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3539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增专业自查报告文档格式.docx

环境污染、连作障碍、化肥投入量过大、病虫害严重、药材有毒元素和农药残留量超标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现代科技手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大学把研究转移到中草药的种植领域,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向各领域的渗透和研究成果的不断推出,中草药种植领域的生物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育苗已在淮山、柴胡、黄芪、罗汉果、金线莲等中草药品种上取得了成功并已产业化。

这些现代技术在传统中草药种植领域中的应用,尤其是产业化过程的实施,亟需大量具有现代生物科技知识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从事一线的技术工作。

在目前的中草药种植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技术就是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是以植物细胞培养技术为前提的一项生物技术,是快速繁殖植物新品种的重要方法。

组织培养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产业化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全球祖培苗的年产量已超过10亿株。

我国的植物组织培养由于长期受重研究、轻转化的思维束缚,目前的产业化程度与国外相比,差距甚大。

随着中草药种植业的发展和对种苗的需求加大,这些组织培养公司也都涉足中草药的育苗市场,形成了对中草药组织培养育苗的高技术人才的需求。

由于中药材种植属于中药农业范畴,尤其是育种、选种和栽培技术都需要农业科技人员,从业人员的数量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难以扩大;

此外,按传统农业种植方法,为求高产而盲目施肥或施用生长激素等等,这些对中药材的品质及中药产品的质量都有极大的影响,无法满足中药生产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具有中药学知识和药用成分检测技术的专业人才从事中药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

而目前中草药种植领域的技术人才(包括中草药的引种、育种育苗、组织培养、杂交、筛选、栽培管理以及GAP基地建设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普遍缺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中药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制剂的生产,前后相互联系,前者依次为后者的基础,其间任何一个环节都影响着中药的质量。

近些年来,人们比较重视用于汤剂的中药饮片及直接供患者使用的中药制剂的质量,却忽略了二者的原料即中药材的质量。

事实上,只有提高了中药材的质量,才有可能最终提高中药的质量。

要做到这一点,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加强中药材采收与产地加工的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

采收与产地加工是进行中药饮片生产的前提。

道地药材的产地加工炮制,要求兼顾道地药材商品规格、商品等级和道地药材的特点,既要发扬和继承传统,又要引进现代技术,把现代科技应用到中药饮片加工生产实践中,这些都要求从业者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

而我国目前从事药材产地干燥初加工人员,绝大多数是从事药材种植的产地农民,没有参加过系统的教育培训,缺乏中药材初加工方面和中药材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等知识,这些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势必影响其工作效果。

通过中药材加工技术的教育,一方面可培养大量从事中药材加工生产或研究的技术人员;

另一方面,理论教育会促进中药材加工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

目前,有关中药材加工的教育严重滞后,从业人员不足、专业素质较低、专业训练不足。

因此,中药材加工的理论和技能教育对实现中药现代化的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中草药种植及产地加工行业一线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开设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使学生通过系统地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服务于中药材生产企业,必将加速中药材产业化和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为中药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人才就业市场分析:

就业领域宽广、就业前景良好

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是定位在中药学的大领域中,以现代生物技术和化学检测技术进行中草药生产和初加工的专业。

学生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和实训,能掌握中草药种植领域的存种、育苗、快繁、栽培管理、药材的产地加工与质量检验,以及药材包装、运输各环节的专业知识的实用技术。

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包括:

各中医药科研院所、医药管理部门、制药企业、外贸、职业院校等企事业单位;

中药龙头企业中药材生产基地、中药经营单位;

中药材市场管理部门;

县、乡(镇)农业多种经营部门等等,就业领域宽广,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就业去向:

(1)中草药种子种苗公司

目前国内的中草药种子种苗公司有近百家;

此外,在华南地区已有150多家组织培养技术公司。

近年来,我国组培苗商业化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外方提供“组培苗代加工”业务,即外方提供无病毒的植物种源,经我国组培快繁后成为商品苗,再返销至国外。

在当今劳动力成本已成为发达国家降低组培苗生产成本的制约因素的形势下,组培产业的东移(东南亚国家)和南移(拉美国家)已成趋势,而我国南方的地理气候及技术条件都适合发展组培苗的生产。

这一行业目前以生产园林花卉苗木为主,也需要大量掌握中药知识和组织培养技术和育种育苗技术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2)中药生产企业的基地和大型中药材种植公司

目前国内登记的中药厂超过1000家,仅广东省内的中药生产企业就有300多家,还有几百家健康饮料食品制造厂商,一些大型中药生产企业,如广药集团、太极药业以及凉茶生产企业王老吉、加多宝等都建立了自己的中药原料生产基地,这些基地都需要栽培技术人员。

此外,还有些大型中药材种植公司,为了保证药材生产的质量,也需要中草药栽培管理的技术人才。

以石斛栽培生产为例,每3亩地需要1名技术人员管理,100亩的种植面积则需333人,对于动则上千亩、万亩的药材种植企业来说,其栽培技术人员的需求量极为可观。

从目前的中药材栽培管理从业人员的状况看,人才供不应求,其经济收入也高于同等学历的其它行业从业者。

以石斛生产为例,一般技术员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部分特别贵重品种如铁皮石斛,其技术员的年收入为30-50万元。

(3)凉茶生产企业和保健食品生产企业

目前一些凉茶生产企业和保健食品生产企业都开始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急需从事药食两用植物种植基地规划、植物栽培管理、产地加工及质量检测的高级技术人才。

(4)中草药现代栽培设施及农资公司

现代栽培技术需要大量的园艺设施,包括组织培养设施、工厂化育苗设施、大田喷灌设施等等,以及化肥、农药、薄膜、荫棚等农业生产资料,这些公司需要具有中草药栽培知识和熟悉相关设施操作的技术人员从事销产品的售和技术支持工作。

(5)农技推广企业

各地的农技推广企业,如各级园艺站、农技站、林业站等,都需要从事栽培技术推广和为农服务工作等工作的技术人员。

此外,随着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兴起,一些中药生产企业也纷纷建立自己的草药园和种植园,相应的从事中草药栽培、组织培养、无土栽培、园林设施维护等技术人才也大有市场。

因此,开设本专业,培养中草药育苗、栽培管理、中药加工方面的高级技

能型人才,是中草药种植行业与制药行业人才需求的形势所趋。

随着我国中药材在国际市场占有份额的增加,面对野生中药材资源已近枯竭的事态,只有通过人工种养的产业化发展才是解决中药材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多的根本途径。

因此,具有中药资源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并掌握中药生产与加工各环节的实用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必将成为中药领域人才需求的热点,本专业的毕业生将供不应求,就业前景辉煌。

4、专业办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开设了与中药生产与加工同类专业的院校有:

广东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其专业名称为“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等,其中设有“中药栽培”的课程。

全国共有7所开设了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甘肃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贵州大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他们开设的课程分别为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育种学,中药鉴定与加工炮制、药用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病虫防治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贮藏与加工,虽然开设有中药栽培技术和组织培养等课程,但偏重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操作的训练不强,培养的是本科层次的人才。

在高职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开设了与中药生产与加工同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有: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定西师范高等,其中,仅有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为中药类高职院校,其开设的专业名称为“现代中药技术专业”,其余非中药类高职院校开设的都是“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

目前在药学类高职院校中,开设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并侧重现代中药育苗及栽培技术的学院尚未查到,因此,相关的招生和就业状况也无从了解。

以下是农业类的高职院校开设的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的基本情况:

(1)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生态农业方向):

2007-2013年招生,共270人,近两年的招生人数成倍增长,当前已有毕业生135人。

据统计,该专业方向毕业生年就业率达95%以上;

(2)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

隶属生物技术系;

(3)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

中草药栽培与加工专业;

隶属农业科学系。

从这些学院开设的课程看,其侧重的是中药栽培的传统技术训练,即以高产为目标的栽培技术训练,而对于中药材的品种资源鉴定、药材品质检验、中药规范化栽培(GAP)及中药炮制与加工的综合训练相对薄弱。

广东要建设中医药强省急需大量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的高技能人才,而广东的职业院校中尚未有开设此专业的。

综上所述,国内中药生产与加工岗位需求量最大的高职层次人才,其专业

办学情况严重不足,而广东省内更是空缺。

因此,我院开设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将充分利用已有的中药学资源和实训

平台,依靠强大的中药资源、种植和加工领域的师资力量,以及长期与中药生产企业的机密合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该专业也将建设成为学院乃至全省的优势特色专业,为广东省的中药事业提供从事中草药植物引种栽培、育种、中草药销售与管理、技术开发推广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强建广东中药强省做出贡献。

二、专业建设规划

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的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或“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学制为三年全日制高职,学历为大专。

自2016年首次招生,计划每年招生人数为:

80人。

专业建设的总体方针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打造精品特色专业,为中药行业培养优秀高等职业技能人才。

(一)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

将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打造成为立足广东、引领华南的高职高专中药相关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名牌专业;

成为全省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先进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模式开发与推广中心;

成为中药生产与加工行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中心;

成为区域产业技术服务与校企合作联络中心。

(二)专业建设的近期目标

本专业近期建设目标:

丰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完善教学实训条件、加强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编写出版专业相关教材书籍,3年内建设1-2门院级精品课程,进一步建设成省级和国家级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将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建设成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的特色专业,在广东省中药栽培和中药材加工行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较高的人才培养信誉。

(三)专业建设内容:

1、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1)开展多种形式的“订单培养”。

与中药生产企业开展“分时段”和“全时段”的两种形式的人才“订单培养”。

“分时段”即在某个教学时段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培训,培训周期在半年左右,企业方教学的重点在于职业意识和单工种技能培训;

“全时段”培训周期为三年,从新生进校开始,校企双方合作制订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人才定向培养。

计划在5年内,本专业接受合作培养的学生人数占在校生人数的60%以上。

(2)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推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校内学习与在企业顶岗实习的交替变换中,职业意识养成、职业技能培训与专业学习得到有机融合。

为规范管理,保障“工、学”的有效衔接,拟制订如下措施:

一是教学计划安排充分考虑中药栽培生产的季节性;

二是审查企业的专业对口性和岗位安排的合理性;

三是强化过程管理,明确工作责任;

四是健全管理档案,管理记录表格规范、严谨。

计划5年内,本专业95%以上的在校学生以“工学交替”形式到企业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3个月/年。

(3)推广以项目为依托的导师制模式。

由本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相关专家联合开发制定培训项目,每年至少开发5个项目,学生从第四学期开始参与项目工作,导师进行全程的定向指导。

通过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教师专长,激发学生潜能,培养一批技术应用能力与专长突出的高技能人才。

2、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本专业将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计划在5年内,使专业教师总人数达到35人,其中专任教师25人,兼职教师10人,并且使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更加合理;

建立教师在职进修和在岗培训制度,使教师在消化吸收和转移专业先进技术、为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都有显著提高;

培养造就一批学生喜爱、行业认可的教学高手,教学评估达到优秀的教师占80%;

培养一批实践能力强、操作水平高、具备国家职业资格高级证书的技术能手,使具有职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5%;

孕育一批能承担国家、省、市、企业委托科研课题的创新强手,使承接科技开发课题的高级职称教师数达到80%。

最终形成一支在国内外同行中有声誉、有成果、有影响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具体措施如下:

(1)通过多渠道的进修培训和人才引进,提高师资团队的整体实力。

使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达的专任教师达到25人(不含外聘),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硕士学位20人。

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技术更新。

重点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

每年安排2~3名教师进修或合作研究;

安排2~3名教师参加国内外专业技术培训班;

同时,加大专业内部培训力度,每学期组织“技术前沿”系列专题讲座及讨论;

制订优秀教师培养计划;

坚持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和实训室工作制度;

另外,通过教师互相听课、优秀教师公开课、教学研讨等途径进行示范,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2)通过校企人才互派交流,使常年在校担任兼职教师的企业技术骨干人数不少于5人;

常年派驻企业的教师人数不少于3人,以进一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历,增强技术应用能力。

基本满足实训基地教学需要。

(3)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高

每年对全体专业教师进行一次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技术的培训,结合企业及国外实践、学习、交流等措施,使专业教师具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

鼓励广大教师到生产一线参与实践锻炼的政策,依托订单企业,安排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顶岗实习,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

聘请中药种植行业及中药加工企业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并参与专业标准制定、专业教学、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教材编写、指导毕业生就业等过程,使整个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与行业发展同步。

3、建设再现企业生产环境和技术水平的实训基地

(1)根据中药生产与加工各个环节的生产场景,建设校内综合实训基地

作为新增专业,本专业将在充分利用现有的药用植物识别、植物组织培养、中药鉴定及中药加工炮制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完善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现有的实训基地可以承担中药生产与加工、中药、中药制药三个专业学生的实验实训任务;

计划再经过2-3年的努力,建成由基础技能、专业技能、模拟生产过程和产品检验等组成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在建设校内综合实训室的同时,与省内多家中药企业合作,开辟5-10个校外实习基地。

(2)加强实训基地的管理

以行业规范化管理为目标,健全符合行业规范的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确保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的学生实训项目开出率达到100%、设备完好率不低于98%。

(3)建设并不断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以广州近郊及周边花都、萝岗、从化、清远等地的中药种植基地为核心,建设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

建立校外实训教学的组织规范、质量管理等标准,探索与企业产学合作的长效模式,探讨校企办学管理机制、互动机制、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

与校外中药种植企业合作,让学生在完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工作训练,实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计划在5年内,发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少于8个,其中,包括白云山和黄药业、本草集团在内的中药生产企业4个,广州市菜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组培苗生产企业2个,中药饮片生产企业2个。

学生在校期间校外专业实习与生产实习时间不少于5个月。

同时,采用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实习的方法,建立适应工学结合的校外实习实训管理机制。

4、开发体现岗位核心能力,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围绕岗位(群)核心能力,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职业素质训导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能力训练、职业素质训导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

遵循基本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之间的联系规律,形成岗位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

通过对各类中药生产的岗位群和岗位群能力的分析,开设相应的课程,并且针对广东地区南药资源丰富、广东民间食疗和中药养生历史悠久等特点,以南方药食两用植物的栽培及加工为主,同时兼顾药用真菌及其加工、药用动物养殖及加工等相关行业的工作能力的培养,将中药生产及加工行业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企业规范纳入课程中,如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农药管理条例》、《绿色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等纳入教学内容中,从而建成“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编写、出版融技术先进性、教学互动性、实践标准性、内容科学性为一体的专业系列特色教材;

培育、建设专业核心课程《药用植物快繁育苗技术》和《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成为院级、省级至国家级精品课程,《药用真菌生产技术》、《中药材质量检测技术》等成为院级精品课程。

5、建设广东省中药材种植服务平台,成为中小企业的研发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中心

依托广东省中药研究所,建设广东省中药材种植服务平台,完善配套先进的仪器设备,为中药种植企业种植农户提供技术服务。

与行业专家共编针对性强的实用培训教材;

加强对企业和社会的中草药栽培从业人员的等培训工作,健全培训机制,规范培训流程,推进中药栽培领域相关技能证书的考核和颁发,增加新的中药生产技能鉴定考核点。

力争建设期间,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2项,专业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不少于10篇,科研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成为地方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技能鉴定中心,年培训人数达到500余人次。

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的建设与中药、中药鉴定和中药制药等专业密切相关,其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这些专业的核心课程的学习,因此,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将从课程体系的开发、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等方面全面开展专业建设,对中药学院的其它专业进行有力的支持,力争将改专业建设成为在广东省乃至全国中药种植和加工行业最有影响力的专业,为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做出贡献。

三、人才培养方案情况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坚实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具有从事中草药的育种育苗、田间栽培管理、中药材产地加工与包装、运输;

产品销售和种植技术推广等岗位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综合职业技能,适应中草药种植、生产基地建设、中药材生产、药品经营管理、技术服务及相关专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就业面向核心岗位(群)】

中药种子、种苗生产岗位群(面向中草药及药食两用植物的种子、种苗生产企业,从事育种、育苗、种子生产和苗木生产的相关工种和岗位);

中药栽培生产岗位群(面向中药和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从事药材和药食两用植物生产基地的规划、栽培管理及药材产地加工及质量检测的相关工种和岗位);

种植技术服务及农资产品推广岗位群(面向农技推广企业,如园艺站、农技站、林业站等,以及各类农资公司,从事栽培技术推广和为农服务工作的相关工种和岗位);

中药贮存养护、中药流通(购销)岗位群(面向中药仓储、物流及经营单位的中药购进、验收、养护、复核、保管、营销的职业工种和岗位);

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岗位群(中药净选、切制、炮炙等职业岗位);

保健食品、饮料及化妆品行业的原料中药材质量检测岗位群。

【培养规格】

(一)知识要求

1、基础文化知识

(1)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法律法规知识;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

(4)具有一定的社会学知识。

2、专业技术知识

(1)掌握中草药种子、种苗生产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药用植物识别技术、中药鉴定技术、植物生理、植物组织培养等专业技术知识);

(2)掌握中草药栽培生产必需的专业技术知识(包括植物的营养需求、土壤结构与矿质营养、水分和肥料控制、空气成分与植物生长、病虫害的绿色防控等专业技术知识);

(3)掌握中草药的采收及产地加工等相关知识;

(4)掌握中药材质量检测和质量控制相关知识;

(5)了解中草药栽培生产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包括中草药生产、加工和仓储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防腐剂的使用等相关知识)。

(二)技能要求

1、专业能力

(1)具备识别常见药用植物和常用中药材的能力,具备中药基源鉴定的能力。

(2)具有植物组织培养和无土栽培等现代育苗和栽培技术。

(3)具备中草药规范化栽培和管理的能力。

(4)具备识别病虫害并进行绿色防控的能力。

(5)具有中药材的产地粗加工及包装贮藏技术。

(6)具有中药材产品的鉴定和质量检验技术。

(7)能进行中草药种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