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14847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扩建吨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1.2.3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项目新增总投资614.07万元,其中:

建设投资374.29万元,流动资金239.78万元。

项目申请XX省食品专项扶持资金100.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514.07万元。

1.2.4项目效益

项目建成后新增年均销售收入6322.91万元万元,年均利润总额359.49万元,年均所得税89.87万元,年均净利润为269.62万元。

从所分析的各项指标来看,项目总投资收益率为58.54%,全部投资回收期(税后)为3.48年,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48.55%。

1.3项目建设背景

1.3.1项目由来

我国是世界上猪肉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肉类食品工业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促进畜禽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繁荣稳定城乡市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保证经济建设与改革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肉类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2008年,猪肉产量达46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7%。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8年上半年我国猪肉人均消费量为每月1.67kg,占肉禽类消费的55.9%,由此可见,猪肉及其加工制品作为养猪生产的终端产品,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营养食品。

在我国,猪肉及其加工制品更是人们传统的和主要的肉食来源。

据统计,我国居民的肉食品中猪肉占85%,这种现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因此可见,猪肉及其加工制品市场是一个发展前景很广阔的市场。

XX省是我国新兴的猪肉主产区之一,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和《中国统计年鉴2007》,2008年,XX省的猪肉产量相比 

2007 

年增长8.5%,肉猪出栏数相比 

年增长 

 

8.5%,达到1271.8万头。

公司作为XX省生猪养殖业的龙头企业,单一的生猪屠宰已经严重制约了公司的业务发展,为了优化产能布局,延长生猪产业链条,综合考虑当地生猪资源、国内市场需求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公司自身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因素,决定在目前屠宰加工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猪肉制品的深加工,生产集新鲜、质嫩味美、营养价值高等优点于一身的猪肉卷制品。

项目的扩建,可以抓住市场机遇,提高公司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进行产能扩张,完善业务布局。

公司本着“团结务实,努力拼搏,与时俱进,共创辉煌”的目的,通过工厂的技术改造,在为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做出更多有益的贡献。

1.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自2009年以来,公司的肉食品加工深受用户喜爱,市场销售旺盛,因此,公司决定借此良机,增加品种,扩大产量。

1、项目建设是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一体化的需要。

项目建成后,将拉长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链条。

公司有自己的屠宰加工厂,可以保证肉制品及其深加工产品的质量,熟食及其深加工产品的投产,可以提高屠宰加工的效益,同时带动优质肉猪的养殖,使原来脆弱的产业化链条得以强化,促进整条产业链开始了良性循环运作。

2、是打造“绿色、营养”优质猪肉品牌,满足人们对高品质肉类产品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饮食的营养及卫生,各类超级市场和冷却保鲜肉店迅速普及,以真空包装品牌的熟食肉制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需求量逐年递增。

本项目所生产的“XX”优质猪肉熟食制品,具有口感好、营养丰富、安全卫生的特点,满足广大消费者对“绿色、营养”优质猪肉制品的需求。

3、项目建设可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民奔小康

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XX县的农、畜牧业资源优势,发展生猪屠宰,进行精加工,提高猪肉附加值,利用品牌优势和产品优势,带动“XX牧业”种猪繁殖基地的建设,带动农民养猪积极性,形成规模优势,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带动种植、养殖、食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经济发展。

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市场前景良好。

项目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第二章项目建设性质

2.1建设性质

本项目为扩建项目。

2.2起止年限

项目扩建起止年限:

2010.5-2011.5

2.3进度安排

扩建工程实施进度计划安排如下:

2010年4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2010年5月至6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审批工作,并进行项目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设备订购等。

2010年7月至11月完成项目土建施工工程设计、人员培训等。

2010年12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

2011年1月至3月交付使用、试生产,

2011年4月正式生产。

2011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80%。

2012年起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100%。

2.4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

表2-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

时间

项目名称

2010年

2011

1-3

4-6

6-9

10-12

1

编制可研、论证

2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3

设备考察、订购

4

土建工程

5

设备安装调试

6

人员培训

7

试生产

8

正式生产

第三章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3.1建设规模

XXXX牧业有限公司熟食加工厂目前熟食制品的生产能力为3000吨,已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和目前的订单情况、企业自筹资金能力、原材料供应情况及主要外部协作条件等,对项目建设规模的满足程度综合考虑,确定扩建项目规模为:

年新增加猪肉卷等熟食制品2000吨。

3.2建设标准

本项目设计标准及规范主要包括:

《食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中华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⑷《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GB/T17237-1998);

⑸《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GB12694-90);

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6-2099);

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GBJ16-87);

⑻执行《出口食品厂、库卫生要求》以及国家商检局和商务部的有关设计要求。

3.3主要建设内容

3.3.1工程方案

⑴设计原则及相关标准

肉制品加工按照国家及行业制定的有关建筑、消防、规划、环保等各项规定,按照食品企业卫生标准进行设计。

在满足工艺和生产管理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改善工人的操作环境。

在不额外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对建筑单体从型体到色彩质地,力求简洁鲜明大方,突出现代化工业建筑的个性。

在整个建筑设计中,力求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以使建筑物富有艺术感,突出时代特点。

主要参照有关国家标准规范:

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7—2002《建筑地基设计规范》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J16-87(2001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⑵主要建筑设计方案

本项目扩建工程主要新建原料接收库200平方米、污水处理站120平方米。

完善厂区基础设施。

其他公用及辅助工程利用厂区原有建筑。

根据各厂区现有建筑风格及自然条件,厂区主要建筑物均为砖混结构。

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和结构类型详见表3-1:

表3-1新增主要建(构)筑物明细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结构

备注

主要生产工程

原料接收库

m2

200

砖混

新增

污水处理站

120

厂区绿化

1000

供、排水管网

改造

供电线路

3.3.2设备方案

(1)设备选择原则

在充分利用现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本着配套完善、填平补齐、以先进性、多功能性、实用性、经济性及高效性原则标准,选择先进的设备,力求缩短生产流程以及生产时间,努力降低动力消耗,以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所需主要设备明细,详见下表:

表3-2新增主要生产设备明细表

型号规格

数量

单价

(万元)

生产设备

夹层锅

1.5

新购

斩拌机

30.0

绞肉机

17.0

齿轮式灌肠机

8.0

巴士杀菌设备

15.0

真空封口机

水泵

XD3.2-2S

0.45

检测化验设备

26.0

公用设施

锅炉

24.0

制冷系统

28.0

污水处理设备

36.0

3.3.3公用工程

3.3.3.1给水工程

(1)生产用水量

生产用水包括工艺用水,锅炉用水和循环水。

a.各生产厂工艺用水按各车间工艺及设备用水要求,估算平均每小时用水量。

b.锅炉用水按锅炉蒸发量的1.2倍计算,小时变化系数取1.4。

c.循环水主要为冷却用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补充水量可按循环量的8%计。

(2)生活用水量

本项目生活用水量相对生产用水量少得多,在生产用水量不能精确计算的情况下,生活用水量可按每人40L/日计算。

(3)消防用水量

熟食制品加工项目生产车间建筑物耐火等级为Ⅱ级,其它建筑物耐火等级为Ⅲ级。

本设计方案消防泵房与给水泵房合并设置,泵房内设两台ISG150-200型消防水泵,一备一用,原有200m3的贮水池。

(4)用水量估算

表3-3厂区用水量估算表

用水种类

水质

用水量m3/h

最大m3/h

平均m3/h

工艺用水

符合国家标准

50.0

29.6

循环补充水

5.0

锅炉用水

6.0

2.4

生活用水

0.5

消防水

---

合计

62.5

34.0

(5)水源及取水工程

本项目给水工程生活、生产用水打井取水。

厂区原有深井2眼,每眼机井满足出水量40t/h,供水水质达到《中国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1985)的要求。

由深井泵直接送入储水池,经净水处理后送往各用水单位,满足全厂生产用水需要。

(6)给水系统及设备

厂区给水系统为生产、生活、消防联合供水方式,环状管线作为系统主干线与室外消防共用,周围分支管线只供生活和生产用水。

原有储水池供水设2台给水泵,1台给水泵连续供水,另设1台备用,给水泵房为半地下式,便于给水泵和消防水泵自灌,提高供水可靠性。

各建筑物中的室内给水系统采用下分式直接给水系统,采用消防与生产、生活联合供水方式。

室外给水管材采用焊接钢管,少部分支线用镀锌钢管,食品配料给水用不锈钢管。

熟食加工的冷却水循环利用,利用原有的冷却塔处理后回用。

3.3.3.2排水工程

表3-4厂区排水量估算表

排水名称

排水种类

排水量m3/h

最大m3/h

生产排水

废水

45.0

生活排水

1.4

合计

46.5

28.5

厂区排水工程已完成,原料接收间扩建后,对原有排水设施进行完善,用水集中的生产车间及原料接收间地面设置排水沟及地漏,地面坡度≤3%,经地漏排入地下排水管网。

新建污水处理站,购置污水处理设备,对于生产、生活废水没有超出污染标准的部分直接排入当地污水排水管网。

生产、生活污水超出污染标准的部分集中排入原有的污水沉降池,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入污水排水管网。

3.3.3.2供电工程

项目新增总装机容量为98KW,根据生产工艺性质和生产规模,供电负荷等级确定为三级。

供电来源为XX县供电公司电网,供电电源可靠。

供电回路采用双回路,工作电压为380/220V。

在厂内生产处理车间内附设有低压变电间,原有一台S9-200KVA10/0.4KV的变压器,直接供电,可满足扩建项目用电需求。

符合国家《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85)的规定。

3.3.3.3供热工程

(1)供热方案的选择

原有150平方米锅炉房一座,扩建项目新购置一台2t/h高效节能锅炉,即可以满足扩建项目供热和供汽的需要。

厂区供热管网敷设,采暖供回水管道直埋,聚氨酯保温。

(2)热能综合利用要求

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是本项目的基本原则,在设计中选用热效率高的先进的锅炉设备及配套辅机,生产用汽与采暖用汽中能回收的冷凝水要全部回收利用。

(3)灰、渣处理方案及除尘措施选择

本项目年新增耗煤量650吨/年,年排渣总量为195吨/年(按额定出渣率30%计算)。

灰渣是制砖的好原料,可就近卖给砖厂使用。

锅炉烟气除尘,选用与主机配套的高效湿式[加Ca(HO)2]除尘器,除尘效率96%以上,脱硫60%以上,烟囱高度25米。

烟气经除尘器除尘后由引风机送入排烟室。

烟气达到GB13271-91规定的排放标准(200mg/m3)经烟囱排入大气。

3.3.3.4采暖与通风

(1)采暖

a.本项目采暖供热工程都由锅炉房统一提供。

b.从供热经济角度考虑,在锅炉房内设一套汽水换热器,出水温度95℃,回水70℃。

由分水器送往各取暖单位。

c.系统形式采用上供下回单管回程式及单管顺序式系统,特殊要求的房间采用卫生级散热器,管材采用焊接钢管。

d.室外管网采用地沟敷设。

(2)通风

a.化验室:

设局部排风厨。

b.淋浴间:

设轴流通风机

c.车间排风采用玻璃钢风机。

3.3.3.5通讯

我国通讯事业已发展到现代化高科技时代,项目地区通讯设施已与全国联网,与全国各地及国外信息交流极为方便。

本项目采用固定通讯和移动通讯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电话、电传、电子邮件、商务快递等手段接收和发送各类信息,广泛与外界联系。

第四章技术方案及工艺路线

4.1技术方案

肉类加工既是古老的行业,又是新兴的产业。

目前猪肉仍是世界上最普及的肉食品。

猪肉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食品,我国猪肉消费占肉制品的大多数。

然而多数消费者选择猪肉传统制品,要让人们食用营养更为丰富的猪肉制品,就应加快肉制品的深加工研究。

本项目利用猪肉皮为原料,开发研制猪肉卷熟食制品,既充分利用了猪肉屠宰的副产品,为市场提供了营养又健康的猪肉加工制品,又提高了企业的综合效益。

猪肉皮中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质,它在烹调过程中可转化成明胶,明胶具有网状空间结构,它能结合许多水,增强细胞生理代谢,有效地改善机体生理功能和皮肤组织细胞的储水功能,使细胞得到滋润,保持湿润状态,防止皮肤过早褶皱,延缓皮肤的衰老过程。

产品口感好,风味佳,营养全。

为了延长产品的货架期,采用了软罐头的包装形式,保质期可达半年。

4.2工艺路线

4.2.1工艺流程

详见工艺流程图4-1

经检疫的猪皮(背皮)经检疫的猪肉

清洗剔骨

去色清洗

脱毛沥干

预煮绞肉

将皮卷成筒状腌制其他辅料

放入肠衣中调配

灌制

熟化

成型

装袋

真空包装

巴氏灭菌

冷却

风干

贴标

装箱

图4-1工艺流程图

4.2.2工艺流程简述

(1)原料质量鉴别与选择:

选择非疫区及已通过检疫检验合格的猪肉和肉皮原料,剔除劣质原料。

本项目原料主要来自企业自己的屠宰加工厂。

(2)原料肉的选择及处理:

用卫生检验合格的新鲜猪肉,肥瘦比为3:

7,剔除筋、软骨等,清洗干净后沿肉的纤维伸展方向把肉切成宽2长为5cm的肉条,备用。

(3)肉腌制:

将上述肉条放入绞肉机中绞成肉糜状,在绞制过程中加冰水以控制温度在2℃~4℃。

然后加入食盐、味精、胡椒粉、五香粉、蔗糖、抗坏血酸、淀粉、香菇丝等,搅拌均匀,在2℃~5℃的环境条件下腌制24h。

(4)斩拌将腌制好的肉糜放入斩拌机中,斩拌5min,斩拌温度小于10℃,待其肉馅随后拍打而颤动为最佳。

(5)肉皮的处理:

要选择无皮伤及皮肤病、皮白有光泽的猪背部肉皮,毛孔细而深的;

清洗后去除印色,彻底去毛,无残留毛、毛根,无皮下组织,去脂干净。

然后进行预煮。

温度98℃,时间8~12min。

(6)卷制成型:

肉皮切成15cm的条形,制成肉皮筒,放入肠衣中。

(7)灌制:

将肉糜馅用灌肠机灌制到肉皮制成的筒中。

每根约80厘米,将整根肠衣灌满后进行扎节,扎完后检查肠体。

(8)熟化:

蒸煮锅内进行熟化,并保持水温在75℃~80℃,蒸煮40min,使肠体熟透,出锅快速冷却、切块。

(9)包装杀菌:

按标准重量进行装袋,真空封口,真空度为0.0lMPa~0.085MPa。

然后送入巴士杀菌机中杀菌,杀菌温度92℃,时间30min。

杀菌后迅速冷却到室温。

(10)贴标入库:

冷却后包装袋要去净油污,剔除废次品,贴上商标入箱进库,库房要求清洁卫生、通风透气、无鼠害等,室温在28℃以下,运输中不许曝晒。

4.2.3产品质量指标

(1)感官指标:

具有肉皮应有的色泽,切面色泽红润,香味浓郁,外观坚实饱满,不析油,切面结着力好,口感鲜嫩均匀细腻,风味特殊,无异味。

(2)理化指标:

水分≤36%;

食盐3.0%-4.0%;

蛋白质≥25%;

脂肪≤30%。

(3)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不高于100个/g;

大肠菌群不高于40个/100g;

致病菌不得检出。

保质期为6个月。

4.3原辅材料供应

4.3.1主要原材料供应方案

本项目加工生产主要外购原材料品种为猪肉及肉皮。

公司有自己的屠宰加工厂,可以保证原料肉及肉皮的来源。

辅助材料主要为食盐、调味剂、乳化剂及包装物等。

可以在市内、省内市场采购,可保证项目生产需求。

原辅材料购入全部采用汽车运输。

4.3.2主要燃料供应方案

本项目生产用燃料为煤,XX省煤炭资源丰富,市场供应充足,本项目年用煤650吨,在XX县当地市场采购或者在XX市采购可满足本项目生产、生活需要。

4.3.3主要原材料、燃料需求量

表4-1原辅料及燃料动力消耗表

项目

年耗量

原辅材料

1.1

猪肉

2350

1.2

猪皮

595

1.3

食盐

75

调味品

42

添加剂

65

1.6

其他辅料

100

包装材料

2.1

包装袋

万个

1335

2.2

包装箱

33.4

燃料、动力及水

3.1

万度

18

3.2

万吨

6.8

3.3

650

第五章产品方案及新增生产能力

5.1产品方案

本项目新增猪肉卷等熟食制品2000吨。

5.2新增生产能力

本项目是在原有企业加工能力基础上的扩建项目。

企业原有加工能力为每年3000吨,新增加2000吨,扩建后,总的生产能力达到每年5000吨。

5.3新增劳动定员

根据国家劳动法规定及生产特点,项目新增劳动定员41人,其中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6人,工人35人。

第六章产品国内外市场前景分析和预测

6.1市场分析

肉类的消费情况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政策的调整使农业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肉类生产量持续增长。

目前,我国年生猪消费量为5.5亿头,人均年消费猪肉35千克左右,国内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还有相当潜力。

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食品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看,目前农民肉类消费离城市居民消费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农民人均纯收逐步增长,未来低收入人群和农村人口人均收入的提高所推动的猪肉需求增长,是猪肉消费增长的机会所在,肉类及其加工制品消费将有很大增长空间。

目前我国虽然猪肉产量高,但加工比例少。

2009年中国猪肉总产量达到52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50.1%,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1990年的20千克上升到2009年的35千克。

虽然我国肉类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但我国熟肉制品的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还不到l0%,而同期发达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