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11372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Word文档格式.docx

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

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

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

A.肯定人和人性B.否定教皇权威

C.反对君主专制D.提倡因信称义

【答案】A 

【解析】题中材料将“人”置于世界的中心、人性可以升华,可知这段材料的主旨是A。

6.刘祚昌教授认为:

“宗教改革猛烈地冲击了天主教会,促成了教会的分裂,有力地削弱了封建统治,从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活动,为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下列不能印证材料主旨的是(  )

A.宗教改革形成了资产阶级的宗教理论

B.宗教改革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时代开始

C.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D.宗教改革形成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精神武器

【答案】B

【解析】宗教改革兴起的背景之一就是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宗教改革的实行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是导致资本主义时代开始。

故B项理解错误。

宗教改革中出现的“因信称义”、“先定论”等理论,体现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精神武器,由此可见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7.“要触犯当时的社会制度,就必须从制度上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

”为此,西欧掀起了(  )

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D.工人运动

【答案】C

8.1689年,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

“人人放弃其自然法的执行权而把它交给公众,……这样,就授权社会,或者授权给社会的立法机关,根据社会公共福利的要求为他制订法律,而他本人对于这些法律的执行也有尽力协助的义务。

”引文表明他主张(  )

A.君主立宪B.人民革命权利

C.社会契约D.三权分立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洛克认为,人们把自然法的执行权交给公众,由公众授权成立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根据公众利益制定法律,人人都要遵守制定的法律,这是对社会契约思想的描述,故答案选C。

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9.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

“瞧!

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

”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

A.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B.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潮的理解能力。

“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

崇尚理性。

故答案选D。

10.1655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写道:

“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

”这一思想反映了(  )

A.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B.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说

C.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

D.工业革命后的空想社会主义

易错起源1、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例1.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

该观点应是(  )

A.水是万物的本原       B.感觉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D.美德即知识

【解析】古希腊智者学派强调人的地位与作用,故C项符合题意。

A项是泰勒斯的观点;

B项是普罗泰格拉的观点;

D项是苏格拉底的观点。

【变式探究】普罗泰格拉等称自己为智者或“有知识的人”,苏格拉底则“自知自己无知”。

这种差异反映出(  )

A.前者的文化素养更高

B.后者兼顾知识与道德

C.两者受教育程度不同

D.两者对知识认识不同

【解析】公元前5至前4世纪,教授修辞学、论辩术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被称为“智者”,普罗泰格拉就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而苏格拉底则提出“知识即美德”,并要求“认识人自己”,这就在智者学派的基础之上兼顾知识与道德。

故B项正确。

【名师点睛】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比较项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不同点

对道德的认识

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各种知识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础

强调知识的作用,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民主政治

主张民主政治,有些激进学者还提出城邦公民应该人人平等

主张有知识、有德识的少数人治国,对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政治表示强烈反对

历史地位

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相同点

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把研究的领域由神和自然转向了人和人类

【锦囊妙计,战胜自我】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不同

项目

中国儒家思想

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

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

强调社会中的“人”,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

特别强调人的“个体”,强调人的主观感受

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

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重视伦理道德,维护封建专制

强调人的平等,为西方近代民主奠定基础

研究自然科学的态度

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

充满理性与激情,关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

易错起源2、文艺复兴

例2.文艺复兴揭开了宗教神秘的面纱。

人们在谈及文艺复兴时,常常引用罗沙克的名言:

“我研究了古人,为自己开辟了道路。

”这说明(  )

A.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希腊文化来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思想

B.人们找到了自我,不再信奉上帝

C.民主、自由等新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

D.封建专制制度受到了沉重打击

【变式探究】历史学界普遍把出生于十四世纪初的彼特拉克视为人文主义之父。

有一位学者描述了有彼特拉克生平的四件事情,可说明“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之父”这个论题的是(  )

①他最初学习法律,后因经济问题改投神职成为教士。

②他的拉丁文造诣高,并以意大利方言创作美丽诗歌。

③他的著作常叙述自己,以追求名声,显示个人主义。

④他曾经攀登法国南部高山,为了居高临下欣赏美景。

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

【名师点睛】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点

(1)重视现实生活,蔑视关于来世或天堂的虚无缥缈的神话,因而追求物质幸福,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2)主张人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潜能,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

(3)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反对虚伪造作,欣赏新的文学艺术和新文化的表现形式。

(4)重视科学实验,反对经验论。

(5)强调发展个性,反对宗教禁锢人性。

(6)以人为中心,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赞扬英雄史观,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

【锦囊妙计,战胜自我】全面评价文艺复兴运动

(1)积极方面

①思想方面,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赞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②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开辟了道路。

③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④自然科学方面,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2)消极方面

①文艺复兴运动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等。

②文艺复兴运动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特性看作全人类普遍的人性,掩盖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的对立。

易错起源3、宗教改革

例3.“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

……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他的家。

即便是金碧辉煌的教堂,他(上帝的代称)如不在那里说

话,就说明他不住那里。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要简化宗教仪式     B.信仰即可得救

C.否定教会的权力D.上帝无处不在

【变式探究】“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

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

”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

A.否定宗教信仰

B.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C.挑战教会权威

D.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解析】材料把教会比喻成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而宗教改革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说明教徒不再通过教会与上帝取得联系,而是自己直接与上帝接触,实际上是在挑战甚至否认教会权威,故选C项。

【名师点睛】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的不同

方面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指导思想

肯定人性,反对神性

仍以宗教观念为基础,承认神的存在,强调信仰和服从

斗争形式

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

借助宗教异端的形式,斗争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对宗教的态度

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仍对教会势力持和解的态度

否定教皇权威,建立新教

群众基础

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和社会上层开展

是一场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的社会运动

历史作用

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在思想和社会领域里扫荡天主教会,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锦囊妙计,战胜自我】宗教改革的历史影响

(1)是一场反封建反天主教会的社会性的政治和思想运动。

(2)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各国王权得到了加强,为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

(3)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了人文主义观念,形成了人文主义宗教观。

(4)为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5)促进了西欧国家民族文化和教育发展。

(6)促进了欧洲科学技术的发展。

易错起源4、启蒙运动

例4.“18世纪的自然科学家相信,科学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

理性是正确方法的关键,它甚至会毁坏宗教法庭的基础。

”该材料主要强调(  )

A.科学革命启发理性的出现

B.理性主义思想成为科学革命的根源

C.启蒙运动破坏了天主教规

D.科学革命冲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变式探究】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人让·

梅叶说:

“人们必须仅只遵循人类的理智和智慧的法则……因为这样的做法比起他们迷信的宗教中的一切虚伪规则和荒唐的仪式来,要给所有的人们肉体上和精神上带来多过千百倍的幸福、快乐和安宁。

”他的意图是(  )

A.揭露封建神学世界观的虚伪

B.掀起改革封建宗教的巨浪

C.确立“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信条

D.号召人们与封建专制作斗争

【名师点睛】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批判对象:

文艺复兴运动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而启蒙运动则直指整个“黑暗的中世纪”。

(2)涉及领域:

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

(3)批判形式:

启蒙运动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4)思想特点:

启蒙运动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他们高举民主、科学大旗,为解放全人类宣传理性真理。

【锦囊妙计,战胜自我】欧洲启蒙思想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比较

欧洲

中国

 

条件

经济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发展迅速

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制度阻碍,发展缓慢

政治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不断,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统治风雨飘摇

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资产阶级尚未形成

思想

在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下,人文主义思潮深入人心

八股取士阻碍科学文化发展,封建文化仍占统治地位

内容

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为资本主义社会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政治方案,并付诸实施

抨击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质

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其思想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

影响

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并深刻影响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对人类社会影响深远

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对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尚未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未能撼动封建统治根基

1.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他们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

材料表明“新教育”(  )

A.以培养通才为主要目的B.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

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D.反映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

【解析】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不能算作是通才教育,故A项错误;

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不是材料反映信息,故B项错误;

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是文艺复兴宗旨,故C项错误;

材料中“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信息体现资本主义时代发展的需求,故D项正确。

2.与同时期法国相比,18世纪早期英国的启蒙思想家较少对现实政治进行批判,而更多的是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对未知科学领域的探索。

英法启蒙思想家出现上述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水平的差异B.政治制度的差异

C.文化环境的差异D.国际地位的差异

3.“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

”为此,法国思想家(  )

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D.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

【解析】A项是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主张,与17世纪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B项是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内容,故B项错误;

C项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内容,故C项错误;

D项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内容,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

4.康德说: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审判”。

这里“批判”的本意是强调(  )

A.批驳否定B.批评指正

C.质疑分析D.理解同情

5.从伏尔泰的自由和法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卢梭的人民主权到康德的道德有限理论,这些观点(  )

A.来源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践B.构建了系统的民主思想体系

C.没有解决民主制度的运作问题D.实现了德治和法治的统一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的主张,这些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上的体现,不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践,故A项错误;

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从不同角度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因此构成了系统的民主思想体系,故B项正确;

材料中提出的三权分立、人民主权为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基本的运作模式,故C项错误;

材料中并未体现出德治的要求,故D项错误。

6.一名英国学者称:

“英国人把议会比作政坛大本钟——除了还在那里闹出点动静外,没有更大用处。

A.代议制民主政治已丧失存在基础B.议会不再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

C.内阁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D.英国君主立宪制不适合英国国情

【解析】代议制民主政治不可能丧失存在基础,故A项错误;

议会依然能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故B项错误;

句子的主干是“议会没有更大用处”,这说明有用处的另有其人,即为首相,故C项正确;

英国君主立宪制适合英国国情,故D项错误。

7.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宣布废除封建贵族等级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

这种制度变革(  )

A.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

B.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

C.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

D.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到来

8.当各州对西部土地争夺难决的时候,应各州要求,1780年10月邦联国会决定,凡可能割让或转让予合众国的土地,“其日后的处理应符合于合众国的公共利益”。

纽约等州因此放弃其西部土地权,使之成为国家的“公共土地储备”。

从中得到的借鉴是(  )

A.中央扩权有利于缓解各州纠纷

B.联邦制能够维系中央与地方的平衡

C.邦联制有利于强化中央控制力

D.向西扩张领土可提升国家的凝聚力

【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当各州出现争夺西部土地的纠纷时,凡可能割让或转让予合众国的土地,“其日后的处理应符合于合众国的公共利益”体现了中央扩权,纽约等州因此放弃其西部土地权,使之成为国家的“公共土地储备”,体现了扩权有利于缓解各州纠纷,故A项正确;

1780年尚未实行联邦制,故B项错误;

邦联制有利于强化中央控制力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

材料与向西扩张领土无关,故D项错误。

9.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

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

”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

A.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B.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C.确立了联邦民主共和政体D.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帝国政府向皇帝负责,故A项错误;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下皇帝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故B项错误;

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故C项错误;

题干中“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说明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故D项正确。

10.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而与此同时兴起的民族主义潮流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

A.自由主义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

B.社会主义尚缺乏成功的客观条件

C.民族主义催生了欧洲的自由主义

D.资产阶级决定着欧洲历史的发展

11.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

“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

”在巴黎公社选出的89名委员中,工人30多人、知识分子30多人、职员约10人。

材料表明巴黎公社在政权建设上的划时代意义是(  )

A.消除了选民在职业、性别上的限制

B.建立起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

C.探索了实现劳动者解放的政治形式

D.公社委员会实行了权力集中

【解析】据材料“工人30多人、知识分子30多人、职员约10人”可知并未消除选民在职业上的限制,且未体现在性别上的限制,故A项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建立起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故B项错误;

据材料“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和“在巴黎公社选出的89名委员中,工人30多人、知识分子30多人、职员约10人”可知探索了实现劳动者解放的政治形式,故C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公社委员会实行了权力集中,故D项错误。

12.列宁说:

“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据此可知,列宁认为(  )

A.俄国参加“一战”引发了“二月革命”

B.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

C.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D.“一战”前夕的沙皇政府的统治最脆弱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让每个人有尊严生活的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培育这种制度的土壤。

先秦中国不例外。

之所以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形成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当时两地强者、掌权者追求政治利益的主观欲望与维护既得利益的客观统治手段的差异所致。

客观统治手段的差异,包括对被统治者的欺骗技巧是否高明以及是否采用斩草除根式的残暴镇压等。

强者、掌权者的主观欲望与客观统治手段的差异,决定了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形成不同的政治制度的结果。

——陈忠云《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的比较》

材料二

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关系在今天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在人民与代议机关的关系上,“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其二,在代议机关和行政、司法机关关系上,后者由前者产生,它们是单向的制约关系,而不是双向的制衡关系,即遵从议行合一的原则;

其三,在行政、审判、检察机关之间存在着分工和相互制约,这和“三权分立”有本质的区别。

“三权分立”下,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相互制约、彼此牵制,那么,也就意味着代表人民意志的立法机关要受到非选民选举产生的力量的制约,这实际上降低了立法机关的地位,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落空,人民当家作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姚爱芳《中西政治制度基本原则比较与当代中国的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作者对东西方两种政治制度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不推行“三权分立”的原因。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答案】

(1)制度:

先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古希腊:

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制。

理解:

作者认为东西方政治发展的不同原因主要是统治者主观意愿和政治利益的体现,从具体上看是东西方统治手段的区别。

(2)原因: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这就决定了权利来自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佳体现,它是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最高国家权利,并且受人民的监督;

三权分立是资产阶级内部利益的一种瓜分和调整,它所制衡的是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而不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趋势:

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从专制、人治到民主、法制的重要历程。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帝曰:

“三代受命,其符安在?

灾异之变,何缘而起?

董仲舒答曰:

“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累德之效也。

……上下不和,则阴阳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