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1814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三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1、内能

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法与数学表达式

第四节 焓

第五节 热容CP与CV的关系

第六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第六节 实际气体

第七节 化学反应热效应

1、等压热效应与等容热效应

2、热化学方程式

第八节 热化学基本定律及反应热效应的计算

1、盖斯定律

2、由热化学数据(燃烧热、生成热、*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计算反应热效应

*3、由键焓估算标准生成热

第九节 反应热效应与温度的关系

1、基尔戈夫定律

*2、关于热效应计算的应用(热效应随温度的变化、最高温火焰温度等)

第十节 可逆过程与最大功

1、可逆过程的意义与特征

2、理想气体的可逆膨胀或压缩(等温可逆、绝热可逆功的计算)

3、可逆循环过程的体积功——卡诺循环

重点难点:

1、可逆过程与最大功

2、状态函数变化ΔU、ΔH的计算

3、各种热效应的关系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14学时)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讨论体系的过程方向与限度,学习状态函数熵与熵增加原理、熵的统计意义。

使学生初步理解熵与第二定律的微观含义。

热力学第三定律为以后计算物质的熵值与其它热力学函数提供根据。

由于化学反应一般可控制在恒温恒压下进行,所以自由能的使用也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

1、了解一切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明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

2、明确从卡诺热机得出克劳修斯原理和熵函数的逻辑性,从而理解克劳修斯不等            式的重要性与熵函数的概念。

3、熟记并理解热力学函数S、F、G的定义与各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

4、明确每一热力学函数只是在各自的特定条件下才能作为过程进行方向与限度的判据,熟练ΔS与ΔG的计算与应用。

5、熵的统计意义和热力学第三定律只作一般性了解。

第一节 一切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

第二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法 

第三节 卡诺原理

第四节 过程的热温商与熵函数

1、克劳修斯原理

2、可逆过程的热温商和熵的概念

3、不可逆过程的热温商与熵变

第五节 过程方向与限度的判据

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2、熵增加原理

第六节 熵的统计意义

1、过程自发进行的微观本质

2、微观状态数与最可几分布

3、熵与微观状态数的关系(波兹曼关系式)

第八节 熵变的计算与熵判据的应用

1、无化学变化与无相变化的等温过程与变温过程

2、相变过程

3、等温下的化学反应过程

第九节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熵

1、热力学第三定律

2、绝对熵

第十节 自由能

1、自由能

2、自由能作为过程可逆性的判据

3、自由能变化的焓效应与熵效应(ΔG=ΔH-TΔS)

*4、其它条件下进行过程的判据

第十一节 等温过程ΔG的计算与应用

1、无化学变化与无相变的等温过程

2、纯物质的相变过程

3、化学反应的ΔG

第十二节 热力学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式与吉布斯—赫姆霍兹方程

1、基本关系式

2、对应系数关系式

3、麦克斯韦关系式及其简单应用

4、吉布斯—赫姆霍兹方程

   

重点难点:

1、熵与熵增加原理

2、状态函数变化ΔS、ΔG、ΔF的计算

3、各种条件下过程的判据

第三章溶液(8学时)

本章讨论溶液的热力学性质。

学习对敞开体系与多组分体系有用的函数化学势,使学生了解偏摩尔量的概念与意义;

理想溶液、拉乌尔定律及亨利定律的意义;

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和稀溶液的区别;

活度的概念与意义,以及标准态的选用。

1、初步了解化学势与标准态的概念与意义。

2、理解多组分体系中引入偏摩尔量的原由,掌握偏摩尔量的定义及其与化学势的关系,对集合公式只要求了解其物理意义与用途。

3、掌握理想溶液、稀溶液与实际溶液三者的区别与关系。

加深对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的理解并熟悉其应用。

4、理解活度的概念与标准态的选用。

第一节 化学势

1、化学势的定义

2、化学势在相平衡体系中的应用

3、气体的化学势与逸度

4、纯液体和纯固体的化学势

第二节 偏摩尔量

1、偏摩尔量的定义

2、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

第三节 理想溶液

1、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

2、理想溶液的定义

3、理想溶液的特征

4、组成理想溶液过程中,体系诸热力学函数的改变

第四节 实际溶液

1、组成实际溶液过程中,体系诸热力学函数的改变

2、活度

3、标准态

第五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第六节 分配定律

1、能斯特分配定律

2、萃取

重点难点:

1、偏摩尔数量与化学势

2、活度与标准态

第四章相平衡(8学时)

本章应用热力学方法讨论相平衡体系的一般规律。

学习一些典型相图的制法、分析与应用。

克劳修斯—克莱普朗方程、相律与相图的分析及应用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相图分析着重于二组分凝聚体系;

对三组分体系只作一般性介绍。

1、理解克劳修斯—克莱普朗方程的推导及其应用。

2、明确相、组分数、自由度的概念,了解相律的推导、物理意义与用途。

3、了解绘制相图的常用方法,能根据热分析法绘制出步冷曲线而得出相图。

4、能应用相律来说明相图中区、线、点的意义、并能根据相图来说明体系在不同过程中所发生相变化的情况(包括杠杆规则的使用)。

第一节 相律

1、相律

2、相、组分数与自由度的概念

第二节 单组分体系

1、水的相图

2、克劳修斯—克莱普朗方程

*3、相律的应用举例——硫的相图

第三节 二组分双液体系

1、二组分双液系的气液平衡

2、二组分理想溶液

3、二组分完全互溶的实际溶液

4、完全不互溶与部分互溶的双液体系

第四节 二组分凝聚体系

1、具有简单低共熔点的凝聚体系

2、杠杆规则

3、熔融液的冷却过程——步冷曲线

4、二组分盐水体系

5、能形成稳定固态化合物的体系

6、形成不稳定固态化合物的体系

7、二组分在液态与固态时均能完全互溶的体系

8、二组分固态时部分互溶的体系

*9、具有转熔温度的固态部分互溶体系

*10、铁碳相图

第五节 三组分体系

1、三组分体系的组成表示法

2、部分互溶三液系

*3、三组分盐水体系

*4、二盐混合物水溶液的冷却分离与计算

1、相律、独立组分数的确定

2、根据相图了解不同过程中相的变化

3、相平衡区中应用杠杆规则的计算

第五章化学平衡(6学时)

本章根据热力学的平衡条件得出反应的等温方程式,并根据物质的热力学函数值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再进一步讨论浓度、温度、压力与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定量影响。

最后列举一些实例说明应用热力学平衡条件来分析反应条件的重要性与实际意义。

1、从热力学平衡条件导出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2、熟练平衡常数与平衡组成的计算

3、熟练理想气体反应的KP、Kx与KC的换算

   *4、学会使用牛顿图,从而计算实际气体反应的Kf。

5、理解物质生成自由能与反应过程ΔG的意义,掌握ΔG=-RTlnK的有关计算。

6、了解从吉布斯—赫姆霍兹方程推导反应等压方程式的思路及有关方程的计算,熟悉一些因素对反应平衡的定量影响。

第一节 平衡常数与反应等温方程式

第二节 标准生成自由能

1、标准生成自由能

2、标准生成自由能的求法及用途

第三节有关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

1、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2、平衡常数的实验测定法

3、理想气体反应的Kp、Kc与Kχ之间的关系

4、实际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逸度的求算)

5、液相反应的平衡常数

6、复相反应的平衡常数

第四节 一些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第五节 化学工艺应用热力学分析的实例

1、氨的合成

*2、碳酸氢铵稳定性的分析

*3、金属的冶炼

*4、石油的裂解

重点难点:

1、标准平衡常数与标准反应自由能

2、各种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第六章化学动力学与催化作用(24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包括化学动力学及催化作用,其中先阐述化学动力学的意义与一些基本内容,随后分析几个复杂反应的速率方程。

在化学反应机理的内容中可适当地介绍一些近代微观动力学的知识,关于反应速率理论,主要阐明理论的推导与公式的物理意义。

在催化作用部分,简单介绍催化作用的原理及吸附作用,阐明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与均相催化及多相催化的一些基本内容。

要求:

1、明确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数的区别与联系。

2、熟悉反应速率表示法及简单反应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3、了解反应级数的实验测定法。

4、对于对峙反应、平行反应和连串反应的动力学公式应着重了解速率方程式的建立以及时间浓度关系式。

5、了解稳态法与平衡近似法处理速率方程的意义。

6、了解链反应的特征与爆炸反应的机理。

7、理解活化能的概念及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8、明确碰撞理论与过渡状态理论的基本论点,公式的推导思路,对二理论作相应的比较。

9、光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只要求一般性了解。

10、明确有关催化反应的一些术语的意义(如均相催化、多相催化、催化剂及其活性、选择性、载体、助催化剂、中毒等)。

11、了解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区别,兰格谬尔吸附理论,化学吸附与催化作用间的关系。

知识要点:

第一节 反应速率及其测定

1、反应速率方程式

2、比速率常数的意义

第二节 基元反应及质量作用定律

1、基元反应

2、反应分子数

3、反应级数

第三节 具有简单级数的化学反应

1、一级反应

2、二级反应

3、三级反应

4、零级反应

第四节 反应级数的测定

1、微分法

2、改变物质数量比例法

3、半衰期法

4、尝试法

5、作图法

第五节 典型复杂反应

1、对峙反应

2、平行反应

3、连串反应

第六节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表观活化能)

1、阿仑尼乌斯方程式

2、活化能及其估算

3、表观活化能

第七节 链反应

第八节 液相反应

第九节 光化学反应

1、光化当量定律及量子效率

2、光化合反应

3、光分解反应

*4、激光化学反应

第十节 快速反应的研究方法

1、流动法

2、弛豫法

*3、闪光光解法

第十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1、碰撞理论

2、过渡状态理论

第十二节 化学反应机理的推测

1、反应机理的推测方法简介

2、实例分析

第十三节 催化作用

1、催化机理

2、吸附作用(兰格谬尔等温式、BET吸附公式)

3、均相催化(气相催化、液相催化)

4、酶催化

5、多相催化

*6、光、激光催化

*7、自催化与化学振荡

*8、催化领域的发展前景

8、分子反应动态学简介

1、反应速率方程式与反应级数

2、反应级数的求法

3、简单反应与某些复杂反应的动力学规律

4、表观活化能、阈能、能垒、零点能的概念

5、两种反应速率理论

5、反应机理中的平衡假设和稳态处理方法

第七章电化学(22课时)

本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讨论电解质溶液的性质与理论。

第二部分分为可逆电池的电动势,使学生理解产生电动势的机理,熟悉电化学中一套惯用符号,掌握有关电动势的计算与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电位—pH图制作与应用可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详略。

第三部分为电极过程动力学,介绍不可逆情况下,电极上所发生的过程。

1、理解离子的水化作用及其在外电场下溶液中的迁移情况。

2、明确电导率、摩尔电导率、迁移数、离子淌度与离子独立运动定律等概念、意义以及它们间的关系。

3、了解强电解质溶液的德拜—尤格尔互吸理论、翁萨格电导率理论的基本观点与公式推导。

1、了解离子活度、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系数的概念。

2、对于可逆电池部分,首先使学生理解电池过程的热力学函数的改变ΔG、ΔH、ΔS与电功、电动势的关系,了解电动势产生的原因和熟悉电化学的惯用符号。

3、熟悉地从所给电池、电极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以及根据所给化学反应设计原电池。

4、掌握能斯特方程、电极电位表与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5、了解双电层结构。

6、了解产生极化作用的原因,极化的分类与电化学极化的机理。

6、了解金属腐蚀的机理与防腐原理。

知识要点:

Ⅰ、电解质溶液(其中占4学时)

第一节 离子的水化作用

第二节 离子迁移和迁移数

1、迁移数的定义

2、希托夫法

*3、界面移动法

第三节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1、电导率与摩尔电导率

2、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3、电导与浓度的关系

第四节 极限迁移数、离子淌度与离子电导

第五节 电导测定的应用

1、电离度与电离常数

2、难溶盐的溶解度和溶度积

*3、电导滴定

第六节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1、德拜—尤格尔离子互吸理论

2、翁萨格电导理论

第七节 电解质溶液的活度与活度系数

1、离子的平均活度与平均活度系数

2、从测定溶解度求平均活度系数

第八节 离子强度和德拜—尤格尔极限公式

1、离子强度概念

2、德拜—尤格尔极限公式的推导

Ⅱ、可逆电池(其中占10课时)

第九节 可逆电池的热力学

1、可逆电池与不可逆电池

2、可逆电池的热力学

3、能斯特方程

第十节 电极电位

1、电极电位

2、可逆电极种类

3、标准氢电极与参比电极

第十一节 可逆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第十二节 标准电池与电动势的测定

第十三节 浓差电池

第十四节 标准电极电位的应用

1、标准电极电位

2、电位—PH图的制作与意义

第十五节 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1、溶液PH值的测定

2、玻璃电极、离子选择电极的原理及其应用

3、标准电极电位与电解质平均活度系数的测定

Ⅲ、不可逆电极过程(其中占8学时)

第十六节 双电层结构

第十七节 电极的极化

1、极化曲线及其测定

2、过电位及其分类

第十八节 电化学极化

1、放电步骤

2、影响过电位的因素

3、氢过电位产生的原因

*第十九节 浓差极化与极谱分析简介

第二十节 金属腐蚀和防腐蚀

第二十一节 电解时的电极反应

1、金属析出与氢过电位

2、金属离子的分离

3、两种离子的共析

*4、隔膜电解食盐水

*5、有机电合成的电极反应

*第二十二节 化学电源简介

1、离子的活度、平均活度与平均活度系数

2、可逆电极与可逆电池

3、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换

4、电池电动势测定的多种应用

5、电极的极化及其应用

第八章表面现象和胶体(8学时)

本章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为表面现象,阐明由于物相高度分散后的一些性质以及表面活性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

第二部分概略地阐明溶胶的制备及其性质,以及大分子溶液的性质。

1、明确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的概念,了解表面曲率与蒸气压的关系

2、明确吉布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意义与计算

3、了解表面活性物质的基本性质及用途

4、了解溶胶的一般制备与净化方法

5、了解溶胶的动力学性质、光学性质与电学性质

6、了解胶团的结构及胶体的稳定性与聚沉作用

7、了解大分子溶液性质极其分子量的测定法

8、了解膜平衡的机理及离子交换膜的应用

Ⅰ、表面现象(其中占4学时)

第一节 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

第二节 弯曲表面现象

1、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2、蒸气压与表面曲率关系

第三节 溶液的表面吸附、表面活性物质

1、溶液表面层的吸附现象

2、吉布斯等温吸附方程式

3、表面活性物质的基本性质及分类

第四节 几种重要的界面现象及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1、润湿与铺展

2、乳化与加溶

3、起泡与去污

*第五节 溶液中固体表面的吸附

Ⅱ、胶体(其中占4学时)

第六节 溶胶的制备和净化

第七节 溶胶的光散射现象和胶粒的扩散

1、丁铎尔现象与光的散射

2、布朗运动和胶粒扩散

第八节 电动现象与电动电位

第九节 胶体的稳定性和聚沉

第十节 大分子溶液及膜平衡

1、大分子溶液性质及分子量测定

2、膜平衡及离子交换膜的应用─电渗透

重点难点:

1、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

2、吉布斯等温吸附方程

3、膜平衡(唐南平衡)

各章学时分配的建议

章名

学时

绪论

1、热力学第一定律

2、热力学第二定律

3、溶液

4、相平衡

5、化学平衡

6、化学动力学与催化作用

7、Ⅰ电解质溶液

Ⅱ可逆电池

Ⅲ不可逆电极过程

8、表面现象与胶体

12

14

8

6

24

4

10

总计

102

3.参考书目

1、高师院校统编教材(五院校):

《物理化学》(第三版),199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傅献彩、陈瑞华编:

《物理化学》第四版,199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3、吉林大学等校编:

《物理化学》,1979、198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4、印永嘉编: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198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5、天津大学编:

《物理化学》(第三版),199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6、朱传征、许海涵主编:

《物理化学》,2000年,科学出版社

7、IraNLevine,《PhysicalChemistry》,5thed,2002.

8、PeterAtkinsJuliodePaula,<

<

Atkins’PhysicalChemistry>

>

7thed.2002

9、CarlW.Garland,JosephW.Nibler,DavidP.Shoemaker,<

ExperimentsinPhysicalChemistry>

7thed.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