx

城市管理学新

4、住房补贴政策

住房补贴政策,是针对低收人家庭解决住房问题的又一项措施。

住房补贴的方式一般有按人头补贴和住房实体补贴两种。

5、住房金融政策

住房信贷:

各国建立起有政府参与的住房金融体制,以此作为政府干预住房资助、投资和建设的基本途径。

住房公积金制度:

住房公积金应当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它用。

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职工的继承人、受遗赠人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可以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11.3我国城市住房制度及其演变

1、城市住房制度:

福利住房型,我国改革开放前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主要实行这种制度。

房租极低,是象征性的。

2、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改革的基本方向:

在实行福利住房制度的同时,逐步推行住房商品化。

改革的根本目标: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市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加快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

§11.4城市住房管理

1、城市住房建设管理

加强城市住宅建设标准管理、积极推行城市住宅的综合开发

2、城市住房流通管理

加强对城市住宅市场的管理

加强对城市住宅的产权、产籍管理

建立健全涉及城市住宅流通的税收制度

3、城市住房分配和消费管理

对城市住宅分配的管理:

合理确定城市住宅分配的制度和方式,制定城市住宅分配的定额或标准,调节城市住宅的再分配,合理解决城市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

对城市住宅消费的管理:

协调好城市住宅消费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好城市住宅调整和互换工作,及时制止和纠正城市住宅的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强化城市住宅的维护管理。

§12城市经济管理

§12.1市场失灵与政府调控

1、城市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

城市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应定位在它要能够弥补市场缺陷,熨平市场经济的波动,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一个合理有序的制度框架。

这些基本的功能活动,从总体上概括起来就是:

公共物品的供给职能、计划调控职能、综合管理职能、法律调控职能等。

(1)提供地方公共物品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有两种基本方式:

政府直接生产、政府间接生产。

(2)计划调控职能

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快慢,社会效益的好坏,关键之一在于有无一个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3)综合管理职能

一级城市政府在经济管理中,一定要遵循宏观管好、微观放开的原则,

综合考虑环境、土地、资源、经济、人口、社会、文化等因素,围绕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土地利用、交通通讯条件改善、工业布局、副食品生产、社会问题的解决、居民点分布等重点,

加强城市计划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财政金融管理、公用设施管理、工业管理、城郊农业管理、交通管理、房地产管理等,不断提高城市素质,增强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

(4)法律调控职能: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是城市政府最基本的职能。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城市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2.2城市经济管理部门及其职责

1、城市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及其职责

发展计划委员会:

管理经济计划

经济贸易委员会:

管理城市日常经济活动

体制改革办公室:

负责全市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职责

(1)高效率的信息处理

(2)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3)总揽全局的统筹规划

(4)经济调节手段的综合协调(5)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行业性监督

(6)行业公共事务的协调服务

3、城市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

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手段、价格手段

金融对城市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a通过吸收存款和合理控制贷款,促进城市建设的稳定发展。

b通过对信贷资金流向的调剂,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c通过信贷利率杠杆的运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最优化。

d通过金融机构的扩散和多种融资形式的发展,促进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横向联系。

价格手段

价格对城市经济调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a调节城市生产结构。

价格对于生产结构的调节,是通过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从而,刺激或抑制生产来实现的。

b调节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平衡供求关系。

c调节城市生产力布局。

d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4、城市政府调控经济的意义

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使其作用方向一致,才能保证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

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功能有彼此互相代替的作用

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才能掌握经济调节作用的量的界限

§12.3城市公共经济

1、城市公共经济的内容

城市公共经济是以国家财政收入为资金来源,对于政府活动有关的公共主体以及一切非直接进行生产活动的主体进行投资,为满足社会一般共同需要所进行的一种服务性活动。

它一般由政府主持和提供,通常它涉及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工程和公共投资等领域。

2、城市公共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投资渠道单一,实行公共产品的指令价格条块分割的经营模式

规模效益低下公共经济的技术水平低城市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3、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

缺乏一定的竞争性和监督机制、管理体制制约、权力失控

4、城市公共经济运营体制改革:

引进竞争机制改革公共经济和公共财政的投资体制

改革城市公共经济经营体制改革价格体制

§13.城市社会管理

1、城市人口及其管理

城市人口管理,指城市政府对城市居民户籍和人口变动的行政管理工作,以及对城市暂住的流动人口管理的两个方面。

其核心内容,是城市人口的数量调控、质量提高和就业引导。

城市人口管理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

体现在:

首先,城市人口是城市社会的主体,加强人口管理是任何城市政府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其次,加强城市人口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加突出了城市人口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再次,加强城市人口管理是充分发挥城市功能的有力保障。

2、城市人口管理的内容

(1)户政管理户口登记人口卡片居民身份证管理人口统计

(2)人口普查与预测

人口普查是一种多目标的调查,是一次性的、直接的、普遍的调查。

目的在于了解一个时点某一个国家或整个地区内人口状况的静态资料。

建国以来,我国已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2010年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工作。

人口预测又称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预测,就是根据城镇人口的现状和发展特点,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推测若干年后城市人口的状况。

人口预测包括人口数量预测与人口质量预测两个方面。

(3)计划生育管理

我国人口已经超过13亿,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4)就业管理

从城市政府职能角度出发,城市政府对城市人口的就业管理主要包括:

根据不同城市的就业形势制订相关劳动就业政策、规范劳动力市场及中介组织、提供培训机会等。

3、我国城市人口管理及其变革

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人口管理制度的弊端:

a造成了实际上的不平等b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c延缓了人口城市化进程d城市人口管理工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13.2城市社会治安管理

1、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内容

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地建立和维护城市治安秩序,保障城市经济建设事业和城市社会成员工作、生活正常进行,城市政府及其公安机关依法进行的对城市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以及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和处理.

城市社会治安管理,包括户口管理、治安管理、刑事侦查、消防管理、交通管理以及对违法犯罪人员实行惩罚和教育改造等方面的内容,其中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是中心任务,

2、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主要机构---各级各类公安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

协助机构---城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内部保卫部门,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中普遍设立的治安保卫委员会等

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构的一般职责:

执行和实施国家有关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研究制定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政策和法规草案;

研究制定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规划及其实施措施;

组织和开展城市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3、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由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构主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运用法律、行政、教育和经济等手段,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改造违法犯罪分子。

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容

(1)主体方面的综合治理

共产党市委和市政府是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者,其主要职责包括:

一是制定正确的预防罪的总的和具体的方针、政策,作为各方面工作的准则;

二是统一部署全市范围内对重大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与预防;

三是协调各单位、各部门关系,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治安工作态势。

(2)措施方面的综合治理

首先,应加强思想教育,特别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加强犯罪心理预防。

其次,采取经济与社会的措施。

再次,采取治安与司法措施。

最后,采取法制措施,即制定和执行有关城市社会治安与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13.3城市社区管理

1、城市社区的含义及特点

城市社区是城市中的社区,是指城市中被道路环绕的居住地段上,由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城市社区的基本特点

城市中被道路所环绕的居住地段为其地域,这一地域边界较为确定,范围较小;

社区的人群规模大、密度高、异质性较强;

公共设施较齐全,能够承担相对完整的社会功能,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社区内社会组织结构复杂、经济、文化发达,人们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有较强的归属感。

2、城市社区的类型:

法定社区、自然社区、功能社区

3、社区管理的基本特征:

管理属性的多重性管理主体的多元性管理内容的复杂性

管理实践的参与性管理过程的系统性

4、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

行政性组织、企事业组织、社团性组织、社区成员

5、社区管理的内容:

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社区服务、社区卫生保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14.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民经济的“调节器”和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安全阀”,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减震器”功能。

§14.1城市社会保障概述

2、城市社会保障的含义

社会保障:

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而依法建立的,由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提供货币、物质或劳务形式的帮助,以维持公民一定生活水平或质量的制度。

城市社会保障:

指在中国这样一种城市和农村二元结构的社会中,国家对城市公民采取的社会保障制度。

3、城市社会保障管理的含义

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是指城市的社会保障职能机构贯彻落实国家的社会保障法律和政策,依法建立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筹集和运行保障资金、调节保障分配、维持保障秩序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4、城市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社会保障组织体系中的管理机构,主要包括:

政府及其领导下的社会保障委员会,以及社会保障主管机构、社会保障监督机构和

社会保障争议处理机构。

5、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

(1)城市社会福利

广义的城市社会福利:

泛指国家和社会对全体城市公民在生命全过程中所需要的生活、卫生、环境、住房、教育、就业等方面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

狭义的城市社会福利:

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维持和提高城镇公民的一定生活质量而提供一定物质帮助,以满足城市公民的共同和特殊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城市社会福利带有普遍性。

(2)城市社会保险

城市社会保险:

是指根据立法,由城市劳动者、工作单位或所在社区及国家共同筹集资金,用以帮助劳动者及其亲属在遭遇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残疾、死亡、失业等风险时,防止收入的中断、减少和丧失以及应付意外,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社会保险是一种事先防险机制,参加保险的成员资格通过立法确定,带有强制性。

(3)城市社会救助

城市社会救助:

是指当无劳动能力或因自然灾害无法发挥劳动能力的市民,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基本物质生活所需的一种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是一种救济性机制,强调国家和社会对个人的责任,在权利义务关系上具有单向性的特点。

(4)城市社会优抚

城市社会优抚:

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城市中的革命军人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优待、抚恤及其他物资照顾和精神鼓励的一种社会保障。

社会优抚的对象是特殊的群体,通常可划分为现役军人及其家属优抚、军人退休生活保障、退伍军人就业安置和烈属抚恤。

6、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则

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公平与效率相统一

社会保障社会化、社会保障基金化、社会保障与家庭保障相结合

§14.2城市社会福利

1、城市社会福利的基本特征:

(1)社会福利的保障水平处于较高层次

(2)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单向提供的物质帮助

(3)社会福利是普惠性的物质帮助(4)社会福利待遇的分配实行一致标准

2、社会福利的主要模式

城乡一体型社会福利和城乡分立型社会福利、宏观为主型社会福利和微观为主型社会福利

宏观为主型社会福利:

市场经济国家传统模式

微观为主型社会福利:

计划经济国家传统模式

3、我国城市社会福利模式

我国城市社会福利模式是城乡分立型,微观福利为主、宏观福利为辅(主要是职业福利,民政部门作为政府的社会福利主管部门所举办的社会福利项目,居于辅助地位)。

3、我国城市社会福利模式

(1)我国城市社会福利制度的缺陷:

不公平;社会化程度低;效率低

3、城市社会福利的内容

广泛性社会福利:

住宅福利、教育福利、卫生福利、文化康乐福利、社会补贴、社区服务等

群体性社会福利:

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妇女福利、残疾人福利等

§14.3城市社会保险

1、城市社会保险的含义和特征

社会保险是与劳动风险相对应的,简言之就是对劳动风险的社会保障。

劳动者当其在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机会,而完全不能劳动、不能正常劳动或者暂时中止劳动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劳动者生存和劳动力再生,国家和社会对其给予物质帮助,使其至少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即社会保险。

2、社会保险的主要模式

“传统型”社会保险模式、“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险模式、

“个人储蓄型”社会保险模式、“雇主责任型”社会保险模式。

3、社会保险的内容

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死亡保险

§14.4城市社会救助和优抚

1、城市社会救助的含义和特征

城市社会救助:

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由于各种原因而陷入生存困境的城市公民,给予财物接济和生活扶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标准的制度。

社会保险的目标是预防劳动风险,

社会福利的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

社会救助的目标则是缓解生活困难。

城市社会救助的特征:

其对象具有选择性和动态性;

其权利义务具有单向性;

其保障标准具有低层次性和地域差别性

2、社会救助的主要模式:

民间救助;官方救助;官方民间结合救助

3、社会救助的官方民间结合,应当采取三种形式:

1)分别建立政府救助和民间救助两个系统,并形成两个系统之间的互补关系;

2)政府救助系统在财政支出为主要财源的同时,尽可能组织和吸收社会捐献,从而壮大政府救助的财力;

3)政府对民间救助系统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扶持优惠,从而扩展民间救助的功能。

4、城市社会优抚

(1)城市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城市中的革命军人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优待、抚恤及其他物资照顾和精神鼓励的一种社会保障。

(2)城市社会优抚是城市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的工作。

(3)社会优抚的对象是特殊的群体,通常可划分为现役军人及其家属优抚、军人退休生活保障、退伍军人就业安置和烈属抚恤。

§15.现代城市管治理念

§15.1管治与城市管治理论

1、管治概念

管治是指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和个人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既包括有权迫使人民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人们同意或认为符合其利益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

其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

5、西方城市管治的模式

管理模式(Managerial);社团模式(Corporatist)

支持增长模式(Pro-growth);福利模式(Welfare)

§15.2中国城市管治的现实与发展

3、中国城市管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体系内的分工权限界定不清楚,责权划分不明确。

行政体系在区域管理上缺乏对应机构和协调机制,《城市规划法》也没有涉及区域规划内容的表述。

行政体系的市场适应性与应变力较差。

缺乏公众参与意识,没有形成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协会、社团的积极作用。

缺乏行政自身、司法与社会的公开监督。

§16.数字城市与城市管理

§16.1数字城市概述

“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思想在城市范围的延伸和具体实现。

1、数字城市的概念

“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3S技术(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测、仿真—虚拟技术等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

2、数字城市的内涵

数字城市即是空间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技术系统。

也可称为“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一个“虚拟城市”,是现实的城市在信息世界的反映和升华。

4、数字城市”的研究意义

“数字城市”作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对城市数据和信息资源的组织、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管理与服务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字城市”是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数据和信息资源的最佳途径;

“数字城市”提供给人们一种全新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理念;

“数字城市”是适应现代城市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建立起的优化城市整体运行的全新解决方案;

“数字城市”是知识经济社会中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它为知识的生产、流通和应用提供了场所和工具;

“数字城市”必将对人民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16.2数字城市的应用

1、数字城市的应用前景

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城市公共设施管理

城市交通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市场调查与产品销售政府决策城市综合管理

2、建设“数字城市”的基本任务

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家庭上网发展电子商务

建设信息港(P282)发展智能建筑发展智能交通

加大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信息化力度

§16.3数字城市:

城市政府管理的革命

1、“数字城市”将重铸城市政府的权能

“数字城市”使城市政府功能输出输入发生“位移”

“数字城市”将使城市政府管理民主化趋势取得突破性进展

“数字城市”深刻影响政府的决策品质与程序

2、“数字城市”驱动城市政府管理模式的重塑

未来的城市政府网络状水平式管理模式具有如下六个特征:

技术行政服务行政参与行政制度行政效率行政公开行政

§17.城市管理与城市竞争力

§17.1城市竞争力概述

1、城市竞争力的内涵

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和推动地区、国家或世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能力。

城市竞争力的内涵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参与竞争力的主体应是城市而非国家。

城市竞争力是受经济、社会文化、政策制度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其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

城市竞争力本质:

为城市发展在其所从属的区域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

战略目标:

促进区域和城市经济的高效运行和持续高速增长。

目的是获得自身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推动地区、国家或世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表现为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相比能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和辐射更大的市场空间。

2、城市竞争力的特征:

系统性;动态性;相对性

3、城市竞争力的理论模型

波特的国家竞争力“钻石模型”;IMD国家竞争力模型;城市竞争力模型

§17.2城市管理与城市竞争力

1、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是增强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内在要求

提高城市竞争力是在全球化条件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战略性举措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是城市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2、城市竞争力“弓弦框架”的内容

城市竞争力由硬分力和软分力构成:

硬分力包括劳动力、资本力、科技力、结构力、设施力、区位力、环境力、聚集力;

软分力包括秩序力、文化力、制度力、管理力、开放力。

城市竞争力的弓弦框架

如果把硬分力比作弓,把软分力比作弦,把城市产业比作箭,它们相互作用形成城市竞争力。

弓弦质量越好,搭配越恰当,所形成的力越大,产业箭射的越远,获得价值越大。

任何部分有问题都影响城市价值的获取。

由于产业的主要内容纳入到软硬分力中,产业形式上成为弓弦力量的传导。

这一理论框架被称为城市竞争力的弓弦框架。

3、中国城市竞争力每一个要素之间都有很强的关联性和互动作用,都将直接影响城市的竞争能力,归纳起来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有如下十个方面:

a国际化程度b后工业化的城市产业结构c流量经济d市场开放度e企业家f创新环境g人力资源h城市治理结构i城市品牌j城市群和城市联盟

§17.3经营城市与城市竞争力

1、经营城市的概念

经营城市,就是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所有资产进行集聚、重组、运营,从中获取收益,谋求城市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

2、经营城市的内涵

经营城市的主体是各级城市政府

经营城市的客体是“城市资产”

城市经营的模式:

从资金导向向功能导向转变

经营城市的目标:

从单纯增加政府的财力扩展到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经营城市的维度:

从单一的基础设施投资融资扩展到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所有项目

经营城市的范围:

从城市的内部资源配置转向更大区域范围内的资源配置

3、经营城市目标的层次性

第一层次目标:

缓解政府在城市建设资金上的困窘

第二层次目标:

促进城市建设效率的提高

第三层次目标:

推动政府职能的积极转变

第四层次目标: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现阶段我国城市政府经营城市的基本思路

确立“城市是重要的资产”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走向市场

盘活城市土地资产

建立良性循环的经营城市投资体制:

一是要积极鼓励要素资源全面开放、全面流动;

二是成立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为筹集更多的城建资金创造条件,并采用“公司制”等新运行机制,使城市基础设施资金参与经营,滚动增值,不断加大投入的力度。

三是加大发展城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力度。

四是争取发行市政债券。

五是设立投资基金。

5、在现行体制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a规划先行b必须重视法律法规的建设

c避免“一刀切”式的市场化经营d地方政府在经营城市中,应实行有效的开源节流

§18.城市营销的理论与实践

§18.1城市营销概述

1、营销的内涵

市场营销活动是“引导商品和劳务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所实施的一切企业活动”。

企业的经营活动经历了四个阶段:

生产阶段销售阶段营销阶段社会营销阶段

3、城市营销的程序

a调查、分析城市营销的环境b选择城市类型细分的标准

c确定城市定位d制订城市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