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12190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docx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十四)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是围绕什么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组织的?

()

A.教学和成长

B.学习和发展

C.教学和发展

D.学习和教学

2.在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中,学生的先前基础知识、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差异等属于()。

A.文化差异因素

B.社会差异因素

C.群体差异因素

D.个体差异因素

3.教育心理学家们进行最早、最多的一项研究内容是()。

A.发展过程

B.学习过程

C.教育过程

D.教学过程

4.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桑代克

5.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是()。

A.马卡连柯

B.苏霍姆林斯基

C.乌申斯基

D.谢切诺夫

6.20世纪60年代,苏联的教育心理学家们进行了著名的“教学与发展”的实验研究,其带头人是()。

A.赞可夫

B.列昂节夫

C.鲁利亚

D.鲁宾斯坦

7.皮亚杰的研究表明,感知运动阶段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儿童渐渐获得()。

A.客体客观性

B.主体客观性

C.客体永恒性

D.主体永恒性

8.在论述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重要概念的是苏联心理学家()。

A.巴班斯基

B.彼得罗夫斯基

C.维果斯基

D.斯米尔罗夫

9.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12~18岁的个体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友爱亲密对孤独

10.卡特尔根据对智力测验结果的分析,将处理数字系列、空间视觉感和图形矩阵项目时所需的能力称为()。

A.晶体智力

B.流体智力

C.三元智力

D.情绪智力

11.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能正确建构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利用这些意识察觉做出适当的行为,并规划、引导自己的人生,属于()。

A.人际智能

B.内省智能

C.自然观察智能

D.逻辑一数学智能

12.教师要从过去作为单纯灌输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推动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这属于教师角色中的()。

A.研究者

B.设计者

C.促进者

D.终身学习者

13.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称为()。

A.教师控制点

B.教学反思

C.教学效能感

D.教学操作能力

14.揭示了“教师的期望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发生积极变化”这一原理的效应称为()

A.霍桑效应

B.罗森塔尔效应

C.巴纳姆效应

D.费斯廷格效应

15.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

这种反思方法称为()。

A.行动研究

B.详细描述

C.教学日记

D.交流讨论

16.教师职业倦怠是用来描述教师不能顺利应对()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A.个人压力

B.生活压力

C.工作压力

D.社会压力

17.费登伯格认为,职业倦怠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一些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果,这是一种()。

A.临床心理学的观点

B.社会心理学的观点

C.工作环境的观点

D.社会历史学的观点

18.研究表明,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是那些低自尊或外控的教师,以及具有()。

A.A型人格的教师

B.B型人格的教师

C.C型人格的教师

D.D型人格的教师

19.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引起学习发生的是个体的()。

A.成长

B.经验

C.反射

D.反应

20.达尔文小时候曾被认为是低能儿,牛顿小时候成绩很差,华罗庚在初一时还补考过数学,后来使他们大脑中的潜能发展起来,并产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A.学习

B.成熟

C.时间

D.年龄

21.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是()。

A.模仿

B.顿悟

C.灵感

D.试误

22.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并强调知识的动态性,这种知识观属于()。

A.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3.20世纪60年代,将“来访者中心疗法”移植到教育领域,创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和教学理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

B.罗杰斯

C.罗洛·梅

D.布鲁纳

24.动机产生的基础是()。

A.兴趣

B.需要

C.态度

D.信念

25.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称为()。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近景动机

D.远景动机

26.在各种有影响的动机理论中,归因理论最为强调()。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个性

2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知识的功能?

()

A.预期功能

B.监督功能

C.调节功能

D.辨别功能

28.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对知识进行分类,其中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属于()。

A.隐性知识

B.显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

29.技能被定义为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肢体动作方式和()。

A.智力动作方式

B.操作技能方式

C.运动技能方式

D.思维方式

30.因为解决问题需要对原有知识、原则进行重新组合,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迅速提取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储存在()。

A.感知

B.思维

C.注意

D.记忆

31.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A.学习态度

B.学习习惯

C.学习动机

D.学习策略

32.元认知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即元认知控制和()。

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计划

C.元认知监控

D.元认知调节

33.教学模式中尤其适合教授那些学生必须掌握的、有良好结构的信息或技能的是()。

A.适应性教学模式

B.掌握学习模式

C.独立学习模式

D.直接教学模式

34.个别化教学的典型代表是()。

A.情境教学

B.支架式教学

C.程序教学

D.复式教学

35.在布罗菲和伊伏特逊划分的课堂管理阶段中,教师要花较多的时间监控和维持管理系统,而不是直接教授规则和程序的是()。

A.小学低年级阶段

B.小学中年级阶段

C.小学高年级阶段

D.小学整个阶段

36.下列选项中,常常被用来改善个别学生在课堂上的捣乱行为,也可用于整个捣乱班级行为矫正的最有效方法是()。

A.以家庭为背景的强化

B.个人日志卡

C.整班代币强化

D.集体绩效系统

37.狭义的德育是指()。

A.社会德育

B.社区德育

C.学校德育

D.家庭德育

38.德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

A.导向作用

B.制约作用

C.积极作用

D.影响作用

39.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

A.数量标准

B.质量标准

C.形式标准

D.内容标准

40.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A.人际关系

B.社会化人格

C.个性特征

D.社会适应能力

41.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4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

A.纪律约束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集体教育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4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品德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应当()。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而定,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44.“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所体现的是()。

A.智育过程规律

B.体育过程规律

C.德育过程规律

D.美育过程规律

45.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A.德育目标

B.德育原则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46.德育的“知行统一原则”指的是()。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B.感性和理性相结合

C.认识和行动相结合

D.知识和能力相结合

47.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

A.特殊矛盾

B.基本矛盾

C.重要矛盾

D.次要矛盾

48.教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实际锻炼法

C.说服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49.针对我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德育工作应贯彻()。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C.正面启发引导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50.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

B.社会实践活动

C.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D.课外与校外活动

51.“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

B.自我修养法

C.心理咨询法

D.陶冶教育法

52.教师职业最基本、最主要的道德责任是()。

A.团结协作

B.终身学习

C.教书育人

D.关爱学生

53.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A.爱岗敬业

B.为人师表

C.爱国守法

D.无私奉献

54.2012年教育部研究制定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之一是()。

A.自尊自律

B.严谨治学

C.学生为本

D.勤于反思

55.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间是()。

A.2006年

B.2000年

C.1996年

D.1986年

57.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A.高等教育

B.基础教育

C.职业教育

D.专业教育

5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下列不属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A.有优秀的教师

B.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C.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D.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5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下列情况属于“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的是()。

A.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B.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

C.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D.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60.某初中张老师应朋友要求,在所教班级推销教学辅导资料,其做法()。

A.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B.符合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

C.体现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D.违反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

二、多项选择题

61.一个正确的教育心理学实验通常要求研究者做到()。

A.至少操作一个自变量

B.至少设置一个安慰剂控制组

C.随机选派被试进行实验处理

D.在实验组和一个或几个控制组之间至少要比较一个因变量

62.皮亚杰认为,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机能包括()。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63.对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研究发现,场依存型者更感兴趣的是()。

A.社会学科

B.数学

C.化学

D.人文学科

64.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取向,即教师专业发展的()。

A.理性取向

B.实践一反思取向

C.社会取向

D.生态取向

65.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几种重要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批判成分

C.教师陈述

D.操作成分

66.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

A.效果强化

B.替代性强化

C.自我强化

D.直接强化

67.一般说来,学习动机并不是通过直接进入认知建构过程,而是通过某些中介对学习产生作用的,影响认知建构过程的中介有()。

A.学习情绪状态的唤醒

B.学习准备状态的增强

C.学习注意力的集中

D.学习意志的提高

68.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有()。

A.稳定性

B.灵活性

C.独创性

D.流畅性

69.合作学习是一种由若干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其特征是()。

A.操作化

B.系统化

C.程序化

D.结构化

70.在社会主义中国,德育包括()。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艺术教育

D.道德教育

71.制定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

A.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B.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C.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D.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72.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A.传授学习方法

B.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C.培养观察能力

D.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73.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原则

74.贯彻学校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A.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B.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C.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D.统一校内教育力量

75.运用品德评价法的要求是()。

A.目的明确,公正合理

B.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C.发扬民主,学生参与

D.坚持标准,实事求是

三、判断题

76.研究变量是指能在不同条件下变化的个人或环境的某些特征。

   (   )

77.遗传是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来自环境方面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心理发展中占据主导作用的因素。

   (   )

78.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去集中化是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   )

79.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具体运算在有指导情况下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需要在一个动态评估环境中测查最近发展区。

   (   )

80.在教学活动中,倾向于外归因的教师会更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在结果上也更可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   )

81.通过让教师或实习生进行教学决策的训练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   )

82.研究发现,教龄越长的教师,职业倦怠感越低。

   (   )

83.奥苏伯尔需要层次理论强调,较低级的需要必须满足之后才会出现相对较高级的需要。

   (   )

84.创造性思维往往与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两个概念相关,但更多地或首先表现在发散型上。

   (   )

85.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研究发现左半球与创造性有关。

   (   )

86.教师使用包括目光接触、手势、身体靠近等非言语线索,能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许多不良行为。

   (   )

87.课堂不良行为最常见的强化物一般有两种:

一是获得老师或同伴的注意,二是逃避不愉快的状态或活动。

   ( )

88.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   )

89.劳动教育不属于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   )

90.德育过程就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   )

91.道德认识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   )

9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   )

93.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

   (   )

9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是能力水平。

   (   )

95.义务教育学校可以不接收具有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   )

四、材料分析题

96.儿童经常说“我一走路,月亮就跟我走”“花儿开了,因为它想看看我”;而他们的思维又具有只能前推不能后退的表现;同时儿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对物体的认识受其形态变化的影响。

此材料说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是(   )。

A.自我中心

B.他人中心

C.不可逆性

D.尚未守恒

97.罗森塞恩的研究表明,小学教师每天只有20%~30%的时间在与学生进行言语交流,而其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管理活动上。

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合作学习和交互性学习的重视,教师所扮演的这些角色更为突出。

此材料说明这些角色是(   )。

A.组织者

B.反思者

C.管理者

D.设计者

98.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较为繁重,“以分数论学生,以升学率论教师”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学校管理混乱,教师与领导沟通不畅,教师常常处于应付教学活动的状态,因而导致教师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

此材料说明造成教师这种压力的原因是(   )。

A.教师职业角色冲突

B.教育评价机制存在缺陷

C.学生难管难教

D.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99.一位物理教师在讲光电效应前,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那路边上的电灯怎样才能够做到不用人管,天一黑就都亮了,天一亮就都灭了?

”言语不多,却像磁石一般吸引住了学生,使他们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此材料说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是(   )。

A.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

B.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

C.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D.利用思维定势,提高学生解题效率

100.有这样一个问题:

已知一个圆的半径(R)是2厘米,问与圆外切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这个问题的呈现方式有两种,如下图1和图2所示。

很明显,图2比图1提供的线索更隐蔽,解答也相对难一些。

 此材料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   )。

A.问题的反应特点

B.问题的刺激特点

C.问题的操作特点

D.问题的运动特点

101.课堂教学中常常采用班组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种讨论一般在10~12个人的情况下最有效。

通过集体讨论,每个学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大大拓宽了解决问题方法的范围,最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当然,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问学生“如果教室像电影院”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以新的途径去思考熟悉的事物,或者让学生用原有方式去思考新的主体,如以人体去比拟交通运输系统。

通过这种概念距离的形成,使学生能够自由地思考其生活中的活动或经验,发挥想象力,增强领悟力。

此材料说明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是(   )。

A.联想技术

B.脑激励法

C.分合法

D.粘合法

102.某初中学校曾组织了这样一次活动:

让三十几个学生各持一张IC电话卡,到所在县城的公用电话亭去打一个电话。

结果同学们怀着新鲜好奇的心情走出校门,回来时每人却是一肚子的感慨。

座谈会上,同学们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

“许多电话根本不能用,有的连电话线都被扯断了,太缺德!

”“简直丢人!

要是外地人来咱这儿,打电话碰到这种情况,那对我们这地方和这里的人会是什么印象?

”“要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就要首先从这些小事做起,注意环境建设,每个人都要有公德意识。

”“生活告诉我们要讲公德。

根据德育过程的相关理论,这次德育活动说明(   )。

   、

A.学生的道德认识要在生活、实践中亲身体验

B.学生的道德养成需要将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品质,外化为道德行为

C.学校德育应当走向生活化,创设有利条件让学生体验生活

D.学校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103.某校刘老师在开学不久就发现班上的学生王某有许多毛病。

刘老师心想,像王某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

于是,刘老师找他谈话说:

“你有缺点,但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

这样吧,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C批评’你了。

”第三天,王某很不好意思地找到刘老师,满脸通红地说:

“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

”刘老师听了说:

“这就是了不起的优点。

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

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

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真才实学。

”听了刘老师的话,王某很高兴,脸上露出了笑容。

根据我国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此材料中的刘老师(   )。

A.注意在集体中教育,运用了集体教育的原则

B.因势利导,运用了发扬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C.重视榜样的作用,运用了榜样示范法

D.针对学生的特点,运用了说服教育的方法

104.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谈起初为人师时的一段经历:

一天,我放在讲台上的备课本竟然被人撕烂了两张。

我火冒三丈,知情人立即“揭发”出撕本子的人。

我一看那个学生,.-心里“咯噔”一下,愣了。

我思虑良久,对全班同学说:

“我先向大家作个检讨。

昨天,因这位同学写字潦草,我一气之下,将他的本子撕为两半。

我不该这样做,我撕了他一个本子,而他只撕了我两张纸,说明他还是给老师面子的,他比我好。

”教室里静静的,几十双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我。

第二天早上,在我的办公桌上端端正正地放着一个和我的备课本差不多大的新本子。

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角度看,于老师的教育行为(   )。

A.体现了于老师对学生的尊重

B.说明于老师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

C.反映了于老师师道尊严的作风

D.表现了于老师为人师表的素养

105.近年来,某市教育局多次下发通知,明确规定小学和初中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不得举办以应试为目的的提高班、实验班,也明确规定双休日和寒暑假不得补课或办补习班。

然而,该市某初中“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现象依然存在,假期补课也一直在进行。

依据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此材料中(   )。

A.教育局的要求是正确的,符合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B.教育局的要求是不正确的,违反了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C.某初中的做法是正确的,没有违反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D.某初中的做法是错误的,违反了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