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技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5433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80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乒乓球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乒乓球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乒乓球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乒乓球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乒乓球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乒乓球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乒乓球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乒乓球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乒乓球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乒乓球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乒乓球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乒乓球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乒乓球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乒乓球技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乒乓球技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乒乓球技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乒乓球技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乒乓球技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乒乓球技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乒乓球技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乒乓球技术.docx

《乒乓球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乒乓球技术.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乒乓球技术.docx

乒乓球技术

楚天乒乓球教程:

乒乓球推挡球系列(上)

  推挡球系列

 

  推挡稳定性大,易于掌握,学习乒乓球技术一般都由此起步入门。

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和弧圈球的出现,在反手快推的基础上,演变及派生出加力推、减力挡、推下旋和推挤弧圈球等多种推挡球技术。

由于推挡球在速度、旋转.落点、节奏、力量的变化上比较灵活,因此称之为“积极性防御手段”。

 

  1.平挡

 

  

(1)特点:

速度慢,力量轻,旋转弱,动作简单,变化少,是初学者上台练习的基础技术,能体会球拍触球感觉以及球运行的基本规律。

 

  

(2)动作要领:

两脚平行站位,距台约30~50厘米,面向球台,前臂与台面略平行,正手平挡时,前臂自然弯曲并旋外将球拍引至身体右侧前方,拍形接近垂直状,于上升期,前臂手腕向前迎球并旋内击球(图56)。

反手平挡时,球拍置于腹前。

向上提拍,前臂近身,球从本方台面弹起,前臂前伸迎球,在上升期触

球中部,借来球反弹力和前臂前移前伸力将球挡过网(图57)。

 

 

  图56直拍正手平挡球   图57直拍反手平挡球

 

  (3)提示:

 

  ①初学者上台练习初期,对球反弹高低、快慢、落点控制都不大适应,球常会打在球拍四周或板边上,只要求用拍中央对着来球“炒蚕豆”,人随来球方向移动击球着台就是好球。

 

   ②站位常易两脚成1字形站立,应逐步过渡到两脚分开横向站立。

 

   ③开始阶段各种不正确拍形时会出现,用正确握拍法,球拍横向前移击球纠正,逐步形成平挡动作。

  

  2.快推

 

  

(1)特点:

站位近台,动作连续性强,节奏、速度快,有一定力量,用以回击攻球、扣杀、快拉、快点、弧圈球等。

因其线路、落点灵活多变,便于调动对方。

 

  

(2)动作要领:

丽脚分开,左脚略前,身体略向右倾,距台30~50厘米,拍置于腹前。

上臂及肘关节向身体后侧内收引拍,食指用力扣住球拍,拍面稍前倾,前臂迅速前伸旋外迎球于上升期触球中上部,前臂伴手腕外旋向前下方发力,击球后前送一段距离,迅速还原(图58)。

 

  图58直拍反手快推球

 

   (3)提示:

 

  ①触拍迎球过早,造成前臂挥拍速度减慢,影响发力。

 

  ②初学者常会两脚成前、后直线状站立,要两脚横向,右脚稍后,以利于步法移动,取得正确击球位置。

 

  ③手腕、手指要会调节拍形,拍后三指要用力顶住球拍,手腕转动不要绕圈,并借助腰部力量辅助用力。

 

  ④用推挡接扣杀称为“顶重板”。

要加快动作准备,手臂及时后撤,用力恰当,碰球时有缓冲,球略下沉时,先略向上稍提,转成前压到位,以免快推下网。

 

  3.反手快拔

 

  

(1)特点:

动作小,速度快,落点变化灵活,是横拍进攻型运动员用于反手位相持的一项技术。

有利于正手攻球或侧身抢攻较好地结合使用,发挥速度优势。

 

  

(2)动作要领:

右脚稍前,上臂带动前臂向前迎球,拍面前倾。

击球时前臂以肘为中心,向前上方挥摆,手腕固定,在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图59)。

 

  4.加力推

 

  图59横拍反手快拨球

 

   

(1)特点:

也称为“大力推挡”,是推挡球的重磅炸弹,推得重、快、角度大,迫使对手退台应付,与减力挡配合,制造落点长短、力量轻重的变化,牵制对手。

主要用于对付一般上旋球及推挡球、力量不大的攻球,以占有主动或得分。

 

  

(2)动作要领:

左脚用力撑地,腰略右转。

引拍时,前臂上提,上臂后收,肘部近身,带动前臂后拉,食指扣拍,拍形前倾,击球瞬间上臂迅速用力前伸,右脚稍用力蹬地,前臂外旋,在上升后期或高点期触球中上部,同时拍后三指用力顶拍,腰左转,重心落左脚(图60)。

 

  (3)提示:

 

  手腕相对固定,重心向前移,充分发挥手臂的推压发力。

 

  5.减力挡

 

  图60直拍反手加力推球

 

  

(1)特点:

是使球前进力减小、速度减慢、弧线缩短的一种辅助技术,一般在加力推和正手发力攻、对付弧圈球或对方离台后使用。

与加力推交叉配合,调动对方移动,缓解攻势,争取由被动变为主动,制造杀机。

 

  

(2)动作要领:

站位距台约30~50厘米,两脚开立,左脚稍前。

球拍上提引拍,拍面稍前倾,食指扣住球拍,上臂近身,前臂于腹前前伸迎球,当球跳起时手臂于上升期触球中上部。

触球一瞬间,前臂带动手腕,稍向后收,带有“吸”的动作(图61)。

 

  图61 直拍反手减力挡球

 

  (3)提示:

击球前不要后撤引拍,使球拍上提,整个动作用力要小。

 

  6.推下旋

 

   

(1)特点:

下旋推挡的特点是回球急,落点长,弧线低并带有下旋,使对方攻、推下网或不易发力。

是回击推挡球、带下旋来球或接侧下旋球时使用的一项辅助技术。

 

  

(2)动作要领:

站位近台,左脚稍前,前臂向后收靠近身体右侧,引拍时球拍上提,拍面稍后仰,来球弹起后,前臂和手腕迎前在高点期触球中部或中下部,向前下方发力,连推带切,并随势前送加长和压低弧线,重心由左向右转换(图62)。

 

   图62直拍反手推下旋球

 

  (3)提示:

①引拍要顺来球走势上提,调整拍面后仰幅度,衬住来球,以前臂和手腕发力为主,向前下方“推切”。

 ②初学者推下旋时发力过程不宜过于短暂。

 

   7.推挤

 

  

(1)特点:

推挤也称为“推侧旋”。

主要是对付上旋强烈的弧圈球或接发球时运用,弧线低、角度大,但速度慢,回球伴有左侧下旋,与加力推配合增加对方进攻的难度。

 

  

(2)动作要领:

站位距台约30~50厘米,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转。

引拍至身前,臂、肘关节靠

近身体,前臂自然弯曲,上提并略旋外,拍形稍前倾,拍面左斜,来球从台面弹起,于上升期触球体左侧中上部并向左侧前下方发力摩擦推出,推弧圈球时前臂带动手腕向前迎球,身体

 

   图63直拍反手推挤球 重心置于双脚上(图63)。

 

  (3)提示:

 

  ①推挤要多摩擦球,推挤下旋球时,可在高点期或下降初期,拍形稍后仰,触球中下部向左前上方摩擦。

 

  ②推挤弧圈球在动作上应注意向前迎,若后撤后再前伸,易吃旋转。

 

  8.推切

 

  

(1)特点:

横拍反手侧旋挡球。

常用于对付弧圈球,近似于直拍的反手推挤,属于辅助性防守技术。

具有较强的节奏变化和旋转变化特点。

可为攻防转换创造条件。

 

   

(2)动作要领:

身体离球台尽量靠近,手臂靠近身体,以利于用手上感觉去控制球;球拍拍形保持半侧面竖直状,在来球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左侧后中上部,向左侧前下部摩擦,手臂运动轨迹近似于向下倾斜的左侧半弧形,使球带有左侧下旋。

 

  (3)提示:

 

  ①由于推切时,作用力不通过球心,球向前的运行速度较慢,如果对手适应这种节奏变化,就会利用时间给予进攻性还击,造成己方的被动。

 

  ②比赛中,这项技术不宜作为主要进攻手段运用,用得过于频繁,会造成比赛战机的贻误。

 

  9.围

 

  “围”是直拍推挡中用于回击弧圈球的一种手法。

与直板推挡弧圈球常用的其他几种手法如平推(借力挡)、推挤、加力推等相比较,“围”的方法主要是借对方弧圈球的旋转把球回过去,在动作细节上有自己的特点,相通之处在于平推、推挤和围等均要求由腰控制手臂、手腕控制拍形的角度。

 

  不同之处在于,平推是借对方弧圈球的旋转把球挡过去;推挤是从侧面接触球,手腕用力从上往下推挤来球,腰部辅助发力;加力推是直接主动发力推压来球;围则是在接触球的一瞬间手腕用点力往前带球,手臂也随之往前送。

 

  “围”的好处在于接过去的弧圈球往前拱,回过去的球速度快,弧线低,有时还带点拐弯,给对方的连续进攻带来一定难度,而且稳健性也较高。

缺点是只能防守,不能进攻。

 

  10.长胶技术的运用

 

  用长胶拍面击球,挡、磕、拱是常用的几种技术手段。

 

  挡:

属于防守技术,一般用来对付速度较快、冲力较大的来球,如正手扣杀、前冲弧圈球等。

用长胶挡或推切回击,回球旋转规律出现对方拉过来的球越转,经长胶回过去的球更转(下旋),造成对方难起板

 

  在运用挡球时,拍形控制不能像正胶或反胶那样适当前倾,否则就会打滑,而应该球拍保持与地面垂直,如果来球力量非常大,球拍则要稍后仰,接触球稍厚,以便能够“吃”上球。

反手挡时,击球点在胸部高度,球拍靠近身体;正手挡时,球拍在腰、胸部之间的高度较合适;击球部位要在球的后中部,给予球足够的撞击力。

使回过去的球比较“沉”。

 

  磕:

反手位在对付上旋球时,除挡球以外还可以用磕。

磕主要用来对付速度不是很快的上旋球,如加转弧圈球、推挡球、一般上旋球等。

 

   磕过去的球,由于其力量是顺着来球的旋转方向而使球的下沉感很强,有时回击的时候还有一定的下旋感觉,所以对付长胶磕过来的球,用简单化办法就是把它当作下旋球来处理。

 

  运用磕时,球拍的起始位置在胸前,伸手不要太早,当来球过网后,接近本方台面时出手一般比较合适。

拍形保持垂直或略后仰,特别是回击旋转较强的加转弧圈球,不能看来球很转就把拍形下压,这样容易造成打滑。

 

  磕时应接触球的后中部,手臂向前下方用力,手腕要固定,向下用力要柔和,用力方法有点像正、反胶的减力挡。

在磕时,还要带点摩擦,不能直接推出去而失去控制,击球时间在上升期最为合适。

因为磕在很大程度上用的是借力,如果错过上升期,就很难借上力了。

 

  拱:

拱是长胶在挡、搓中间的一种过渡性技术。

如果对方磕一板或搓一板,这时可以攻,但难度大,拱一板,球一般不会带有下旋,常常是接近不转的上旋球,球变成上旋,而对方恰不发力,就易于进攻。

 

  长胶拱过来的球,一般都有一定的晃动,轨迹不够固定,使回球方找不准击球点,不敢用力,只有轻碰,又借不上什么力,容易造成回球下网,这是在回击长胶拱球时应注意的要点。

 

  运用长胶拱球时,拍形要相对固定,因为拱球一般是用来对付下旋球的,所以拍形应呈半横状,拍面与地面的夹角接近垂直或稍后仰,击球前手臂不要后拉过大,而是要适当前伸,手的位置要与击球点近一些,以利于增加击球的感觉。

拱球要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后中部、手腕在保持稍内收且相对固定的状态

下,前臂向右前侧下部摩擦,发力动作要短促,击球后手臂并有一短小的制动,使球有一定的右侧旋。

楚天乒乓球教程:

解析球拍触球七要点

  1.击球时间

 

  击球时间是指在对方来球第二弧线上,球从本方台面着台点弹起瞬间至回落遇到障碍物之前,允许球拍击球的时间(图27)。

 

  这段时间可分为:

 

  上升初期:

球从台面弹起不久的一段时间。

 

  上升后期:

接近高点期以前的一段时间。

 

  高点期:

球处于弧线最高峰附近的一段时间。

 

  下降初期:

球刚回落不久的一段时间。

 

  下降后期:

球下降接近障碍物之前的一段时间。

 

  由于击球方式不同,造成球的速度、旋转、力量变化不一,要求的击球时间也不同,但击球时间要与击该板球的球性特点相一致。

如快攻上旋球要求在上升期,扣杀在高点期,削弧圈球在下降后期等。

现在像盖亭等弧圈高手,拉、冲、反拉、快攻、快拨弧圈都向上升后期和高点期靠拢,不仅击球时间提前而且球速快、旋转强,非常凶狠、主动。

 

  2.击球部位

 

  击球部位是指球拍触球时,先接触球体的那个部位。

因为球是正圆形,球拍触球不是一个固定的点,而是一个范围。

我们以击球者为参照体,球体可以划分成正面(球面对着击球者的一面)、背面、右侧面、左侧面四个不同的面。

而每个面又可以分成上、中上、中、中下、下5个部分,因为在球体背面击球极少出现,这样,球体的正面、右侧面、左侧面形成正上部、正中上部、正中部、正中下部、正下部、右上部、右中上部、右中部、右中下部、右下部、左上部、左中上部、左中部、左中下部、左下部15个球拍先接触球的范围(图28)。

 

  我们在实际击球中,可以根据不同性质的来球,运用不同的回击技术,选择先接触球的某个范围,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拍形角度和拍面方向。

需要时,向另一相关范围连续运动。

例如,正手攻上旋球时,触球正中上部,拍形前倾;推挤弧圈球时触球正中部,拍形稍前倾,向左侧中下部继续运动;接对方发的左侧上旋球时,触球右侧中上部,拍形稍前倾,拍面朝左。

 

  3.拍形

 

  拍形是指球拍在二维空间中的变化位置。

沿横轴转动,形成拍面角度,沿垂直轴转动形成拍面方向(图29)。

 

  

(1)拍面角度:

球拍沿横轴转动,拍面和台面及其延长线球部位两者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控制来球,又有利于准确地回击(图30)。

 

图30球触球拍位置

  所形成的角度小于900,称为前倾;大于90。

,称为后仰。

在实际运用中,习惯上把拍形角度分为以下几种:

 

   拍面向下:

大约在loo以内,可在接近球的上部时击球。

 

  拍面前倾:

大约在200~400之间,可触球的上部偏后。

 

  拍面稍前倾:

大约在500~700之间,可触球的中上部。

 

  拍面垂直:

此时为900,可击球中部。

 

  拍面稍后仰:

大约在lloo~1300之间,可击球中下部。

 

  拍面后仰:

大约在1400~1500之间,可击球下中部。

 

  板面向上:

大约在1700~1800之间,击球接近下部。

 

  

(2)拍面方向:

击球者面向球网站立,球拍沿垂直轴转动,板面所朝的方向向左时,击球的右侧;拍面向右时,击球的左侧。

 

  4.球触拍部位

 

  球触拍部位是指球触球拍的那个部位。

用拍面哪个部位触球也有讲究。

用拍面的中间位置,击球易准确。

初学者常会把球打在拍面四周的边缘部分,拍面与球接触部位不能相对稳定而击球失误。

因此击球者第一步要把球触拍部位与拍触   

 

图31  击球点示意图

 

  5.击球点

 

  击球点是指球拍与球接触的那一点所属的空间位置。

即击球双方都在对方来球的第二弧线上接触的那一点与击球者、球台这三者之间高低、左右、前后的相对位置(图31)。

 

  6.挥拍方向

 

  挥拍方向是指球拍的挥动方向。

挥拍方向与用力方向相一致。

引拍方向不同,球产生的旋转亦不同。

如,由后向前下方挥拍使球呈下旋;向前上方挥拍使球呈上旋;由右向左挥拍使球呈左侧旋等。

 

  7.发力方式

 

  发力方式是指挥拍击球时的用力方式。

靠本身用力击球称为发力,借用来球的反弹力击球称为借力,球拍触球时减弱来球反弹力击球,称为减力。

发力方法可分为撞击发力和摩擦发力两种

楚天乒乓球教程:

乒乓球搓中突击技术

  搓中突击是用搓球和正手攻这两个单项技术所组成的结合技术。

由于搓中突击回球的速度快、距离短,所以具有突然性和隐蔽性,常作为一种辅助战术运用。

搓中突击,首先要正确判断对方搓球的旋转和落点,从而迅速调节拍面角度,移动脚步,以取得适宜的进攻位置。

 

  搓中突击一般采用2种方法:

来球如不转,击球时拍面稍前倾,以手臂向前发力为主,在高点期击球的中部或中下部;如果来球是下旋,击球时拍面可与台面近乎垂直,在高点期击球的中下部,拍比球要咯低。

来球下旋越强,手臂向上挥击的力量就要越大。

搓中突击时,要时刻在意念上准备创造条件,看清旋转,果断进攻(图65)。

 怎样拉弧圈球之初学者实用技巧

  一般来说,可以先不上台,自己在家里按照弧圈球的发力动作练习,注意放松和连贯性,这种练习叫做徒手挥拍,对形成拉球动作的定型非常有帮助。

如果不能确定动作的正确性,可以对着镜子练习挥拍。

至于练习的数量,每天可以保持在800次以上。

 

  要学会摩擦的方式发力:

  弧圈球之所以能够制造强烈的上旋,主要原因就是拉球的时候是摩擦的发力动作,能够制造旋转。

这和快攻是不同的,乒乓球快攻是击打的方式发力,球速快,但是旋转很弱或没有,因为力量通过乒乓球的球心,没有对球表面的摩擦。

当然,不是单纯的摩擦就能够制造足够的旋转,摩擦的力量和速度都必须达到一定程度。

所以,拉弧圈球发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拉弧圈球用腰发力是关键:

  在拉弧圈球时,发力流畅是最重要的问题,否则没有力量的弧圈的攻击力反而不如快攻来的强。

用腰发力是拉弧圈球的关键,可用如下方法练习腰部的发力控制:

准备接球时候往后引拍,幅度不要太大,手腕和手臂成直线,手指顶住球拍,不要弯,然后用腰带动手臂,往前挥摩擦球,摩擦球时手腕不要动,连续练习直到腰部用力自己感到协调为止,然后再用手臂逐渐加力,加力的时候也要注意还原要快。

 

  练习过程中不要太在意腿部的动作,但是要想着有重心在两脚之间的转移,比如发力时从右脚转到左脚(右手持拍)。

 

乒乓球的追身球截击

  追身球截击的技术难度比较大,主要对反应速度和步伐移动的要求比较高。

如果近身截击处理得不太好就会失去网前的主动权,因此还是需要掌握好近身截击技术。

 

  追身球的截击(中路球截击)

  

(1)特点与作用

  追身球截击比正、反拍截击难度要大,这主要存在一个反应快慢及步法移动的问题,在对方朝两侧破网不成功时,往往会朝中路打来,如准备不充分就会措手不及,近身截击处理或掌握不好,就会失去网前的主动权,因此需要运动员掌握好近身截击技术。

 

  

(2)动作要点

 

  ①准备动作与正、反拍截击动作一致,两膝微屈,面对球网,重心落在前脚掌上,拍子放在身前注视对手。

 

  ②当球朝着偏正拍中路来时,左脚向左侧迅速横移一步,重心落在左脚上,右脚跟进同时转体侧身,球拍始终保持在身体前面。

  另一种方法是当球朝中路来时,右脚迅速向左后侧退一步,重心落在右脚上。

如中路球朝偏反拍来时,动作准备要点与正拍中路球相同,步法则相反(也有两种步法)。

 

  ③击球时手腕要固定并紧握拍子,根据来球高低向前或向下撞击球。

 

  ④击球后的随击动作小,并迅速回到原来位置,准备截击下一板球。

楚天乒乓球教程:

乒乓球的站位与准备姿势

  基本站位先应根据个人不同的打法类型来确定,要与个人的打法特点相适应,以利于发挥技术特长。

  

(1)快攻型

  左推右攻打法基本站位离台30~40cm左右,偏左角。

  两面攻打法基本站位离台50cm左右,中间略偏左。

  

(2)弧圈型

  以弧圈型为主打法基本站位离台50cm左右,稍偏左。

  (3)削球型

  横拍攻削结合打法基本站位在中台附近。

  以削为主配合近攻打法基本站位在中远台附近。

  有了准备就能及时、恰当地应付各种复杂局面。

运动员击球时的准备姿势合理,便于迅速移动步法,选择最佳的击球位置,及时准确地把球回击过去。

  准备姿势要求做到:

  ①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或稍宽,身体重心保持平稳。

  ②微提踵,前脚掌内侧用力着地,保证快速启动。

  ③两膝微屈并向内扣,保持膝关节的良好弹性和使小腿处于咯内旋的状态,以动员较多的肌肉群参与脚步移动,发挥腿部力量,加快起动速度。

  ④含胸收腹,上体略前倾,以利快速移动和转腰击球。

   ⑤持拍手臂自然弯曲,直握拍的肘部略向外张,手腕放松,球拍置于腹部右前侧20~30cm处,前臂自然平举。

   ⑥两眼紧盯来球,加强判断。

乒乓球常用的发球技术

  常用的发球技术

 

  初学阶段必须掌握的技术有正手发奔球、反手发急球与下旋球,熟练完成后,可逐步学习其他类型的发球。

学习过程中要细心体会发球的力量、速度、旋转和落点的控制,形成有自己特色和风格的发球技术

 

  1.正手发奔球(以下均以右手发球为例)

 

  (l)特点:

球速急、落点长、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较大。

   

 

  

(2)方法:

右脚稍后,身体稍向右转,右手持拍于身体右侧;球向上抛起后,持拍手随即向右后上方引拍,击球时前臂快速由后向左前方挥动,拇指压拍,拍面稍前倾并略向左偏斜,球拍沿球的右侧中部向中上部摩擦;击球后,前臂和手腕随势向前挥动。

 

  (3)要点:

①抛球不宜太高;②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③第一落点

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④击球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

 

  2.反手发急球与发下旋球

 

  

(1)特点:

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攻,常与发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2)方法:

右脚稍前,身体稍向左转,右手持拍于身体左侧;击球时,持拍手以肘关节为中心,前臂向右前方横摆发力击球,拍面稍前倾,击球的中上部;击球后,前臂和手腕随势向前挥动。

发急下旋球时,大拇指用力压拍的左肩,使拍面稍后仰。

触球前,稍向左后上方引拍;当球下降低于网时,前臂快速向前下方用力,拍面触球的中下部;触球瞬间,手腕附加爆发式下切动作。

 

  (3)要点:

①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②注意手腕的抖动发力;③第一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

 

  3.发短球

 

  

(1)特点:

击球动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对方台面后的第二跳不出台,使对方不易发力抢拉、冲或抢攻。

 

   

(2)方法:

主要靠手腕和前臂摩擦发力,控制向前的力量。

 

  (3)要点:

 

  ①抛球不宜太高;

  

  ②击球时,手腕的力量大于前臂的力量;

 

  ③发球的第一落点在球台中区,不要离网太近;④发球动作尽可能与发长球相似,使对方不易判断

 

  4.正手发转球与不转球

 

  

(1)特点:

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的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对手,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

 

  

(2)方法:

右脚在后,身体稍向右转,前臂向后上方引,拍与肩同高,拍柄朝下(手腕外展),拍面略后仰,击球时前臂快速向前下方挥动并略外旋,手腕内收发力,摩擦球的中下部。

 

  (3)要点:

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发转球时,拍面稍后仰,切球的中下部;越是加转球,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③发不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5.正手发左侧上(或下)旋球

 

  

(1)特点:

左侧上(或下)旋转力较强,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一般站在中线偏左或侧身发球。

 

  

(2)方法:

右脚在后,持拍手向右上方引拍,手腕略外展,拍面稍向左;击球时,手腕和手臂迅速由右向左挥动。

 

   (3)要点:

 

  ①发球时要收腹,击球点不可远离身体;

 

  ②尽量加大由右向左挥动的幅度和弧线,以增强侧旋强度;

 

  ③发左侧上旋时,击球瞬间手腕快速内收,球拍从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④发左侧下旋时,拍面稍后仰,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6.反手发右侧上(或下)旋球

 

  

(1)特点:

右侧上(或下)旋转力强,对方挡住后,向其左侧上(下)反弹。

发球落点以左方斜线长球配合中右近网短球为佳。

 

  

(2)方法:

站位靠近球台左方,身体离台约35cm,右脚在前,身体稍向左转,持拍手向左上方引拍,拍柄略向下,拍面稍向右击球时,前臂和手腕由左向右挥动。

 

  (3)要点:

 

  ①注意收腹和转腰动作;

 

  ②充分利用手腕转动配合前臂发力;

 

  ③发右侧上旋球时,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个上勾动作;

 

  ④发右侧下旋球时,拍面稍后仰,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

 

  7.下蹲发球

 

  

(1)特点:

下蹲发球属于上手类发球。

我国运动员早在50年代就开始使用。

横拍选手发下蹲球比直拍选手方便些,直拍选手发球时需变化握拍方法,即将食指移放到球拍的背面。

下蹲发球可以发出左侧旋和右侧旋,在对方不适应的情况下,威胁很大。

关键时候发出高质量的球,往往能直接得分。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