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18560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8讲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五步,作者针对诗歌形象极简约极丰富的特点,指出欣赏者必须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去“猜”,去“补充和阐发”——“再创造”有时是“猜”。

作者以《口供》为例子说明。

第六,作者针对诗的语言是不连贯的、断断续续,跳跃性很大的特点,指出“再创造”有时是“补”,需要加以填补、连缀。

作者举《夜雨寄北》这个例子说明了。

三、鉴赏诗歌。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参考答案:

“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2.尾联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个字中。

定风波(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闲适、轻松、自如。

2.“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3.“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风雨”“晴”的含义是什么?

处境的好坏;

官职的升降;

地位的得失等。

简介:

此词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由生活中的小事感触而作。

词中因景生情,借自然景观谈人生哲理,语带双关,有一种迭宕不平之气隐在字里行间。

四、讨论。

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古典诗歌历经时间的考验,能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凡是经历过时间的淘洗而流传至今的古诗,都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酿制的”,而我们读到它们,会使心灵获得无限的震撼。

我们走进诗人的世界,我们也带入自己的情感,读古诗,使我们的情感和诗人的情感完全融为一体,也就“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华”,古诗,也就因此焕发出的生命力。

五、研究性学习:

学习本文不但要学习作者所讲的欣赏诗歌的方法,而且要学习作者研究问题的方法。

作者所以能有这么丰富的见解,在于他能根据诗的特点讲欣赏,希望同学们能举一反三,对散文的欣赏、小说的欣赏、戏剧文学的欣赏或其它艺术的欣赏进行一定的研究。

请每个研究小组确定研究课题,认真搜集资料,在一个月内完成研究。

附:

课文说明

一、课文内容说明

本文原是一篇关于诗歌欣赏的通信。

有一位诗歌爱好者,苦于欣赏水平不够,有些诗读不懂,有些诗的含义琢磨不透,写信向作者求教:

“需要从哪些方面提高自己欣赏诗的素养?

”作者热忱地写了这封回信,详尽地阐述了诗歌的欣赏活动。

诗歌的欣赏活动是由诗歌特点决定的。

作者根据诗歌的特点谈欣赏要求,举了许多例子详加阐释。

总的意思是,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像活动”。

这种想像,再创造,作者又加以透辟的分析,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字:

“泡”“找”“进”“猜”“补”。

第一,诗歌欣赏与诗歌创作是逆向的,“诗人通过想像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像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了诗人创造的形象”。

不过这种“再创造”,也不是创造一切,主要是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作者举三个例子(《我爱这土地》《长干曲》《沙扬娜拉一首》)都是说明欣赏过程中的想像再创造的。

第二,“再创造”有时是“泡”。

诗人把繁复的生活现象浓缩成精约的典型的诗歌形象,欣赏诗歌就要把它“泡”开来,还原到繁复的生活现象中。

作者举《老马》这个例子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再创造”有时是“找”。

诗歌是含蓄的,隐喻的,所以欣赏诗歌要善于寻找并最后判断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寻求诗句之外所包含的不尽韵味。

第四,“再创造”有时是“进”。

读者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了诗的客观世界中去。

欣赏诗歌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诗人的启迪引起共鸣式的感性的燃烧。

作者举“问君能有几多愁”这个例子说明了这一点。

第五,“再创造”有时是“猜”。

“猜”是对诗和诗人的综合性思考。

诗歌形象以极简约表现极丰富,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去“猜”,去“补充和阐发”。

作者举《口供》这个例子说明了这一点。

第六,“再创造”有时是“补”。

诗的语言是不连贯的、断断续续的,跳跃性很大,因此需要加以填补、连缀。

作者举《夜雨寄北》这个例子说明了这一点。

二、有关资料

1、课文选了原文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见《语文读本》第五册),并删去最后三段,下边是删去的部分。

论及诗的欣赏,有一点是不可忘记的,也是别的语言艺术所缺乏的,即多数的诗是一种韵文,而且所有的诗都有节奏感。

这样就使诗有异于其他文学品种:

它大体能唱,即使不能唱,也大体可吟、可诵。

我们读诗,除了求得内容的了解,还要求得语言形式的音乐美的感受。

好的诗,反复吟哦是必要的。

一首优秀的唐诗,可以千古流传,代代传诵。

记得小时候,南国秋夜,一张竹椅,一把蒲扇,虫鸣遍野,银河在天。

不知有多少次,我吟诵着杜牧的诗: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小诗的内容,我已熟知,为什么要反复地吟它,咏它,而且一再沉浸在一种忘我的境界之中呢?

为什么我们对于即使是最优秀的小说或散文也不会这样如醉如痴地反复地阅读它呢?

这是由于诗的语言有浓厚的音乐性,除了内容,语言上也有足以唤起欣赏趣味的无穷魅力。

你信上说,你特别喜欢含蓄的诗。

含蓄的诗经得起反复咀嚼。

但明朗的也有它的好处:

当诗歌表现一些重大和热烈的题材,明快而激昂的调子容易收到效果。

而当诗用来传达心灵隐秘的声音,含蓄在这里将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在欣赏方面,你当然可以有偏爱。

但是,我建议你可把欣赏的范围弄得宽广些,各种各样的诗都不拒绝阅读。

这样,你就会开阔自己的视野。

欣赏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诗歌的素养,而宽广的兴趣将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以上是我对诗的欣赏问题的一些看法,供您参考。

(选自《论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课文是作者答复别人的回信,下边是来信及复信的开头部分。

谢冕同志:

您好。

前年,我曾有幸听过您在大连作的关于诗歌的报告,对于您的分析、评论和鉴赏诗歌的水平,我十分敬羡。

故此,我才冒昧地打扰您,把自己在欣赏诗歌时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向您请教。

我虽然不会写诗,但是却特别喜欢读诗,尤其喜欢读那些含蓄的诗。

我会常常反复吟诵一首喜欢的诗,如醉如痴。

有人不解地问我:

“读诗有什么好处?

你竟会这么喜欢!

”诗歌对我有什么好处?

我也真说不清楚,然而确实感到生活中需要有诗歌。

我告诉您自己这么喜欢诗,大概会给您造成一个错觉,以为我一定是能理解诗中言及的一切。

不,这正是我要告诉您的苦恼──有些诗我欣赏不了,读不懂!

有些用典的诗,我竟连字面也没弄明白;

有些诗虽然字面意思好懂,但却总感到似是而非,似乎在那字里行间,作者还有许多许多话,这是些什么话呢?

我却琢磨不出。

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我知道,写诗是要具备一定条件才行,难道欣赏诗歌也如此?

那么我需要从哪些方面提高自己的欣赏诗的素养呢?

盼望得到您的帮助。

祝近安!

薛石

1981.7.25.

薛石同志:

来信收到。

很感谢你对我的信任。

作为一名教师和作者,关心、帮助青年同志,这是我应尽的责任,请不要客气。

你提出的诗歌欣赏问题,确实是个有趣且有意义的问题,很值得探讨。

下面,我想从“欣赏的准备”和“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两个方面谈谈看法。

 

2019-2020年高三语文第五册第9讲阿Q正传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透过艺术形象领会思想内容,学习鲁迅清醒的识别能力和热切的爱国情怀。

(二)分析阿Q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1.通过心理描写展示人物性格;

2.通过对比刻画人物性格;

3.让人物用自己的言行、神态显示性格。

(三)理解本文讽刺手法的运用。

(四)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明确选文地位。

中篇小说《阿Q正传》共九章,可重点分析七、八两章。

这两章在全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内容上看,主要记述了阿Q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过程,较集中地表现了全书的主题思想;

从结构上讲,是全书情节的高潮。

学好课文是理解整部小说的关键。

(二)讲明写作意图。

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有二:

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魂灵”,“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三)梳理课文内容。

第1部分:

革命

(1)未庄风传革命:

①未庄闭塞落后②全村人心摇动③反动势力勾结

(2)阿Q宣布革命:

①阿Q对革命的态度

②阿Q对革命的认识:

A.革命纲领B.革命对象C.革命目的

③阿Q在革命中的表现

(3)封建势力投机革命:

①样样都照旧

②反动势力迅速联合

③静修庵的假革命丑剧

第2部分:

不准革命

(1)未庄没有革命:

①城里剪辫子

②未庄盘辫子

③阿Q学盘辫

(2)假洋鬼子不准革命:

①赵家父子投机革命

②阿Q投革命党被赶出

③阿Q革命幻想破灭

(3)阿Q痛恨造反,起心告状

(四)分析人物形象。

突出两点:

一是抓住他革命的全程,二是把他的主要特征—精神神胜利法突出来。

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使阿Q误解革命;

屈辱的地位和悲惨的处境不能不使阿Q本能地倾向革命,说来似乎并不光彩的“偷儿”行径,其实就是阿Q的初步造反行动!

当阿Q发现革命使举人老爷恐惧万分,未庄一群鸟男女惊慌失措时,便深感“快意”,于是“神往”革命,判定“革命也好罢,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

太可恨!

……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作者描绘阿Q的悲惨处境,显然是为了提醒:

中国的任何革命必须注意解决亿万贫苦农民的问题;

鲁迅写阿Q倾向革命的本能,是提醒革命者:

广大农民是有革命要求的,决不应视而不见这支力量。

上述两点,无疑表现了鲁迅对辛亥革命的看法。

阿Q要革命是好的,但他心目中的革命便是“我要什么便是什么,我喜欢谁便是谁”,这表明阿Q并未真正觉悟。

辛亥革命之风吹醒的阿Q朦胧的革命意识,很快被假洋鬼子打了回去,直至使他成为了无辜的牺牲品。

遗憾的是,阿Q也有不准小D革命的想法,由此可见,阿Q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而不觉悟的农民典型。

精神胜利法是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这也是阿Q落后不觉悟的重要原因。

阿Q不满别人的压迫,想反抗又不得力,便用精神上的胜利掩盖实质上的失败。

这种“东西”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鸦片战争后统治阶级失败主义的毒害,二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农民阶级安于现状和宿命论思想的影响。

其他人物形象,如假洋鬼子,也应作简明分析。

(五)评析典型环境。

鲁迅先生通过未庄这个小小的社会窗口,展示了阿Q性格和阿Q悲剧产生的社会土壤,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全貌。

本文的环境描写有两大特点:

1.把典型环境的描写融进故事情节的叙述之中。

7、8章的开首部分,既是情节的叙述又是时代气氛和典型环境的描绘。

2.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反映特定的时代气氛。

如衣箱寄存,信件往来,辫子盘法等细节。

形象地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的落后、闭塞,交待了故事的社会背景和典型环境。

另外,还要搞好深化阅读。

如读《阿Q正传》全文,读茅盾的《阿Q相》,与《药》等篇对比读等,这里,不再细述。

通过《阿Q正传》(节选)的教学,应让学生深入体会鲁迅先生透过作品剖析人们灵魂的写作动机,理解这篇不朽作品在当时对唤醒国人、改造社会、拯救民族的巨大作用。

阿Q死了,他并未断子绝孙。

《阿Q正传》的主题是永恒的,阿Q形象永远是一面镜子!

(六)本文怎样通过人物的梦境、幻想显露人物个性的?

分析:

通过人物的梦境、幻想等形式来分析人物,能够比较直接地看出人物所追求的“形象”,从而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性格。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与幻想,往往是人们对某种事物“过分”追求时的反映。

阿Q在那土谷祠中绝妙的幻想(虽非梦境,却也近于梦境),就是他所追求“对象”的生动图解。

这段畅想曲共四部分:

第一部分,写他的革命方式,来一群白盔白甲的革命党,拿着钢叉招呼阿Q一同去。

第二部分是对未庄里欺负过他的人的处置态度,一概杀掉,“王胡本来还可以留,但也不要了……”第三部分,对于财物金钱的态度,大把大把地拿进:

元宝、洋纱衫、洋钱,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钱家的桌椅。

第四部分对女人的选择,他充分考虑,认真推敲,有的太丑,有的作风不正,有的“眼胞上有疤”,“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哪里,——可惜脚太大”。

他的得意之态,他的贪婪之心,他的敌我不分,他的“精神胜利”,跃然纸上。

这一人物形象的归结,都离不开对主人公的追求“对象”的分析。

(七)本文是如何运用心理描写提示人物性格的?

有些心理描写是通过人物的独白、回忆等形式直接吐露或表现出来的。

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就应该而且必须抓住这些片断,分析人物在想什么,为什么想,从而揭示了人物性格。

课文的最后一段就是以这种形式来描写阿Q心理的。

“他躺了好一会,这才定了神,而且发出关于自己的思想来:

白盔白甲的人明明到了,并不来打招呼,搬了许多好东西,又没有自己的份,——这全是假洋鬼子可恶,不准我造反,否则,这次何至于没有我的份呢?

阿Q越想越气,终于禁不住满心痛恨起来,毒毒地点一点头:

‘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

妈妈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

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呵,我总要告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

嚓!

”’

这段回忆和独白写出了阿Q遭到打击后的心理活动。

他回忆的是刚才所见赵家遭抢的情景,他独白的确是对假洋鬼子的恨怨之情。

这使我们不能不想到他先前“投降革命党”时的神气活现,“造反”时的趾高气扬。

当然,他后来得出的“造反是杀头的罪名”,这一公式含有对假洋鬼子的仇恨,但也明确告诉我们,他对革命的认识程度也不过就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打掠财物,满足私利。

这段回忆和独白,也再一次体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

这类描写在文学作品里是比较常见的。

(八)什么是直接的心理描写,在本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所谓直接的心理描写,就是作者直接出面描述并剖析人物的心理。

我们分析人物时如果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倒会显得容易些。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借助阿Q的形象来批判辛亥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弱点。

那么反映在主人公身上的,也便是对革命的不理解,或对革命的盲从性,或“愚昧”、“麻木”之类。

当辛亥革命的消息传到未庄后,课文对阿Q的一段心理描写就体现了这一问题。

文中说:

“他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

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

”这里边道出了阿Q“神往”革命的原因有两条:

一是举人老爷害怕,二是未庄的一群鸟男女慌张。

从而可见阿Q对革命是如何的不理解,这也恰是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后果。

再如“他近来很容易闹脾气了……而阿Q总觉得自己太失意;

既然革了命,不应该只是这样的”一段描写也说明了以上观点。

此外《母亲》一课中的许多直接的心理描写片断,也均可以从写作目的入手,分析归纳。

因为文中的心理描写恰好体现了母亲的成长过程,而这一点又体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由《呐喊》过渡到《阿Q正传》。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出版于1923年8月,收集了《狂人日记》等共15篇小说。

《呐喊》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的农村和村镇的面貌;

塑造了没落知识分子(《孔乙己》)、城市贫民(《药》)、人力车夫(《一件小事》)、被压迫农民(《故乡》、《风波》)等形象。

取名《呐喊》是要以呐喊声“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破毁“铁屋子”并“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鲁迅提出革命必须唤醒民众和自觉地“听将令”,体现了鲁迅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热切的爱国之心。

今天所讲的《阿Q正传》,也饱含了鲁迅的这种思想感情。

分析课文时请注意,这种感情是如何渗透其中的。

2.教师简介《阿Q正传》有关材料:

《阿Q正传》写于1921年12月~1922年2月间,以巴人的笔名分章刊载于《晨报副刊》,后收进《呐喊》。

全文共9章(见课文注解)。

它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了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贫苦农民阿Q的形象。

在鲁迅心目中,这个阿Q“该是30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像瘪三样”。

(鲁迅《寄<

戏>

周刊编者信》)他贫穷而地位低下,“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连姓也没有。

“未庄的人们之于阿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开玩笑。

”他自尊自大,明明穷,和人口角时偏要瞪着眼说:

“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

”或“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

”“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

当别人嘲笑他的癞头疮时,他就报复“你还不配……”,被别人打了,他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

现实吃了亏,但他这样一想,精神上得胜了,于是也就心满意足了。

当打不过别人,口头上也不能占上风时,他又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有这“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

于是又得胜了。

他还欺软怕硬,“估量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受了别人的欺,他就欺小尼姑,打比他更瘦弱的小D。

当辛亥革命波及未庄时,他也要“投降”革命,结果被糊里糊涂抓去枪毙了。

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人呢?

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指导预习。

1.教师:

课文选的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讲的是阿Q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遭遇。

在他回未庄“投降”革命之前,阿Q因为向女佣吴妈求爱闯了大祸,全镇的人把他当作怪物,谁也不再请他做工,他在未庄断了谋生的路,只好游荡到城里去。

在城里加入了小偷的队伍,一次偷东西出事了,于是他连夜爬墙出城,逃回未庄。

正当走投无路之时,辛亥革命波及到了未庄。

2.结合课文后“思考和练习”题一,提问:

作者为什么从乌篷船写起,又在日期上花很多笔墨?

未庄的人怎样的不安?

带着问题听录音。

3.听录音时教师在黑板上写词语(见第二教时教案)。

(三)研习新课。

1.教师与学生共同给第七章(1~48段)分段落:

第一部分:

1~3段乌篷船给未庄带来了大不安。

第二部分:

4~27段“阿Q的耳朵里……女人藏在箱底里。

”阿Q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第三部分:

28~34段“阿Q飘飘然飞了一通……却又倒头睡去了。

”阿Q的所谓革命。

第四部分:

35~48段静修庵的被“革命”。

2.讨论预习题,明确:

①从乌篷船写起,是形象化的开头;

载来了辛亥革命的信息;

透露了举人老爷转移财物,引起小镇的议论,消息得以传开。

②日期的详细点明为了突出时代背景。

结合注解:

1911年11月4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已25天。

中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制度由“改良”转变到“革命”,引起了社会巨大的震动。

当时离未庄最近的县城绍兴也已宣布光复。

但未庄仍是静悄悄的。

用宣统年历更衬托这里的未开化,死气沉沉。

消息传来在未庄如死水中丢进了颗石子,引起了一点波澜。

未庄人“大不安”了,人心动摇,谣言旺盛。

但他们对辛亥革命全然不了解,只有一点戏里的武打场面和“反清复明”口号的模糊印象。

3.词语(不一定一次讲完,可分散在讲课中):

第七章:

①黑魃魃(xū黑暗的样子)②河埠头(bù

河码头)③茶坊酒肆(茶馆酒店)④素不相能(一向相互不亲密)⑤切近(这里指接近)⑥盔(kuī保护头的金属帽子)⑦深恶痛绝(恶,厌恶;

痛,极其。

极端厌恶痛恨)⑧怯怯的(qiè

胆小的样子)⑨惴惴的(zhuì

恐惧的样子)⑩搭连(装钱物用的系在腰上的小布袋)鼾声(hān打呼声)庵(ān尼姑住的佛寺)仓皇(匆忙而慌张)

第八章:

聊且(姑且)壁(bì

原意是腿瘸,现指举步迟疑)赊(shē买物时延期交款)络绎(luò

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复习提问:

消息传来时,未庄是怎样的气氛?

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既反映了农民的无知,也反映了革命党人没有去启发农民的觉悟。

(四)讲读课文。

1.教师朗读开头至“穿着崇正皇帝的素”。

用叙述语气,平稳中稍有起伏。

释疑(每节读后由学生提出疑难的地方,教师择要解释,下同):

宣统:

清朝末代皇帝的年号。

三更四点:

旧时夜间用打更(敲竹筒、锣)计时,一夜分五更,一更分五点,三更四点正好午夜。

埠(bù

):

停船的码头。

魃(xū):

暗。

伊:

五四前后的白话文没有“她”字,常用“伊”字代“她”;

在绍兴土话中,也用“伊”代“他”。

提问:

①这三段文字是什么描写?

学生议论。

教师小结:

(复习第三册第四单元知识)宣统三年、三更四点、黎明、未庄等——自然环境。

乡下人睡得熟、举人老爷、赵秀才、“转折亲”等——社会环境。

总起来为环境描写。

②“大不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

举人老爷把衣箱寄放到未庄,跟赵家排了“转折亲”,未庄人心摇动,谣言旺盛等。

③“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能”,为什么他们还是排了“转折亲”?

对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