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第五章《金融资产转移》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32632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第五章《金融资产转移》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第五章《金融资产转移》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第五章《金融资产转移》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第五章《金融资产转移》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第五章《金融资产转移》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1第五章《金融资产转移》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1第五章《金融资产转移》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1第五章《金融资产转移》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1第五章《金融资产转移》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011第五章《金融资产转移》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第五章《金融资产转移》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1第五章《金融资产转移》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分析、判断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如不正确,还应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正确答案】:

(1)甲公司出售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

根据金融资产转移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按照其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

正确的会计处理:

通过对所转移金融资产提供财务担保方式继续涉入的财务担保金额,转移日按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财务担保金额两者之中的较低者确认继续涉入形成的资产1500万元(50000×

3%)。

继续涉入形成的负债:

按照财务担保金额和财务担保合同的公允价值(提供担保的取费)之和确认继续涉入形成的负债1700万元,差额120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正确的会计分录为:

借:

银行存款  49000

  继续涉入资产  1500

  营业外支出  1200

  贷:

应收账款50000

    继续涉入负债  1700

(2)甲公司出售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

根据金融资产转移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照固定价格将该金融资产回购的,表明风险报酬没有转移,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企业仍保留与所转移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不能终止确认应收账款,应当继续确认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并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

(3)甲公司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不正确。

根据金融资产转移会计准则的规定,甲公司已将债券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全部转移给丙公司,因此,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应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形成的损益=收到的对价—所转移金融资产账面价值+(或-)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利得(或损失)=330-310+10=30(万元)。

银行存款      33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10

    投资收益      2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

投资收益        10

(4)甲公司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企业将应收票据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协议中规定,在贴现的应收债权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时,申请贴现的企业负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款的责任,属于附追索权方式,申请贴现的企业应按照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企业仍保留与所转移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应当继续确认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并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会计分录为:

银行存款480

财务费用20

贷:

短期借款500

【案例分析题二】

正大公司为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金融类上市公司。

正大公司在2011年度发生如下金融资产转移业务:

(1)2011年1月10日,正大公司将持有的东华公司发行的5年期公司债券出售给天华公司,同时签订了一项看涨期权合约【注:

正大公司很可能会到期行权,将债券购回】,期权行权日为2011年12月31日,行权价为400万元,正大公司支付期权费10万元。

假定正大公司预计行权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

(2)2011年3月10日,正大公司将其持有的一笔国债出售给天马公司,售价为200万元,该债券年利率为3.5%。

同时,正大公司与天马公司签订了一项回购协议,协议规定3个月后由正大公司将该笔国债购回,回购价为202万元。

2011年6月10日,正大公司将该笔国债购回。

假定该笔国债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

(3)2011年7月31日,正大公司将某项账面余额为5000万元的应收账款(已计提坏账准备200万元)转让给证券投资银行,转让价格为当日公允价值3750万元;

同时与证券投资银行签订了应收账款的回购协议,双方约定5个月后正大公司有优先回购选择权,回购价为该应收账款的市场价格。

同日,证券投资银行按协议支付了3750万元。

该应收账款2011年12月31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3600万元。

(4)2011年8月1日,正大公司与中国银行上海支行签订一笔贷款转让协议,由正大公司将其本金为1000万元、年利率为10%、贷款期限为9年的组合贷款出售给中国银行上海支行,售价为1000万元。

双方约定,由正大公司为该笔贷款提供担保,担保金额为300万元,实际贷款损失超过担保金额的部分由中国银行上海支行承担。

根据上述资料,逐一分析、判断正大公司上述金融资产转移的业务是否满足终止确认条件,并说明理由。

(1)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

由于期权的行权价(400万元)小于行权日债券的公允价值(500万元),即正大公司在行权日很可能将重新购回该债券,因此,该看涨期权属于重大价内期权。

所以,在转让日,可以判定债券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尚未全部转移给天华公司,正大公司不应当终止确认该债券。

(2)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

由于此项出售属于附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回购价固定,因此可以判断,该笔国债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给天马公司,正大公司不应终止确认该笔国债。

(3)符合终止确认条件

通过企业与购买方之间签订的协议,约定到期日企业再将该金融资产购回,回购价为到期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即,到期日该项金融资产如果发生减值,其减值损失由购买方承担,如果发生增值,收益由购买方享有】,因此可以认定企业已经转移了该项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因此,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4)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

正大公司由于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该笔组合贷款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也未放弃对其控制,而且因为贷款没有活跃的市场,中国银行上海支行不具备出售该笔贷款的“实际能力”,导致正大公司未放弃对该笔贷款的控制,所以,应当按照继续涉入该笔贷款的程度确认有关资产和负债。

【案例分析题三】

甲公司系一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2011年公司有关金融资产转移业务的相关资料如下:

(1)2011年2月1日,甲公司将应收乙公司应收账款出售给丙商业银行,取得银行存款2300万元。

合同约定,在丙银行不能从乙公司收到票款时,不得向甲公司追偿。

该应收账款是2011年1月1日向乙公司出售原材料而取得的,金额为234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甲公司终止确认了该项金融资产。

(2)2011年5月1日,甲公司将其一项金融资产出售给乙公司,取得出售价款500万元,同时与乙公司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照当日的公允价值再将该金融资产回购,甲公司在处理时终止确认了该项金融资产。

(3)2011年6月1日,甲公司将其一项金融资产出售给丙公司,同时与丙公司签订了看跌期权合约,从合约条款判断,该看跌期权是一项重大价内期权,甲公司在处理时终止确认了该项金融资产。

(4)2011年7月1日,甲公司将其信贷资产整体转移给戊信托机构,同时保证对戊信托公司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甲公司在处理时终止确认了该金融资产。

分析、判断甲公司对事项

(1)至(4)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事项

(1)的会计处理正确。

采用不附追索权方式出售应收款项,与应收账款所有权有关的风险与报酬已经转移,应当终止确认相关的应收债权。

事项

(2)的会计处理正确。

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照当日的公允价值将该金融资产回购的,与金融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与报酬已经转移,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事项(3)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甲公司在将金融出售的同时与丙公司签订了看跌期权合约【即:

丙公司有权将该金融资产返售给甲公司】,从合约条款判断,该看跌期权是一项重大价内期权,【即丙公司很可能会到期行权返售给甲公司】,因此与金融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与报酬并未转移,所以,甲公司不应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事项(4)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甲公司在将其信贷资产进行转移的同时对买方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这说明该金融资产相关的风险并没有全部转移,所以甲公司不应终止确认该项金融资产。

【案例分析题四】

鸿翔公司为一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

鸿翔公司2011年有关金融资产转移的处理如下:

(1)2011年10月1日,鸿翔公司将持有的债券(鸿翔公司将其初始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给B公司,取得价款2500万元已于当日收存银行;

同时与B公司签订协议,约定2011年12月31日按2524万元的价格回购该债券,该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为2400万元,假定截至2011年10月1日其公允价值一直未发生变动。

当日,鸿翔公司终止确认了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将收到的价款2500万元与其账面价值2400万元之间的差额100万元计入了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2)2011年11月1日,鸿翔公司将某项账面余额为1000万元的应收账款(已计提坏账准备200万元)转让给投资银行,转让价格为当日公允价值750万元;

同时与投资银行签订了应收账款的回购协议。

回购协议规定,以转让价格加上转让日至回购日期间按照市场利率计算的利息回购。

同日,投资银行按协议支付了750万元。

当日,鸿翔公司终止确认了该项应收账款,并将收到的转让价款750万元与应收账款账面价值800万元之间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

(3)2011年12月1日,鸿翔公司将一笔因销售商品形成的应收账款出售给工商银行,售价为800万元,双方协议规定不附追索权。

该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为100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50万元。

鸿翔公司根据以往经验,预计与该应收账款的商品不会发生销售退回。

鸿翔公司将此应收账款出售给工商银行时确认了营业外支出金额50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分析、判断鸿翔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鸿翔公司出售债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根据金融资产转移准则的规定,在附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中,回购价格固定或是原售价加上合理回报的,不应当终止确认所出售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或负债)。

出售债券不应终止确认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将收到的价款2500万元确认为一项负债(或金融负债、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并确认24万元的利息费用(或财务费用)。

(2)鸿翔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以转让价格加上转让日至回购日期间按照市场利率计算的利息回购,实际上是以该应收账款作质押取得借款,风险报酬并没有转移,不能终止确认。

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应收账款出售,应按以应收账款为质押取得借款的原则来核算,确认一项金融负债,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差额借记“财务费用”科目。

(3)鸿翔公司的会计处理正确。

鸿翔公司出售应收账款不附追索权,与金融资产有关的风险报酬已经转移,应终止确认该应收账款,确认营业外支出50万元(价款800-账面价值850)。

【案例分析题五】

长江公司2011年有关金融资产的交易事项如下:

(1)2011年1月1日,长江公司向丙公司出售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金融资产初始入账价值80万元,在转让日的公允价值为104万元,获得价款100万元,但是双方签订一项于2012年2月1日以105万元购回当日,长江公司终止确认了该项金融资产。

(2)2011年1月1日,长江公司从活跃市场上购入乙公司同日发行的5年期债券30万份,支付款项(包括交易费用)1200万元,准备持有至到期。

该债券票面价值总额为12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乙公司于每年年末收取本年度利息。

2011年年末长江公司收取了本年度利息60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为1200万元。

2011年末由于资金紧张,长江公司决定将该债券出售给乙公司,取得价款1200万元。

同时与乙公司签订协议,1年后按照1280万元价格回购,该债券的利息由长江公司收取。

长江公司在会计处理时,终止确认了该金融资产,借记“银行存款”科目1200万元,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1200万元。

(3)2011年2月1日,长江公司将销售产品取得的一张面值为20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到工商银行贴现,取得贴现净额1980万元。

同时与工商银行约定,工商银行无论能否收回该笔票据款与长江公司无关。

长江公司在会计处理时,终止确认了该笔应收票据,将贴现息20万元计入了当期损益。

(4)2011年3月1日,长江公司从活跃市场上购入丙公司股票1000万元,长江公司将该股票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6月末,该股票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长江公司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0万元。

7月1日,长江公司将该股票按当日市价出售给乙公司,取得价款1200万元。

同时与乙公司约定,2012年5月1日长江公司将该股票回购,回购价按当日股市收盘价计算。

长江公司对出售股票的会计处理是:

终止确认了该金融资产,同时确认投资收益200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逐项分析、判断长江公司对上述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长江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该笔业务属于售后回购,由于回购价格固定,不应当终止确认所出售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或负债)。

(2)长江公司对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该笔业务属于售后回购,由于回购价格固定,与该金融资产有关的风险报酬并没有转移,不应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长江公司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1200万元,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1200万元。

(3)长江公司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正确。

属于不附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其风险报酬已经转移,应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同时确认损益。

(4)长江公司出售丙公司股票会计处理正确。

长江公司按当日市价出售股票,同时按照约定的回购日当日收盘价格回购,表明与该金融资产有关的风险报酬已经转移到购入方,长江公司应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确认投资收益200万元。

参考账务处理:

借:

银行存款12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0

  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100

    投资收益200

【案例分析题六】

甲公司为金融企业,2011年发生下列有关经济业务:

(1)2011年1月1日,甲公司将持有的某公司发行的10年期公司债券出售给戊公司,经协商出售价格为330万元。

同时签订了一项看涨期权合约,行权日为2011年12月31日,行权价为400万元,期权的公允价值(时间价值)为10万元。

出售日根据相关信息合理预计行权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300万元。

当日,甲公司未终止确认该项10年期公司债券。

该债券于2010年1月1日发行,甲公司持有该债券时已将其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面值为300万元,年利率6%(等于实际利率),每年末支付利息。

2010年12月31日该债券公允价值为310万元。

(2)甲公司与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签订协议,甲公司将其划分为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的贷款共100笔打包出售给乙资产管理公司,该批贷款总金额为8000万元,原已计提减值准备为1200万元,双方协议转让价为6000万元,转让后甲公司不再保留任何权利和义务。

2011年2月20日,甲公司收到该批贷款出售款项。

当日,甲公司终止确认了该项打包出售的贷款。

(3)2011年4月1日,甲公司将其持有的一笔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国债出售给丙公司,售价为200万元,年利率为3.5%,出售时账面价值为180万元(其中成本为16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20万元)。

同时,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一项回购协议,3个月后由甲公司将该笔国债购回,回购价为到期日的公允价值。

当日,甲公司终止确认了该项国债,并将所转移金融资产形成的损益20万元计入投资收益。

(4)2011年5月1日,甲公司将其持有的一笔国债出售给丁公司,售价为300万元,年利率为3.5%。

同时,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了一项回购协议,3个月后由甲公司将该笔国债购回,回购价为303万元。

当日,甲公司未终止确认该项国债,不确认处置损益。

(5)2011年9月1日,甲公司与乙商业银行签订一笔贷款转让协议,甲公司将该笔贷款90%的收益权转让给乙银行,该笔贷款公允价值为110万元,账面价值为100万元。

转移后该部分贷款的相关债权债务关系由乙银行继承,当借款人不能偿还该笔贷款时,也不能向甲公司追索。

当日,甲公司终止确认了该笔贷款90%的收益权,并确认了其他业务收入9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分析、判断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甲公司出售给戊公司的10年期公司债券,未终止确认的处理不正确。

由于期权的行权价(400万元)大于行权日债券的公允价值(300万元),该看涨期权属于重大价外期权,即甲公司在行权日不会重新购回该债券。

所以,在转让日,可以判定债券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全部转移给戊公司,甲公司应当终止确认该债券。

出售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终止确认,确认处置损益。

同时应根据看涨期权的公允价值确认衍生工具。

参考分录:

银行存款             330

  衍生工具——看涨期权       1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10

    投资收益             30

同时,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利得或损失转出: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310-300)

投资收益             l0

(2)甲公司将其持有的100笔贷款打包出售给乙资产管理公司,终止确认的处理正确。

由于甲银行将贷款转让后不再保留任何权利和义务,贷款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全部转移给乙公司,甲银行应当终止确认该组贷款。

(3)甲公司出售给丙公司的国债,终止确认的处理正确,但计入投资收益的金额不正确。

此项出售属于附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回购价为回购时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该笔国债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丙公司,甲公司应终止确认。

金融资产转移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00-160=40(万元)

参考会计分录:

银行存款2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60

            ——公允价值变动20

    投资收益2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0

投资收益20

(4)甲公司出售给丁公司的国债,未终止确认不确认处置损益的处理正确。

此项出售属于附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回购价为固定价格,表明企业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相关的所有风险和报酬,不应当终止确认。

(5)甲公司将贷款90%的收益权转让给乙银行,终止确认的处理正确。

由于甲公司将贷款的一定比例转移给己银行,并且转移后该部分的风险和报酬不再由甲公司承担,甲公司也不再对所转移的贷款具有控制权,符合金融资产转移准则中规定的部分转移的情形,也符合将所转移部分终止确认的条件。

银行存款99(110×

90%)

贷款90(100×

    其他业务收入9

【案例分析题七】

天宇公司为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金融类上市公司。

天宇公司在2011年度发生如下金融资产转移业务:

(1)2011年1月10日,天宇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支行签订一笔贷款转让协议,由天宇公司将其本金为1000万元、年利率为10%、贷款期限为9年的组合贷款出售给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支行,售价为1000万元。

双方约定,由天宇公司为该笔贷款提供担保,担保金额为300万元,实际贷款损失超过担保金额的部分由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支行承担。

金融资产转移日,该笔贷款(包括担保)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其中,担保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

天宇公司没有保留对该笔贷款的管理服务权。

(2)2011年3月10日,天宇公司将持有的5年期公司债券出售给兰田公司,同时签订了一项看涨期权合约,期权行权日为2011年12月31日,行权价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