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2255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2011年8月27日 来源:

XX党政办公室 【收藏本文】浏览910次

XX镇党政办调研室

近年来,XX镇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积极调整镇域经济结构,优化镇域产业布局,提升镇域经济效益,有效促进了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使镇域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XX特色的镇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路子,并于2007年7月被市政府授予全市第二批经济强镇称号,一个竞争实力雄厚、发展后劲强劲的经济强镇正稳步前进。

一、镇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成就

(一)发展思路比较清晰,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自2004年党政领导班子调整以来和2006年底班子换届后,镇委、镇政府在审视过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把“强镇富民”作为奋斗目标,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大力实施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城建立镇、三产旺镇、科教兴镇五大战略,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推动民富,确保稳定,镇域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全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中上水平,跻身全市9个经济强镇(区)行列。

据统计,2004、2005、2006、2007年分别完成本地生产总值亿元、亿元、亿元和亿元,同上年相比分别增长(以下简称“比增”)%、%、%和%。

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亿元、亿元和亿元,比增%、%、%和%;分别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亿元、亿元和亿元,比增%、%、%和%;分别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亿元、亿元和亿元,比增%、%、39.82%和28%。

分别实现财政收入1.62亿元、亿元、2.3亿元和3.36亿元,比增21.9%、20.6%、16%和55.9%。

分别实现税收4.21亿元、5.03亿元、6.38亿元和8.22亿元,比增30.6%、19.5%、26%和31.5%。

(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结构趋向优化。

根据发展实际,XX立足“三个坚持”,全力推动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三次产业的比例分别是:

2004年为11:

66:

23,2005年为10:

69:

21,2006年为7:

73:

20,2007年为7.47:

71.2:

21.33。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发现,随着农业增长幅度逐渐放缓,镇域经济开始由“二产主导型”结构向二三产同步增长、三产作用逐步增强的结构转变。

一是坚持第一产业精细发展,提高特色农业富民成效。

树立科学经营农业的新理念,以精细发展特色农业为取向,优化农业结构。

目前全镇形成了以水产、花木、蔬菜、生猪为主导的特色高效农业格局,被授予“中国脆肉鲩之乡”,农业产值多年稳居全市第一,特色农业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支撑。

二是坚持第二产业优化发展,提升经济强镇竞争力。

积极从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着手,走内涵发展道路,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赢得新的飞跃,一大批“科创式”企业迅速崛起,涌现出了中顺、隆成、力劲、盛兴、三和、东方、海霸等一批站在产业和行业前端的龙头企业。

三是坚持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再造XX跨越新优势。

将第三产业作为推进镇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和突破口来抓,从各个方面给予扶持和引导。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传统产业为主体,以物流、房地产开发、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

2007年第三产业大幅提升,增幅达到37.88%,创近年新高。

(三)优势产业发展强劲,镇域经济自成一体。

经过多年的累积发展,XX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优势支柱产业竞相发展,“复合型”经济体不断增强。

目前,全镇初步形成了9大优势产业,并各自拥有了一批在业内赫赫有名、站在行业高端的龙头企业,其中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3家,1亿元以上的30家:

一是小家电产业,以鞍兆电器、安铂尔为代表,2007年产值约28亿元,税收约9000万元。

二是日用制品产业,以隆成、易惠、易利等为代表,产值约23亿元,税收约8500万元。

三是建筑材料产业,以三和管桩、盛兴幕墙等为代表,产值约24亿元,税收约8000万元。

四是造纸印刷包装产业,以中顺纸业、正业包装等为代表,产值约20亿元,税收约7000万元。

五是五金灯饰产业,以创英灯饰、和润五金等为代表,产值约21亿元,税收约6500万元。

六是塑料化工产业,以新冠胶粘、联冠胶粘等为代表,产值约16亿元,税收约5000万元。

七是装备制造产业,以力劲机械、正洲气门、中勤机械等为代表,产值约22亿元,税收约4500万元。

八是办公家具产业,以东方家私、中泰龙、东港家具等为代表,统计产值约10亿元,税收约3500万元。

九是纺织服装产业,以祥兴制衣、利达针织等为代表,产值约10亿元,税收约3000万元。

实践证明,XX这种不以一种单一产业为支撑的镇域经济,虽然没有“一镇一品”式区域经济的“经济名片”响亮,产业特色不鲜明等,但是经过多年的市场锤炼,初步壮大起来的优势产业,在自身拥有的市场抵抗力、引资吸引力和产业配套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特色魅力”。

(四)民营经济迅速壮大,发展后劲强而有力。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XX迎来了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春天。

特别是近几年来,XX通过全力打造“政策‘低’、服务‘高’、环境‘优’”三大品牌,民营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一是数量大幅增长。

2004年,全镇个体工商户有3865家,私营企业893家。

至2007年底,个体工商户达4039家,新增503家;私营企业1298家,新增134家;外资企业189家。

二是质量稳步提高。

一方面是规模企业不断壮大。

规模企业成为推动镇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主力军。

目前,全镇规模企业达到325家,其中属于民营企业的有200多家。

另一方面是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XX拥有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一批龙头企业站在技术的制高点上,参与制修订各类国家级行业标准8个,特别是中顺纸业、三和管桩、盛兴幕墙3家企业跻身“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行列。

(五)招商引资实现突破,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在强化引资环境建设的同时,XX主动承接港澳台以及国际产业的转移,采取“以诚引商”、“以商引商”、“委托招商”和“乡情招商”等有效做法,开展全方位、宽领域的招商引资,一大批优质企业纷纷落户并不断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活力也明显增强。

一是行业龙头企业相继落户。

为了充分利用拥有的水陆交通区位优势,XX强化三产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主业突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专业市场。

去年6月,投资达35亿元,我国最大的医药物流、信息流中心之一的亚太医药配送中心奠基,该项目占地2200亩,预计建成后每年配送药品的金额可达800亿元,可为XX每年带来10多亿元的税收。

二是优质企业增资扩产成主角。

通过提供诸如土地、政策等方面的扶持,推动增资扩产成为不少优势企业的自觉行动。

2007年新上增资扩产项目79个,占新上项目总数的73%。

其中,三和管桩、三和建材就增资415万美元,推动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效益,做强集团。

三是外资企业发展迅猛。

如首家落户XX的欧洲企业鞍兆电器,自2003年投产以来,仅3年时间就壮大成为全镇十大纳税大户之首,2007年产值突破10亿元,今年又计划进一步扩大投资,向更大规模迈进。

四是骨干企业谋求上市。

重点培育一些具备条件的企业申报上市,提升工业的实力。

目前,盛兴股份、中顺纸业上市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中顺纸业可望今年年底在上海A股市场上市,盛兴股份力争明年上市。

同时,积极推动三和管桩、利华整染、丽景房地产等一批骨干企业分期分批上市。

(六)创新战略不断深入,科技实力稳步提升。

一是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树立产业新标杆。

通过培育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并以此为龙头,有力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目前XX共获得1个“亚洲品牌500强”、1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中国名牌、7个国家免检产品和18个省名牌名标(工农业类),名牌名标数量位居全市第三。

中顺纸业坚持“品牌兴企”策略,先后创得“C&S”、“洁柔”、“太阳”三个品牌,其中“洁柔”系列产品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技术攻关,也拉动企业跻身于省清洁生产企业、省百强民营科技企业行列。

二是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

通过扶持企业申报科技立项等手段,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投入,掀起了一股科技创新的新热潮,2007年申报省级项目为历年之最,也居全市前列。

其中,1家企业申报了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3家企业申报了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和省科技计划项目等。

三是启动技改贴息,推动产业大升级。

启动了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安排100万元财政预算作为启动企业技术改造的专款,开创了我市首个镇区运用技改项目促企业扩容的先例。

近三年来,全镇共启动29个市级技改项目和20个镇级技改项目,项目累计总投资10亿元,增加经济总量60亿元。

在2007年8月上旬召开的全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XX3个科技项目受到市表彰。

全年全镇企业投入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资金将会突破3亿元,比2006年增加1亿元以上。

2007年技改投资呈现两个特点:

一方面是以设备投资为主。

设备投资达1.12亿元,占总投资的74%,比2006年提高约14个百分点,为历年最高,其中实施“零土地技改”的项目有7项;另一方面项目技术含量高。

其中高新技术项目2项、高新技术改造传统项目3项、循环经济和环保节能项目4项。

四是专利工作全力推进,质量稳步提升。

近几年来,XX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位居全市前列。

隆成被认定为2006年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申报的“婴童车(高脚)”获得中山市2006年度专利金奖;中顺申报的“一种卫生纸纸卷”、佐敦音响防盗设备有限公司申报的“遥控器”获得专利优秀奖等。

五是组建技术研发中心,产学研结硕果。

积极扶持企业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发中心,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目前XX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认定了2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发中心,30多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研发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签订技术合作项目500多项,解决了技术难题206项。

(七)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发展环境切实改善。

环境是对外开放的第一要素,也是加快发展的主要动力,更是一个地区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XX依托硬环境的优化、社会环境的改善,带动服务环境的提升,实现了发展环境的整体进步。

去年7月,考核鉴定组通过严格考核一致同意XX通过国家卫生镇考核验收;9月,国家爱委会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镇。

一是强化外部环境建设,增强硬实力。

近年来,XX以创建国家、省卫生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为载体,以“三纵五横”路网建设为依托,坚持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并举,先后投入3亿多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XX已经步入了城镇建设投入力度最大、城镇环境改善最明显的新时期。

目前城区道路硬底化达到98%,下水道管覆盖率达到100%,绿化覆盖率达到30.21%,人均绿地面积11.2平方米。

落实保洁制度,主要街道16小时保洁;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密封清运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

还投入2000万元,改善全镇村居民住宅区的道路。

据调查,群众对XX的市容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公共场所和厕所卫生等项目的满意率达到96.15%。

二是强化社会环境建设,增强吸引力。

作为省市平安镇试点的XX,以建设“平安XX”为总目标,依托综治工作中心和工作站,启动平安镇试点方案,构建“三级防控体系”和防控“三张网”即警防网、民防网和技防网,加大力度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群众及投资者的安全感,形成良好的治安环境、和谐的人居环境。

同时,彻底整治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消除安全隐患。

据最新民意调查,群众对XX的社会治安基本满意率达90%以上。

三是强化服务环境建设,增强凝聚力。

通过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XX实际,对现有审批事项进行再清理,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对办事程序进行再审视,能去掉的环节坚决去掉,能精简的坚决精简,能归并的坚决归并,建立一套适应经济强镇要求的快捷、高效办事程序。

(八)历史债务全面化解,轻装前进谋求跨越。

由于历史原因,XX在2004年所承担的直接和间接债务就超20亿元,其中欠银行债务约12亿元,欠企业和私人的债务约10亿元。

巨大的债务成为XX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相当长一段时期无法也无力进行更多的经济社会建设。

2004年镇党委班子主要领导调整后,将化解历史债务问题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历史债权债务问题处理工作组,镇委书记欧万洪亲自主抓,多次召开协调会,采取果断措施,化解债务。

一方面,对属于XX应收的债权,想方设法积极收回。

如已全部收回早年在澳门投资地产的1.65亿地价款和澳门联生围1300万股权款、浦发工业机械有限公司930万股票款、在江门投资地产的3750万地价款,大大缓解了镇财政困难的局面。

另一方面,通过积极沟通协商,获取债权人谅解,用小量资金顶抵大量债务,并成功收回星光锁厂等物业。

同时通过法律手段,向司法部门提出XX经济发展总公司、坦背经济发展总公司等四家公司的法律破产申请,目前已进入破产程序,今年8月可望化解所有历史债务。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由于受政策因素、市场因素等多方面的制约,XX镇域经济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须大力解决:

如整体竞争力不强,城镇化水平不高,基础设施落后,结构层次相对较低等。

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体系不够优化,经济结构有待改善。

综观XX产业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产业结构问题比较突出,调整优化的任务还很艰巨。

具体表现在:

一是三次产业的比例虽有改善,但仍需突出第三产业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三次产业结构有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

而从XX2004年以来的数据看,农业的比重在逐年降低,至2007年已经下降到7%;第三产业的比重2007年为21%,但还是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在70%左右;且与全市第三产业比重达到37.7%的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

这充分说明XX镇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仍然不高,还是镇域经济发展中的一条“短腿”,需要突出强化提升。

而且,根据XX的交通、区位等优势,发展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可以说是推动XX经济跨越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为什么呢?

关键在于XX拥有以下两大优势:

一方面是XX具有其他镇区所不能比拟的自身禀赋。

即以轻轨、高速公路、国道、干线以及临近港口等为一体的高效综合运输网络,以及拥有比较充足的土地资源,发展空间比较大,这些优势成为XX未来发展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是引进了物流龙头,打通了现代物流业的闸门。

我国最大的医药物流、信息流中心之一的亚太医药配送中心的引进,既将XX过去“小而杂”的市场提升成为“大而专”的超级物流巨鳄,有力地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档次和水平,又推动物流业、专业市场成长为XX经济增长的优质特色板块,培育出了再造XX发展新优势的源泉,还将进一步完善中山的医药、生物产业的完整链条,加速推动中山向全国的食品医药强市迈进。

二是产业链条缺乏有效延伸,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虽然小家电、造纸、童车、建筑材料等产业发展不错,但主产业还不十分明显,产业链条不长。

只有形成了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一落户,相关的配套产业才会“结伴而来”,上伸下延,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特色产业链条,有利于招商引资,有利于产业堆头做大。

比如在火炬开发区,围绕宏基电脑,就有4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了积聚效应。

这是XX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科技创新参差不齐,工业竞争力有待增强。

在专利建设、名牌建设和研发中心组建等科技创新方面,XX的规模企业特别是几大集团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中小企业的创新意识普遍较弱,导致工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

下面,仅以专利和名牌建设情况为例:

一是专利建设方面。

从XX目前的态势来看,专利主要由一批龙头企业主导,它们的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占全镇的70%以上,其中2005年隆成以48件的专利申请总量排名全市企业榜首。

而大部分企业对知识产权意识薄弱,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不高,甚至匮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二是名牌建设方面。

至目前,全镇虽荣获省级以上名牌名标32个,在全市排第3位。

但都是以中顺、三和、盛兴等优势骨干企业为主导,仅中顺系列产品就获得包括中国名牌产品在内的8个名牌名标,直到2005年才开始向其他一些规模企业延伸,除了农业的两个省名牌外,工业类的很少见中小企业的身影。

(三)缺乏产业总体规划,产出效益有待提升。

规划是龙头,是促进产业集聚的指引。

从各地的例子来看,没有规划的发展是无序的发展,是有失科学的发展,严重的会导致失败。

从XX的实际来看,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总体规划缺失,产业集聚效应较弱。

其一是功能区分不明,未现“扎堆”发展势头。

由于在规划中没有明确的功能区分和产业布局,科学引导的力度不足,导致产业“遍地开花”,失去了有效的集聚效应,也给外界一个产业主体不突出的“假象”。

现在,不少地区都进行了一些产业区分性质的规划,诸如高新技术产业园、家电产业园等,不局限于一个村、镇或市,并积极主动地依托这些功能区分明确的产业园区进行产业配置,达到主体突出、规模增大、链条延伸、效益凸显的目标;其二是针对性引资力度弱小。

由于规划的缺失,导致招商引资时缺乏针对性,往往不是根据功能区分也就是产业规划进行有目的的招商,而是奉行有什么项目就要什么项目,只要能来投资就可以的“低水平引资观”,“胡子眉毛一把抓”,这样既导致引资的效益不好,还可能引进了一些低产出、高耗能、重污染的劣质企业。

二是效益观念缺失,产出能力未达极值。

据统计,XX目前的1000多家工业企业,占据了2万多亩的土地,2007年税收达8.22亿元,已立项工业园区产出强度为平均每亩工业总产值267.6万元。

但从全镇的角度来看,产出效益却不容乐观。

我们重点引进的亚太医药配送中心,占地2200亩,建成后年税收高达10多亿元。

两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占地仅为前者1/10的亚太却可以创造出超过前者所创造价值的总和还要高。

这说明,规划后的引资是科学的,高效益的。

(四)建设项目年年投入,财政压力有待缓解。

近几年来,XX步入了大投入、大建设的新时期,地方财政压力也不断加大。

一是创建省市教育强镇。

2004年来先后投入2.3亿元巨资新建、扩建学校和幼儿园,改善办学条件,2005年成功创建为省市教育强镇,目前建成省一级学校2所、市一级3所、规范化学校6所。

二是创建国家和省卫生镇。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以来共投入3亿元建设基础设施,仅以“三纵五横”为公路骨架的道路路网的扩建和开通就投入上亿元,2005年成功创建为省卫生镇,2007年创建为国家卫生镇,并向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进军。

三是改善百姓民生,打造公共财政。

重点放在保证社会上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如社会保障支出、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与文化、环境保护、农村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公共事业性项目的支出。

仅2007年全镇财政对农业、水利和教育、科技、卫生、公益及其他社会事务支出达到2.51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达到66.8%,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位居全市前列。

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地方财政的投入压力也日益增大,建设资金也成为了XX发展的一大“瓶颈”。

(五)城镇发育程度不高,聚集功能有待强化。

由于105国道贯通全境,过去XX的城镇建设就以国道为依托,沿国道两边进行“线性式”建设,这在当时是一种可行的规划,但是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纵深推进不够,城镇张力弱小。

城镇只沿国道铺开,国道两边一定范围内可以得到辐射,但更大范围和更广的空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导致城镇缺乏集聚力和承载力,功能弱化。

而且,XX系由原XX镇、原坦背镇合并而成,诸多原因导致两地发展不均衡,特别是坦背片城镇建设处于弱势地位。

虽然,近几年来XX镇从人力、物力、政策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加大了坦背片建设力度,拟将原坦背镇的中心区整合好,成为XX次中心区,辐射整个坦背片,带动坦背片的全面发展也取得一定的实效,但差距依然存在。

因此,进行全镇统筹规划,坚持两翼并进战略,打造新的城镇已成为XX必须全力破解的一道关乎XX长远发展大计的时代命题。

(六)体制性矛盾多存在,发展难题有待破解。

主要表现在:

由于金融政策的调整,使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虽然,近年来XX采取召开银企联谊会等多种措施,搭建银行、企业合作桥梁,但企业贷款融资难题还是十分突出。

受国家土地政策的影响,镇域经济发展正面临“不缺项目缺用地”的难题,一些新项目因用地指标问题难以落实,如亚太医药配送中心项目和生物医药科技城两个项目总共用地需要4000多亩,把全市的指标拿来也不够。

而且随着一些部门职能上划,实行垂直管理,镇委、镇政府的综合协调职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弱,自主权越来越小。

此外,个别职能部门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效率不高。

(七)不平衡局面仍存在,协调发展有待深化。

由于XX建镇的特殊性,致使XX镇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局面依然存在。

一是XX片与坦背片发展不平衡。

无论是从工业企业的数量,还是经济总量上对比,XX片经济雄占全镇70%以上。

而且,规模企业多数仍分布在XX片。

在这种不平衡中,我们也看到了坦背片的后发优势,XX未来镇域经济腾飞的希望也在坦背片。

这也是近年来XX班子着力建设坦背次中心区、实施两翼并进战略的初衷所在。

二是村社区发展不平衡。

由于总体发展上的不平衡,导致XX片的村社区发展速度和效率很好,坦背片的村社区明显不平衡。

三、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建议

镇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交汇点,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

加快发展镇域经济,是推动农村“三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们只有站在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镇域经济的重要性,创新思路,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才能推动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XX才有希望跨入全市镇区第一集团前列。

具体建议如下: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发展镇域经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定不移地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科学定位,做好发展规划。

要认真研究本区域的特点,围绕做大经济总量,增强财政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以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抓好发展总体规划的修编。

要体现和谐发展内涵,坚持高起点规划,为高标准建设和高效能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立足长远,把好环境关口。

发展镇域经济决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大力发展高效能、低消耗经济,杜绝新上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防止污染项目、耗能耗水高的项目转移到乡村。

招商引资时,引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概念,做到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并重。

倡导发展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再利用融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促进镇域经济向资源节约、污染减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生态效益型方向发展,力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是以人为本,注重协调发展。

加强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对流动人口的各类社会服务,为流动人口创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生活环境。

(二)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夯实镇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民在目前珠三角镇域居民中还占据相当比例,发展镇域经济,应当紧紧围绕农民持续增收这个中心来展开。

一是坚持三产互动发展。

要结合实际,稳定发展第一产业,突出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三次产业互动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局面。

二是走精细发展农业之路。

要在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把种植业调优,把畜牧业调大,把水产渔业调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XX要进一步培养以“东裕牌”脆肉鲩、“鸥风牌”南美白对虾等中国名牌农产品,脆肉鲩、南美白对虾等5大示范基地,市渔农产冷冻厂有限公司等4家市级龙头企业为“带动主体”的农业模式,发挥“中国脆肉鲩之乡”的名片效应,着力提升主导农业的富民成效。

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物流配送、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