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郊区高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0118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郊区高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武汉郊区高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武汉郊区高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武汉郊区高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武汉郊区高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武汉郊区高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武汉郊区高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武汉郊区高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武汉郊区高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武汉郊区高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武汉郊区高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武汉郊区高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武汉郊区高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郊区高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研究》.docx

《《武汉郊区高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郊区高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武汉郊区高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研究》.docx

《武汉郊区高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研究》

《武汉郊区高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研究》

研究报告

吴家山中学执笔人:

张志勇

一、课题的提出:

课题的提出是实施新课改的需要:

2009年秋季进入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理念倡导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个性的发展,倡导体验与参与的教学模式。

英语新课标中提出: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教学中要坚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必须尊重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武汉郊区的高中,以武汉市吴家山中学为例,面对着很多挑战。

由于离市区较近,大批的优质生源流入到市区的名校就读,而还有部分学生来自下面农场的中学,他们在初中学习英语的条件较差。

因此,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学困生感到老师设计的内容太难,速度太快,甚至听不懂英语授课,课堂活动进展极不顺利;优生则抱怨教师拓展的知识太少,只学习课本知识“吃不饱”。

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基础较差的学生会因为跟不上进度而放弃学习。

同时也会影响优生的进一步发展。

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给英语教学提出了难题。

吴家山中学面临着生源外流、教师短缺、学校管理难度加大、家长期望与现实有较大差距等困难与挑战。

以上种种,都让我们深思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面对压力,学校领导班子加强调研,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实际因材施教,积极探索分层教学,希望增强学校竞争力,开辟在武汉市郊区高中阶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路子。

针对近年来高中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我校从2009年开始进行“英语分层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依据素质教育的思想,让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基本素质都得到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目的就在于会面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学性和积极性。

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通过适当引导,为他们进一步探索新知识指明方向,不断向新知识领域迈进,对于成绩中下的学生,教师可通过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循序渐进,步培育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实施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既调动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又是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学习积极性,减少厌学辍学现象的发生。

二、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主要基于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和可接受原则三大理论上,分层目标教学,就是要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愉快地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以“分层教学”为核心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策略,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起来,从而使他们乐学、和谐、主动地发展的这一思想上的,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宗旨的新型教学模式。

三、实验对象:

2009年招生入学的新生

2009年秋季入学的新生,中考成绩相差很大(见表一),对于报考特长班的学生而言,各农场中学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对文化课的学习普遍不感兴趣,因此投入到英语学习的时间和精力远不及专业课,一般说来,进入实验班的同学整体素质都较高,他们各科的成绩较均衡,而且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上进心都较强,学习自觉性较高,而进入特长班的学生,文化课基础普遍较低,这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较差,对英语学习几乎失去了信心,其它普通班的学生,学生的英语基础也参差不齐,为了保证英语基础好的学生的优势,提高中下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们把2009年入学的12个班中,选定6个班的学生全部重新组合,按英语成绩的高低分为A,B,C,D四个层次的实验班级,进行分层教学,合作学习。

其它6个班为非实验班级。

表一:

2009年新生入学情况表

分数段

110分以上

100-80分

80-60分

60-25分

百分比

20%

10%

40%

30%

四、实验周期:

第一阶段:

高一上(2009年9月—2010年1月)

第二阶段:

高一下(2010年2月—2010年7月)

第三阶段:

高二(2010年8月—2011年11月)

五、目的要求:

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目的就在于会面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学性和积极性。

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通过适当引导,为他们进一步探索新知识指明方向,不断向新知识领域迈进,对于成绩中下的学生,教师可通过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循序渐进,步培育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实施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既调动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又是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学习积极性,减少厌学辍学现象的发生。

第一阶段:

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根据学生的英语中考成绩及教学过程中掌握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A,B,C,D四个层次教学班,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实施分层次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第二阶段:

从2010年2月至2010年7月,对第一阶段教学实验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对各班略作调整,将B,C,D班中学习进步大的学生升到高一层次班学习,在原班级中感到学习困难的学生调整到低一层次的班级学习。

A班除教材内容外,可增加一些辅助教材。

B班仍按教学大纲要求开展教学。

C,D班根据实际适当降低教学难度,注意巩固基础知识。

第三阶段:

从2010年8月至今,跟踪典型,整理素材,对实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结论,总结课题研究实验经验,填写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

实验方法:

一、学生分层

二、教学目标分层

三、课堂教学分层

四、评价分层

五、阶段调整,激励进取

六、实施方法:

主要为分层次教学合作学习实验法,即参加实验的教师按照学生的英语中

考成绩,学习兴趣,水平,将学生分成ABCD四个层次的教学班级作为实验班级。

然后开始进行实验。

把2009年入学的12个班中,选定6个班的学生全部重新组合,按英语成绩的高低分为A,B,C,D四个层次的实验班级,进行分层教学,合作学习。

即高一(7)(8)A层班,高一(5)B层班,高一(3)(4)C层班,高一

(2)D层班。

其它6个班为非实验班级。

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任课教师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次教学目标,采用课堂教学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即使教学内容相同,教师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也包括课后练习和作业分层,课内指导分层,课外指导分层。

跟踪典型,整理素材,对实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结论,总结课题研究实验经验,填写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

七、实验的具体措施

1、学生分层

根据2009年学生的英语中考成绩,学习兴趣,水平,将学生分成ABCD四个层次的教学班级。

2、教学目标分层

任课教师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次教学目标。

层次

认知目标

能力目标

社会心理目标

 

D

掌握拼读取单词规则,拼写四会单词,朗读对话,了解课文大意。

根据一些提示来背诵对话在。

减低学生在学习上的自卑感,逐步树立他们学英语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C

要求学生能正确掌握英语基本语音知识和中学常见的英语语法知识,如动词的时态,名词单复数的应用,特殊疑问句,被动语态,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另外,熟悉掌握1000个单词。

能独立理解日常交际对话和运用有关句型和用语。

能看懂145-200字的短文,大概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情节。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B

能预习单词和课文,并了解课文大意,牢固掌握初中所学的语法知识,对新学的语法知识能迅速理解并掌握运用。

背诵对话并能进行角色扮演,流利地朗诵课文,阅读理解能力有较大大的提高。

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习信心,使学生充满成功感。

 

A

在掌握单词,课文,理解语法规则的基础上,能听懂课堂用语,能用全英回答问题。

能用英语写作文,归纳短文中心思想,灵活应用英语。

充分肯定他们在学习英语方面的成就,令他们认识到无论是重点班还是变通班,一样可以学好英语。

通过目标分层,协调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的关系,教师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既帮助暂时学业不良的学生排除学习上的障碍,又保证了优生朝更广阔的知识领域迈进。

而教师的教适应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力求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而言,即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即使教学内容相同,教师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具体来讲,教师在讲授教材内容时应从最低点起步,分类指导,做到“分合”有序、动静结合,并分层设计练习,分层设计课堂问题,分层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各得其所。

例如,在教学阅读课文时,按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出示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各单元的单词、词组、课文以及练习进行了目标分解,要求C层次的学生就文章细节、事实等回答那些可以从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

教师进行回忆性提问,即利用事实性问题,让学生追忆学过的基本内容;要求B层次的学生回答一般难度的问题,如中心思想或事情的前因后果等。

这类理解性问题旨在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要求A类学生回答有关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隐含意义等问题,以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在进行分层教学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明确提问的对象和目的,设法推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

还包括课后练习和作业分层,课内指导分层,课外指导分层

单词、词组的识记

A层:

当堂会读;能理解;能背诵

B层:

当堂会读;能理解

C层:

当堂会读;尽可能多理解

D层:

当堂会读;能理解一部分

课文理解

A层:

做好笔记;理解全文;背诵重要句型

B层:

做好笔记;理解全文

C层:

做好笔记;力争理解全文大部分内容

D层:

做好笔记;能理解文章部分内容

习题讲解

A层:

注重思路点拨;关注一题多解;课上做好错题整理

B层:

注重思路点拨;课上力求做好错整理

C层:

注重思路点拨;掌握同一类型题目的解法

D层:

注重思路点拨,引导;掌握题目的基本解法

4、评价分层

经常性的反馈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由于分层目标比较适合学生的学习准备水平,因而学生学习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具有加强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作用。

因此,各层次的教师都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形成性的评价。

评价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方式多种多样,提问,朗读课文,角色扮演,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等。

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C,D班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心理,品尝成功的喜悦。

对B班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

5、阶段调整,激励进取

在阶段考查,评价的基础上,负责各层次教学的教师要对本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充分的了解,并对他们略作调整,对进步明显的升高到一层次,对有后退的,在本层次学习仍跟不上的则降一个层次。

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特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与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为避免落差太大,可采取D和B互相调整,C和A互相调整的方式,学生都较愿意去到适合自己的班级,收到较好的效果。

如升到B班的袁鸣,雷玲同学学习热情很高,上课非常认真,作业也能按时完成,成绩一直在B中保持中上的水平。

而下到D班的易家君,张丹同学也能达到D班的教学目标,增强了学习信心,

八、课题实验效果分析

本次实验历时近两年,效果明显。

结果如下(见表三,四)

表三学期统考结果对比

学期项目

平均分

及格率(%)

第一学期

90.5

62

第二学期

95.9

75

学期统考是我校每学期进行的统一考试,也称为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由市教研室组织人员出题。

实施分层次教学后,学生的成绩有了提高。

A班的及格率达93%左右,B班的及格率达75%,C,D班的同学在学期统考后进行了一次适合他们水平的测验,即使学期统考不理想,也不会影响他们的期末总平分。

表四实施分层教学前后统考成绩对比

班级项目

平均分

及格率(%)

非实验班

85.27

54.36

实验班

99.49

73.53

从表中可看出,实施分层教学后,平均分提高了5.4,及格率提高了13.17。

实施分层教学后,优秀生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掌握的知识更牢固,更全面。

在学期统考中,A班99%及格,D班70%及格,带动了全校及格率的提升;D班的及格率虽然较低,但最高分可达近105分。

通过两年的实验,四个层次的实验班都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A班学生基本达到认知目标,能达到高中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要求,A班的学生在同级同学当中有了一种优越感,更加促进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因而较好地完成了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

B班的学生基本能达到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有的学生还能根据所学的句型自编对话表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特别是从D班上来的袁鸣,雷玲,他们的英语成绩一直保持在班上的中上水平,这份自信也促进了他们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

C班的学生能达到:

(1)能认知并拼写对话中要求掌握的单词,能基本认知文章中的单词,拼写要求重点掌握的词组。

对常见的语法知识仍有遗忘,需要反复操练和教师的提醒,得已基本掌握,能把各语法区分开,如不再会把直接引语的要求与被动语态的要求混在一起。

生词量不超过二十的短文理解正确率达到60%。

(2)学习兴趣有所提高,能主动学习,关心知识和了解外国的文化,社会情况和产品等,学习对话时,能把过去所学的内容,用英语回答教师的提问(只限于简单句)

D班学生基本达到认知目标,能拼写简单的四会单词(指字母量不多的单词),学生积极性较大,能主动找教师背诵对话,这也体现在考试中能基本完成对话填空这一部分知识上

九、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们采用“分层走班,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分层教学,给德育管理来了一定的难度。

按现行的分层教学的做法,每到上英语课,原各班固定班的学生就分散到指定的班级,组成临时课程班,AB班的学生属于中上,尚好管理,但仍觉得没有班集体的凝聚力。

而CD班的学生基本上是各各班的“双差生”,遵守纪律的能力较差,上课讲话,睡觉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共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整顿课堂纪律,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和效率,这还要与各班主任紧密联系,齐抓共管,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十、结论

分层教学模式是依据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而提出的一个崭新的命题,充分体现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本本”向人本的“转变”,是从“人人失败”向“人人成功”的转变。

我校2009年实施分层教学,合作学习模式后,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教学目标的分层,评价,检测的分层,改变了“学困生”始终处于落后,中等生永难名列前茅的状况,使基础近似“相等”的学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多数学生有进入本层前列的希望,从而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各层学生在适合自己的空间学习,使“学困生”走出低谷,看到希望,中等生不再满足及格,积极进取,优等生勇于竞争,尽展才华,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分层教学不但满足了学生当成功者的愿望,而且使学生在成功中获取成功的乐趣和学习动力,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所以,我想“分层教学”不仅体现出了人性化的最新教育理念,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结构。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学会怎样学习,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不论A层次学生还是B层次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受益终身。

诚然,一种新的教学思想的成熟和发展,还需经历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反复检验,作为从事教学工作的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敢于创新,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

十一、重大成果体现

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了整体提高,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下面是学生在课题研究前与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后2010-2011学年度统考试卷中英语成绩对比情况分析表:

实验班级

人均分

非实验

班级

人均分

实验班级比非实验班级增长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二(7)(A)

96.07

119.51

高二(8)

95.14

102.13

+1.56

+17.38

二(3)(C)

83.44

95.42

高二

(1)

82.02

89.00

+1.42

+6.42

(2)(D)

76.93

82.07

高二(12)

77.91

79.41

-0.98

+2.66

二(4)(C)

82.76

89.6

高二(11)

82.83

85.32

-0.07

+4.28

二(10)(A)

99.41

115.23

高二(9)

91.69

102.70

+7.72

+12.53

二(5)(B)

90.90

103.08

高二(6)

90.00

100.11

+0.9

+2.97

教师在实践中增强了对教学的自我意识,构建起了自己对英语教学的新的理念。

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主动计划、检查、评价、反馈及调控自身的教学行为,既找到了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又发现了研究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

教学的相互适应、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的相互适应、教师课堂管理控制和学生自主活动、语言知识输入和输出的相互适应等,为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通过分层次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同时也通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努力,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也就是在2012届高三起点考试中,我校的高三应届班(主要也是课题研究的实验班级)的英语成绩取得了较好成绩,现作以下的情况分析表

吴家山中学2012届高三9月调考成绩统计表

 

 

实验班

 

 

 

 

 

对比班

 

 

 

分数

7/A

10/A

5/B

3/C

4/C

2/D

8

9

6

1

11

12

120

4

5

0

0

0

0

2

2

0

0

0

0

115

10

10

1

0

1

0

8

7

0

0

0

0

110

15

14

4

1

1

1

12

12

1

1

0

0

105

21

20

7

1

3

1

16

17

4

5

1

1

100

26

24

12

4

6

1

24

20

7

10

1

1

95

31

29

17

9

9

1

33

24

18

17

7

1

90

38

40

25

12

15

2

37

32

23

22

11

1

85

44

48

34

17

22

8

43

40

30

34

18

7

80

44

51

36

21

25

17

44

50

35

42

21

15

75

44

51

39

28

30

22

44

50

40

47

26

17

通过历时两年的分层次教学,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其它综合能力都有所提高,笔者用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在实验前与实验后都已作过比较,实验班成绩都明显高于非实验班级,特别是在今年的9月调考中,我校各班英语成绩(尤其是实验班)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对各班学生的成绩作了分析比较,实验班级呈正态分布,有的遥遥领先。

十二、反思总结

1.兼顾全体,不偏废任何一个学生。

分层指导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但是学生的学习压力无形中也在增大,分层教学中的“滚动制”使部分学生,尤其是A和B班中较差的学生总是处于紧张状态之中,担心自己被淘汰下去。

一旦被淘汰,对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兼顾全体同学,不仅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机会。

同时也使好学生能有机会接受更多的新知识。

2.密切师生感情,尤其C层学生。

分层教学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主要反映在C层学生中。

学生认为自己在差班,感觉低人一等,被人瞧不起。

这种自卑心理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英语学习,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所以,在分层教学中,我对C层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关心和“袒护”,并多与他们沟通,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消除他们怀疑的态度。

3.加强学法指导,获得同一成绩的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不相同。

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多是因为学法不当。

所以在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学生在学习风格,学习方法上的不同,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策略,总结应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自助、自主地搞好英语学习。

[结束语]:

分层次教学立足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因而必须使教学要求适合每一个层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获得成功与自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符合学生发展客观存在的实际,特别是目前我校学生的英语分化较严重的情况下,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别”,做到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

这种教学方法符合课堂教学的原则,教学过程中采取全班教学解决共性问题,可采取分层教学解决个性问题。

尤其还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这样教师的“导”适应了学生的“学”,也能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使用;分层教学与分类指导使教师的“教”适应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促使“教”与“学”互应,这就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常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英语教学的漫漫长路上,我们将会不遗余力地不断探索出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使高中阶段的英语能与时代接轨,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陈丹萍.“英语分层教学的研究”,《基础英语教育》,2006年第2期

2.《教学与管理》(2001年7月)

3.国家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课堂教学方法与艺术丛书》因材施教和策略和方法。

(于明主篇国际文化出版社)

5.《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蔡克勇著,1999年10月,吉林人民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