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架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6903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0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排架施工方案.docx

《排架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架施工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排架施工方案.docx

排架施工方案

 

码头平台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江苏万成钢便桥安装有限公司

二O一五年七月

 

 

码头灌注桩施工需要,搭设临时钻孔平台,平台包括三部分,分别为码头平台、临时栈桥平台及配电房平台。

平台下部结构为管桩基础,管桩直径为529mm,壁厚8mm,桩顶分配梁为双拼45号工字钢,上部结构为贝雷桁架,桁架2片一组,布置时预留下灌注桩位置,横向分配梁为25号工字钢,上铺桥面板,桥面板满铺,钻孔时相应位置处面板拆除,成桩后恢复,满足施工机械和人员的作业要求。

第一部分:

便桥结构设计

码头平台长165m,宽28m,支栈桥平面尺寸为15m⨯20m,配电房平台平面尺寸为38m⨯8m。

上部贝雷桁架,花架为900mm或450mm,下部管桩基础。

一、主要技术标准

恒载:

结构荷载;

可变荷载:

钻机荷载200KN(考虑冲击作用可能产生的的最大荷载值,25T汽车吊包括重量400KN)。

平台面施工车辆限速:

6KM/h;

限载:

单孔跨径内仅容许一辆重车通行。

使用期限:

10个月。

二、编制依据和参考文献

1、《主桥施工图纸》。

2、根据国家及有关部门的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程、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办法。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5、《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7、《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8、《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手册》

三、施工图

1、码头平台布置1

2、码头平台布置2

3、结构断面1

4、结构断面2

5、结构断面3

第二部分:

结构检算

1、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

1.1设计依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3)《钢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5)《海港水文规范》JTJ213-98;

6)《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

7)《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

8)《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2004年1月,人民交通出版社;

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F50-2011;

1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

11)《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手册》交通部交通战备办公室,1998.6;

1.2技术标准

1.2.1荷载

1.2.1.1结构荷载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单位重量(kg)

总重量(T)

1

贝雷片

 

124

270

33.48

2

贝雷肖子

 

216

3

0.65

3

花栏片

0.90m

80

33

2.64

4

花栏螺丝

 

320

1

0.22

5

桥面板

2m*6m

15

1700

25.50

6

盖梁

I28

86

47.89

4.14

7

斜撑

8#槽钢

266

8.05

2.14

8

护栏立柱

标准

38

20

0.76

9

护栏杆

48*3mm

m

162

3.30642

0.54

10

剪刀撑

10#槽钢

225

10.01

2.25

11

钢管桩

529

80

103.00

8.24

12

桩帽盖板

10mm

10

38.22

0.38

 

小计

 

 

 

 

80.94

1.2.1.2可变荷载

冲击钻机:

锤头50KN,考虑冲击作用可能产生的最大荷载值:

200KN。

25T汽车吊:

自重30T,包括吊重物:

400KN。

1.2.2工况

钻机宽2.2m左右,作业时前后支点距离3.5m,横向作业面影响范围在桩侧各一组贝雷桁架。

考虑冲击钻机前枕木受力较后面大,前面150KN,后50KN。

吊车作业时,在栈桥中间6m宽范围内

1.2.3荷载组合

工况一:

1.2结构载+钻机施工荷载

工况二:

1.2结构载+1.4吊车施工荷载

12.2.4材料参数

材料

弹模(MPa)

屈服极限(MPa)

容许弯拉应力(MPa)

提高后容许弯曲应力(MPa)

容许剪应力(MPa)

提高后容许剪应力(MPa)

参考资料

Q235

2.1E+5

235

145

188.5

85

110.5

设计规范

Q345

2.1E+5

345

210

273

120

156

设计规范

贝雷梁

2.1E+5

345

240

-

245KN/肢

-

<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手册>

根据《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临时性结构容许应力按提高30-40%后使用,本表按提高1.3计。

单榀贝雷梁容许弯矩值为788.2KN.m,容许剪力值为245.2KN。

1.2.5宽度及车速

吊车作用面宽6m,限速10KM/h。

2、结构检算(工况一)

2.1检算模型

2.2主桁架梁检算结果

2.2.1弯矩结果

最大弯矩值为115KN.m。

满足要求。

2.2.2剪力结果

最大剪力结果为35.8KN,满足要求。

2.3盖梁检算

2.3.1上部结构支点反力结果

前支点反力最大35.9KN。

2.3.2检算模型

2.3.3截面特征

2.3.4盖梁强度

最大等效应力值为58.9MPa,满足要求。

2.3.5盖梁刚度

最大竖向位移为2.2mm,小于5728/400=14mm,满足要求。

2.4管桩检算

2.4.1盖梁反力结果

NODEFXFYFZ

20.0000-0.76461E-190.11805E+06

720.00000.58384E-2025552.

最大反力结果为118KN。

对于529mm管桩来说显然能满足要求。

3、结构检算(工况二)

3.1检算模型

3.2跨中弯矩最大时可变载作用位置

3.3桁架梁弯矩

最大弯矩结果为210KN.m,满足要求。

3.4桁架梁剪力

最大剪力结果为111KN,满足要求。

3.5盖梁检算(工况:

吊车作业与冲击钻孔同时作用)

3.5.1上部结构支点反力结果(吊车作业)

3.5.2检算模型(钻孔与吊车作业同时进行)

3.5.3盖梁强度结果

最大等效应力值为187MPa,满足要求

3.5.4盖梁刚度结果

最大结构竖向位移值为7.8mm,小于5728/400=14mm,满足要求。

4、计算总结

4.1通过检算,结构满足使用要求。

4.2计算中以特定施工荷载为对象,在运行中须对平台上荷载管控。

第三部分:

施工组织

一、施工方法

结合平台施工要求,放出钢管桩中心位置,打设采用汽车吊起吊振动锤依次打入,贝雷采用现场拼装,采用汽吊架设,焊接等固定就位后,开始安装桥面梁系。

二、施工工艺流程

2.1平台安装示意

1.插打钢管桩2.安装盖梁

3.安装桁架组4.铺设桥面板及其它工作

2.2工艺流程

三、施工方案

3.1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准确放出便桥的中轴线,并根据现场情况定出便桥的起始桩位。

3.2材料的准备

材料统一调配,材料进场后,检查桩体本身是否有裂痕、弯曲变形等现象,确保表面无严重的锈蚀和割焊受伤现象,其壁厚要满足设计要求,存在缺陷的桩体禁止使用。

对于贝雷片扭曲变形的不予使用,插销连接不牢靠的予以调整加固或更换,对于个别节点存有开裂、脱落的进行焊接加强。

3.3机具准备

45打桩锤、汽吊。

利用汽车吊45打桩锤打桩,贝雷片的拼装、主梁的安装使用25T汽吊。

3.4场地

将施工区域的场地平整并有一定的承载力,贝雷片、钢管桩进场后堆放在平整的场地上,下方垫设方木。

3.5下部结构

在便桥整个施工过程中,采用浮吊和汽车吊配合施工。

A、打桩

钢管桩采用45振动锤依次打入,相关材料摆放在汽车吊有效工作半径内,发电机、振拔锤调试完毕。

将振拔锤吊起,再用小钩把钢管从一端垂直吊起,慢慢调整钢管与振拔锤的位置,用振拔锤的液压夹头夹住钢管桩,初步检验桩体的垂直度,然后振拔锤夹着钢管慢慢移到指定桩位,由两位指挥人员处在90度方向上再次调整桩的垂直度,桩体基本垂直后,示意操作手进行打桩。

开始打桩时,因为入土不深,桩与锤显得头重脚轻,垂直度很难保证,两位指挥人员(一人观察一人指挥)和两位操作手要通力协作,不停地调整桩的垂直度。

待桩入土到一定深度时,吊车就可以不再吊着钢管和振拔锤,放松吊钩,让振拔锤自行打桩。

B、钢管桩纵、横向加固连接

每一处钢管桩打设完成后,以现有水位为准,用22#槽钢做剪刀撑,下料、焊接,将各桩连接成整体,保证横向稳定并防止出现不均匀下沉。

各支撑型钢与钢管桩连接处采用满焊,必须确保焊缝质量。

C、墩柱上横梁安装

打设好钢管桩后,将钢管桩顶部修整水平,盖上70cm*70cm厚8mm的钢板,并与钢管桩焊接牢固,在盖板顶放置2根45#工字钢并焊作为分配梁。

最后将钢管桩、桩帽及盖梁焊牢成为整体。

3.6上部结构安装

A、贝雷桁架拼装

贝雷主梁在桥头场地上拼装,下垫枕木,用吊车将贝雷逐片吊起,用桁架销子相互连接接长。

桁架用支撑架螺栓将竖向支撑架、水平方向支撑架和贝雷连成整体,每节贝雷组接头位置安装一片支撑架。

为保证梁的刚度,贝雷、支撑架之间采用接头错位连接,这样可以减少由于桁架接头变形产生的主梁位移。

连接桁架的所有螺栓螺帽必须拧紧,将涂上黄油的桁架销子穿到位后,必须插好保险销。

B、便桥桥体安装

主梁拼装好后用25T吊车起吊直接安放已经安装好的平台上,依次往后安装,吊放时应注意吊车的稳定性,主梁的位置放线确定,以保证便桥轴线不偏移。

放稳贝雷组后,将横梁穿于贝雷组上的固定位置,用横梁夹具将横梁与贝雷固定,每片贝雷与横梁斜撑加固连接。

四、安全管理及应急预案

4.1建立健全安全保证组织机构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在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成立以施工队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领导本项目各级生产指挥人员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保证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搞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职工中认真宣传并层层分解贯彻落实。

安全组织机构:

组长:

王坚东

副组长:

王峰岭汤楼万桃林张秀华

成员:

谢国兵王小平颜祥坤丁瑞好朱俊祥罗卫俊

4.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抓生产必须抓安全,以安全促生产,按照“综合治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一票否决制、从严治理、标准化管理”的五项原则,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框图如下。

4.3安全保证措施

4.3.1人员安全保证措施

①参加施工人员是经过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施工人员进场时或进行具体操作前,须经过施工工长及安全监督员的安全交底。

②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现场纪律和国家法令、法规、规定的要求,必须服从项目经理部的综合管理。

③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跨河水上作业必须戴安全帽、穿救生衣等。

并做好相应的救援准备,配备足够的救生器材,以防万一。

④施工人员立足本职工作,严禁动用不属本职工作范围内的设备。

4.3.2电气设备管理

①正确选择、安装、使用和维护电气系统和设备,并由专职人员负责定期检查;

②现场配电系统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胜任本职工作;

③在用电区域设置醒目的“当心触电”等标志标牌;

④所有电器设备必须有可靠接地,并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4.3.3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①现场机械必须由项目物资设备部进行试运行,检查其运行情况正常后方可参与本项目施工,项目物资设备部对检查后的机械按公司ISO9001程序文件要求进行标识。

②拌和站、压实设备、钢筋加工机械、木工机械或其它机械,必须满足机械本身护罩完善,电机无病的要求,还要对机械作接零和重复接地的装置。

③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④各种机械要定机定人维修保养,做到自检、自修、自维有记录。

⑤施工现场各种机械要挂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牌。

各种起重机械和垂直运输机械在吊运物料时,现场要设人值班和指挥。

⑥各种机械不准带病运行。

4.4施工期安全保障应急预案

将110、119、120、12395、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的手机号码,明示于工地显要位置。

工地抢险指挥及保安员应熟知这些号码。

为保证应急事故的及时、正确处理,施工现场成立以施工队长为组长,专职安全员为副组长的应急事故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事故的应急组织。

4.4.1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①、负责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进行应急任务的分配和人员、应急资源设备调度,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行动;在第一时间向上级领导报告,及时反馈后续紧急情况的处理。

②、救援结束后:

小组全体成员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发现的问题,及时对预案提出调整、修改和补充意见,安全员负责收集意见并修订预案。

③、安全部门、施工部门负责组织职工进行应急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伤员急救常识、灭火器材使用常识、各类重大事故抢险常识等。

务必使职工在发生重大事故时能较熟练地履行抢救职责。

4.4.2应急响应措施

①、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报警。

②、项目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按事先制定的应急方案立即自救;若事态情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救援队伍求救,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

③、疏通事故发生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到安全地带。

④、在急救过程中,遇到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

⑤、截断电源、可燃气体(液体)的输送,防止事态扩大。

⑥、项目设紧急联络员一名,负责紧急事件的联络工作,明确联络地址和电话。

⑦、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部门负责人应填写记录,并召集相关人员研究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

(1)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措施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由发现事故发生的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或施工负责人,领导小组应立即赶到现场,在现场成立临时指挥所,负责指挥、协调抢救、抢险工作。

首先查看现场,如有人员伤亡,立即组织抢险组人员进行现场可行的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措施,抢险救助按“先重后轻”的原则进行,防止受伤较重的人员流血过多导致失血性休克。

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向专业医院求助。

其他组员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发展,维护现场秩序,各负其责,重伤人员由预先成立的现场抢救小组人员协助送外抢救,后勤保障组人员在外接应前来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如事故严重,应立即报告公司安全科,并请求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

(2)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迅速急救,关键是“快”。

由发现事故人员首先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⑴、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座,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⑵、可用有绝缘手柄的电工钳、干燥木柄的斧头、干燥木把的铁锹等切断电源线,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离电源;⑶、当电线搭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为工具,拉开提高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切不可直接去拉触电者。

当事故人员脱离电源后,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并对其严密观察。

如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将触电者抬至空气畅通处,解开衣服,让触电者平直仰卧,并用软衣服垫在身下,使其头部比肩稍低,以免妨碍呼吸,并迅速送往医院。

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发生痉挛,应立即准备对心脏停止跳动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抢救。

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并送往医院。

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应停止抢救,许多触电者就是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的。

(3)起重事故应急预案

起重事故一般是由于在起重过程中,钢丝绳断裂、起重设备故障、指挥人员信号不明、操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

如果事故中造成人员伤害,应由现场安全员或施工负责人立即赶到现场,在现场成立临时指挥所,负责指挥、协调抢救、抢险工作。

首先查看现场,如有人员伤亡,立即组织抢险组人员进行现场可行的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措施,抢险救助按“先重后轻”的原则进行,防止受伤较重的人员流血过多导致失血性休克。

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向当地人民医院求助,及时向公司及业主汇报。

其他组员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发展,维护现场秩序,各负其责,重伤人员由预先成立的现场抢救小组人员协助送外抢救,后勤保障组人员在外接应前来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