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转变后进生的策略.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11349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班主任转变后进生的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班主任转变后进生的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班主任转变后进生的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班主任转变后进生的策略.doc

《浅谈班主任转变后进生的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班主任转变后进生的策略.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班主任转变后进生的策略.doc

浅谈班主任转变后进生的策略

摘要: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而素质教育的精髓就在于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全面、主动地发展。

但由于遗传、家庭、社会环境和班主任等原因造成在学生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后进生”。

后进生是学生群体的组成部分,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是当前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全体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本文从班主任角度出发,浅析班主任帮助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关键词:

班主任、后进生、策略

一、后进生的定义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

“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

1、智力发育迟缓的;2、学业成绩不良的;3、被孤立和拒绝的;4、有过错的;5、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6、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

这些学生往往被人称之为“后进生”,后进生一般性格孤僻,感情脆弱,有强烈的自卑感,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其他同学怀有“戒心”,甚至“敌意”。

因此,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和后进生相处一直是左右师生关系的敏感问题。

也就是说,“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品质上、学习上或者在某些方面不如其他学生优秀的那部分学生。

他们在思想认识、行为习惯、学习成绩、人际交往等方面往往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心理上往往表现出自尊和得不到自尊的矛盾、好胜而不能取胜的矛盾、有上进心的愿望和意志薄弱的矛盾等方面。

后进生无论是在思想品德上的后进,还是在学业上的后进,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长期慢性发展的结果。

二、成为后进生的原因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用人才,是摆在我们每位班主任面前的新课题。

由于遗传因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贪玩好耍、学习成绩低下、思想品德不良等后进生。

就班主任对于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来说,或者是因为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要求过高,过细;或者班主任的谈话不能涉及学生的灵魂,事事否定,草草了事,甚至随意下结论;或者班主任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些学生;或者班主任只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或者因为班主任在关爱学生的同时,忽视了最需要关爱的孩子。

三、班主任转变后进生的策略

(一)、有效沟通、加强了解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班主任通过谈话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这是争取后进生转化的核心方法。

教师掌握谈话技巧才能使谈话深入,才能把握住他们的思想脉搏,寻求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

因此,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应做到多倾听、少诉说;多理解、少抱怨。

尊重和理解后进生,就是要平等对待学生,及时和他们沟通,让他们把老师当成知已,畅谈思想,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赖。

同时,老师应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通过平等的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教育和帮助他们,促使他们进步。

在谈话中注重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对后进生尽可能表达好的沟通,主要不是劝人遇事多往好的方面想,而是善于发现并肯定后进生,哪怕是细小的进步。

每个学生都在努力尝试,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

一次小小的成功所产生的冲击波,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因此,做为班主任,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丝关爱的微笑,一个有力的手势,一句云淡风轻的话语,往往能使一颗黯淡的心闪闪发光。

(二)、以人为本、给予关爱

陶行知有句名言: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与爱迪生。

的确是这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可是好学生与后进生相比,好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赞扬要更多一些。

而后进生就经常成了被人遗忘的对象,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呵护。

因此,班主任对待后进生更需要付出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很多老师没有真正地体会到这点。

他们对优等生关爱有加,呵护备至,从座位编排到课堂提问都是优先考虑,而对后进生却没有这样的“礼遇”,常常恶语相对,冷眼相待,或者是对他们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

久而久之,促使后进生形成了我行我素、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的心理,他们厌学逃学,甚至与老师作对。

产生这种局面是与老师的态度有很大关系的。

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法。

因此教师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上课充满激情,对学生一视同仁,特别要尊重和关心“学困生”。

对待“学困生”,教师要经常与他们接触,多参加他们开展的一些活动,找其谈心,使他们感觉到教师对他们寄予的厚望,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责任。

俗话说:

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功。

让学困生明白,学习有困难不要怕,重要的是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共同去把学习大道上的障碍物搬掉,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我们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地位,淡化自己的老师权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理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摒除师生之间的隔阂,使他们在感情上接受我们。

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你,同时也会慢慢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三)家校配合、形成合力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单靠教师、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利用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的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的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

为此,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应当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引导家长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开展适当的家庭教育,并主动向教师反映子女在家的情况,以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学生的品行,成绩的好坏和家长有着直接的关系,同后进生的家长保持联系尤其重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及时把差生的进步和成绩给予肯定、表扬,教育家长改正对后进生的粗暴教育,消除父母与子女的紧张关系。

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班会等时间请一些社会上的名人给后进生上一些道德课、法制课、理想教育课等,以便他们能树立信心,改掉坏习惯,发奋学习。

转化后进生要做持久、艰辛的工作,只要每位教师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倾注爱心,必定能点亮后进生心中的“绿灯”。

(四)耐心指导,反复教育

大家都知道,有的学生成为后进生不是突发的,后进生的转化自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要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提高进步自信心都必须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

因此,班主任要经常抓、反复抓,要有耐心。

后进生犯了错误,班主任不要过早下结论,要允许他们说明原因,耐心教导他们,引导他们慢慢改正。

即使后进生与班主任发生了对抗,班主任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多做自我批评,多与后进生谈心,设法消除其恐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因为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它受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制约,对后进生的教育不可能指望一次大会,一次谈心便可奏效。

即使奏效,也可能随着时间、环境、情感的变化而出现反复。

因此,作为班主任,绝不能急于求成,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千万不能因为行为上的反复就放弃教育,或采取抱怨、讽刺、挖苦的态度,那样只会前功尽弃,只要我们不气馁,拿出自己最真挚的耐心和爱心,肯定进步,指出不足,鼓励他继续努力,彻底改变后进生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后进生是可以转变的。

   总之,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

班主任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不要轻易的认为他们有所转变就放心了或放松了,而要时时提醒、时时鼓励,有一点反常现象就应及时引导。

对产生反复的后进生仍要尊重、信任他们,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

同时,班主任要与任课老师、同学、家庭相互协作形成教育合力,增加后进生受教育的时机,从而加快后进生的转化。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