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9900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板书设计Word格式.docx

o)于齐间(jià

n)进

  

(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

  让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读出语句的停顿。

可让一学生读,让其他学生听他哪些句子读错了,然后一起纠正。

  如:

  1、邹忌/修八尺/有余(X)邹忌/修/八尺有余(√)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X)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3、王之蔽/甚矣!

(√)王之/蔽甚矣!

(X)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X)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三、三读课文,品味赏析。

  学习文言文不能仅停留于浅层次的字、词、句的理解上,还要进一步品味语言的感情、韵味,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行文技巧,领悟所含哲理。

  本文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品味赏析:

  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明确:

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

有何不同?

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易毋庸置疑。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

”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

(可让三位同学分角色表演。

  3、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4、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正如《古文观止》编者评价:

“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

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5、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

始而“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四、归纳整理:

  

(一)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

  

(二)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国君旁边的近臣)

  3、邹忌讽齐王纳谏。

(委婉劝说)

  4、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指出)

  (三)句式

  1、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4、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四)实词见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联想

  妻私我→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板书设计第2篇

  教材分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

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第二部分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第三部分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本文语言浅显,故事情节生动,内容并无费解之处。

教学的基本方式应是以学生自读为主,以教师点拨为辅。

点拨,主要是抓住劝谏和讽喻手法来启发学生,使他们悉心体会邹忌委婉劝说的方式,明确邹忌劝说艺术在当代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另外,梳理文言知识。

掌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是教学重点之一,不宜忽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战国策》。

  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德育目标

  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自读、齐读、默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课

  文,理解课文。

  2.讨论点拨法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多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唐朝名臣魏征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

”魏征正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他敢触龙颜,一针见血地指出皇帝的过失;

唐太宗纳谏如流,及时改正自己地错误。

圣君、贤臣,使唐王朝的政治稳定,国泰民安。

战国时期的邹忌也是齐威王的一面镜子,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

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资料助读

  1.《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33篇。

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2.邹忌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3.齐威王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

“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齐威工听后顿悟曰: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在生字、多音字、通假字下作记号。

听毕,借助注释、词典自行理解。

  2.译读课文,理解文意。

  学生自渎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

如有疑难问题,同桌之间讨论解决。

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教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3、三读课文:

理清结构层次

第一段:

进谏的依据。

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并决定“入朝见威王”。

  第二段:

进谏的内容。

邹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讽谕齐王,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省悟到纳谏的必要性。

  第三段:

纳谏的举措及结果。

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颁布政令,悬赏求谏。

齐威王纳谏除蔽,政治清明,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个别抽查或集体齐背。

  二、1、研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一学生背第一自然段)

  提问:

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

与徐公比美。

  2、提问:

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

有何不同?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3、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可组织学生四人为一组展开讨论。

教师深入其中加以指导,最后师生达成共识)

  至此他豁然顿悟,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

这比美悟出的道理为邹忌讽谏齐王埋下了伏笔。

  2.研习第二自然段

  1)提问:

在本段中,邹忌是如何讽涑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2)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的?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讽谏的结果如何?

  三、品读课文,鉴赏写作技巧之妙,品味邹忌劝谏技巧之高

  1.鉴赏写作技巧之妙

  一为精彩的对话,一为精巧的结构。

《邹忌讽齐王纳涑》一文被人称赞的应为结构上的“三叠法”了:

三问,三答(与徐公比美);

三比(由已推王);

三赏(齐王纳涑);

三变(结果)

  2.品味邹忌劝谏技巧之高

  学生悉心揣摩,讨论交流。

成果展示:

  

(1)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悦目的'

  邹忌向齐威王献策之时。

齐国的政治比较腐败,大概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如果邹忌向齐威王再三苦苦劝谏,甚至流下眼泪或者破口大骂,以死谏君,效果不一定好。

邹忌注意了进谏艺术,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而是以“闺房小事”说自己的体会,小题大做。

现身说法使齐王也同理得证“蒙蔽甚矣”,于是一声令下,广纳谏言,终于“战胜于朝廷”。

  

(2)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利于听。

  下级劝说—上级,由于尊卑关系不得不谦言以谏,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

邹忌实话实说“不如徐公美”,创设情境,取悦威王。

邹忌谙习“良药蜜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听”。

  (3)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

  邹忌很了解齐王处在许多人对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惧、有所企求的环境中,必然是个耳不聪目不明的受蒙蔽者,他为国之清明担忧;

又因晓得齐王有修明内政以兴邦的宏志,为此设喻使齐王欣然接受劝告,提升了齐国的威望,赢得了诸侯的尊敬。

  3.讨论交流:

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了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

所以鉴赏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提高我们适应社会交际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

言语恰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尊严,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三、开放探究,质疑解疑

  1.学生自由质疑,或指名同学回答。

或全班讨论,教师相机诱导、点拨。

  2.教师收集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全班同学研讨解决。

邹忌劝谏成功,仅仅因为有较高的劝说技巧吗?

《战国策》中庞恭的“三人成虎”的进

  谏、百里奚的“唇亡齿寒”的进谏,可以说与邹忌的方法不相上下。

为什么失败了呢?

  学生讨论,明确:

唐代魏征没有讽谏艺术,每每获得成功。

看来劝谏能否成功。

其决定因素在于谏对象——王。

由于君与臣之间的绝对不平衡,导致君主成为在这一过程中的绝对权威。

而臣下如履薄冰,稍有差错,轻者丢官失命,重者株连九族。

邹忌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齐威王的英明,齐威王才是最大的赢家,他赢得了名声,也赢得了国家强盛。

  作者的目的是强调游说之士的作用,所以有些地方未必合乎史实,但邹忌的讽谏术值得我们学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明确:

作为领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偏听偏信;

作为群众,提建议要讲究方式方法,既不冒犯对方,又要保护自己的尊严不受侵犯;

作为普通人。

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

  四、课堂小结

  《邹忌讽齐王纳涑》对话精彩,结构精巧,邹忌的睿智,齐威王的英明等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邹忌的讽谏艺术,对于当代人际交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评价自己,积极接受他人建议,善于向他人推销自己。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板书设计第3篇

  1、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

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唐太宗说: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

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

  二、解题

  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

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

“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齐威王听后顿悟曰: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三、提供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

  《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

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五、学生根据文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可逐段讲解)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重点字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课后学习情况,教师对本文教学重点予以强调

  

(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

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

谏:

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指出。

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

讥,微言讽刺。

注意区别:

诽,背地里议论、嘀咕)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

  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

这里指奏章)

  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

一整月叫期月)

  

(二)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

服,名词作动词)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

  (三)一词多义

  1、修

  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

  c.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

  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2、朝

  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朝。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拜。

  c.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

  d.朝服衣冠《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早晨(zhāo)

  3、孰

  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代词,谁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4、诚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b.帝感其诚《列子?

愚公移山》诚心、诚意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

《出师表》确实、的确

  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表假设,如果、果真

  (四)古今异义

  3、明日,徐公来。

(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五)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判断句)

  2、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省略句)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6、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引导思考: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与“吾与徐公孰美?

”两个句子的句式是否相同?

两个句子均为古汉语中的固定句式。

“与……孰”是由“孰与”演变而来,意义与“孰与”相同,都表比较。

“孰”为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常前置,“孰与”即“与孰”。

  2、宾语前置句,在古汉语中常见。

  例如:

彼不我恩也《童区寄传》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宋何罪之有《墨子?

公输》“之”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构成“唯……是……”格式的宾语前置

  (六)注意一个成语

  门庭若市:

形容来者之多。

(注意与“门可罗雀”区别)

  二、品读赏析。

  其妻曰:

”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亦毋庸置疑。

  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

  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

  三、分析本文在说理以及记叙上的特点。

  本文采用了“三叠法”,从头至尾一直使用三层排比的手法.写作

  三问:

妻、妾、友三答

  三比:

妻私我→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

上赏中赏下赏

  三时:

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

  三态:

邹忌以现身说法齐威王广泛征求意见各国“皆朝于齐”

  四、布置作业:

读了本文以后,安排学生进行联系实际的读后感训练。

  纳谏与止谤

  ——重读《邹忌讽齐王讷谏》有感

  臧克家

  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