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以礼待人》30.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7833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以礼待人》3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以礼待人》3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以礼待人》3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以礼待人》3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以礼待人》3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以礼待人》3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以礼待人》3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以礼待人》3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以礼待人》30.docx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以礼待人》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以礼待人》30.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以礼待人》30.docx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以礼待人》30

《以礼待人》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

本课是在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社会规则中的道德规则,引导学生做一名文明有礼的好公民。

本课共有两目,第一目是“待人礼为先”,对礼有的基本介绍;第二目是“做文明有礼的人”,指向的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可能会出现一定水准的逆反心理,部分学生对遵守道德规范持消极态度,甚至通过违反道德规范来显示自己的存有。

这种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需要我们增强引导,从尊重道德规范的深层次和社会价值角度提供协助,以持续解决成长中面对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礼是什么,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2、水平目标:

懂得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从语言、仪表、举止方面提升自身素质,并能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升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

1、教学重点:

文明有礼的作用。

2、教学难点:

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五、教学方法

启发法、讨论法、演示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等

(一)导入新课

播放“告别十大不文明行为”的动画视频。

引出课题《以礼待人》。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对不文明不礼貌行为的注重,启示自己要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课堂教学渐入佳境。

目标导学一:

待人礼为先

第一礼的含义

活动一阅读材料——识礼

材料一:

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理解去张村的路。

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

“喂,老头儿,这里离张村有多远?

”老人脱口而出:

“无礼!

”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也没有找到张村。

年轻人停下来想了又想,似乎悟出了什么。

思考:

他悟出了什么?

材料二:

思考:

1、你认为小岩哪些地方做得不妥?

应如何改进?

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应?

会如何做?

学生: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根据两个材料总结对“礼”的理解(礼体现的品质和表现)。

教师点拨:

以礼待人是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要求。

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设计意图】事例分析,学生参与讨论,合作探究,初步对礼有一个理解。

通过了情景、案例分析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

第二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活动二:

文人智慧赏析——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孔子曰:

不学礼,无以立。

(出自《论语·季氏篇》)

陈亢问孔子的儿子伯鱼:

“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

”伯鱼回答说:

“没有呀。

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

‘学《诗》了吗?

’我回答说:

‘没有。

’他说:

‘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

’我回去就学《诗》。

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

‘学礼了吗?

’我回答说:

‘没有。

’他说:

‘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我回去就学礼。

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

“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一是该学诗,二是该学礼,三是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孩子。

思考:

从古人对礼的理解来看,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教师点拨:

文明有礼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所以,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设计意图】在赏析的过程中,了解古人对礼的理解,理解礼的重要性。

活动三:

建言献策——文明有礼促和谐

(学生阅读教材P38“探究与分享”)

思考:

同学们说出了对文明小区的什么期望?

这些行为给小区居民造成了什么影响?

学生: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教师点拨:

社区环境方面:

垃圾应分类回收;机动车应注意低速行驶、不鸣笛;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

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冲突和矛盾。

垃圾随意堆放会影响社区环境卫生;汽车在小区内任意行驶会给出行的居民带来危险、同时造成噪音扰民;不能合理地处理冲突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

文明礼貌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所以,文明有礼促动社会和谐。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表达水平。

活动四:

情境感受——文明有礼扬国威

情境一:

2016年8月21日,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时隔12年后再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

颁奖仪式上,当宣布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全场观众起立,目视国旗,高唱国歌,国歌声响彻整个体育场。

情境二:

泰国皇宫洗手间有一句中文告示:

请便后冲水!

珍珠港景区美国人特意在垃圾桶前写下中文告示:

垃圾桶在此!

巴黎圣母院有一则中文告示:

请保持安静!

据说,这是他们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而其他国家的游客没有这种“礼遇”。

思考:

同样是中国人在国外,为什么会受到不同的待遇。

学生:

分组讨论,最后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点拨:

情境一:

我们感受到了世界各国对我们国家的尊重,也是在为运动员的拼搏和公平竞争精神鼓掌。

情境二:

我们感受到国人的文明素养有待提升。

无论我们是在国外旅游还是在国外比赛,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的形象。

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怀有一颗文明有礼的心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学生总结:

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促动社会和谐。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设计意图】在师生研讨共同交流这个环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的理解,谈自己的感受和疑惑,教师的作用在于点拨。

目标导学二:

做文明有礼的人

第三做到文明有礼

活动五:

情景判断——知礼懂礼

(展示校园中存有的现象)

①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帮老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②吊儿郎当地穿着校服,胸口衣裳大敞。

③在饭堂排队打饭,遵守秩序。

④在课堂上插嘴说话、坐姿懒散、吃零食。

⑤见到走廊或楼梯有纸屑、垃圾,顺手捡起,扔进垃圾筒。

⑥不给同学起“绰号”,不开恶意玩笑。

⑦在课室内讲粗言滥语、打闹嬉戏。

思考:

1、根据对礼的理解和理解,判断上述行为是否符合文明有礼,理由是什么。

2、根据对上述错误行为的判断,从礼的表现出发,总结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学生: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①准确,语言文明,举止文明;②错误,服装不整,不注意仪表;③准确,举止得体;④错误,举止不文明,缺少行为美;⑤准确,爱护环境,举止文明;⑥准确,语言文明;⑦错误,语言不文明,举止不得体。

教师点拨:

一、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二、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三、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中持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并与身边的人一起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解决问题。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活动六:

礼貌用语大比拼

学生:

自学课本中的谦辞、敬辞,比赛抢答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学古代的谦辞敬辞,抢答李老师设置的环境题目,深化印象,利于学生记忆使用,活跃课堂气氛。

(3)牛刀小试

【基础闯关】

以下属于礼貌的表现有(C)

A、上课时偷偷地看小说

B、与别人侃侃而谈,不时的打断别人的谈话

C、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

D、今早看见老师没有主动打招呼

【水平提升】(中考链接——单项选择题)

1.礼貌包含下列良好品质(D)

⑴尊重⑵宽容⑶谦让⑷与人为善

A、⑴⑵B、⑶⑷C、⑵⑶⑷D、⑴⑵⑶⑷

2.快递员剐蹭轿车被扇耳光;保安劝离遛狗男子被打骨折……稍有冲突,就骂脏话、扇耳光、殴打人,简单粗暴处理,“得理不饶人”“无理赖三分”,小事情往往诱发了大矛盾。

究其原因,是有些人忘却了(  D )

①礼貌    ②宽容    ③友善    ④尊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与“彬彬有礼是高贵的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含义最相近的一项是(D)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D.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四)总结知识点

7、板书设计

一、对礼的理解1.品质

2.表现

二、礼的重要性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2.文明有礼有利于促动社会和谐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三、做文明有礼的人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八、教学反思

1、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对礼的理解,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个文明有礼的人,来启发学生平时多思考,多反省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文明有礼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需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持续践行,还要提醒身边的人,大家一起树立文明风尚。

2、在教学过程中,活动多种多样。

活动一和活动四是材料分析,活动二是赏析,活动三和活动五是出谋划策,活动六是抢答,在每一环节学生都充分参与,学在其中。

3、通过六个活动突出难点、突破重点。

在教学中能把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去处理,注重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做到文明有礼。

4、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李老师按就近原则前后同桌四人一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实行课堂讨论,回答准确的小组都会得到相对应的加分,分数最高的小组,会少写一项作业。

个人成绩累计,到一定阶段成绩较高的将被颁发“课堂表现小达人”的称号。

为了得到第一的成绩,很多学生踊跃发言,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政治思维,锻炼了学生的水平。

5、还有一些不足,提问时没能照顾所有同学;自己读材料,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