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4790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docx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docx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二单元

品德(科学、综合实践)单元分析

课题

生我养我的地方

教学课时

八课时

教材分析(即本单元教材的位置、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从社区走向更为广阔的家乡,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社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品质,在本单元中,将通过搜集家乡老故事,访问家乡的劳动者,调查家乡的交通,探访家乡的机构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让他们体验各行业不同的生活,感受家乡发生的变化。

(回顾过去与时俱进展望未来)

学情分析(即学习本课的一般初始状态基础,困难以及少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之预见)

学生对于自己生长的地方还是有一定的认识的,唯一不足的可能是认识的不全面性,现在的孩子父母包办比较多,对于家乡的吃住行,以及人文和历史都不甚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去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

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1、        

 1、在1、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

12、2、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法。

2、3、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4、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

5、5、5、了解家乡的一些生态问题。

 

品德(科学、综合实践)教案首页

 

课题

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课时

八课时 

课标表述:

 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家乡对每个人而言是非常熟悉的地方,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让学生自然地认识自己的家乡,并且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我已经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对教材作了大胆的调整,从学生熟知的环境入手,引入辨别方向的概念,但因为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对方向的概念较模糊,所以建议教师课前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周边的环境或提醒学生在上学途中留心观察,为本课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

 教

 

 

 

1、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了解书信的一般常识,使学生萌发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拓展内容:

组织参观当地邮局

 

教学手段:

地图资料展示法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学生准备: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品德(科学、综合实践)教案(第课时)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学流程(按课时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效果预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导,激情导入。

1、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2、是啊,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3、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看地图,找家乡。

1、指名学生,问:

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    省     市     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找找自己的家乡。

三、找家乡,画家乡。

四、小结谈体会。

 第二课时一、导入。

谈谈上节课的学习收获。

二、遐想:

二十年后的我。

1、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二十年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说说自己二十年后担任的角色。

3、二十年后,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三、思乡:

多种形式的联系方式。

如果我们想念亲人,想念家乡,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呢?

四、书信:

寄托赤子情的蓝舟。

老师以一封信的自述的形式,把“一封信的旅程”生动地讲给同学们听。

1、听书信的自述:

我的旅程。

2、教师拿一封信作为示范,将书信的一般格式向学生介绍。

3、教师以一个信封作为示范,向学生介绍信封的一般格式。

4、学生照样子试写信封。

五、实践:

组织参观当地邮局。

 

3、自主合作,找到家乡。

(1)   几个学生自由组合成“找家乡小队”,在省地图上找家乡。

(2)   小队上台指着地图汇报。

4、开展小型的在地图上找家乡比赛活动。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书本的空格中。

2、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3、学生上台展示。

 

1、讨论。

2、自由发言:

可以打电话,可以发电报,可以发E-mail,可以写信……

3、自由选择一种联系方式,研究如何利用这种联系方式表达思乡之情,老师将选择相同的学生归为一组。

4、开个“思乡新方法”展示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上台介绍思乡方法。

 

从身边的家乡讲解入手,给人以亲切感

 

情景模拟,深化了学生的认识,符合课程标准“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理念,从儿童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来生成教育主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

“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苍白的语言,这语言只能培养伪君子。

”这块,旨在让学生具体的情景中,感受家庭、亲情,萌生对家乡的热爱,得到亲情的体验。

品德(科学、综合实践)教案(第课时)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效果预测

检测内容

结果反馈

组织参观当地邮局

品德(科学、综合实践)教案首页

 

课题

我来做个小导游

教学课时

两课时 

课标表述: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中尺。

教材分析:

了解家乡只是一种最基本的爱家乡的表现。

每个真正爱家乡的人不仅仅是自己了解家乡,还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家乡,让更多的人都来自己的家乡参观、旅游、指导,从而促进家乡政、文化、经济的发展。

怎样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可以从介绍熟悉的家乡的山山水水开始。

课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示范导游,通过参观角和调查角来进一步了解家乡,宣传家乡。

第二部分做个导游,则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促使学生品德内容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第三部分做好导游,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爱家乡的实效。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他们也曾经跟随父母或者伙伴游览过许多地方,经历过一些旅游生活,积累着一些旅游经验。

他们对于家乡的发展现状有着自己的看法,相信通过体验“导游”这个社会角色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教

 

 

 

1、知道了解家乡的人文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是一种爱家乡的表现。

2、在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的过程中,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3、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拓展内容:

能为家乡的某项活动出一个金点子

 

教学手段:

游览家乡名胜古迹;阅读有关介绍家乡名胜的书籍,收集家乡美景的图片

 

学生准备:

每位学生一份调查报告。

准备与家乡有关的民间故事、各种活动图片。

 

 

品德(科学、综合实践)教案(第课时)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学流程(按课时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效果预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家乡的山山水水,你了解吗?

你熟悉吗?

今天,我们要试着当一回导游,不但要自己了解熟悉自己的家乡风光,还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先看看丹西小导游是怎么做的?

二、第一站:

风景线。

三、第二站:

参观角

参观博物馆,介绍杭州的历史文化。

四、第三站:

调查角。

1、小导游向“游客”展示一篇西博会上学生写的小文章。

2、小导游采访“游客”。

3、采访话题:

(1)   你的家乡举办过什么活动?

(2)   你参加过哪些项目的活动?

(3)   你喜欢哪些项目?

为什么?

总结: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丽。

再见!

第二课时

一、了解课前准备情况。

二、试做一个小导游。

1、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合作伙伴,整理搜集的资料。

2、向同学们介绍家乡的风光。

3、学生评议。

4、学生谈当小导游的体会。

三、试做一个好导游。

建议写一份调查报告。

四、 课后组织将有价值的调查报告送往有关部门。

 

(丹西小导游手拿导游小旗,出场)

各位游客,欢迎光临我的家乡——杭州市。

你们知道杭州有哪些名胜古迹吗?

(游客根据自己知道的回答)

今天我们到的第一站是“西湖十景”。

小导游指着游览图,逐一向游客介绍西湖十景。

游客可以随意向导游提问。

 

4、为家乡的活动出个金点子。

学生讨论。

 

用视频的形式展现小丹西做导游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是比较直观,能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做一个合格导游应该是怎样的。

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介绍家乡,如图片解说、讲故事、唱家乡的歌等,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课外也能继续了解家乡,而图册和简报也可以作为小导游介绍家乡的资料,是课堂中和课堂外的活动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并较好地拓展。

 

品德(科学、综合实践)教案(第课时)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效果预测

检测内容

结果反馈

课后组织将有价值的调查报告送往有关部门

品德(科学、综合实践)教案首页

 

课题

家乡特产知多少 

 

教学课时

两课时 

课标表述:

 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各种迷信活动。

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教材分析:

认识、热爱自己的家乡,应从多方面着手,了解并介绍家乡的特产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特产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产品,也指一个地方的著名产品。

特产是一个地方文化、经济的缩影,也是对外的窗口。

因此,嘉兴特产无疑是一种宣传家乡的有效途径。

本文不仅要使学生知道各地特产,知道特产与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还要是学生会想别人介绍家乡的特产,把爱家乡落实到行动上。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家乡的特产人文一定很了解,本课教学应该是兴趣盎然,学生的接受效果一定会不同寻常,我很期待。

 教

 

 

 

1了解家乡有哪些特产,感受祖国物产丰富。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激起爱家乡的豪情。

3培养搜集资料,处理材料的能力。

 

 

 

拓展内容:

了解家乡的特产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

 

教学手段:

实例与讨论相结合

 

学生准备:

搜集家乡特产的宣传资料

品德(科学、综合实践)教案(第课时)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学流程(按课时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效果预测

  第一课时

一了解特产:

1、什么是特产?

特产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产品,他不为其他地方所有,也指一个地方的著名产品。

1)图上的这些人在干什么?

(采购特产)

2)你知道他们在采购那些特产吗?

这是哪些地方的特产?

3)如果图上画的是咱们家乡,又会有哪些特产值得人们采购呢?

丝绸、龙井茶、张小泉剪刀等

二、学习我国的特产:

1、你知道我国各地有哪些特产吗?

1》知道新疆的吐鲁番葡萄,云南周城镇的扎染,吉林长白山人参,浙江金华火腿,宁夏的五宝、海南的橡胶等等,都是著名的特产。

2》根据学生说的随机课件出示特产的图片或资料。

三、学习特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请说明这些特点的形成和家乡的哪一因素密切相连。

2、根据这些特点的形成和联系自己家乡的实际情况,哪些特产可以大力开发?

第二课时

一、说特产。

学生可以独自拿出自己搜集的资料,配合自己的解说词,在台上当众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乡有哪些特产。

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上台介绍一种特产的产地、特点、加工、历史等。

2、动脑筋:

你知道家乡的特产跟什么有关吗?

二、宣传特产。

家乡的特产是我们引以为荣的。

怎样使家乡的特产享誉全国,走向世界,为家乡的经济带来更大的发展?

三、广而告之:

特产发布会。

 

学习课文。

学生汇报。

海南                          水稻

福建武夷山                    花蟹

台湾大鹏湾                    铁观音茶

江苏泰州市                   橡胶

1、看看书想一想并做练习:

把特产与地名用线连起来。

四 全班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拿出搜集到的特产的图片、包装、宣传画、实物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交流,全面了解家乡特产的特点。

 

1、小组交流,小组内将自己家乡的特产向同学作介绍。

2、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

 

1、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1、小组选择最喜欢的一种特产。

2、小组准备特产发布会。

老师提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

1》经济文化:

了解特产的经济及文化。

2》地理环境:

特产生长或生产所需要的特殊地理环境。

3》科学生产(种植):

怎样提高特产的质量等。

4》创造性写作:

怎样做广告,写创意广告词,宣传优质产品,树立品牌意识。

5》美术:

为特产设计外包装。

6》社会生活:

怎样选购到优质的特产。

意识到优质特产的生产和销售需要人们共同努力。

7》连锁效率:

品牌特产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由同学们都较为熟悉的一些特产引入课堂教学,较为亲切。

通过这些产品的特点,自然地归纳出什么是特产

 

通过课前调查和探讨,学生对各地特产的成因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课堂上的交流能使大家对特产的成因有一个更为完整、更为深入地了解。

同时,通过这样的学习途径,能更好得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家乡特产的交流对学生有利于学生对家乡特产的了解。

教师可以通过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等方式,充分感受家乡的特产,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胆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品德(科学、综合实践)教案(第课时)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效果预测

检测内容

结果反馈

全面了解家乡特产的特点。

品德(科学、综合实践)教案首页

 

课题

了不起,家乡人

教学课时

两课时 

课标表述:

 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

教材分析:

《了不起,家乡人》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

我的家乡,通过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景色、物产、文化、经济,激发对家乡热爱之情。

本篇课文通过了解家乡名人和普通劳动者的优秀事迹,学习他们的品质,激发自豪感,树立建设家乡的信心。

第一课时主要通过教学,要让学生知道我们的家乡人才辈出,他们为建设家乡、造福家乡、为国争光立下汗马功劳,体会他们付出的汗水和心血,为家乡拥有这样的名人而自豪。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家乡的某些名人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但是,因为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名人与学生生活相对有一定的距离,对这些名人勤奋努力、艰苦创业的精神比较难以体会。

因此在课前,紧扣教学目标,布置学生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家乡名人,围绕目标,以学生生活世界为源泉,筛选教学内容,并采用听一听、猜一猜、比一比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将学生近距离体会家乡名人身上所蕴含的精神品质,从而达成情感目标。

 

 教

 

 

 

1了解家乡优秀人物的事迹,向他们学习。

2领会为建设家乡、造福家乡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们的精神品质,为家乡有这样的创业者感到自豪。

3树立建设家乡的信心。

 

  

拓展内容:

调查采访身边的家乡人

 

教学手段:

事迹与实物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学生准备:

搜集家乡优秀人物的事迹

品德(科学、综合实践)教案(第课时)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学流程(按课时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效果预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我们的家乡是可爱的,美丽的,富饶的,我们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都希望家乡建设得更好。

你可知道,今天的家乡是由许多各行各业的人们用勤劳和智慧建设起来的?

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些“了不起的家乡人“,领略家乡人的了不起。

板书:

了不起,家乡人

二、走近家乡名人,了解家乡名人。

1、阅读课文,你知道课文中写的这些名人吗?

3、播放有关名人的碟片,学生观看。

4、你想对这些名人说什么:

5、提问,柯桥有那么多为家乡作出贡献的人,他们和名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3、小结:

家乡的建设还需要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共同创造。

三、走进家乡名人,采访名人名事。

你的家乡有哪些名人?

你知道他们的事迹吗?

今天,我们准备走进这些名人的生活,去亲身感受这些名人名事。

 

 

第二课时

一、采访回顾:

上节课,我们不仅走进了古代名人,还走进了现代名人生活,了解了家乡名人的许多事迹,使我们真正为家乡拥有这样的名人感到骄傲。

二、设计“家乡一日游“路线图。

同学们,对于家乡,我们了解了许多,包括家乡的风光,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名人等等。

我们为此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让我们的家乡诚招八方游客,笑迎四海佳宾,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更富裕。

4、教师小结:

正是因为有这些可爱的家乡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了家乡而奋斗,我们的家乡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富裕,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好学习,将来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吧!

 

  

 

 

2、请学生根据课外搜集的资料,补充介绍课文中的名人和家乡的名人。

 

4、请学生说说平时所见所闻普通人共同创造我们家乡的故事。

1、小组制定“家乡名人调查计划“。

2、全班交流调查计划。

3、修改调查计划。

4、师生共同提出值得注意的事项,如交通安全、文明礼貌等

5、准备工具:

笔、笔记本、照相机等。

6、调查采访。

 

1、学生展示采访成果

2、学生谈采访收获以及遇到的困难。

1、四人小组合作,一起设计“家乡一日游“路线图。

2、小组派代表利用自己设计的路线图,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乡。

3、同学相互评价,评价内容为:

1)路线图

2)介绍情况

从本单元已学的内容着手,回顾家乡人文古迹以及与家乡人相关的地方特产,即巩固对家乡的了解,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又帮助学生回忆、整理自己家乡历史上曾经出过哪些名人。

课程资源应注重二次开发,教学空间不能局限于课堂,课内活动向课外延伸。

课前的资料收集使得家乡历史名人、当代名人介绍交流更充分广泛,也使学生真正融入了社会,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去博物馆调查,去图书馆阅读,向社区中的邻居、父母访问……

相信此时学生的内心也是温暖的,对于家乡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热爱也会永存于心中。

“寻找身边的平民英雄”,他们就在你我的身边、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那样的普通,但是,他们又是我们心中的“英雄”,通过这样看似矛盾的表述,让学生真正看到家乡人的闪光点,说一说什么是真正“了不起”的家乡人,谈一谈怎样才能做个“了不起”的家乡人,从而形成学习好榜样的强力内驱。

 

品德(科学、综合实践)教案(第课时)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效果预测

检测内容

结果反馈

调查采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