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化学中考实验题专题练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2865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化学中考实验题专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化学中考实验题专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化学中考实验题专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化学中考实验题专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化学中考实验题专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广东化学中考实验题专题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广东化学中考实验题专题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广东化学中考实验题专题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广东化学中考实验题专题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广东化学中考实验题专题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广东化学中考实验题专题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广东化学中考实验题专题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广东化学中考实验题专题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化学中考实验题专题练习.docx

《广东化学中考实验题专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化学中考实验题专题练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化学中考实验题专题练习.docx

广东化学中考实验题专题练习

2017——2018学年广东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练习

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2.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该气体为O2

;猜想二:

该气体为Cl2;猜想三:

该气体为            .

【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小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   成立

2

小岚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

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      

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评价】

1.小涛认为小丽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

2.还可用更简便的方法检验Cl2的存在,该方法是                               

          .

【拓展应用】

1.若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的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成紫红色,该现象说明反应还生成了         (填化学式).

2.MnO2不仅能作催化剂还可以作反应物,实验室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取Cl2.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nO2+4HCl(浓)

MnCl2+       +Cl2↑.

2、请结合图1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

①         ,②        .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      (选填序号)和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H2,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          .用E装置收集H2,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通入.

(4)有同学将实验室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未变浑浊,于是作如图2探究:

①实验室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装置F、H中溶液变浑浊,G中溶液不变浑浊,则原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          .

③装置G的作用是                .

3、某校九年级“我们爱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探究了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硫(SO2)反应后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SO2+2Na2O2=2Na2SO3+O2,2Na2SO3+O2=2Na2SO4;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提出猜想】猜想1:

固体成分为Na2SO3

猜想2:

固体成分为Na2SO4

猜想3:

固体成分为                

【实验探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反应发生(产生足量的SO2)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从a处导出的气体,木条复燃.实验前称得Na2O2固体的质量为78g,充分反应后称得生成物固体的质量为134g.

 

【实验结论】

(1)A是制取SO2气体的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类似,请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由题中                                        的实验现象,可推测猜想2是错误的.

(3)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D的作用是                            .

(4)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可计算出Na2SO3的质量为     g,Na2SO4的质量为

     g.

【总结提升】

(1)若实验前称得Na2O2固体的质量为m1g,充分反应后称得生成物固体质量为m2g,则m2的取值范围是                    (用含m1的关系式表示).

(2)请另外设计一种实验方案,定性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后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

      

                                                                          

       .

4、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到实验室做实验.小明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无明显现象,然后向得到的

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小杰做的实验和小明一样,但没有出现白色沉淀.他们为了查明原因,查阅资料:

①CO2与NaOH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少量CO2得到Na2CO3,过量CO2得到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②Ca(HCO3)2溶于水,溶液呈碱性;③CaCl2溶液呈中性:

④Na2CO3、NaHCO3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与酸反应;⑤铝、锌、铁、铜的盐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会产生沉淀.

他们对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Na2CO3;         猜想②NaHCO3;

猜想③Na2CO3、NaOH;  猜想④                    .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振荡;再加入   .

无明显现象;有

气泡产生.

猜想②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③成立

【继续探究】将4.0gNaOH固体溶解在100mL水中,然后通入4.0g二氧化碳气体,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

5、皮蛋又称松花蛋,因其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某兴趣小组在市场上获得了少许腌制皮蛋的原料。

拿到实验室进行实验。

将该固体混合物放于烧杯中,缓慢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澄清滤液B。

【提出问题】

(1)白色沉淀A是什么?

  

         

(2)无色滤液B中的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腌制皮蛋的原料配方是少量NaCl、CaO和过量Na2CO3的固体混合物。

【理论推理】

(1)白色沉淀A是CaCO3,请写出生成该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2)滤液B中含有Na2CO3、NaOH、NaCl三种溶质。

【实验验证】为证明滤液B中存在的三种溶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

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滤液B中含有Na2CO3、NaOH、NaCl

II

取少量步骤I中所得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

                

III

另取少量步骤I中所得滤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再加入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拓展提升】

(1)向步骤I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的目的是        。

(2)小妮同学认为若将步骤I中的Ba(NO3)2溶液换为BaCl2溶液,进行以上实验,最终也能证明滤液B中存在的三种溶质。

你认为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

(3)小轩同学认为向滤液B中先加入酚酞溶液,后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也能得出滤液B的溶质中含有Na2CO3和NaOH的结论,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6、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而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

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完全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实验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写出改正方法                                .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E中的现象是                ,装置F的作用是                      

(4)若装置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5.9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装置D增重7.2g,则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g;假设塑料的组成为CxHy,则装置C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计量数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且可以是分数)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装置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         (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参考答案

一、实验,探究题

1、【答案】【猜想与假设】O2和Cl2

【实验探究】一     变蓝

【反思与评价】1、用排水法收集时,氯气溶于水了

2、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钙气体,如果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证明是氯气

【拓展应用】1、KMnO4;2、2H2O

【解析】【猜想与假设】氯酸钾与

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猜想一:

该气体为O2;猜想二:

该气体为Cl2;猜想三:

该气体为O2和Cl2;

【反思与评价】1、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小涛认为小丽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用排水法收集时,氯气溶于水了;

2、Cl2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检验Cl2的存在的方法是:

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钙气体,如果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证明是氯气;

【拓展应用】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若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的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成紫红色,该现象说明反应还生成了KMnO4;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

MnCl2+2X+Cl2↑,反应物中锰、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2、4、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锰、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0、0、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方框中含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

个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的化学式为H2O.

2、【答案】

(1)铁架台     长颈漏斗

(2)A       2KClO3

2KCl+3O2↑      催化作用

(3)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a

(4)①CaCO3+2HCl=CaCl2+H2O+CO2↑

②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③证明氯化氢气体已被除尽

【解析】

(4)实验室制取

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装置F、H中溶液变浑浊,G中溶液不变浑浊,则原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装置G的作用是:

证明氯化氢气体已被除尽;故答案为:

①CaCO3+2HCl=CaCl2+H2O+CO2↑;②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③证明氯化氢气体已被除尽.

3、【答案】

【提出猜想】Na2SO3和Na2SO4

【实验探究】

(1)Na2SO3+H2SO4=Na2SO4+H2O+SO2↑

(2)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从a处导出的气体,木条复燃

(3)干燥SO2      防止过量二氧化硫排放在环境中和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C中

(4)126    8

【总结提升】

(1)

g<m2<

m1g

(2)将白色固体溶于水,滴加盐酸,收集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若品红褪色,则说明含有Na2SO3;否则为硫酸钠

【解析】

(4)设生成Na2SO3的质量为x

2SO2+2Na2O2=2Na2SO3+O2,

156    252

78g     x

x=126g

Na2SO4的质量为134g﹣126g=8g;

【总结提升】

为将白色固体溶于水,滴加盐酸,收集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若品红褪色,则说明含有Na2SO3,否则为硫酸钠.

4、【答案】

【猜想与假设】Na2CO3、NaOH、NaH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稀盐酸

NaHCO3+HCl=NaCl+H2O+CO2↑

(2)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猜想③成立

【继续探究】碳酸钠和

碳酸氢钠

【解析】

【猜想与假设】CO2与NaOH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少量CO2得到Na2CO3,过量CO2得到NaHCO3,故猜想④应为Na2CO3、NaOH、NaHCO3的混合物.

【继续探究】设反应中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为x,

2NaOH+CO2═Na2CO3+H2O

80   44  106

4g   x

x=2.2g

二氧化碳过量,说明含有碳酸氢钠生成,

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5、【理论推理】

(1)Ca(OH)2+Na2CO3==CaCO3↓+2NaOH

       【实验验证】步骤I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1分)

                  步骤II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1分)

                  步骤III操作:

硝酸银(1分)

       【拓展提升】

(1)验证并除去溶液中的Na2CO3(1分)

                    

(2)不合理(1分)    

                  (3)同意,加入Ba(NO3)2溶液后,若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红色不褪

去,就证明溶质中含有Na2CO3和NaOH(1分)

6、

(1)2H2O2

2H2O+O2↑

(2)干燥作用(或除去水蒸气)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0.8    CxHy+(4x+y)/4O2=xCO2+y/2H2O(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5)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