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杂志报刊的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8769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杂志报刊的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杂志报刊的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杂志报刊的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杂志报刊的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杂志报刊的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关于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杂志报刊的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关于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杂志报刊的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关于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杂志报刊的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关于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杂志报刊的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关于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杂志报刊的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杂志报刊的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

《关于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杂志报刊的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杂志报刊的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杂志报刊的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

关于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杂志报刊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杂志、报刊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课题名称

关于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杂志、报刊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组长

郑国耀、张溥仁

所在学校

广东两阳中学

组员

林进硕、刘力天、徐颖怡、谢康惠、

杜小娟、何悦僮、林嘉禅、杨金枚

指导

老师

陈小线

一、课题背景与方法

对于现今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大学生作为一个象征着知识的社会群体的课外阅读情况值得深思和探讨。

当确定了主题之后,我们小组结合大学生的性格习惯和个性心理,采用了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

网络问卷调查首先,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使调查对象更有广泛性。

其次,网络调查方便快捷,占用时间较短,不易让受调查者产生厌烦心理。

再次,网络调查可以通过网络这一个虚拟平台更好的保护受访者的个人信息。

最后,网络调查问卷的回收率较高,不存在不能回收的问卷。

经过如上分析,我们将问卷设计完成后发布于网站之上,再经过大家的努力呼吁本地的和其他地区的在校大学生进行填写,使得我们的问卷广泛而真实。

二、资料

阅读已经融入到了大学生的生活当中,基于这一调查问题的设计、确定于实施,我们参考了于2010年一名匿名作者发表于论文网的《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和2009年石河子大学的朱秀玲同学的《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以石河子大学大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及发表在《青年文学家》上的《北京市大学生读书情况调研报告——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个案》。

其中的调查显示如下的现象:

(1)大学生读书时间少。

(2)大学生读书类型多样。

(3)大学生读书功利性强。

(4)阅读渠道多样,电子阅读成为时尚。

对于此大学生读书现状成因分析:

(1)网络和休闲娱乐挤占了大部分读书时间。

(2)课业负担重也是大学生读书较少的原因之一。

(3)就业压力大是大学生读书功利性的直接原因。

提出的建议:

学校方面

(1)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占领阅读主阵地。

(2)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和开放性功能。

(3)完善考核制度,把大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

学生方面

(1)抓住点滴时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树立远大理想,克服读书的功利性。

(3)培养广泛兴趣,不断完善阅读结构。

三、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活动

 

第一阶段:

网络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

我们是两阳中学高一级的学生,很抱歉耽误你几分钟的宝贵时间,为我们填写这份网络查问卷。

我们的目的在于了解现代大学生对于阅读书籍的各项调查,我们所得到的结果仅作为学术的研究之用,绝对不会用于其它任何私人、商业的目的,绝对不会泄露任何关于您个人的隐私,非常感谢你对我们活动的支持与合作。

 

再次感谢您的合作,祝您天天开心,事事如意!

第二阶段问卷分析

经我们的网络调查,显示,我们的受调查者中,绝大部分为普通本科。

重点本科与专科占小部分。

大部分为理工类专业,很少部分艺体类,文史类中等。

一半以上的受访者有课余时间阅读的习惯。

几乎很少部分受访者没有课余时间阅读的习惯。

有少部分受访者偶尔有课余时间阅读的习惯。

一.存在的现状

表1阅读方式统计图

1.1阅读方式多样

在阅读方式方面,63.3%被调查者阅读纸质书,半数被调查者会使用携带方便的手机电子书进行阅读,三成被调查者使用网络电子书进行阅读。

表明,利用手机和电脑来进行阅读,一渐渐成为主流,阅读的方式也不只局限于传统的实体书阅读,但实体书仍然占据着主体地位(见表1)。

1.2.阅读时间

1.2.1每日的阅读时间较少

在阅读时间方面,有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每天阅读时间低于1小时,34.4%的被调查者每天阅读时间为1—2小时,12.5%的被调查者每天阅读时间为2—3小时,7.3%的被调查者每天阅读时间多于3个小时(见表2)。

 

表2阅读时间统计图

1.2.2小说占据多数时间

阅读时间多于3小时的被调查者主要看小说,历史类居第二,社科类和杂志第三,经济类和传记没有。

阅读时间低于2小时的被调查者群体,在书籍类型的选择上分布比较平均,阅读时间越长的被调查者,其在书籍的选择上,偏向传记、历史类、小说等文学类书籍,阅读时间多于3小时的被调查者,则明显偏向小说、历史类书籍。

1.3阅读动因目的性明确

超过七成的被调查者认为课外阅读书籍增长见闻,出于兴趣爱好。

五成半的被调查者觉得课外阅读书籍可以提升个人内涵。

大概四成的被调查者是为了打发无聊时间。

也有四成的被调查者是学习需要。

体现了阅读的目的性较明确,多是出于兴趣爱好和增长知识见闻。

1.4阅读类型多样,与专业相关性不强

关于书籍类型的选择上:

小说排第一,受到过半数(53.6%)的受访者青睐,社会科学类书籍排第二,有47.4%的支持者,经济类、名人传记、历史杂志并列第三。

大多数的同学都喜欢读小说,而与自身专业相关的类型,阅读较少。

表3专业与阅读类型统计图

从专业类型与书籍类型的关系看:

文史类的大学生选择看社科类的居多,小说次之,经济、传记、历史排第三,杂志第四。

理工类的大学生选择看小说的居多,社科次之,传记、历史排第三,杂志第四,经济类最少。

无论是文史类还是理工类的大学生,选择看社科的被调查者,普遍还会选择看经济、传记、历史。

同时选择社科、传记、历史这三个选项的人很多。

艺体类的大学生选择看社科、小说的居多,经济类的最少(见表3)。

体现了大学生阅读类型多样,但与自身专业的相关性不强。

二、引起现象的原因分析

2.1生活水平提高,科技高速发展,人们进入信息化时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人们的读书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

阅读也不只局限于纸质实体书。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手机和电脑几乎成为大学生的标准配置。

同时,网络资源的丰富共享,使得用于阅读的花费也大大降低,甚至到了零花费的程度。

手机电子书的广泛推广使得大学生的阅读地点也可以随时随地,宿舍,食堂,教师,甚至走在路上也可以看。

这就大大丰富了大学生的阅读生活,使得大学生的阅读更加的贴近生活。

电子产品在大学生中的使用概率非常的大,从简单的通讯工具到游戏机、MP3、MP4等等,都占用了学生的大量课余时间,特别是电脑。

它的多功能和广泛性已经是许多自制力较弱的学生沉迷于泡沫剧、小说和游戏当中。

相应的,偶像剧和小说在女生中比较流行,而游戏与小说在男生中风靡多时。

但也有一些热气学习的受访者说:

“专业课程太多了,我连看专业课外书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看其他的课外书了。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

除了学业负担重外,一些学生过于热衷课外活动和网络游戏,这占据了不少的时间。

 

2.2实用主义成为当今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倾向

大部分大学生为了未来有一个更好的就业机会,所以在校园里不断地充电,尽己所能考各种各样的证书,例如:

四六级证书考试、计算机二级、公务员考试等等,都将学生的阅读局限在专业书籍和与证书相关的书籍,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所以课外知识从而受限。

在受条件限制只能选一本书的时候,他们会选择与考试内容相关,能指导自己考个好成绩的书而舍弃自己一直感兴趣的书。

某普通本科理工类专业同学如是说:

“我很喜欢看历史类的书,但是,由于我学的是理工类的,我必须得加强像数学,计算机、英语等科目的学习,因此,一般我去借书时,多借用此类学科的工具书或相关书籍。

即使借来了一些我感兴趣的历史书,都会把这些放在最后有空时阅读,但往往几乎一本书都看不完。

2.3不能合理的安排阅读时间,影响正常学习生活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同学都喜欢阅读,经常会看书直到深夜,这样的作息时间势必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生活,更甚者影响身体健康。

而不良的阅读方式,也是同学们的视力恶化。

这些,主要是由于大学中的管理较宽松,对于学生的课业要求也不是十分严格,导致了这种纵容现象。

一位自诩为资深网虫,并沉迷与网络阅读的同学发出了如下感叹:

大学空闲时间比较多,再加上我对专业不大感兴趣,经常觉得很无聊,就看书消遣,打发时间。

看书成为了我的生活习惯,几乎每天都在看,平均每天花在课外书上的时间大概有4、5个小时——上课无聊会看,平常在宿舍也看,就连晚上躺床上失眠都会拿着手机看,看到凌晨1到3点,经常睡眠不足,生物钟乱得一塌糊涂。

而且,使用电子产品阅读对眼睛伤害很大,影响身体健康。

 

第三阶段:

相应的建议

一、树立良好读书心态

正确的态度是一件事情成功与否的关键,主动的去读一本书,其效率往往远胜于被迫的读完很多书。

既然已经在读书,与其因被动而使自己痛苦,不如自己掌握主动权,积极为自己的人生规划打好基础,当读书变成一件快乐的事,烦恼便不复存在了。

良好的心态,能使人事半功倍。

二、正确的选择阅读的书籍

出版业的发展使得当下社会上散布着各种不同种类不同内容的书籍。

并非所有书籍的内容都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博览群书固然不错,可是谨慎选择也至关重要。

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如放松情绪,拓展视野,励志奋斗等用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书籍,才能在阅读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来者不拒的读书方式并不值得推崇,垃圾书籍的不良内容很容易影响大学生心理甚至引发民事或刑事案件。

所以,大学生在选择书籍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勤于思考,融汇吸收书中精华

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对于书中的观点,应在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后,批判的接受。

并非所有书中的表述都是绝对正确,读书不该盲目,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很多人因为周围没有读书氛围或者受到他人影响而不坚持读书,放大了不良的环境对自己的影响。

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自主意识的独立个体,因而也应当坚持自己的习惯和目标。

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应做的或者坚持自己应该坚持的,那么你周围的环境便会开始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控制自己总比控制环境要容易的多。

总而言之,读书是大学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学习方法和环节,发现自己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对提高读书效率和水平至关重要。

当代当学生应充分重视并从现在开始行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自己将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小结

调查结束了,但是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并没有结束,调查中显示的不仅仅是一些没有生命的数据,它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阅读理念,更是一种价值取向。

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读书现状应该引起每一个人的关注,阅读更应该成为一种全社会的行为,除了学校和学生,社会也有责任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形成一个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浓郁的读书氛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95年起,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目的就是向大众,尤其是向青少年推广读书活动。

身在热爱读书的国度,身在书香四溢的大学校园,我们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发展,在读书中提高,在读书中享受人生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