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故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5111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货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期货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期货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期货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期货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期货故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期货故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期货故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期货故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期货故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期货故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期货故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期货故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期货故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期货故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货故事.docx

《期货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货故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期货故事.docx

期货故事

期货故事

感悟篇之一短线操作别放过

  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

“从长远来看,我们都将死亡”。

给美国投资者伤害最深的恐怕就是对长期投资的迷信。

只买不卖的方法在牛市中大显神通,而在熊市到来后就原形毕露。

  100多年的历史数据证明了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为每年7%,高于长期国债。

20世纪90年代的最后5年中,SP500股指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攀升,使多数投资者忽略了长期熊市的可能。

然而历史事实也说明十几年的大牛市后会跟着有十几年的大熊市。

1929年

泡沫股市崩溃后的3年内,道指暴跌90%,它的最高点直到1954年才被重新突破。

经过50年代和60年代的大牛市后,道指于1966年第一次涨到1000点,但却在它以下渡过了以后的16年。

最近的一次大牛市从1982年开始,18年之间道指翻了10倍多,于2000年初创下11750点的记录,而两年多后的今天它又落到8500点以下。

  长期牛市中培养出来的股票投资者很多是股票跌了更不忍心卖,甚至买进更多。

每次大牛市中总有一些股票涨了几十倍,它们成为了这些投资者的梦想。

这种只买不卖的方法在牛市中大显神通,而在熊市到来后就原形毕露。

2000年的第一次股崩被许多美国投资者当作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不仅没卖,而且还利用保证金帐户(marginaccount)买进更多。

根据美联储的规定,投资者只需付出股票交易额的50%作为保证金,其余可由券商贷款。

不幸的是,用保证金买股票的风险和收益都加倍,这些勇敢的长期投资者成了这次熊市的第一批牺牲品。

股价是股票是否有投资价值的关键。

长期投资理念的根本错误就在于它无视股票的合理价值,盲目地寄希望于股市7%的平均年增长率。

事实上,预测股票的长期走向涉及到的因素太多、难度更大。

更重要的是,长期持股者必须承受巨大的风险,美国单个股票平均每年振幅在50%以上。

  多年的市场操作使我深刻地意识到风险控制是长期盈利的关键。

每次买进股票之前,我都做好了卖出的准备,确定好止损点。

一旦市场条件对我不利,或者股票跌过止损点,我就毫不犹豫卖出。

在我看来,资本来之不易,任何不顾风险的投资者都必将失败,而控制风险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短期交易。

  对短期交易最大的限制是交易成本。

近年来美国股票交易的佣金已经基本降为零,也没有政府印花税。

短期交易的成本主要是买卖差价,它实际上取决于交易者自己的买卖单对市场价的瞬间影响。

资金量越大或交易期限越短,对股票流动性的要求就越高,市场中可以用来操作的股票也就越少。

对股票流动性的要求是庞大的共同基金无法进行短期交易的真正原因,迫使它们以长期投资为主,在剧烈动荡的市场中显得十分笨重。

对于资金量不大、运作灵活的职业交易者和绝大多数个体交易者,短线操作是难得的优势,千万不可轻易放过它。

  感悟篇之二技术分析是法宝

  作为两种相对立的投资理念,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本身并不矛盾。

股票的长期走向取决于公司现在的价值和将来的利润,这是基本分析法的研究对象。

而股票的短期变动则通常反映的是股市中资金的流动,这是技术分析法的用武之地。

  美国的大机构投资者和华尔街的股票分析师多以长期投资为基础,市场中绝大部分资金只相信基本分析。

他们在市场中彼此竞争,最终只能靠信息上的优势取胜。

在透明度较高的美国股票市场,想长期保证合法的信息优势极为困难。

实力雄厚的共同基金虽然雇有大批分析师来密切跟踪公司的经营状态,但也只能获得信息上的微弱优势,公司的财会欺骗同样能让他们措手不及。

资源有限的职业或个体投资者永远处于信息上的劣势,基本分析不应是他们投资决策的主要方法。

  技术分析法所需要的信息只是股价过去的表现。

尽管被学术界以及多数投资者否认,它是资金量不大、运作灵活的短期交易者最有效的工具,这些交易者能长期在美国股市中盈利是技术分析法最好的证据。

我自己多年在市场中的摸索使我坚信在股价的短期变动中确实存在可以被利用的规律。

我对这些现象的理论解释是多数市场参与者总有改不掉的习惯,最终的来源是人类贪婪和恐惧的本性。

我认为在正确的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保证下,股票交易者完全可以把这些短期规律转化成长期利润。

  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完全可以同时使用。

随着资金量、交易成本的增加和交易期限的延长,基本分析在交易决策中的比重将逐步提高。

尽管目前我的所有交易决策仍然以技术分析为基础,我也密切跟踪任何对股价有影响的基本面信息,包括最新的宏观经济数据和公司财务报告等等。

  事实上,技术分析法常常能找到市场中有信息优势的少数参与者的踪迹,从而发现大行情出现前的信号,这使技术分析交易者间接地占有一定的信息优势。

在动荡剧烈的熊市中,以技术分析法为主的短期交易者更是占尽了上风。

  感悟篇之三做空良机要把握

  在股价下跌时,美国股票交易者可以利用卖空(sellshort)机制盈利。

在并不拥有某股票时,卖空者可以先卖出从券商借来的该股票,希望将来以更低价买回偿还券商。

卖空是我以前进行可转债交易时套利保值的基本方法,也是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的主要避险手段。

  因为股价最低只能跌到零,而理论上却没有上限,单独进行卖空操作有收益有限、风险无限的缺点。

我的基金在章程中明确表示将尽量避免应用卖空以及期权和期货等风险较大的金融工具。

当时我认为熊市即使出现也不会时间太长,市场中总有上涨的板块和股票,任何时候都有做多盈利的机会。

  过去两年多的熊市证明我的判断是错误的,除了几次时间很短的反弹机会以外,整个市场和其中几乎所有板块都长时间地处于下滑状态。

特别是2001年以后,市场崩溃的速度加快,我几乎找不到可靠的买入信号,只能将90%以上的资金放在现金里。

只做多、不卖空的顽固理念是我去年失败的根源。

华尔街有句话:

"牛能赚钱,熊能赚钱,猪会被宰"。

  熊市的经历告诉我,无论多么完美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模型,成功的股票交易者都还必须具有正确的心理状态。

很多人在"纸上谈兵"时头头是道,一旦动了"真刀真枪"就会"败下阵来",原因是当看到自己的资金在市场中冒险时,人们常会丢掉理性的头脑。

  凶猛的熊市赶走了一大批投资者,但幸存者一定会吸取教训,掌握更正确的理念、方法,在今后投资生涯的中创造更大的财富

“张文军现象”透视

——记一个国内期货操盘手成长历程

        在连豆期货市场很少有人不知道“张文军”这个名字的,这个名字与张文军本人奇迹般的期货经历结合在一起,代表着个人成功以及成功所带来的良好社会效益和荣誉。

1996年张文军以个人投资者身份参与期货,经过仅仅5年时间,数万元的交易帐户增值到目前的数千万,创造了国内期货个人投资者成功的奇迹;且1999年开始,他的个人帐户成交量连年位居大商所第一名(2001年达300多万手),受到大商所嘉奖,代理其交易的北亚期货经纪公司也常居全国期货公司交易量排名前列。

张文军的成功发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即中国期货发生的特定历史阶段,又是他本人不懈努力的结果,他的成功带来一些方面的有益启示,故这里宜把张文军的成功作为一种现象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希望通过这种思考寻找一些共性的东西,以加深对成功过程和意义的理解。

        把张文军〔以下简称张〕定位为成功的期货操盘手或者金融奇才是一点不为过的,人们的兴趣或许不在于怎样的定位上,而在于怎样才能成为成功的期货操盘手或金融奇才上。

很显然,要成为这样的人才必须经历磨难,表现于国内期货操盘手身上尤其如此。

因为一方面操盘手对市场的真切感悟、操盘技巧的形成与娴熟等,需要一个不断经历失败成功的反复过程,另一方面需要有一个稳定规范的市场环境,以确保操盘手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今天来谈张能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成功的期货操盘手需要经历的怎样一个过程。

从外盘期货到国内期货不规范发展,再到治理整顿后期货市场规范发展,张投资理念的形成和成熟在于期货市场规范发展时期,且在规范程度高、交易活跃的连豆市场上。

不难看出促使他成为金融奇才有两个重要条件:

一个是中国期货市场产生和健康发展,另一条是张具有成为金融奇才应有的基本资质,他本人经过了艰苦拚搏、不懈努力。

—、从张文军经历中看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影响

      张今天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期货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成果。

保障他成功的一些要素,都出现于期货市场规范发展时期,说明他的成功离不开一个规范市场的支持。

这点他体会尤为深刻。

在总结国内人士从事外盘期货多有失败的原因时,张列举了三条理由:

一、期货是很专业的行业,境外对手身经百战、阅历丰富、技巧纯熟,而我们则刚起步,机会少,经验不足;二、国内信息滞后,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研判;三、在实际交易过程中经纪公司出现不规范行为,吃点现象严重,增加了投资者交易成本。

在这三条理由中,市场状况对投资者的影响至关重要。

从保护投资者利益出发,张非常理解和支持国家采取关闭外盘期货的措施。

那个措施和后来对国内期货盲目发展进行治理整顿等举措大大改善了市场环境,张终于找到了如鱼得水的感觉。

      张十分  珍惜市场规范化成果,从不做违规交易,即使后来他的成交量越来越大,大到有点他个人交易量达到连豆市场当天交易量的十分之一,也不属于操纵市场的那一个。

这完全得益于健康的投资理念。

他的投资理念和交易成绩得到许多方面认可,大商所对他近年来个人交易量列第一名给予积极表彰。

      张的成功对市场有明确要求——即要求市场规范发展,这种要求与早期期货操纵者明显不同,因为后者只想在不规范的市场里混水摸鱼。

规范化发展是市场发展潮流,张在规范的市场环境中形成的投资理念与市场潮流一致,投资理念的有效性因市场规范发展而得以长久,因此他的成功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将给许多投资者带来积极的借鉴意义。

      作为较早参与中国期货市场、始终与中国期货市场一起成长的一员,张历经磨难,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最终成为成功彼岸的捷足先登者。

相信许多投资者会从中国期货市场规范发展中受益,从张的传奇故事中受益,成为成功的后来者。

这就是我们今天谈论张不平凡经历的意义和目的所在。

        对已取得的成绩及市场发展现况张有不满足之处,希望国家能上市更多的品种、相关政策再放开此,这样他能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张对期货发展的未来及自己的未来皆充满信心。

这种信心来源于对期货市场的独特理解及已取得的优异成就。

      期货是一种搏奕,你输了,是因为你没有比对手更强。

今天在国内期货获得成功,张被证明是一个强者,然而他希望在一个更开放的市场环境下也能证明是一个强者。

或许到未来某个时候,张和其他投资者面临一个与现在不同的市场,不仅市场规律发生变化,而且市场参与者也发生变化,不变的只是他仍然成功。

张把自己比喻为清末一位武艺高强的游侠。

该游侠功夫在长辫子上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故称为神鞭,后来时代变了,辫子没有了,游侠却练就成同样令人生畏的“神枪手”。

他用那位游侠的话:

“鞭没了,神还在。

”,表达对未来的信心。

  

未来将进一步证明张的成功带有普遍性,未来更需要像张那样的金融人才。

我们现在需要从事境外期货套期保值的成功人才,将来我们需要从事境外期货投机交易的成功人才。

张希望有机会在境外期货投机交易中得到锻炼,希望在境外期货或开放的中国期货中获得更大成功。

对期货市场来说,不论是过去现在或将来,张皆是不可或缺的。

二、期货经纪公司与操盘手良性互动关系——“北亚现象”

      这些年来张主要以经纪人和客户身份参与期货市场,这样的身份不离开期货公司中介作用,期货经纪公司的服务给投资者交易带来影响他深有体会。

针对境外期货交易客户容易亏损这个现象,他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期货经纪公司不规范,存在“吃点”现象。

后来做国内期货,特别在黑龙江北亚期货经纪公司交易没有这种现象,完全受益于国内期货市场的规范。

      北亚期货公司规范化的管理及对张操作风格的了解、对张的信任等,为张充分发挥捕捉市场机会的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

这几年,张的辉煌业绩大都在北亚期货大连营业部创下的。

他健康的操作理念、高超的操盘技术与北亚期货公司优质的服务、高效的管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为市场瞩目的互动关系。

张在北亚期货充分发挥操盘水平,业绩突出,近年来个人交易量在大商所列第一,财务报表喜人;北亚期货也从中受惠,在张到北亚期货公司第一年该公司交易量排名位全国十六位,二零零零年全国交易量排名第二,二零零壹年全国交易量排名第一。

当人们谈起北亚期货时,免不了要谈起具有传奇色彩的操盘手张,而谈起张时也在其前面加上定语“北亚期货”,两者结合一时成为市场传颂的佳话。

张与北亚期货良性互动模式引起市场浓厚兴趣,有人从中总结出未来期货公司发展的新途径。

      到目前为止张与期货公司互动关系是卓有成效、令人愉快的,但不可否认其中也有不尽人意之处。

譬如期货公司业务单一性,使张在期货公司中或在行业中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定位,既限制了期货公司或行业对他的支持力度,也影响了他对行业和期货公司的进一步贡献。

如果期货市场有做市商制度,如果期货经纪公司有自营业务或者国有企业允许适当进行期货投机活动而不仅限于套期保值,那么张必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难理解他对未来开放充满期待。

未来开放不仅仅指期货品种开放如对境外交易品种开放,而且也指市场交易制度、国有企业参与方式的开放,只有这样的开放,张才有更广宽的用武之地。

      对于张这样难得的人才,目前行业提供的环境条件是极其有限的,北亚期货公司作了一些积极工作,充分肯定他的才能,同时深切感觉到他还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希望行业发展环境更宽松些,使张与北亚期货公司的良性互动能给市场带来更多的益处。

张的出现的确给我们提出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问题之一是如何培养和运用金融人才。

三、一句口头禅包含的投资理念

      张有一句近乎口头禅的话:

“我感觉这又是一次机会”。

      这句话是他每次全身投入投机炒作前的吹响号角,又是他对市场高度敏感的表现。

这句话让我们窥视到本色期货操盘手善于发现机会和积极捕捉机会的一面,还让我们理解到张的投资理念如何。

      作为一个机会发现者,张把自己放在机会追随者的地位,如果机会就是市场价格运动趋势或者市场价格运动明确方向的话,他就是市场趋势追随者,而不是趋势或机会制造者。

这个认识很重要。

一般的市场操纵者往往就是市场趋势的制造者,通过操纵价格达到获取暴利的目的。

趋势追随者则不同,他没有制造趋势的任务和目的,他的任务是作为认识的主体去发现客体,发现市场趋势和机会,而不是将自己视为既是认识主体又是客体,自己成为支配市场价格的一部分。

    “我感觉这又是一次机会”也可以解释成“我发现这又是一次机会”,在这里“感觉”与“发现”是同义的,其中包含的投资理念,使张与令人敬畏的市场操纵者划清了界线。

尽管我们看到后来张的交易帐户逐渐做大,交易量也越来越大,有时个人交易量可达到当天市场总量十分之一,他仍然与操纵市场沾不上边。

相反,他的大交易量促进了市场活跃,有利市场健康发展。

正是健康的投资理念保障了他获得成功,也给个人带来了荣誉。

  

      当然,对于张来说“感觉”机会与“发现”机会还是有区别的。

“感觉”机会强调机会发现带有明显的个体特征,心理状态是判断的重要标准,有时很难说清楚原因是什么,而这种心理状况包含的意义是借助经验发现的,就像索罗斯在大的行情即将出现时背部感到疼痛一样,一旦出现这种感觉,索罗斯便断定机会即将来临。

      “发现”机会的过程就没有那么多感性内容,它强调一种成熟有效方法的重要,“发现”就是运用方法的结果。

或许确实如张所言,对市场机会发现他有高度敏锐性,但数年来的业绩表明他已经进入稳定发展状态,感觉与分析市场的作用已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时我们说与其关心他对市场有怎样的感觉,不如说更关心他发现市场机会的分析方法是怎样的及如何形成那样的方法,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后者我们想得到的更多。

四、对一句哲人名言的亲体力行

      在谈到什么对人生影响最大时,张说是一句哲人名言:

    “不要轻视行为,因为行为会形成习惯;不要轻视习惯,因为习惯会形成性格;不要轻视性格,因为性格会决定命运。

      张清楚地记得这是父亲在人生征途关键时刻赠送的礼物。

在期货市场里摸爬滚打数年而获成功,张更加深刻体会这句名言的意味,似乎在人生每一次重要抉择都存在内在必然性,都是性格决定的结果。

你说这是一种宿命也好,却又包含许多积极因素,比如良好的性格的确可以给我们带来好运,但是这种性格是怎样形成的?

靠形成习惯的一系列行为,行为方式选择关系到我们形成怎样的性格,选择并不断地行动在性格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张在期货市场里的传奇故事从父赠送这句名言开始,他以丰富的经历实践着这句名言包含的丰富哲理。

      1、  不安份的心源于对市场机会的敏感

      从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张曾在酒店做业务推广工作,同时也与别人一起做些服装贸易。

贸易使他体会到成功并不神秘,只要及时发现和把握机会即可。

这种认识促发了他于九二年大胆参与大连银行债券认购。

两个月后他把债券抛售,获利翻番,这样的回报是做贸易所无法比拟的。

金融市场的暴利引起张内心强烈震憾,他做出了以投资金融业为职业的人生重要决定。

      那时张对金融业的理解仅限于其能带来暴利方面,真正唤醒他对金融市场深刻认识的,是金融市场变化背后所蕴含的无数机会和风险,他在接受风险的同时,看到了风险也是机会,关键是能否及时转变认识角度、用怎样方法去捕捉机会。

      一九九三年,张作为第一批“吃螃蟹”者,积极参与上海股票试点交易,这次失利及后来期货交易系列失利,加深了他对金融市场机会存在特征的认识,也坚定了他要学习捕捉机会正确方法的决心。

学习的道路漫长且艰辛,他因此付出许多代价、也承受着许多压力。

2、理性帮助他完成一系列人生重要抉择。

      从九三年七月到九五初,张参与了外盘期货和内盘期货交易,经历了外盘期货关闭和国内期货疯狂发展时期。

市场的动荡与他艰苦探寻捕捉市场机会方法的过程交织在一起,他有三次刻骨铭心的个人帐户破产经历,人生境遇曾变得十分糟糕。

      譬如,一次他到商场闲逛以排遣交易失败阴影,突然想起该给父母买点什么,却为衣袋里只有5元钱犯愁。

      又譬如一天刚结婚两年的妻子给他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要他在期货与她之间做出选择。

那种选择对他是不公平的,在他看来期货与“她”并不对立,完全可以共存。

但是一定要他做出唯一选择的话,他不能不认真考虑其中代表的意义,“她”应该代表生命中感性一部分,而“期货”却是理性的,是事业之所在,一个男人在面临着理性与感性择抉的时候,理性成为优先选择的对象。

      他的选择看起来有些无情也很无柰,然而那样的选择在他是一贯的。

记忆中第一次选择应该是在贸易与金融市场投机之间,是一次由自己提出来的问题,他选择了后者。

第二次是大商所筹建时招聘工作人员和某期货经纪公司同时招聘管理人员,他参加两个招聘并皆被录用,选择做交易所工作人员还是期货公司管理人员?

他选择了后者。

刚结婚两年的妻子向他摊牌,提出问题方式不再是他,但对内容选择他始终没有变。

事后他谈起那次选择时不无感慨地说:

“但我怎么能放弃我所喜欢的事业”。

今天看来他上述诸次选择意味深长。

理性一直支配着他行动,帮助他完成了人生一系列重要的抉择,最后还是理性把他引导到期货投机的成功道路上。

没有理性的重要作用,很难想象张就是我们现在认识的那位期货市场成功人士。

3、寻找适合性格的交易方式

        独特性格决定张的期货操作风格,这种风格就是短线炒作。

他那适合做期货且又擅长于短线炒作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呢?

      张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适合短线操作,尝试过无数不同风格的交易方式之后,他逐步发现什么的交易模式最符合自己的性格。

每当谈起从事期货经验的时候,他特别提起自己数次失败和成功的经历,以一种感性方式揭示格性形成的复杂性及重要性。

      先来看张对期货品种的选择。

  93年4月,张成功地开发了一个客户,开始在期货市场里进行实际操作。

当时可交易的境外品种有大豆、红小豆、小麦、干茧、牛腩、咖啡、橡胶及恒生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等,张有意识地选择了风险较小的两个品种:

日本红小豆(静盘)和恒生指数。

    对风险小的品种有偏好是一贯的,后来张重点选择连豆品种作为交易对象,与他对风险特征认识有关,与他对风险小的品种偏好有关。

      张也交易过被认为风险大的期货品种——美国标准普尔指数SP500,那是一次被动的交易经历。

1993年7月,有位客户喜欢做风险较大的品种,选择了当时风险最大的SP500,交易并不顺利,不久张和另一位同事被邀请协助操作,且情况有所改观。

93年9月的一天,张在市场普遍看涨的气氛下,做了很多买单。

那天开盘时行情先是上扬,突然间盘面发生剧变,路透社打出一则消息,俄罗斯发生动乱,SP500随即暴跌1500多点,张只好立即止损。

随后又有报导,叶利钦出面讲话了,到当天收盘时行情强烈反弹了近1000点。

那一天损失是惨重的,张第一次体验到金融市场的巨大风险。

      总结那次失败的原因不外有两点:

一是交易品种的风险超出张认知范围,是一次不符合自己投资理念或性格要求的操作,二、是张缺乏足够的经验以应对市场突变。

那次经历更坚定了张选择风险小的品种及风险小的交易方式的决心。

      那么选择风险小的品种为交易对象就能保障交易成功吗?

答案是否定的,张所经历的个人帐户第一次破产就发生在被认为风险小的日本红小豆品种上,且发生时间几乎与协助客户做美国SP500同时。

当时在一片看好声中张做了买单,有关利多消息也接连不断,行情却不涨盘跌,最终导致了保证金不断缩水。

或许可以把这次失败原因再次归咎于经验不足,比如没有遇上利多消息不断而行情下跌现象,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真正适合于张的投资理念没有建立起来。

总结两次失败教训时,张认为最大的过错在于没有止损,他后来形成短线操作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与重视止损观念有关。

      张的投资理念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方面是选择风险小的交易品种,另一方面是在操盘技巧上追求风险小的交易方式即短、平、快的短线风格,两者有内在一致性,那就是对风险小的机会的偏好、将风险管理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

对风险小的偏好不妨碍张给人敢于吃螃蟹的印象,且与其敢于在金融市场里搏击没有矛盾之处,这种偏好说明遵从格性上的要求是他投资理念重要组成部分,他在金融市场冒险不是鲁莽的,是尽可能适合于性格的理性行为。

        谈到张交易技巧或操作风格形成不能不提到香港的翟先生。

我们不知道翟先生教给张怎样的技法、经验,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翟先生期货从业二十多年,丰富的经验使张眼界大开,对张寻找到适合于自己的交易模式起着重要作用。

尽管在选择交易方式过程中性格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是这种作用不能代替交易者不断学习特别从别人成功经验中汲取营养。

因此在谈到结识香港翟先生的意义时张不加掩饰地说“受益菲浅”。

从那开始他有了明确的交易方式和良好的业绩。

以当时交易香港恒生指数为例,有一天交易帐户只有1万美金,张却交易38个来回,下了76手单子,净赚4千美金。

  

这是一种怎样的交易风格?

从大交易量小资本相结合这一点看,尽管选择了风险不小的品种指数期货作为交易对象,但同时也选择了风险小的交易方式——短线交易,大交易量是这种小风险交易方式下的必然结果。

短线交易使张追求风险小又不失暴利机会的金融市场投资理念得以实现。

而短线交易这种对风险小的机会偏好与其早期对交易品种选择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