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10106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生活中的负数》教案

第一课时《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经历从天气预报中了解信息、表达信息并回答有关问题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对天气预报中的数学信息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

难点:

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教具学具

教材第1页的表格、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

同学们,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我想不少同学昨天都听了今天的天气预报,谁能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情况?

指名学生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情况,最好能说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二、认识温度

师:

谁还记得今年春节那天的天气情况?

学生如果说出春节那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要给予表扬。

师: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页,上面的图片显示的是某年春节这一天我们国家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情况。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看一看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自己读书,教师可个别指导。

师:

谁来说一说北京春节那天的天气情况?

最高气温是多少?

最低气温是多少?

生:

春节那天北京的天气是多云,最高气温是5摄氏度,最低气温是零下3摄氏度。

学生如果说最低气温是负3摄氏度,应给予肯定,然后指出:

负3摄氏度也表示零下3摄氏度。

教师完成板书:

城市天气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北京多云5℃-3℃

师:

谁知道5和-3也就是5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之间的“~”表示什么意思?

生1:

表示北京这天的气温最高是5摄氏度,最低是零下3摄氏度。

生2:

表示北京这天的气温在5摄氏度到零下3摄氏度之间,但最高气温是5摄氏度,最低气温是零下3摄氏度。

第二种意见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可参与交流并指导。

师:

谁来汇报一下其他三个城市的天气和气温?

学生说,教师完成板书。

师:

同学们刚才已经了解了这四个城市的气温情况,那么,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各指的是什么?

生:

一天的最高气温指的是这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温度是多少,最低气温指的是这一天中最冷的时候温度是多少。

师:

-3℃和5℃各表示什么?

生1:

-3℃是零下3摄氏度,表示比0℃低3度,是北京的最低气温。

生2:

5℃是零上5摄氏度,表示比0℃高5度,是北京的最髙气温。

师:

同学们看看海口和昆明的最高气温,25℃和17℃比较,哪一个温度高?

生:

25℃比过17℃高。

师:

我们再看哈尔滨和北京的最高气温,-10℃:

和5℃比较,哪一个温度高?

为什么?

生:

5℃比-10℃高,因为5℃是零上5摄氏度,-10℃是零下10摄氏度。

师:

很好!

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

-15℃和-3℃,哪一个温度低?

生1:

因为-3℃表示比0℃低3摄氏度,而-15℃表示比0℃低15摄氏度,所以-15℃比-3℃温度低。

生2:

它们都是零下的温度,15比3大,所以-15℃就更低—些。

师:

很好,那么你们知道-15℃比-3℃低多少摄氏度吗?

生:

因为15和3相差12,所以-15℃比-3℃要低12℃。

师:

同学们说得很正确!

看来大家已经明白了天气预报中的数据所表示的实际意义,那么,我们再一次观察第1页的图片和表格,你还想到了哪些问题?

生1:

哈尔滨的气温是最低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都在0摄氏度以下。

生2:

海口的温度是最高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都在0摄氏度以上,最高气温是25摄氏度。

生3:

昆明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也都在0摄氏度以上,但比海口低一些。

生4:

北京在春节的时候也比较冷,最低气温在零下3摄氏度左右。

师:

在同一天,不同城市的气温有很大差别,现在我们在地图上找找这几个城市,看看它们的位置与气温有没有关系。

师生共同找出这几个城市。

师:

谁能说一说这几个城市在地图上的位置?

指名学生回答,然后讨论交流。

生1:

这四个城市的位置与气温有关,越靠南边的城市气温越高,比如海口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比其他的城市髙,海口的最低气温达到了19而同一天哈尔滨的最高气温也只有-10℃。

生2:

我们国家由南到北大约有5500千米,所以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气候,同一天北方地区可能下雪,而南方或许正烈日炎炎,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三、课堂练习

师:

同学们已经能够读懂天气预报中的数学信息,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本第2页的天气预报图,请你当天气预报员,给大家报告一下图上几个城市的天气,同桌农互相报告一下。

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师:

刚才大家都当了预报员,那么,谁能像电视上的预报员那样给大家预报一下各地的天气情况?

指名学生预报八个城市的天气情况

师:

这几位同学预报得都很棒,下面,我们再来一起看看这幅图,图上哪个城市的气温最低?

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生:

长春的气温最低,最低气温是-12℃

师:

哪个城市的气温最高?

最髙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生:

武汉的气温最高,最高气温是13℃。

师:

你们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讨论后,提出问题。

四、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一起分析了课本上里现的几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情况,下课后也可以做一个天气预报的记录,看一看谁能在记录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问题。

请同学们按照课本第2页“练一练”第2题的要求,听取天气预报,记录明天表中列出城市的气温。

第二课时《初步认识正、负数和整数》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会写负数;知道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会比较简单整数的大小。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借助温度计,经历认识正、负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及认识整数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对负数充满好奇心,感受借助直观模型理解数学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读、会写负数。

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会比较简单整数的大小。

难点: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及认识整数。

教具学具

一支稍大的温度计、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师:

同学们,大家昨天都听天气预报了吗?

谁来说一说今天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指名学生说出预报的最髙气温和最低气温。

师:

大家估计一下,现在我们室内的温度是多少?

指名回答,可让学生说一说估计的依据。

师:

我们教室内的温度到底是多少摄氏度呢?

(拿出一支温度计)我这儿有一支温度计,上面显示的就是现在的室内温度,谁来读一读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指名学生来读。

可能出现读不对的情况,教师不作正确与否的评价。

由于当时室内的温度是不可预测的,可能出现两种情况,活动和对活动内容要视情况而定。

情况1:

室内温度正好在温度计有数的位置。

师: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温度的?

生:

温度计的边上有数,中间红色的水柱上升到几,就是几摄氏度。

师:

如果教室内的温度不是正好在有数的位置,应该怎样读出来呢?

生:

旁边没有数时根据两数之间的小格确定。

0到5之间被平均分成了5个小格,1小格就表示1摄氏度。

情况2:

室内温度不在有数的位置。

师:

同学们在温度计上读出温度没有,谁来说一说是怎样知道的?

生:

我发现10摄氏度到20摄氏度之间有10个小格,那就是说1个小格表示1摄氏度。

学生说不完整,教师介绍。

师:

观察老师手里的温度计,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1:

温度计有两排数。

生2:

温度计上有摄氏温度,还有华氏温度。

若学生不知道温度计上的C和F表示的意思,老师作简单介绍。

师:

我们平时用的温度计一般都有两排数,分别用C和F表示。

C表示测出的温度是“摄氏温度”,F表示测出的温度是“华氏温度”。

在美国常用华氏温度,我国常用摄氏温度。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读出摄氏温度就可以了。

二、认识正、负数出示课本第3页的图。

师:

谁来读一读这4支温度计上的温度,并说一说表示了什么?

学生读,教师板书相应的数值。

生l:

10℃表示零上10摄氏度。

生2:

-10℃表示零下10摄氏度。

师:

仔细观察这4个温度,你发现了什么?

生1:

有两个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有一个是0摄氏度个在0摄氏度以上。

生2:

有两个温度带减号,有两个不带。

生3:

带减号的都表示零下温度。

如果学生读出“负数”,给予表扬。

师:

对!

负10摄氏度、负5摄氏度都是比0摄氏度低的温度,负10、负5都是比0小的数,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数前面的这个“-”叫做负号。

(板书:

负数)

师:

这两个负数该怎样读?

谁来试着读一读?

指名学生读。

教师板书:

-10读作“负10”;-5读作“负5”。

师:

我们认识了负数,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任意写出3个负数,读给同桌听。

学生写负数,教师巡视,然后请几个学生汇报自己写的负数,教师进行激励性评价。

师:

好!

我们已经知道了比0小的数是负数,还有一种数叫正数,你们猜一猜什么样的数是正数。

生:

比0大的数是正数。

师:

对!

我们以前学过的除0以外的数都叫做正数。

(板书:

正数)

师:

正数也有符号,如12摄氏度可以写作+12℃(边说边在12℃旁边写出“+”)

师:

“+”叫做正号,写数时,我们可以省略,请同学们写出2个正数,同桌互相交流。

如果有学生写出分数,给予肯定,说明比0大的分数也是正数。

如果没有,可暂不作介绍。

师:

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

什么是正数?

什么是负数?

生:

比0大的数是正数,比0小的数是负数。

教师用纸条出示。

师:

对!

比0大的数是正数,比0小的数就是负数。

那0呢?

0是正数还是负数?

生1: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生2:

因为比0大的数是正数,比0小的数是负数,0既不符合正数的特点,也不符合负数的特点。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出现不同意见,让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

教师用纸条出示。

师:

小声读一读纸条上的这两句话。

三、认识整数

师:

刚才我们通过读温度计上的数据认识了正、负数,现在我把温度计横过来放,你们发现上面的刻度是怎样排列的?

生1:

中间是0,从0往右,分别是1℃、2℃、3℃……

生2:

从0往左分别是-1℃、-2℃、-3℃

师:

如果我们把温度计中间的玻璃管看作一条直线,温度计上的数都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

教师边说边画图:

画一条直线,平均分成若干份,标出0。

师:

1应写在哪儿?

生:

0的右边第1个点。

师:

2呢?

3呢?

学生说,教师写。

师:

向右边接着写还能在直线上写出多少个正数?

生:

无数个。

师:

-1应写在哪儿?

生:

0的左边第1个点。

师:

-2呢?

-3呢?

师生共同在直线上写出几个负数。

师:

向左接着写能在直线上写出多少个负数?

生:

无数个。

师:

我们一起来观察直线上这些数的排列,你发现了什么?

生1:

正数都在0的右边,负数都在0的左边。

生2:

0的左边都是负数,0的右边都是正数。

生3:

从0往右,数越来越大;从0往左,数越来越小。

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

如果出现第3种意见,教师可继续提问。

师:

-1和-3比,哪个数大呢?

如果没有出现第3种意见,教师可启发引导。

师:

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说得也很好。

老师告诉你们,直线上这些0,-1,-2,1,2……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整数。

(板书:

整数)

师:

谁来试着说一说整数包括哪些数?

生1:

正数、负数和零。

师:

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2:

整数是指比0大的数、比0小的数和0。

师:

根据正数和负数的定义来说,现在老师写一个数。

板书:

师:

这个数比0大吗?

生:

比0大。

师:

这个数是正数,但不是整数。

同学们都知道它是分数,所以,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

(教师板书)

师:

同学们观察以下直线上的数,想一想,0和正整数是我们以前认识的什么数?

生:

自然数。

-5-4-3-2-1012345

师:

对!

所以整数还包括自然数和负整数。

(教师完善板书)

四、尝试练习

师:

我们已经会比较自然数的大小,你会比较整数的大小吗?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页,看“试一试”中的几道题,自己试着做一做。

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

谁来汇报一下你填的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想法。

生1:

-4比0小,0比4小,所以-4比4小。

生2:

负数都比0小,正数都比0大。

五、课堂练习

1.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1题。

师:

接下来,我们做“练一练”的第1题,在括号里写出直线上的点所表示的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全班交流。

2.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2题。

师:

看第2题,把下面几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说一说想法。

3.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3题。

定的顺序排列,并用符号表示。

知道按一定顺序是什么意思吗?

生:

知道。

按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的顺序。

学生做完后,交流不同的排列方法。

六、作业布置

师:

完成“练一练”第4题。

收听天气预报,记录明天下列城市的气温,并按要求排列顺序。

请同学们课后完成。

第三课时《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熟悉的事物》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进一步认识负数,初步体会用正、负数可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并会运用。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结合的实例,经历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简单事物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正、负数表示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

能够说出正、负数所表示的意义,并会应用。

难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设计

一、生活中的负数

师:

同学们,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相信你们对负数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也用到了负数,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6页,自己读一读例4上方的内容。

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

师:

谁来说一说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生1:

我知道了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大约低155米,记作-155米。

师:

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是以0为界线划分的,你能说一说这里的0指的是哪儿吗?

生1:

是海平面。

师:

其他同学呢?

你们还了解到了什么?

生:

我知道了楼房的地下室可以用-1来表示。

师:

这里的0又是指哪儿呢?

生2:

地面。

师:

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请同学们再自己读一读第6页中间的儿行字。

学生自主阅读。

师:

你了解到了哪些可以用里、负数表示的事情?

生1:

前进50米,记作+50米;后退50米,记作-50米。

生2:

水温上升10摄氏度,记作+10℃;下降10摄氏度,记作-10℃。

生3:

赢利80元记作80元;亏损80元,记作-80元。

师:

你还知道生话中有哪些事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吗?

学生只要能说出意义相反的两个数量就要给予肯定。

二、设计记事卡

师:

通过吐鲁番盆地和地下室我们初步了解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可以用正、负数表示下面,请大家着一看第6页下方红红妈妈做的12月份家庭收支记录。

师:

从她的记录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生:

12月S日,爸爸工资收人3600元。

12月7日......

师:

同学们从红红妈妈的记录中了解到这么多信息,你们看蓝灵鼠在说什么?

生:

妈妈这样记事太麻烦了!

师:

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更简单、更清楚的记录方法呢?

生1:

可以采用列表的方法。

生2:

可以用正数来表示收人的钱,用负数来表示支出的钱,

如果学生说不出用正、负数表示收入、支出的钱,教师可参与交流,加以引导。

师:

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

接下来,同桌两人合作,试着为红红妈妈设计一个记事卡。

学生合作设计记事卡,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法,并进行指导。

师:

谁愿意把你们的设计方案展示下,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的?

生1:

表格中设计了日期、收入、支出、结余四个项目,然后把

相应的数据填入表中就可以了。

日期

收入

支出

结余

12.6

3600

12.7

280

12.11

650

12.15

3360

12.19

240

......

......

......

生2:

用正数表示收入的钱,用负数表示支出的钱。

日期

收支情况

12.6

3600

12.7

-280

12.11

-650

12.15

3360

12.19

-240

......

结余

三、课堂练习

1.教材第7页“练一练”第1题。

师:

看来生活中能用正、负数表示的事情还真不少,接下来大家看“练一练”的第1题,请同学们自己完成。

学生填完后,交流。

2.教材第7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全班交流。

四、问题讨论

师:

请同学们阅读第7页的“问题讨论”,奶奶在取款时发生了什么情况?

生:

奶奶从自动取款机取出1000元,屏幕上显示“结余-200元”。

师:

“结余-200元”是什么意思呢?

生1:

“结余-200元”是说奶奶的银行卡超支200元。

生2:

“结余-200元”是说奶奶把银行上的钱取光了,还欠银行200元。

......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对学生的回答作出适时评价,必要时教师可参与讨论。

师:

这就是说奶奶支出的钱比卡上的钱多了,所以银行卡上的钱出现了赤字。

那你能推算出奶奶的卡上原来有多少钱吗?

生1:

奶奶的卡上原来有800元。

因为奶奶一共取出了1000元,其中里面有200元是银行的,所以奶奶卡上原来应该有800元。

生2:

奶奶的卡上原来有800元。

因为如果奶奶取出1000元后,屏幕上显示“结余-200元”,那就应该是用1000元减去200元,就是800元。

只要学生对计算结果作出正确解释,教师就应给予表扬。

五、课外延伸

师: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负数,并学会了用正、负数表示简单的问题。

课后,请同学们给自己家设计一张记事卡,并记录自己家中一周的收入、支出情况。

第四课时《用正、负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能根据一定的标准,用正数、0、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相纖量。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进一步认识负数并用正、负数表示事物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正、负数来表达和交流。

重点难点

重点:

会用正、负数表示事物的量。

难点:

进一步认识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教具学具

教材第8页的表格。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

同学们—定经常看一些竞赛节目,如果我们要举办一次数学竞赛,你建议怎样规定竞赛规则?

指名发言,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二、数学竞赛

师:

我们的教材上也有一个数学竞赛的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8页,看一看有几个队在比赛,兔博士定的比赛规则是怎样的。

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内容。

师:

谁来说一说你从中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1:

有三个队在比赛。

生2:

比赛规则是:

答对1题得10分,答错1題扣10分,不回答不得分。

师:

再来看下面的表格,聪聪用不同表情的图像表示出三个队的答题结果。

你们能根据这些图像说出每个队的比赛情况吗?

生1:

前5道题,第一队答对三道,答错两道。

生2:

第二队答对三道,答错一道,有一道题没答。

生3:

第三队答对两道,答错两道,有一道题没答。

师:

同学们说得都不错,你们能根据比赛的得分规则用正、负数表示每个队的答题结果吗?

试一试,把得分填在课本上的表格中。

学生填写,教师巡视。

师:

谁来说一说第一队的得分?

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填

写的?

生:

第一队第1题、第3题、第4题答对了,各得10分,用10表示;第2题和第5题答错了,各扣10分,用-10表示。

师:

第二队呢?

第二队第3题没有回答,用什么数表示?

生:

没有回答,可以用0表示。

如果学生说不出“用0表示不回答”,教师可引导启发。

师:

根据竞赛规则,不回答不得分,不得分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呢?

学生说出第二队、第三队的得分,教师板书。

1

2

3

4

5

第一队

10

-10

10

10

-10

第二队

10

-10

0

10

10

第三队

10

10

-10

-10

0

师:

现在,请同学们当一次场外裁判,同桌两人可以合作,计算一下三个队现在的得分。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师:

谁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结果又是怎样的?

生1:

第一队5道题中3道答对了共得30分,又答错了两道扣掉20分,30减20,最后得了10分。

生2:

第一队第1题得10分,第2题又扣10分,是0分;第3题、第4题又各得10分,共20分;第5题又扣10分,最后共得10分。

学生的计算方法可能不同,只要正确就应予以鼓励。

三、质量检查

师:

刚才,我们用正数、负数和0表示每道题的得分结果,算出了每个队的比赛成绩。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事情可以用正数、负数和0表示。

请同学们读一读教材第9页例6的内容。

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内容。

师:

谁来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1:

一批袋装白糖,标准质量为每袋455克。

生2:

质检人员抽取7袋进行检测,结果是:

1号袋的质量是456克,2号袋的质量是453克……

师:

“标准质量为每袋455克”是什么意思?

生:

就是每袋装455克是符合标准的。

师:

请同学们把七袋白糖的检测结果与每袋白糖的标准质量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1:

我发现有5袋白糖的检测结果与标准质量不一样。

生2:

我发现1号袋白糖的质量比标准质量多1克。

生3:

我发现2号袋比标准质量少2克。

生4:

我发现3号袋和5号袋的质量跟标准质量一样。

师:

好,现在请同学们用正数表示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用负数表示比标准质量少的克数,符合标准质量的用0表示,填写下面的表格。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

师:

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填写的?

生:

我是这样填的,一号袋比标准质量多1克,记作+1;2号袋比标准质量少2克,记作-2;3号袋与标准质量一样多,就是符合标准质量,记作0;4号袋比标准质量多3克,记作+3;5号袋也符合标准质量,记作0;6号袋比标准质量少1克,记作-1;7号袋比标准质量多2克,记作+2。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四、扩展延伸

师:

观察我们填写的表格,不难发现,在抽检的7袋白糖中,有5袋与标准质量不一样。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物品的包装质量允许与标准质量有一定范围的误差。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9页中间的一袋盐,你知道这袋盐的标准质量是多少吗?

生:

这袋盐的标准质量是500克。

师:

那写的“±5克”是什么意思呢?

说一说你的看法。

生1:

我认为包装上写的“±5克”表示这袋盐的质量允许与标准质量有±5克的误差。

生2:

包装上写的“±5克”的意思是,这袋盐的质量最多比标准质量多5克,或者最多比标准质量少5克。

若学生不能说出第二种情况,教师可进行说明。

师:

刚才在讨论白糖质量检测的问题时,我们已经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物品的包装质量允许与标准质量有一定范围的误差。

这个包装上写的“±5克”的意思是,允许包装物品的质量有比标准质量多5克或少5克以内的误差。

也就是说,这袋盐的质量如果在495克到505克之间,都算是合格的。

五、课堂练习

1.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1题。

师:

我们看“练一练”的第1题。

这6名同学的平均体重该怎样求?

生:

用这6名学生的体重和除以6,求出他们的平均体重是38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