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6111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课后练习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学习的方法、层次也是比较低的。

学习外国最重要的成果是马建忠将西文中的规矩同汉语典籍比较,写成的语法书《马氏文通》,该书成为中国形成独立的语言学学科的标志。

而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中国的传统语文学进入语言学阶段,主要是我国传统语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当时甲骨不断被发现,对甲骨文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等人都做出了贡献,后来唐兰、于省吾等人还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

正是这些大量的材料动摇了传统汉语文字学受许慎《说文解字》笼罩的局面、以文字个体分析对象偏重考古的研究方法、作为经学附庸明经致用的研究目的,呼吁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加上受西方学术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语文学终于进入了语言学。

6、中国20世纪的应用语言学变化的总线索是什么?

中国20世纪的应用语言学变化的总线索是:

应用语言学同本体语言学苦苦地探求高层次的结合,在探求的路上摇摇摆摆地前进。

7、中国应用语言学学科形成的标志和背景是什么?

中国应用语言学学科形成的标志是1984年9月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成立。

1984年前后的背景,一是语言文字工作决策要进一步科学化;

二是语言科学研究要进一步为国家建设服务;

三是新兴的交叉学科要进一步发展。

我国的应用语言学跟上面三个方面的需要和发展同命运,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同命运,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第二章

1.说说应用语言学的简明的定义?

应用语言学分狭义、广义两种。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特指第二语言教学,中国一般取广义的,包括语言应用的各个方面,X围是开放的。

简单地说,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有关方面发生关系的学科。

进一步说,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应用各部分结合部、接触面,包括结合、接触的动态变化的规律性的学科。

2.为什么说应用语言学有理论?

应用语言学包含理论。

一,没有谁准备好了完善的理论供应用语言学来应用。

应用语言学要在解决语言应用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也为语言学理论作出贡献。

二,已有的一些语言学理论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检验、印证、补充和修正。

三,应用是一种实践,任何一种起初的应用(或实践),我们不妨叫做第一层次的应用(或实践),都有一些理论指导,在这个层次的应用(或实践)基础上提炼的理论,我们不妨叫做第一层次的理论,应该比第一层次的应用高。

应用并检验、印证、补充、修正了第一层次的理论的第二层次的应用(或实践)应该比第一层次的应用高。

这是符合实践论的。

四,应用语言学跟本体语言学一样,也从其他学科吸取营养。

五,事实上应用语言学具有自己的理论,并且语言学理论作出了贡献。

3.语言学分为哪些部分?

语言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本体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本身,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法学、词汇学等。

二是应用语言学。

三是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理论是本体语言学理论和应用语言学理论的融合和提升。

4.说说应用语言学的X围?

应用语言学的X围主要指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学科门类方面,现在通行的是分为四大块。

一是广义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社会的关系。

二是语言规划。

三是语言教学。

四是研究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现代科技的关系。

例如计算语言学。

另一方面,应用语言学的X围是开放的,尤其是各个部分还会出现新的领域。

如心理语言学、地理语言学等都已经被看做是应用语言学的主要领域。

5.社会语言学研究哪些问题?

答: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社会语言,或者说是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

社会语言学这个术语学术界有不同的定义,有广义的,也有狭义的。

广义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6.语言规划研究哪些问题?

所谓语言规划(languageplanning),是指国家或社会为了管理社会语言生活而进行的各种工作。

它是作用于语言的社会活动。

语言规划包括语言地位规划和语言本体规划两大部分,研究的问题大体分三个层面的内容:

(1)如何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

(2)如何确定和制订语言文字应用的规X、标准、法规规章。

(3)如何实现语言文字的规X化和标准化。

7.语言教学研究哪些问题?

语言教学研究的是语言知识传授中的各个环节。

第一步是教学大纲的制订和教材的编写,怎样对所教的语言知识进行组织安排,进行合理搭配。

第二步是探讨教学大纲怎样实施、教学内容怎样安排以及怎样实施教学法。

第三步是探讨教学方式。

第四步是研究学习者的个人因素或整体因素。

8.计算语言学主要研究什么?

计算语言学是利用计算机研究和处理自然语言的新兴学科,是应用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的计算语言学指的是通过建立形式化的模型,用计算机分析、处理、理解并生成自然语言的学科。

广义的计算语言学除了上面的内容外,还包括利用计算机对语言文字进行的定量化和精密化的研究。

就理论研究来看,计算语言学还可以分为计算语音学、计算词汇学、计算语法学、计算语义学、语料库语言学等不同的分支学科。

计算语音学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对语音信息进行处理,实现语音的自动识别和合成。

计算词汇学研究如何用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的词汇,建立语音词汇库、术语数据库等机器可读词典。

计算语法学研究如何用计算机来分析自然语言的语法。

计算语义学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来分析自然语言的语义。

语料库语言学,存入计算机作为计算机分析的语言素材集,简称语料库。

第三章:

1、说说语言学方法、方法论的地位。

一个重要的方法和方法论往往会形成一个重要的语言学流派,或者说,重要的语言学流派都以它的方法和方法论作为重要的支柱。

历史比较的方法跟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的方法跟结构主义语言学,就是例证。

2、举例说明语言学方法、方法论的综合性。

语言学方法、方法论应是综合性的。

拿应用语言学来说,语言应用的领域广泛,涉及X围广,因此应用语言学研究往往需要多种方法综合使用。

当然根据需要,可以有主有次。

例如,语言教学研究就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学等不同的学科的研究,但主要的方法应该还是语言学的。

就具体方法本身来说,可以说是综合实验、动态调查、定性和定量分析于一体。

3、举例说明语言学方法、方法论的创造性。

语言学方法、方法论应是创造性的。

拿应用语言学来说,应用语言学是新兴的学科,自己并没有一套现成的方法。

因此,除了采用相关学科的一些方法外,应用语言学研究也需要有创造性。

4、举例说明语言学方法、方法论的灵活性。

语言学方法、方法论应是灵活性的。

语言是动态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社会中的各种语言问题也会变化,因此研究方法也要表现出灵活性。

所谓灵活性,并不是随心所欲,还要在一定的限度内。

拿应用语言学来说,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本身有其一定的规律,还要在灵活性的前提下,注意吸收内部、外部各方面的意见。

5、为什么说比较是语言学方法的最基本的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比较是根本性的研究方法。

别的研究方法都是从比较方法延伸出来的,只是各自具备了特殊性而已。

因此,在语言学研究中,也要将不同的语言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一是运用历史比较法进行历时的研究,揭示语言之间的谱系关系;

一是运用对比分析法进行共时的按就,揭示语言之间的异同关系,其他语言学方法都是在比较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说比较是语言学方法的最基本的方法。

6、举例说明语言学方法、方法论同思想方法的关系。

语言学方法、方法论同思想方法有着密切关系,两者应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语言学方法、方法论应遵循思想方法的普遍规律。

哲学上说,任何事物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世界就是时空,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完全一样的。

我们比较的是它的联系、区别,比较的是它的共性以及个性。

拿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来说,思想方法论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有个性的东西,一个事物要是没有个性,也就不成其本身了。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是最基本的东西,个性只是突出与不突出的问题,越往上走,个性越多,共性越少。

由于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从方法论的角度说,很难在一个孤立的个体中发现共性的东西。

因此,就语言学来说,也很难从一种具体语言中辨别出所有人类语言所共有的东西,也很难从人获得一种具体语言能力所遵循的东西中辨别出获得任何一种具体语言能力所遵循的东西,虽然个性是共性的体现。

这样,普遍的东西就不可避免地在多种具体语言的现实中寻找。

7、运用比较的方法要注意什么?

运用比较的方法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注意比较的一切都要公平,只有这样才能站得住脚,这是一个前提。

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首先要确定比较的X围,接着要选择比较的基点。

二是要注意避免无效比较和低效比较。

所谓无效比较是指事物比较过后不能说明问题,不能得出所需要的结论。

所谓低效比较是指事物具备可比性,有可以比较的地方,但是由于比较者的原因,并没有比较到那个地方,或者是比较者只进行了表层上的比较,也有一些作用,但不是高效的比较。

8、运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要注意什么?

运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要注意到所有的定量统计都是有其局限性的。

在统计中,我们应该尽量做到减少局限性,增加其参考性。

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很多人对数据会表现出一种盲目的迷信,我们应消除这种迷信,对数据、量化也应当科学地辨证地看待。

9、运用实验的方法要注意什么?

运用实验的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使实验条件基本相同或完全相同;

二是要事先确定实验对象同时要尊重实验对象;

三是要对参加实践的人进行培训;

四是要事先设计好实验方案;

五是整个实验要以理论作为指导。

第四章

1.说说交际理论的根据。

1),语言的工具性

2),交际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动力和目的,是决定语言现象的根本条件。

2.说说交际理论的基本内容。

交际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

1),交际能力是最基本的语言能力。

2),在多样的语言交际中实践语言交际能力。

3),应该以交际值作为衡量语言规X的标准。

4),语言交际能力的实践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5),要重视创新。

3.说说动态理论的基本内容。

动态理论主X用动态的眼光看待语言、语言应用和语言研究。

基本内容大体可以包括三个方面:

1),对语言动态性的认识。

2),对语言认识的动态性。

3),语言研究要动稳结合。

4.有人说“鞠个躬”是不规X的,因为“鞠躬”不是动宾式结构,古汉语里没有“鞠个躬”。

你怎么看?

结合动态理论和中介理论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5.说说中介理论的基本内容。

语言单位之间,语体之间,人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以及语言接触融合的过程中,都有所谓的中间状态。

现代应用语言学理论把语言中这些中间状态称为中介现象。

正确认识语言的中介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的理论我们可以称为中介理论。

中介理论认为,语言和其他现象一样,存在着中间状态。

6.“恢复疲劳”的说法你认为规X吗?

用中介语理论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7.说说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1),人类语言是开放的梯形结构。

层次理论指的是语言是分层次的。

这个结构的底层比较稳定,越往上往活跃。

2),人的层次与语言层次的关系。

8.说说提出潜显理论的意义。

潜显理论是我国一些语言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逐步形成的一种关于语言发展的基本形式的语言观念。

语言潜显理论在中国应用语言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方面可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1),在这方面,突出的表现在,它有助于我们重新科学地认识语言的本质,建立新的语言观。

2),语言潜显理论注重语言的社会性质和交际功能,对语言本质认识的深化和语言观的转变,也可能带来语言研究视野的扩大和语言学理论系统的进一步充实,这是语言潜显理论的又一个价值。

3),语言潜显理论对于更新语言研究方法,增强语言学的解释能力,提高语言学的科学品味可能具有一定的启发。

9.说说人文性理论的基本内容。

语言的人文性是指语言在发展变化及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特性。

狭义的语言人文性指语言与文化两个因素共同的作用和结果,广义的语言人文性指语言、文化、社会和XX等多种因素共同的作用和结果。

语言人文性大体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语言在文化中的反映。

第二,文化在语言中的反映。

第三,在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的反映。

10.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的第二形象?

人的层次和语言层次的关系是:

1),不同层次的语言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

2),不同层次的人使用语言的情况不同。

3),如果说一个人使用的语言是他的主体语言,总的语言是客体语言,那么,不同层次的的人的主体语言在客体语言里处于不同的层次。

所以说语言是人的第二形象。

第五章:

第一节:

1、从普通话的标准和地位两个方面说明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语音为标准音,以典X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X。

普通话的地位在于它不仅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还是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2、我国宪法关于推广普通话是怎么说的?

《中华人民XX国宪法》明确规定: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3、现在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哪十二个字?

现在推广普通话的十二字方针是: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4、为什么说推广普通话不是要消灭方言?

推广普通话不是禁绝和消灭方言。

因为我们要消除的是方言在语言交际中的隔阂,而不是消灭方言本身;

方言有一定的交际价值;

方言是普通话的重要营养;

应该主X语言生活主体化和多样化结合。

5、为什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应试人员没有一概提出一甲或三乙的要求?

现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一般使用三级六等,即一甲、一乙、二甲、二乙、三甲、三乙。

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应试人员没有一概提出一甲或三乙的要求是因为对不同情况的人的普通话的具体要求是不一样的,播音员、教师等人具有表率的作用,国家对于他们普通话的要求就比较高,可能要求达到一级或者二级水平,而对于普通人的要求不可能那么高,可能达到三级就可以了。

6、国家规定的“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什么时间?

第一个“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是哪一年举办的?

国家规定的“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9月的第三周,第一个“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是在1998年举办的。

7、到21世纪中叶之前推广普通话要实现哪两个阶段的目标?

到21世纪中叶之前推广普通话第一个阶段的目标是,2010年普通话在全国X围内初步普及,从学龄儿童到处于工作年限的成年人70%的人具有普通话应用能力,方言在交际总的隔阂初步消除;

第二个阶段的目标是,21世纪中叶之前是普及,一定年龄段具有普通话应用能力的人数占90%,方言在交际中的隔阂消除。

第二节:

1、为什么说语言文字不搞纯而又纯?

语言文字搞纯而又纯,就是过分强调规X,认为规X就是规则,就是划一,就是不要风格色彩,就是不要发展,而这与语言文字的本质是相违背的,因为语言是活的东西。

语言需要规X,但是规X不是规则,我们不应死守规X,而应把规X看成引导,看成服务。

语言是为语言使用者服务的,规X也是为语言使用者服务的。

“规X就是服务”体现在认识上,就是要认识到为人们的交际、思维、认知服务是规X工作的立足点和目标。

这是语言观的一部分,为了有效的服务,要经常调整语言观。

而不能本末倒置,搞纯而又纯,过分强调规X,为了要合乎某种所谓的“规X”而妨碍语言的发展,妨碍人们的交际、思维和认知。

可见,规X是在语言不纯的情况下搞的,搞规X不是要求语言的纯。

不应该有妨碍交际的规X。

规X同稳定没有必然的联系。

规X或者不规X也不看过去有或者没有这种说法,而是看现在是否需要这样说和语言的系统是否允许这样的说法出现。

因此,语言文字不搞纯而又纯。

2、衡量语言规X的标准是什么?

衡量语言规X的标准是交际值。

交际值或交际度指的是交际到位的程度。

语言是用来交际的,规X是为了交际得好。

因此,交际值应该是衡量规X的唯一标准。

3、为什么说发现和推荐新的好的语言现象比“匡谬正俗”更重要?

发现和推荐新的好的语言现象就是及时积极地规X。

语言时刻在显现新的好的语言现象,这是语言生命力所在和调节功能所在的重要方面。

“匡谬正俗”是因为长期以来片面地受到语言是共时的、静态的语言观的影响,对新的好的语言现象没有予以重视,使得规X工作有一定的片面性。

因此发现和推荐新的好的语言现象比“匡谬正俗”更重要。

4、追认观有哪些不妥?

所谓追认观是指这样一种看法:

一种语言现象用的时间长了、用的人多了,就可以说是规X的;

反之,没有用开的,就不认为是规X的。

追认观的不妥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任何新的好的语言现象刚出现的时候总是用的时间短,用的人少。

追认观的原则妨碍了新的好的语言现象的出现。

其次,语言有相对稳定的部分,用的时间比较长,用的人比较多。

语言还有相对活跃的部分,例如新词新语、临时修辞用法、广告用语。

这密切相关的两部分组成了语言,任何相对稳定的部分都是从相对活跃的部分来的。

追认观认为语言中相对活跃的部分不规X而不使用,肯定要影响一个时期的交际。

第三,许多不规X的语言现象的寿命很长,用的人不少。

语言中的这些多发病、常见病是不应该被追认为规X现象的。

第四,追认观会使规X工作滞后于人民群众实际的语言生活。

如在追认观的影响下,像“信用卡”之类新词语在现有的词典里还查不到,这就跟不上人民群众实际的语言生活了。

第三节:

1、应用语言学同语言教学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应用语言学是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分广义、狭义两种。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就是语言教学。

中国一般取广义的,也有取狭义的。

广义的应用语言学包括语言应用的各个方面,X围是开放的,除了研究语言教学以外,还包括语言规划、广义的社会语言学以及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现代科技的关系。

因此,从狭义来说,应用语言学于语言教学的研究对象是等同的,从广义来说,语言教学只是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部分。

2、中国的语言教学包括哪些方面,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的语言教学具有很丰富的内涵,大体上可以分为汉语教学、双语教学和外语教学几大类。

汉语教学则又可细分为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三大部分。

3、第二语言教学中学生学习中的偏误是怎样形成的?

第二语言教学中学生学习中的偏误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习者第一语言的干扰,例如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人学习汉语时说“*我见面你”;

二是第二语言规则的过度泛化,例如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会说出“*Doesyoucanplaypiano?

”;

三是交际策略失误;

四是文化迁移的影响。

4、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哪些新的汉语理论研究促进了教学理论的发展?

汉语理论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经验积累最丰富的一个方面,促进了教学理论的发展。

汉语理论的影响主要有这样一些方面:

一是语音教学研究。

它包括语音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研究、音素及声调教学研究、语音教学难点探讨、国别语音教学研究等。

二是词汇教学研究。

这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是语法教学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主要是“结构-情景-功能”相结合。

这在语法教学中也得到了体现。

另外,由于汉语的特殊性,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也很重要。

汉字教学研究包括探讨汉字的性质和任务,探讨汉字教学的原则,总结汉字教学的方法,提出“图标法”、“析字法”、“字素拼合法”等方法,用来分析学生在学习汉字中的错误。

5、语言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了什么样的地位?

语言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

语言教学贯穿于听说读写教学,语言水平决定语文水平;

母语是亲少年生存、发展的交际工具,是身心发展的思维工具;

语言负载民族传统文化,是青少年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自1963年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了语言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第四节:

1、什么是计算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计算语言学指的是面向机器的,为了解决人与机器的交际问题的学科,是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研究和处理。

计算语言学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元语言的形式化;

二是具有可操作性;

三是具有工程性;

四是注重语言研究的全局性和一般性。

2、汉字输入计算机有哪些方法?

汉字输入计算机有三种方法,汉字识别输入、语音识别输入和汉字键盘输入。

3、举例说明什么叫汉语信息处理中的自动分词。

和英语不同,人们在用汉字记录汉语的时候,并不实行分词连写。

书面汉语是以字为单位的,字与字之间有间隔,词与词之间没有空档做标志。

而汉语的字与词又不是对应的,一个字,有时是一个词,有时仅是一个语素,有时连语素也算不上,如“巧”“灵巧”“巧克力”中的“巧”。

但我们理解句子不是以字为单位,而是以词为单位的。

如“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应该分成“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因此,让计算机把以字为单位的书面语流串变成以词为单位的形式就叫做汉语的自动分词。

4、汉语自动分词中有哪些困难的地方。

汉语自动分词中,目前还十分困难。

首先,在理论上,什么是词,什么不是词,这是一个语言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

另外,在算法上,自动分词还有两大难题:

歧义字段的切分和未登录词的处理。

另外,人名、地名以及专名名词不可能在词表中给出,如何处理这些词,也成了自动分词中的难题。

5、什么叫机器翻译?

简述机器翻译的历史。

机器翻译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语言的语句自动或半自动地转换成语义与之相等的另一种语言的句子。

①机器翻译的草创期: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

计算机惊人的运算速度,启示着人们考虑翻译技术的革新问题;

1949年,韦弗发表了一份以《翻译》为题的备忘录,正式提出了机器翻译的问题;

1954年,美国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机器翻译实验,把几个简单的俄语句子翻译成英语,接着,苏联、英国等也进行了机器翻译实验,机器翻译研究出现热潮,此时的机器翻译的过程与解读密码的过程相类比,可读性差,难以实用;

1964年,美国科学院成立了语言自动处理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