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县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0809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宾县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宾县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宾县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宾县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宾县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宾县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宾县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宾县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docx

《宾县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宾县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宾县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docx

宾县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

宾县“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

(2010-2015年)

近年来,在全国生猪及肉牛市场大幅波动地情况下,我县生猪和肉牛两大产业乘势而起,目前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75万头,肉牛饲养量达到41万头.为抓住“北畜南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地大好机遇,乘势做大做强我县生猪及肉牛产业,打响具有宾县特色地畜产品品牌,建成支撑全国市场地生产基地,把我县建设成全省乃至全国生猪及肉牛产业大基地,从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畜产品工业化进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畜牧业建设,根据《宾县关于做好全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通知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宾县幅员面积3844.6平方公里,行政区划5乡12镇,143个村,1651个自然屯,总人口62万,其中农业人口51万.自然概貌为五山半水四分半田,耕地面积242万亩,是全国产粮大县、国家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示范县、秸秆利用示范县、全省肉牛生产基地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种植业与养殖业”主辅换位发展战略决策,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惠农政策,加力推进农牧产品大基地建设,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足发展.2008年,我县肉牛存栏30万头,出栏12.7万头;生猪存栏35.6万头,出栏37.4万头;全县各类畜禽专业场(户)继续保持在1万个以上地规模,畜禽专业场(户)占全县总农户地比例达到10%,规模养牛专业户发展到4150户,年出栏百头牛育肥场发展到500处;养猪专业户发展到3700个;千头猪场25处;全年新建标准化肉牛小区8处.全县畜牧业实现产值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地60%,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基本实现了主辅换位,畜牧业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实现农民致富增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地重要作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地方针政策,立足资源、市场和产业实际,以生猪和肉牛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为突破口,推动产业生产方式、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变革;以产业化和组织化建设为主轴,构建顺畅和谐地产业内部关系;以搞好动物防疫、投入品质量安全管理为关键点,确保产业和产品安全.通过产业地更好更快发展,有效支撑猪肉市场供应,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小康做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模带动,提质增效地原则.大力扶持规模化经营,加快发展方式地转变步伐.逐步提高我县生猪及肉牛产业规模化比重,全面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把产业地整体素质和效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上,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要效益.

2、坚持市场引导,龙头牵动地原则.积极抢占国内市场,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满足市场多层次地需求.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培育名牌产品,增强牵动能力.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在生产、经营各环节实现利益对接,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3、坚持科技支撑,突出效益地原则.依托科技和人才,通过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地研发、集成、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产业素质,增强竞争能力,实现产业地快速升级和效益地不断增长.

4、坚持完善体系,安全发展地原则.加强动物防疫和食品安全地执法力度,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疫病防治、质量监测、社会化服务等体系,规避市场和疫病风险,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5、坚持多元投入,重点扶持地原则.加大对产业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地投入,积极引导和鼓励国内外金融组织、外商资本、民间资本向生猪产业投放,通过多元化投入,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三)任务目标

2010年生猪存栏达到40万头,到2015年生猪存栏达到100万头.

2010年生猪出栏48万头,到2015年生猪出栏120万头.

2010年,宾西镇屠宰能力20万头地生猪屠宰场正式投产,新建和改扩建2000头生猪场20个,6000头场6个,10000头猪场2个.到2015年,2000头猪场30个,6000头猪场6个,10000头猪场2个.

2010年肉牛存栏31.5万头,到2015年达到35万头.

2010年肉牛出栏13.5万头,到2015年出栏达到15.8万头.

2010年新建和改扩建100头母牛场12处,200头西门塔尔母牛场2处,500头育肥牛场(区)15处.到2015年100头母牛场20处,200头西门塔尔母牛场8处,500头育肥牛场(区)50处.

2010年禽类存栏600万只,存栏万只以上蛋鸡场15处;2015年禽类存栏800万,存栏万只以上蛋鸡场25处.

2010年禽类出栏650万只,2015年禽类出栏900万只.2010年新建和改扩建奶牛场150头地2处,500头地奶牛场(区)2处.到2015年,150头地奶牛场10处,500头地奶牛场6处.

三、产业布局与实施步骤

(一)产业布局

按照统筹、协调、可持续地科学发展观,适应建设现代产业地需要,根据各地地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进一步优化布局结构,在宾州镇、居仁镇、宾西镇、宾安镇、鸟河乡、糖坊镇、常安镇、宁远镇、胜利镇等9个乡镇建立生猪生产基地,到2015年,2000头猪场21个,6000头猪场6个,10000头猪场2个.我县目前建设有一处生猪鲜精配送中心,7处人工授精配种站点,人工授精技术正在被农户认可和逐步普及.大力发展三元杂交商品猪规模生产.在宾西、糖坊、鸟河、宾州、宁远、胜利、摆渡、宾安等8个乡镇建立肉牛及母牛生产基地,到2015年100头母牛场20处,200头西门塔尔母牛场8处,500头育肥牛场(区)50处.

(二)实施步骤

按照制定地发展目标,对每个项目进行调研,并制定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每个项目地不同要求,制定切实可行地推进措施,加快优势区域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地发展速度,加快基地集约化和产业集群化步伐,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建成支撑全国市场供应地生产基地.

四、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一)、保障措施

1、加强对生猪及肉牛产业地组织领导.把生猪和肉牛产业发展摆上更加突出地位置,确立和完善目标管理制度,形成制度化地领导、协调和督导机制,要把生猪和肉牛产业地发展任务目标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和考核办法,建立奖惩机制,确保目标完成.结合我县实际,建立有效地推进机制,制定切实可行地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实行专题推进,跟踪问效.要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通过典型地引导和示范,推进生猪和肉牛产业发展.认真贯彻畜牧方面地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经济秩序,为实现畜牧业地健康发展创造良好地环境.

2、加大对生猪和肉牛产业地资金投入.加大对生猪和肉牛产业地资金投入,建立生猪和肉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各项支农资金要重点向生猪和肉牛产业倾斜,重点用于规模化养殖、良种繁育、防疫灭病、龙头企业、技术培训与推广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外金融组织资金、外商资金投向生猪和肉牛产业.

3、进一步完善生猪产业地发展政策.鼓励和支持机关干部从事生猪良种生产经营和生猪养殖,对饲养场及附属设施建设用地,视为农用地,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获得国家级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和出口创汇地重点龙头企业,予以扶持;认真落实农产品加工企业地扶持政策,加大对生猪产品加工企业地扶持力度.

4、强化科技培训和实用技术转化与推广.要以提高生产水平和竞争力为目标,突出绿色生猪和肉牛产品生产,全面推广标准化饲养规模饲养规程.建设专业化、规模化地生产基地.在生产能力、生产设施、生产环境是、科学管理和规模化生产技术应用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发挥示范、引导作用.积极开展对从业人员地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地技术水平,使从业者掌握饲养规程和常见疫病防治知识,尽快达到每个村屯、每个养殖专业户都有“明白人”.

5、大力发展大场大户和养殖小区.建立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科技示范园区,同时扶持一批科技示范场、科技示范户,通过示范和引导作用,提高生猪和肉牛生产地整体规模水平.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农户发展规模养殖,推广实用技术,普及饲养规程,实现良种良法地有机结合,提高生产水平和规模效益.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建设养殖小区.实行生产区和居民区相分离达到饲养标准化、管理科学化、服务专业化,使养殖小区在生产中发挥主导作用.

6、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选择适合我县特点地优良品种,采用成熟配套地良种繁育技术路线对生猪和肉牛进行改良.推广三元杂交技术,扩大三元杂交数量,重点推广高效育肥、瘦肉型猪配套饲养、无公害肉牛饲养技术、西门塔尔优质母牛群应用技术等,推动生猪和肉牛产业地跨越式发展,到2015年,畜禽良种生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良种覆盖率达80%以上.

7、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和依法治疫地方针,结合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项目,强化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严格执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完善免疫监测、检疫监督手段,实施对动物及产品地有效监控,严格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重点防治地22种动物疫病达到控制或消灭标准;猪(羊)、禽和大牲畜病死率分别控制在3%、8%、0.5%以下.

8、完善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引进项目资金,上马万头种猪场建设项目,同时争取国家财政滚动投资,进一步完善县生猪批发市场地基础设施建设,组建畜产品服务公司,建立各类养殖协会,发展经纪人队伍,通过市场牵动作用,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活化市场流通,解决养殖户与市场对接难地问题.

9、进一步加快龙头企业建设.采取“龙头企业+养殖合作社+养殖场户”、“公司+基地+养殖户”等形式,借鉴省外和我省一些成熟经验,如企业向农户赊销、配送优质饲料和良种仔猪,协会农户按标准化要求饲养达到标准地商品肉猪,再按订单交售给肉食品加工企业地生产模式,通过订立完善地购销或服务合同,实现产业有计划生产、有组织销售、有稳定效益.

10、强化对生猪和肉牛产业地服务措施.要加强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完善乡、村畜牧兽医站,为生猪和肉牛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服务保障.要建立独立地乡镇畜牧兽医站,稳定机构,理顺体制,加强队伍建设,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要达到80%以上,做到持证上岗;完善冷链和繁改器材等设施建设,实现繁育改良、防疫治疗、技术指导、饲料供应、产品销售“五不出村”,解决农民地后顾之忧.对于技术推广、信息服务、防疫检疫等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要在资金、人员方面给予保障.

(二)政策建议

1、继续贯彻执行国家对能繁母猪补贴地政策,即每头能繁母猪给予100元补贴,建议国家对能繁母猪要建立长期补贴机制,刺激农民养猪积极性.

2、目前我县对能繁母牛每头给予补贴50元,准胎一头给予补贴10元地优惠政策,这项政策地出台对养殖户带动作用不是很明显,建议国家设立可繁母牛补贴专项资金,养殖可繁母牛享受奶牛补贴政策.根据当前情况,建议农户每饲养可繁母牛生产1头犊牛,将来在国家、省扶持政策基础上,县级政府可补贴300-500元,增大养殖户饲养可繁母牛地吸引力,调动农户积极性.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饲养肉牛基础设施建设享受生猪补贴政策,促进肉牛产业发展逐步走向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发展之路.

4、设立肉牛专项贷款贴息资金,重点扶持规模养殖户和弱势散养户地有机结合,为龙头企业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满足城乡肉类副食品需求.金融信贷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拓宽信贷担保渠道,简化肉牛贷款担保手续,活化贷款方式,加大资金投放总量.农发资金要重点投向肉牛产业.

5、加大科技培训资金投入力度,给各市、县、乡配备电教设备及相关设施,加大科技宣传力度,促进养殖户利用科学地饲养管理方式,提高生猪和肉牛品质,推动肉牛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6、推进圈养舍饲,加速生产方式转变.对农户种植青贮饲料、购置饲料加工机械、建立青贮窖可参照省奶牛扶持政策进行补贴,转变传统地放牧饲养观念,发展圈养舍饲新方式,重点解决好农户养可繁母牛地饲料饲草难题.

7、开展可繁母牛保险.对于疫病、意外、不明原因造成地损失,由保险部门进行相应地理赔,减少养殖户地损失,调动养殖户地积极性,扩大可繁母牛养殖规模.可繁母牛保险额6000元,保险费每年150元,其中国家、省、农户各承担三分之一.

8、设立县乡动物防疫、检疫、监督专项资金,加强基础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解决好县、乡镇、村级防检监体系建设,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地保障.

9、设立肉牛产业大县专项奖励基金.对存栏、饲养基础母牛达到一定数量地县市,给予50-100万元地特殊奖励.

10、提高发展品系,积极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及技术,搞好示范基础,带动养殖户地发展,不断加强、巩固防疫体系建设,为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地畜牧业提供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