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7023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1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

 

xx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审批:

 

石家庄建工集团xxxx项目部

xxxx年xx月xx日

第一章编制依据3

第二章工程概况4

第三章施工部署9

第四章施工准备15

第五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18

第六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9

6.1施工流水段划分19

6.2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顺序20

6.3主要施工方法20

第七章季节性施工措施52

第八章主要施工管理措施55

8.1经济技术指标55

8.2保证工期措施55

8.3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57

8.4保证安全生产措施61

8.5文明施工保证措施66

8.6环境保护措施68

8.7降低成本措施70

8.8现场料具管理71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工程合同

1.2工程施工图纸

xxxxx施工图

序号

图纸名称

图纸编号

1

建筑图

建施1~建施17

2

结构图

结施00~结施15

3

电气图

电施1~电施13

4

暖通图

暖施1~暖施7

5

给排水图

水施1~水施9

1.3现行国家施工验收规范、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序号

类别

规范、规程名称

编号

1

国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2

国家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0108-2001

3

国家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4

国家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5

国家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6

国家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7

国家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8

国家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9

行业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

10

行业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88

11

行业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

JGJ74-2003

1.4其他

序号

类别

名称

1

企业

程序文件、管理手册、管理规定

2

地质勘察资料

3

设计交底及有关答疑文件

4

企业

资料、安全管理手册、项目管理工作制度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简介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2

工程地址

3

建设单位

4

设计单位

5

监理单位

6

质量监督

7

施工总包

8

合同范围

9

合同性质

10

投资性质

11

合同工期

12

质量目标

 

2.2建筑设计概况

建筑面积

地下建筑面积

建筑用途

层数

标准层高

非标准层高

±0.0标高

室内外高差

基底标高

檐口高度

建筑耐火等级

建筑防水

门窗

顶棚

外墙面

内墙面

楼地面

长×宽(m×m)

2.3结构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结构形式

基础结构形式

梁式筏板基础、底板厚500mm梁高800mm

主体结构形式

短肢剪力墙结构

2

土质情况

基础坐落在黄土状粉土标高为-4.46m、经过换填垫层法地基处理

3

地下防水系统

混凝土自防水

抗渗等级S6

柔性防水

三元一丙卷材防水

4

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

C30

墙柱

C30

梁板

C30

构造柱、过(圈)梁

C30

序号

项目

内容

5

钢筋接头形式

直螺纹接头、闪光对焊等

水平主筋

电渣压力焊

竖向主筋

搭接绑扎

墙、板钢筋

6

结构断面尺寸

外墙厚度

250mm

内墙厚度

200mm

柱截面尺寸

250×400、200×400等

楼板厚度

160mm、120mm、80mm等

2.4专业设计概况

序号

项目

设计要求

系统做法

管线类别

1

给排水系统

上水

由生活水箱供水

热熔、螺纹连接

PP-R、钢塑管

下水

由顶层至底层直接排至污水处理站

胶粘粘结

UPVC

雨水

由屋面经雨水管排至地面

胶粘粘结、胶圈连接

PVC、铸铁管

热水

由热交换罐分至各层

螺纹连接

钢塑管

消防

有底层和顶层的环管把各消火栓立管连成环网

法兰连接或焊接

钢管、铸铁管

序号

项目

设计要求

系统做法

管线类别

2

消防系统

消防

消火栓

法兰连接或焊接

钢管、铸铁管

排烟

排烟、防排烟

分系统通风

风道

报警

手动、自动

监控

烟感、温感

焊管

3

采暖系统

集中供暖

地暖

PP-R、PEX

4

电力系统

照明

单回路树干式配电

母线、线槽、PC管

动力

单回路树干式配电

线槽、PC管

弱电

线槽、PC管

避雷

三级防雷

扁铁、镀锌圆钢、柱内主筋

 

序号

项目

设计要求

系统做法

管线类别

5

设备安装

电梯

4部电梯

配电柜(箱)

墙上暗装

线槽、母线、PC管

6

绿化

室外绿化、后设计

2.5工程特点与难点

2.5.1工程的重要性:

本工程投资较大、工程质量要求高。

因此,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程任务,为广大干警提供一舒适生活环境。

2.5.2业主对工程工期的要求:

xxxx年xx月xx日竣工。

2.5.3施工工期要求:

工程合同总工期为xx个月。

2.5.4施工质量要求:

xx。

2.5.5一个冬期及一个雨期的影响:

施工总工期内经过一个冬期、一个雨期,其中基础工程施工在冬期、部分主体结构施工及部分外装工程施工在雨期。

因此合理的安排和组织是项目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2.5.6施工场地较小:

现场内只有南侧可以利用,且北侧距离监狱南墙较近,南侧距8#楼较近,中间有配电柜造成场地南侧通车不便。

2.5.7底板大体积混凝土:

底板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底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关系到结构的抗渗、防水质量能否达到要求,须加强管理和监测。

以避免底板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而影响砼的防水质量。

2.5.8外墙装饰:

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外墙装饰由石材墙面、瓷砖墙面、涂料墙面组成,不同材料的分界线比较多,需加强前期工作准备。

2.5.9本工程土建专业各工种立体交叉作业多,需要加强施工组织和调度。

2.5.10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如、防水工程、直螺纹接头连接等的施工。

2.5.11外围交通的影响:

施工场地距市区较远,给商品混凝土的运输带来影响。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施工组织

3.1.1施工重点

地下室砼外墙抗渗砼浇筑,特别是后浇带部位防水施工措施,是目前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

本建筑地下一层,底板和外墙均为抗渗砼,500mm厚的底板必须连续施工,不得留置垂直施工缝,是结构抗渗的重点。

3.1.2总体设想

根据工程特点,本工程依据主楼伸缩缝,把整个工程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西区楼,另一部东区楼。

基础工程按后浇带划分二个施工流水段,西区为先,东区后。

基础土方一次大开挖后,首先进行地基钎探、灰土垫层的施工,其次是地下室结构的分段施工,按设计要求待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地下室外墙外的回填土工作。

主体框架施工到六层时,插入砌筑围护,主体验收完毕后,进入装饰施工。

水电暖通风等各专业穿插进行。

3.2工程任务划分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特点及业主的要求,考虑到预定的项目目标,特别是质量目标,按项目法施工的要求,为加强项目管理,顺利实现项目目标,组建强有力的组织机构(详见附表)。

3.2.19#备勤楼项目部设项目经理一人、项目副经理一人、技术负责人一人;职能部门设工程部、技术部、采供部、财务等部门。

3.2.2.职能分工:

项目经理部是本工程整个施工阶段的管理层,各施工班组是承担本工程的主体结构、装饰、安装工程施工的专业劳务层。

项目经理领导各大部门行使的主要职能表现在5个方面,即:

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监督职能、指挥职能,各个专业施工队按项目经理部的计划要求组织专业施工。

3.2.3施工主要接口

3.2.3.1:

项目经理进行施工中的总的协调接口,协调在9#备勤楼工程中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与一分公司之间的接口关系;

3.2.3.2:

项目副经理:

协调施工中出现的各方面接口管理工作;负责组织项目部施工中内外接口工作,并协调各施工班组的接口工作。

3.2.3.3:

技术部:

负责工程变更、图纸会审、方案评审等各项施工接口具体工作;协调技术管理范围内各部门间的接口工作以及本项目部与试验室的工作接口;

3.2.3.4工程部:

负责本项目部施工中的质量、安全等工作内外接口工作;

3.2.3.5采供部:

负责项目部材料采购、供应及合同等接口工作。

3.3施工部署的原则

本工程工程量大、结构质量、装修标准高。

总工期只有436天,工期较为紧张。

为了保证基础、主体、装修均尽可能有充裕的时间施工,保质如期完成施工任务,应该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充分酝酿任务、人力、资源、时间、空间的总体布局。

3.3.1在时间上的部署原则---季节施工的考虑

根据总施工进度的安排,基础结构施工在xxxx年xx月xx日左右出正负零地面。

主体结构在2006年6月30日左右封顶,外立面的瓷砖墙、石材墙在2006年冬期施工之前完成。

3.3.2在空间上的部署原则---立体交叉施工的考虑

为了贯彻空间占满时间连续,均衡协调有节奏,力所能及留有余地的原则,保证工程按照总控计划完成,需要采用主体框架和填充维护墙结构、主体和安装、主体和装修、安装和装修的立体交叉施工。

为了使上部结构正在施工而下部的填充维护墙结构、安装、装修插入施工,需要将主体结构分两次验收。

3.3.3在资源上的部署原则---机械设备的投入

根据施工工程量和现场实际条件投入机械设备。

在基础施工期间只能在基坑南侧设置一台TC5613型塔吊(塔吊基础底标高同楼基底,基础采用钢筋砼基础,基础尺寸5500×5500,砼强度等级C30,具体配筋详见后附基础图)。

为了降低塔吊使用负荷,混凝土浇筑采用拖式输送泵(或汽车泵)完成。

3.3.4总施工顺序上的部署原则

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专业的总施工顺序原则进行部署。

3.3.5根据基础、主体结构、装修三个阶段施工不同的特点安排总体施工部署

(1)基础施工阶段

在基础施工阶段,最棘手的问题是场地狭小。

因此,在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增加现场施工使用面积是非常重要的。

地基处理采用换填垫层法,换填材料为3:

7灰土,厚度为0.6米,灰土铺填厚度为0.30米,铺填后用旋耕犁拌匀,压路机连压三遍,分三步压实;灰土施工完后再进行下部施工。

基础结构工程量大、墙体高,并且局部阶段处于冬期施工期内,因此,在施工时间安排上,基础结构施工时间适当长一些,这样有利于保证基础结构的施工质量。

本工程是短肢剪力墙结构,主体的剪力墙比较少,因此,基础结构工程的混凝土在整个工程中占的比率比较大。

为了保证基础结构墙体的整体效果,地下结构墙体模板采用木模板体系。

保证主体结构开始插入施工时间,也就是保证了主体结构按期封顶的时间。

因此,在施工部署上,将部分上部结构的施工段作为先期完成基础结构施工的流水段。

回填土工程控制在2006年春季施工开始之前完成,以保证边坡的安全。

(2)主体施工阶段

本工程是短肢剪力墙结构,主体的剪力墙比较多,因此,主体结构工程的混凝土在整个工程中占的比率比较大。

为了保证主体结构墙体的整体效果,主体结构墙体模板采用木模板体系

主体施工阶段结构形式复杂,但是主体结构施工的时间较短,仅有8个月左右的时间,平均15天左右就要完成一层。

主体首层、二层、十二层是非标层。

因此首层、二层十二层的施工时间相对其余结构其它层用时长一些,在施工安排上予以充分考虑。

为了保证总体进度计划按时完成,室内初装修和外墙装饰分阶段提前插入施工。

(3)装修施工阶段

我公司与业主签订的装修承包范围为室内初装修(楼地面、抹灰、粉刷)、外墙墙砖和屋面工程。

但是我公司与业主签订的工期是使业主在2007年1月15日达到使用要求。

因此,我公司要对业主的总工期负责。

主体结构分次验收后,立即插入施工。

根据我公司负责的装修施工范围,现场需要布置砂浆搅拌机搅拌抹灰砂浆。

做施工安排的时候,考虑中(高)考期间、节假日对工程的影响。

3.4工程施工总进度控制计划

根据业主要求,本工程的工期已经确定:

2007年1月15日。

因此,为了保证各分部、分项工程均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保证工程施工和施工质量,编制工程施工进度总控计划时,要确立各阶段的目标时间,阶段目标时间不能更改。

施工设备、资金、劳动力在满足阶段目标的前提下进行配备。

考虑工程季节施工,拟本工程分三阶段控制(时间均为开始时间):

即:

地基基础部分05年11月06日

主体部分05年12月15日

装修部分06年6月30日

3.5施工组织协调

工程施工过程是通过业主、设计、监理、总包、分包、供应商等多家合作完成的,如何协调组织各方的工作和管理,是能否实现工期、质量、安全、降低成本的关键之一。

因此,为了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制定以下制度,确保将各方的工作组织协调好。

3.5.1制定图纸会审、图纸交底制度

在正式施工之前,项目经理部工程部、技术部等人员核对图纸,参加业主组织的图纸会审、图纸交底会,会审中确定的内容形成第一份施工文件,确保工程顺利开始。

3.5.2建立周例会制度

在每周的固定时间召开由监理主持,业主、总包、各分包方参与的周例会,会中商讨一周的工程施工和配合情况,解决问题。

若遇到急需解决的事情,可以立即找业主、设计、监理商讨解决。

3.5.3制定专题讨论会议制度

遇到较大问题时,业主、设计、监理、总包、有关分包方聚到一起,商讨解决。

此专题讨论会不定时召开。

3.5.4制定考察制度

我公司是IS09001体系认证企业,根据IS09001体系管理要求,项目的分包、分供方要三家以上参与竞争,因此,制定考察制度,组织业主、监理共同对主要分包、分供方进行考察,经过综合评价,最终选定合格、满意的分包、分供方。

3.6主要项目工程量

详见项目工程量表(后附)

3.7主要劳动力计划

详见劳力计划表(后附)

第四章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人员准备、现场准备、通讯准备等,开工前编制施工资源计划,各项工作在开工前完成。

4.1技术准备

4.1.1项目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应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参加业主组织的图纸会审并进行技术交底工作,编制好详细的施工方案,同时指定专人收集各项技术资料,施工前应加强材料的抽测送检、验收工作,提前做好砂浆、砼设计配合比工作。

4.1.2组织编制切实可行的各分部工程施工立案,对本施工组织设计进一步细化充实,对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为施工提供可靠的保证。

4.1.3组织学习有关验收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提供坐标,通过坐标控制点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同时引出水准标高,要求使用时方便,且具有良好的视线角度,避免振动,并加以保护。

4.1.4编制施工预算,施工预算是施工企业内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定额编制的施工所需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数量及费用的预算文件。

它是编制施工作业计划,向施工班组签发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依据。

4.1.5做好钢筋、模板的翻样工作。

4.1.6组织技术人员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进行学习,掌握技术要点及质量验评标准。

4.1.7项目经理对各职能科室及工作人员制定岗位经济责任制及相应考核制度,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项目经理部各项管理制度。

4.1.8与各施工作业班组签订保优质、保工期、保安全、保文明工地的责任状。

4.1.9认真做好原材料、半成品的复试检验,并由技术部负责。

4.2生产准备

4.2.1施工机械、周转材料准备施工机械配备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及建筑物的特点,计划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有:

塔吊TC5613一台,HBT50砼泵车一台。

其他设备详见《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序号

机具名称

单位

数量

功率

序号

机具名称

单位

数量

功率

1

钢筋切断机

2

2.2kw/台

9

刨板机

2

5kw/台

2

钢筋调直机

2

14.0kw/台

10

园盘锯

2

7.5kw/台

3

钢筋弯曲机

2

2.2kw/台

11

振动棒

15

1.5kw/台

4

砼泵车

1

55kw/台

12

打夯机

4

3kw/台

5

闪光对焊机

1

100kw/台

13

现场照明

20kw

6

电焊机

2

11kw/台

14

高压水泵

1

5KW/台

7

塔吊TC5613

1

55kw/台

8

电渣压力焊

4

15kw/台

本工程计划投入的周转材有:

模板5000m2,钢管200T。

其他周转材料按常规配制,以保证施工需要,周转材料应经常检修保养,施工中注意清理、保护,以提高其周转率,节约成本。

4.2.1.1根据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对拟进入现场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维修及检测,并按本方案要求及时进入施工现场组装调试,保证施工机械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4.2.1.2根据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安排,编制具体进场计划,落实进入施工现场各种周转材料,对周转材料及时保养、整修,保证满足本工程施工需要。

4.2.2建筑材料准备

4.2.2.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中工料分析编制建筑材料需要量及进场计划。

4.2.2.2根据材料进场计划落实材料供货单位,组织材料采购人员对供货单位资信、质量、价格情况进行评估,落实合格分供方,签订材料供货合同。

4.2.2.3按材料进场计划组织材料供应到施工现场,并做好保管工作。

4.2.2.4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编制各种加工件、半成品进场计划,组织落实供货及加工厂家,签订供货及加工合同。

4.2.3坐标点的引入

配合业主在现场建立控制网,并在现场做好醒目的防护及保护措施,确保控制网精度。

项目经理部进场时,已经将标高水准点引入现场,标注在8#楼的侧墙上,以此水准点控制工程的标高。

在工程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将轴线桩引到现场四周路面或侧墙上,作为施工轴线的投测点。

4.2.4临水设计

针对现场状况,现场内设水箱(1.5×2×3m)一个,高压水泵一台(扬程60m)。

用水量计算如下:

现场施工用水量按消防用水总额Q=15L/s计算。

d=4Q/Лv1000选V=1.5L/s

d=4×15/3.14×1.5×1000=0.113m

选用φ100mm供水管进入现场。

为解决各楼层用水水压不足问题,在地面用一台高压水泵加压,每层设阀门,随结构往上做,以满足各楼层的施工临时用水和消防用水需要。

4.2.5现场用电量计算

本工程施工用电量较大,主要用电设备的用电量见施工机械设备表。

(1)电焊机设备容量:

Pe1=Se′√JCCOSφ

=182×√0.65×0.87

=127.66KW

(2)塔吊设备容量:

Pe2=Pe′√JC

=55×√0.4

=34.79KW

(3)其它设备容量:

Pe3=156.3KW

(4)除照明外所用用电设备总容量:

∑Pe=Pe1+Pe2+Pe3

=318.75KW

(5)计算负荷:

Pj1=Kx∑Pe=0.7×318.75=223.13KW

Qj1=Pj1×tgφ=223.13×1.33=296.76Kvar

(6)照明用电按20KW考虑。

施工现场总用电量:

Sj=√[(Pj1+Pj2)2+Qj12]=383.64KVA

现场提供的电源≥383.64KVA电量,能够满足施工用电量的需要。

所有供电线路均采用三相五线制由总电源箱分四路引入二级配电箱,一路引入办公区,一路引入钢筋加工场地,一路引入木工加工场地,一路引入塔吊,再引至各用电设备。

开工前临时用电线路按本方案要求施工完毕,保证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具体临电设计详见«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第五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5.1临时设施

考虑到本工程的结构工期及现场平面位置等特点,结合劳动力动态等因素,现场拟将生产区与办公生活区分开设置.施工现场设置成品和半成品堆放场地及生产区。

办公生活区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5.1.1宿舍、生活区配套临设:

现场将按照前期人数为200人考虑,宿舍设置在场地东侧,面积420平方米;办公区设在宿舍区北面,面积160平方米。

5.1.2生产区:

现场场地拟用砼输送泵、钢筋和模板加工场地为主导,并合理布置现场,充分利用。

5.1.3施工现场布置:

施工道路:

7#、8#楼东侧硬化一条6米宽临时施工道路。

钢筋加工场:

设于8#楼南侧,分原材区、作业区、成品堆放区;

门卫室:

门卫室采用240厚砖砌结构,高3.0米。

木工加工场地:

木工加工场地位于场地西南侧。

砼泵站:

设在新建建筑物的西侧,三面围护。

5.1.4排水与排污

5.1.4.1施工现场内设置系统排水,现场排水沟局部铺铸铁盖板。

施工用水、砼养护、生活用水先排入沉淀池内,澄清后排入院区污水管网。

5.1.4.2考虑到施工现场的文明卫生,设冲洗式厕所一座。

根据施工现场污水管道的位置分布图,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作平面布置。

第六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6.1施工流水段划分

6.1.1基础底板混凝土流水段划分

本工程底板设计为有梁式筏板基础,底板厚度500mm,梁高800mm。

底板的投影面积为1020.304m2。

图纸设计在底板16轴~17轴之间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宽度为800mm。

为了保证底板混凝土施工质量,按照后浇带分成两个段施工,相应底板钢筋也按照相同的两个施工段流水施工。

6.1.2地下室施工流水段划分

地下室施工按施工缝划分为两个施工段。

6.1.3地上结构流水段划分

水平流水段划分以伸缩缝为齐,分为二个施工段竖向按楼层分为墙体、楼板两段施工。

6.2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顺序

本工程主要分部、分项工艺流程如下:

基础分部:

灰土置换垫层→基础垫层C10素砼→基础筏板基础梁钢筋绑扎、墙柱钢筋插筋→基础满堂基础模板安装→基础砼→剪力墙、挡土墙及柱钢筋绑扎→剪力墙、挡土墙及柱模板安装→墙、柱砼浇灌→拆内、外墙及柱模板→地下室顶板支模→地下室顶板钢筋绑扎→地下室顶板砼浇灌→室外外墙防水→土方回填→后浇带砼浇筑。

主体分部:

一层放线→一层墙、柱钢筋、模板、砼浇筑→墙、柱模板拆除→一层顶板钢筋、模板、砼浇筑→砼养护→中间层(顶层)放线→中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