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工程质量缺陷预防及处理方案.docx
《装修工程质量缺陷预防及处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修工程质量缺陷预防及处理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装修工程质量缺陷预防及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1
二、各项工程质量缺陷原因及处理办法……………………………………………1
2.1砌体工程………………………………………………………………………1
2.2抹灰工程………………………………………………………………………2
2.3防水工程………………………………………………………………………5
2.4楼地面工程……………………………………………………………………9
一、工程概况
地上34层、地下2层,建筑总高度99.92m,建筑面积2.9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91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0.08万平方米。
装修标准以毛坯交房标准为准。
采用剪力墙结构形式。
地下车库层高4.1米,车库柱网尺寸为8.1米。
装修标准为毛坯房。
底商位为2层框架结构,外立面为干挂石材、铝合金玻璃橱窗、地弹簧玻璃门,轻钢玻璃雨篷。
内装毛坯交房。
二、各项工程质量缺陷原因及处理办法
2.1、砌体工程
2.1.1组砌质量差,墙面平整度、垂直度及水平灰缝的平直度差,灰缝尺寸不一,查过规范的允许偏差,接缝处理不当,形成通缝。
原因分析:
1)砌块的材质差,几何尺寸大小不一、棱角不正、平面翘曲,造成砌体墙体凹凸不平,灰缝大小不一。
2)砌筑施工时未拉线及吊线,导致水平灰缝的平直度差、墙体的垂直度差。
3)砌筑施工前未对砌体的根部进行清理找平,砌筑施工过程中未立皮数杆导致灰缝大小不一。
4)设计的墙体内埋管密集而使墙体砌筑断开。
5)砌筑施工前未摆砖错缝,施工过程中留槎不当。
预防措施:
1)砖和砌块应选用合格品,控制其进场质量的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进场。
2)砌筑施工前应先弹出墙身的轴线、边线及检查校核线,将墙根部的楼地面用砂浆找平,楼地面误差大于20㎜要用细石混凝土找平,开始砌筑施工前还应先摆砖错缝,摆砖时应注意门窗位置对灰缝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窗间墙的组砌方法及七分头砖及半砖的砌筑位置,务必将竖缝错开,并保证组砌方法统一、上下一致。
3)砌筑前应将砖施水湿润,保证砖的含水率在10%~15%,对混凝土加气砌块在砌筑前应将砌筑面湿润。
4)砌筑前必须立好皮数杆,拉好准线,红砖砌体灰缝8~12㎜,陶粒砖砌体的灰缝尺寸宜8~12㎜。
5)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否则应按照规定留槎和埋设钢筋。
6)门窗过梁必须正确地搁置和安装。
7)砌体的砌筑高度每天不得高于1.8m,且砌体的顶部与上层梁板结构的连接处应待下部的砌体变形稳定后用机制红砖侧砖或立砖斜砌挤紧。
8)墙体中的洞口、管道、预埋件应在砌筑施工过程中正确的及时进行预留和预埋,以免事后进行打凿破坏。
9)砌筑施工过程中应时常检查砌筑施工质量,随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10)注意构造柱、圈梁、板带模板支设质量
2.1.2砂浆强度低,质量不稳定
原因分析:
配合比称量计量不准;塑化剂及微沫剂掺加过量;试块制作与养护不当;砂浆的原材料质量差,如水泥的质量差,砂过细,含泥量过大。
处理方法:
1)按照计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定期检查校准计量的准度
2)不准用掺加塑化剂及微沫剂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3)试块由专人负责制作养护,留置试块进行试压预控。
4)加强对进场材料的进场检查验收控制。
2.1.3砌体墙体渗水
原因分析:
砌体灰缝不饱满;勾缝质量差,或墙体在施工中凿打破坏;砌体砌筑前未施水,砌筑砂浆失水形成墙面裂缝。
处理方法:
1)砌筑施工前应按照要求,保证灰缝的饱满,且在砌筑前施水保证砌块含水率达到要求。
2)砌筑过程中应随砌筑随勾缝,勾缝前应清理粘结在墙面上的砂浆、泥浆及杂物,勾缝应做到横平竖直,搭结平实且压实抹光,不得有丢缝、开裂及粘结不牢等现象,并增加砂浆密实度、饱满度。
2.2、抹灰工程
2.2.1抹灰层空鼓
抹灰层空鼓表现为面层与基层,或基层与底层不同程度的空鼓。
原因分析:
面层砂浆收缩应力过大;外墙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变形能力比砖墙大的多;在光滑集体表面未进行“拉毛处理”,表面污染或没有清除干净;各层作业紧跟,操作间隔短,砂浆水化快、慢存在差异,强度增长不能同步,再加内部应力效应。
处理方法:
铲除空鼓部分,用10%氢氧化钠水溶液或洗洁精水溶液将混凝土表面油污及隔离剂刷洗干净,随后用清水反复清洗洁净再用钢丝板刷将表面酥松的浆皮刷除,然后对基体表面进行“拉毛处理”经湿养护硬化后,用手擦不掉砂即可抹底层灰。
预防措施:
1)抹灰前必须将脚手眼、支模孔洞填堵密实,对混凝土表面凸出较大的部分要凿平。
2)必须将底层、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并于施工前一天将准备抹灰的面浇水润湿。
3)对表面较光滑的混凝土表面,抹底灰前应先凿毛,或用掺108胶水泥浆,或用界面处理剂处理。
4)抹灰层之间的材料强度要接近。
2.2.2抹灰层裂缝
抹灰层裂缝是指非结构性面层的各种裂缝,墙、柱表面的不规则裂缝、龟裂,窗套侧面的裂缝等。
原因分析:
建筑物在结构变形、温度变形、干缩变形过程中引起抹灰面层裂缝;外墙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变形能力比砖墙大的多;基体未处理好,没有刮除基体表面的灰疙瘩,或扫除不干净,浇水不匀不足,使底层砂浆粘合力下降;面层砂浆收缩应力过大,会使底层砂浆与基体剥离而产生裂缝;抹灰砂浆无配合比、不计量、用水量不控制、搅拌不均匀、和易性差、分层度大于30㎜,容易产生
离析,又容易造成抹灰层强度增长不均匀,发生应力集中效应而产生裂缝;搅拌好的砂浆停放3小时以后再用,砂浆已开始凝结,强度及粘合度都会下降,从而使抹灰层产生裂缝;抹灰时未进行分层操作,一次成活厚薄不匀,在重力作用下形成裂缝;各层作业紧跟操作间隔短,砂浆水化快、慢存在差异,强度增长不能同步,再加内部应力效应;抹灰层早期受冻;砂浆抹灰层失水过快,又不养护,造成干缩裂缝;大面积抹灰层无分隔缝,产生收缩裂缝。
处理方法:
将裂缝缝隙扫刷干净用水将灰尘冲洗干净。
采取刮浆和灌浆相结合的方法用1:
1的水泥细砂浆刮入缝隙,再向上补嵌。
预防措施:
1)抹灰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质量要求,例如水泥的强度与安定性应符合标准;砂不能过细,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石灰要熟透,过滤要认真。
2)基层要分层抹灰,一次抹灰不能厚;各层抹灰间隔时间要视材料与气温不同而合理选定。
3)为防止窗台中间或窗角裂缝,一般可在底层窗台设一道钢筋混凝土梁,或设3Φ6的钢筋砖反梁,伸出窗洞各330mm。
4)夏季要避免在日光曝晒下进行抹灰,对重要部位与曝晒的部分应在抹灰后的第二天洒水养护7d。
5)对基层由两种以上材料组合拼接部位,在抹灰前应视材料情况,采用粘贴胶带纸、布条,或钉钢丝网或留缝嵌条子等方法处理。
6)对抹灰面积较大的墙、柱、槽口等,要设置分格缝,以防抹灰面积过大而引起收缩裂缝。
2.2.3抹灰层脱壳
原因分析:
基体未处理好,没有刮除基体表面的灰疙瘩,或扫刷不干净,浇水不足不匀,使底层砂浆粘合力下降;表层抹灰撒干水泥吸去水分的做法,会造成表层强度高、收缩大,拉动底层灰脱壳。
处理方法:
将脱壳部分铲除,用10%氢氧化钠水溶液或洗洁精水溶液将混凝土表面油污及隔离剂洗刷干净,随后用清水反复冲洗洁净再用钢丝板刷将表面酥松的浆皮刷除,然后对基体表面进行“毛处理”经湿养护硬化后,用手擦不掉砂即可抹底层灰。
提前1d浇水湿润边浇水边清扫干净浮沫,重新抹灰,补好缺角少棱处。
2.2.4抹灰面不平整
抹灰层表面接槎明显,或大面呈波浪形,或明显凹凸不平整。
预防措施:
1)基层刮糙前应弹线出柱头或做塌饼,如果刮糙厚度过大,应掌握“去高、填低、取中间”的原则,适当调整柱头或塌饼的厚度。
2)应严格控制基层的平整度,一般可选用大于2m的刮尺,操作时使刮尺作上下、左右方向转动,使抹灰面(层)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最小。
3)分层抹灰时,中层必须找平,为照面质量提供条件
2.2.5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
外墙大角,内墙阴角,特别是平顶与墙面的阴角四周不平顺、不方正;窗台八字角。
预防措施:
1)抹灰前应在阴阳角处(上部)吊线,以1.5m左右相间做塌饼找方,作为分阴阳角的“基准点”;附角护角线必须粉成“燕尾形”,其厚度按粉刷要求定,宽度为50~70mm,且小于600。
2)阴阳角抹灰过程中,必须以基准点或护角线为标准,并用阴阳角器作辅助操作;阳角抹灰时,两边墙的抹灰材料应与护角线紧密吻合,但不得将角线覆盖。
3)平顶粉刷前,应根据弹在墙上的基准线,往上引出平顶四个角的水平基准点,然后拉通线,弹出平顶水平线;以此为标准,对凸出部分应凿掉,对凹进部分应用1:
3水泥砂浆(内掺108胶)先刮平,使平顶大面大致平整,阴角通顺。
4)阴阳角的砂浆稠度要小,要用阴阳角抹子上下抽平,尽量多压几遍。
6、墙面接槎有明显的抹纹,色泽不均匀
原因分析:
墙面没有分格或分格过大,抹灰留槎的位置不当;没有统一配料,砂浆的原材料不一;基层或底层的浇水不均匀,罩面压光操作不当。
处理方法:
1)抹灰时应把接槎的位置留在分格处或阴阳角、落水管处,并注意接槎部位的操作,避免发生高低不一、色泽不匀等现象。
2)室内抹灰稍有抹纹,在阳光下看就很明显,影响墙面的外观效果,因此室内外抹水泥砂浆墙面应做成毛面:
用木抹子搓毛面时,要做到轻重一致,先以圆圈形搓抹,然后上下抽拉,方向要一致,以免表面出现色泽深浅不一、起毛纹等问题。
2.3、防水工程
2.3.1屋面渗漏
原因分析:
1)屋面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差,屋面板处的钢筋未按照设计要求制作安装、负弯矩钢筋或屋面结构节点的构造钢筋未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制作安装;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施工缝留设不当或浇筑施工过程中未按照规定的浇筑顺序进行浇筑,从而产生了施工冷缝;浇筑完成后未按照规定进行收平抹压以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密实度和抗拉防裂性能;未及时进行养护等形成收缩裂缝等,这些裂缝将成为渗漏的通道。
2)管道、烟道等凸出屋面设施底部、屋面阴阳角、檐沟、天沟、水落口周围、防水卷材的收头、屋面变形缝等节点部位未按照防水节点构造要求进行施工。
但这些节点部位是屋面变形集中的地方,也是变形首先表现的地方,同时这些节点部位表面复杂、形状多变,最容易产生开裂渗漏。
3)未按照规定的技术间歇时间要求进行防水施工,隔热层水泥珍珠岩或水泥陶粒层在没有干燥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停留在里面的水分通过结构层渗漏或在受热后汽化,体积增大几十倍,通过找平层使柔性防水层鼓泡而破坏。
4)设计上防止温度、沉降等变形的技术构造措施不完善,尤其是因温度变形造成的墙体、混凝土结构裂缝导致渗漏。
5)屋面的使用及维护管理不当,造成屋面透气管的破坏和防水层的损坏、雨水管的堵塞,造成积水倒灌与渗漏。
处理方法:
1)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组织施工及验收,保证钢筋制作安装的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抹压及时,养护充分,防止裂缝的出现,对钢筋混凝土女儿墙的施工缝应设置在高出屋面板顶面100mm以上。
2)对管道、烟道等凸出屋面的设施、屋面阴阳角、檐沟、天沟、水落口周围、防水卷材的收头、屋面变形缝等节点部位严格按照节点构造要求进行施工,保证防水的质量。
3)掌握施工技术间歇,待屋面隔热层及防水基层干燥后再施工防水层,在防水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保证防水施工质量,在施工完成后,必须通过蓄水试验无渗漏后在进行防水的隐蔽施工。
4)设计上技术构造措施上不完善的地方,如变形缝的设置(包括屋面女儿墙上)、屋顶周边排水沟设置的不合理、楼梯出屋面或复式顶层与屋面的节点防水构造等,应及时与建设单位洽商修改完善。
5)在维护管理方面,所有屋面上设施(包括广告)的安装、装修必须先申请后施工,必要时还应先交纳一定数量的质量保证金。
另外在维护管理中,应时常清扫保证屋面的清洁,防止雨水管被堵塞造成积水倒灌。
2.3.2厨房、卫生间渗漏
原因分析:
1)管道暗设接口不密实,造成水从墙体或地面的内部往外渗漏。
2)地面泛水找坡太小,甚倒泛水,导致室内有水不能迅速排出,而沿墙体根部空隙渗出。
3)预留洞口过大,造成填料过厚,填塞料收缩性较大,难以保证填塞密实,管道周围的基层未认真处理,降低了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从而导致管道周围的渗漏。
4)浇注混凝土结构梁板时漏振、缺振,造成混凝土的不密实,混凝土还没有达到规定的拆模强度就拆模,或在其上放置重物和猛烈震动,使混凝土板产生裂缝,施工时又未认真处理,造成水从混凝土的裂缝或蜂窝渗出。
5)地漏安装过高使地面积水,大便器排水管道太低,大便器的出口插入排水口的深度不够,造成水从连接处漏出,如果防水处理不好,水就会沿管道四周或沿板内蜂窝、裂缝处渗出。
6)防水层在二次装修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降低了防水能力,留下了渗漏隐患。
7)设计的深度不够,对地面、墙面未采取防水措施。
处理方法:
1)对暗埋的给排水管道,必须在安装施工完成后进行打压或灌水试验无渗漏现象后方可以进行隐蔽。
2)对地面需按照设计要求认真找坡,保证坡向、坡度符合质量要求。
3)混凝土结构施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养护及时充分,防止裂缝的出现。
4)对穿过楼板的管道,如果预留的孔洞过大,应在管道安装施工完成后,按照两层嵌缝密实,底层为比楼板强度等级高一级的加掺膨胀剂的细石混凝土,面层为20MM厚的与混凝土内砂浆相同且加掺防水剂的砂浆。
5)严格按照砌筑操作规程进行厨房及卫生间墙的砌筑施工,保证砌体组砌正确、灰缝饱满,水电等预埋管线必须在砌筑过程中配合同时进行,防止事后打凿,造成墙体裂缝。
6)地漏、排水管道的安装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
7)对设计不完善之处应在防水施工之前提出洽商修改落实。
8)防水施工应掌握控制技术间歇,保证基层干燥后施工,在防水施工过程中应重视阴阳角、穿过楼板的管道节点防水处理,在施工完毕后,应做蓄水试验并经过试验确定无渗漏相信后方可施工保护层。
9)二次装修施工需破坏防水层的,施工之前必须经过申请同意后进行。
2.3.3地下室渗漏
原因分析:
1)施工缝、后浇带的处理不认真,凿毛不规范,缝内垃圾清理不干净,使二次浇筑的混凝土,无法与前次浇筑的混凝土紧密的结合,降低了防渗性能。
2)地下室侧壁用的拉杆和穿墙套管,没有按照要求采取带止水环片的拉杆或套管,或止水环片未按照要求进行满焊,导致止水环片达不到防水的要求,使相应的部位成为防渗的薄弱环节。
3)混凝土施工质量较差,振捣不密实或施工缝留设不当,出现蜂窝、孔洞、裂缝,形成渗漏的通道。
4)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或当地下水过大,又未做好降排水施工措施时,由于水泥用量大,且在水泥及外加剂的选择上不合理,致使混凝土的水化热过大,造成混凝土的收缩裂缝,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5)混凝土的后期养护不够,尤其是地下室侧壁的养护方法不当,时间不够,容易造成混凝土的早期收缩裂缝。
6)在防水施工完成后,未按照要求采取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不力,在周边土方回填施工过程中造成防水层的破坏,影响防水效果。
7)在地下室外墙柔性防水施工时,由于基层面不干燥,未清理干净,粘结不牢,容易起鼓损坏,使防水层与结构层分离,从而达不到应有的防水性能。
8)防水施工班组素质差,在施工过程中,防水材料的选用、配制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致使防水施工的质量达不到要求,降低了防水层的使用使用。
处理方法:
1)在地下室混凝土施工之前,应编制混凝土的施工方案,对地下室侧壁和穿墙套管采取止水环片的拉杆或套管,且还应有详细的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措施,尤其对大体积混凝土应根据环境条件编制制定混凝土温控及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具体措施,包括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设计、拌制、运输、连续浇筑、养护等各个环节措施。
2)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要重视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应该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尤其是在钢筋密集的部位更是振捣的重点,必要时还应调整混凝土的坍落度及骨料级配,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3)在地下室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侧墙与底板的施工缝应在距底板300MM左右处,如果塔吊基础设于地下室范围,可以将水平施工缝留设在底板底面处,也可以将塔吊基础与地下室的底板整体浇筑,但在施工缝的竖向(留设于侧壁上的施工缝)或水平向(如底板上的施工缝)应设置金属止水片,且止水片的宽度、厚度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且金属止水片连接处必须进行双面搭接满焊。
4)在侧壁水平施工缝上,浇筑上层的混凝土前,应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凿毛,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铺上一层20MM厚的1︰1.5-2比例的防水砂浆,在浇筑上层混凝土。
5)混凝土浇筑完毕要及时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养护的时间不少于14天。
6)地下室柔性防水施工要掌握相关的技术间歇,基层必须干燥、洁净、平整,施工前先应处理墙体拉杆,将拉杆割除低于墙表面深度不小于20MM,然后用防水砂浆嵌补抹压平实,然后还应对墙面进行清理,对墙体混凝土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清除粘附在墙体上的尖角、混凝土颗粒等,保证防水层不被刺穿破坏。
7)防水施工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之前,应按照规定对防水材料进行有见证送检合格后使用,在防水施工过程中,应重视节点的防水施工。
2.4、楼地面工程
2.4.1楼地面起砂:
地面表面粗糙,不坚固,使用后表面出现水泥灰粉,随走动次数增多,砂粒逐步松动,露出松散的砂子和水泥灰。
原因分析:
1)水泥砂浆拌和物的水灰比过大,即砂浆的稠度过大,表面强度低,不耐磨。
根据有关的试验表明,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除与配合比有关外,其稠度(即用水量大小)也是至观重要的,同样的配合比随稠度的增加,其抗压强度将迅速下降。
如果稠度有3CM增加到7CM,其抗压强度下降30﹪左右,同时稠度过大,在施工中产生较大的泌水,进一步降低地面的表面强度、硬度,影响地面的耐磨性能,完工后一经走动磨损,就会起砂。
2)面层压光的时间没有掌握好。
水泥砂浆拌和料,有一个初凝到终凝的凝结过程和硬化过程,如果压光的时间过早,水泥颗粒的水化反应刚开始或正在进行,凝结体正在逐渐增多,游离的水分还比较多,这时,虽经抹压,表面还会出现水光,即压光后面层表面的游离水,造成面层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磨性降低。
如果压光的时间过迟,水泥砂浆从塑态进入固态,并形成凝结结构,开始具有机械强度,如果这时进行抹压,则使水泥凝胶体的凝结结构遭到损伤和破坏,影响砂浆面层的表面强度和抗磨能力,容易产生起砂。
3)养护不当,水泥砂浆在硬化过程中,水泥的水化作用继续向水泥颗粒内部深入进行,随之水泥强度和表面硬度不断提高,但水泥的水化作用必须在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进行,如果水泥地面完成后,不养护或养护的时间不够,在干燥的环境中会使水泥砂浆早期脱水而影响强度和耐磨性能。
4)面层施工结束后,在尚未达到一定强度的情况下就过早的行走和使用,或进行工种交叉施工,造成面层的表面损坏。
过早的行走和使用则势必停止养护,从而影响面层的强度、硬度的增长,这种情况在气温低时更为严重。
特别要指出的是:
在地面上拌合砂浆或把地面当灰斗,倾倒砂浆,铁铲在地面上反复刮铲摩擦,往往使地面遭到损坏。
5)水泥砂浆地面在低温下施工时,门窗洞口等未进行封闭,使水泥砂浆或地面面层早期受冻,强度降低,使用容易发生起砂现象。
6)拌和物的原料不符合要求。
水泥砂浆标号低或使用过期、受潮结块的水泥,这种水泥活性差,影响地面的强度和耐磨性能;砂子的粒度过细,拌合时用水量大,加大水灰比,拌和物的泌水性也加大,造成骨料沉淀和析水,降低地面的强度和耐磨性能,试验表明,同样配合比的砂浆做成的试块,用细砂拌制的砂浆的强度比用中粗砂拌制的砂浆约低25~30﹪,砂子的含泥量过大,也会影响水泥与砂子的粘结力,容易造成地面起砂。
处理措施:
1)严格控制水灰比,用水泥砂浆作面层时,稠度不应大于35mm,如果用混凝土作面层,其坍落度不应大于30mm。
2)水泥地面的压光一般为三遍:
第一遍应随铺随拍实,抹平;第二遍压光,应在水泥初凝后进行(以人踩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为宜);第三遍压光要在水泥终凝前完成(以人踩上去脚印不明显为宜)。
3)面层压光24h后,可用湿锯末或草帘子覆盖,每天洒水2次,养护不少于7d。
4)面层完成后应避免过早上人走动或堆放重物,严禁在地面上直接搅拌或倾倒砂浆。
5)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遍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一般不应低于32.5级,严禁使用过期水泥或将不同品种、等级的水泥混用;砂子应用粗砂或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
6)小面积起砂且不严重时,可用磨石子机或手工将起砂部分水磨,磨至露出坚硬表面。
也可把松散的水泥灰和砂子冲洗干净,铺刮纯水泥浆1~2mm,然后分三遍压光。
7)对严重起砂的地面,应把面层铲除后,重新铺设水泥砂浆面层。
2.4.2楼地面渗漏
穿楼板管根部渗漏:
楼面的积水通过厨房、卫生间楼板与管道的接缝处渗漏。
措施:
1)穿管周围的混凝土填充前要清除酥松的砂、石,并刷洗干净,浇捣要密实,预留1Omm×1Omm(深×宽)的密封槽,未预留密封槽时,应重新剔槽,用柔性密封胶嵌填。
2)在楼板上面无法处理时,亦可在楼板下面的管根周边凿槽25mm×25mm(深×宽),用遇水膨胀橡胶条嵌填深20mm,表面再用聚合物砂浆抹平。
3)蒸汽管穿越楼板的部位应先后置埋套管,套管应高出楼地面1OOmm,套管外侧根部也应设槽,嵌填密封材料。
地面渗漏:
厨房、卫生间地面的楼板,在板下或板端承载墙面出现渗漏水。
措施:
厨房、卫生间楼板应用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在板边同时浇筑上翻不小于60mm的挡水板。
浇筑混凝土时应用平板振动器振实。
2.4.3地面不规则裂缝:
这种裂缝在底层回填土的地面上或整浇板楼地面上都会出现,裂缝的部位不固定,形状也不一,有的为表面裂缝,也有贯穿裂缝。
措施:
1)室内回填土前要清除积水、淤泥、树根等杂物,选用合格土分层夯实。
靠墙边、墙角、柱边等机械夯不到的地方,要人工夯实。
2)面层铺设前,应检查基层表面的平整度,如有高低不平,应先找平,使面层厚薄一致。
局部埋设管道时,管道顶面至地面距离不得小于1Omm。
当多根管道并列埋设时,应铺设钢丝网片,防止面层裂缝。
3)严格控制面层水泥拌合物用水量,水泥砂浆的稠度不大于35mm,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30mm,如表面水分大,难以压光时,可均匀撤一些1:
1干水泥砂,不宜撒干水泥。
4)面层完成24h后,及时铺湿草帘或湿锯末,洒水养护7~1Od。
5)面积较大地面应按设计或地面规范要求,设置分格缝。
6)对宽度细小,无空鼓现象的裂缝,如果楼面平时无液体流淌,一般可不做处理。
对宽度在0.5mm以上的裂缝,可用水泥浆封闭处理。
7)如果裂缝涉及结构变形,应结合结构是否需加固一并考虑处理办法。
对于还在继续开展的裂缝,可继续观察,待裂缝稳定后再处理。
如已经使用且经常有液体流淌的,可先用柔性密封材料做临时封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