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课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3581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课Word文件下载.docx

《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课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课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课Word文件下载.docx

JG08340)。

我们课题组申报时有八位成员,后增补至十一位。

组长朱春林,副组长程志平,成员有王红林、李京军、曹颂东、唐金华、陈红民、朱金萍、张少华、季渡平、方静。

经过三年来的深入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效。

下面,我就代表课题组对课题研究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内容与分工

本课题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结合我县的实际,针对七至九年级历史学科教学展开研究,以泾县稼祥中学在校学生为课题研究的实践对象。

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三大方面:

(一)针对泾县的历史遗迹,尤其是古民居等建筑类遗迹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并利用开发成果来加强对初中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古典文化、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教育。

(二)针对泾县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人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并利用开发成果来促进初中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

(三)针对泾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并利用开发成果来加强对初中生进行缅怀先烈、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

针对以上内容,课题组确定了研究的具体方向,分为三个子课题小组展开研究:

第一小组:

历史遗迹类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

组长:

曹颂东;

成员:

程志平、朱春林、陈红民。

研究重点:

査济古民居、黄田古民居、桃花潭踏歌古岸、中华第一祠、文昌阁等。

第二小组:

历史文化名人类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

李京军;

季渡平、朱金萍。

汪伦、曹大三、包世臣、茂林三吴、王稼祥、刘庆峰等。

第三小组: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类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

唐金华;

王红林、张少华、方静。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云岭新四军军部纪念馆、中国宣纸博物馆等。

二、课题研究的任务与目标

本课题通过研究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结合安徽省泾县实际,从哪些方面重点的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

(二)我们怎样开发这些乡土历史课程资源?

(三)如何将开发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与当前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整合起来,有效地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服务?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研究使学生在其中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对历史的感悟能力,增进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人文素养得到培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使参研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最终,我们要找到一条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新途径;

同时探索出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措施

(一)研究的主要步骤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本着“加强合作、联系实际、重在运用”的指导思想,注意发挥全体成员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充分发扬科学与民主精神,在课题组内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研究过程主要分如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2008年3月—2008年12月,为研究的准备阶段。

主要包括课题正式开题前的准备工作:

发现问题、申报立项、分析问题、撰写课题的开题报告(实施方案)、成立课题组、开题论证等。

第二阶段:

2008年12月—2011年3月,为课题全面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

2011年4月—2011年5月,课题全面总结和申请结题阶段。

(二)确保课题研究主要措施

1.制定制度,加强管理

为了使课题科研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加强管理:

(1)会议制度,课题实施过程管理,每月召开一次研究情况交流会。

(2)学习制度:

除集中学习有关课程资源方面资料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科研理论知识,增强科研意识,提高能力。

(3)检查制度:

定期做好检查与登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反馈科研效果,为科研提供依据。

2.加强研讨,抓好过程

(1)课题组切实做好课题组成员的工作分工。

为使课题做得扎实,有成效,我们挑选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成立了课题组,组成了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组织成立了三个研究小组,然后课题组迅速将课题进行分解,根据参与课题研究人员的研究专长和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各人研究的侧重点,做到了责任到人,研究到位。

(2)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课题实验方案,并在实施中对方案一次又一次进行修改完善,明确目标任务建立严格的管理条例,确保工作的开展。

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研究水平,减少研究的盲目性,提高课题研究效率,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研究人员培训活动,使课题组成员了解了本课题研究现状及最新成果,明确了进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为课题组顺利开展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构筑了基本的实践框架。

(3)课题组切实做好课题的开题论证会、研究、中期报告会和结题总结等工作。

(4)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宣传课题实施方案,讲解课题实施的意义,对如何优化课程资源提出明确要求,求得教师、学生的支持和配合。

(5)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课题工作汇报会,组织课题组教师观摩,进行客观评价,及时总结经验,并在全校推广。

(6)每月一次集体研讨会,学习探讨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和途径,对本月教学实践进行总结,个案作分析、研究,并制定下阶段活动方案。

(7)按期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相关研究论文。

3.建立机制

建立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对参与研究教师进行跟踪管理并建立有效的督促与激励机制。

(三)具体的实施过程

2008年3月—2008年12月,研究的准备阶段。

2008年3月,我们申报了此课题。

2008年8月,我们的课题通过省规划办立项后,学校领导对课题组的工作非常重视,大力支持,王红林校长多次亲自主持召开了有关课题工作会议,组织教师进行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培训。

1.首先,我们设计了课题实施方案,明确研究思路;

依照课题实施方案,制定了阶段研究计划;

研究并确立了此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目标、研究重点;

逐项分解并落实任务;

制定了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2.组织课题组成员加强学习,狠抓新课程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充分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参与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水平。

要求每位成员对理论书籍、杂志及网络资料进行收集、学习,然后整理好搜集到的各种材料在课题会上进行交流,并相互讨论,通过学习,课题组成员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3.2008年12月21日,课题开题仪式在泾县稼祥中学学术报告厅举行。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文科研究室徐贵亮主任,原宣城市教研室、教育科学规划办方建福主任,宣城市教研室教研员熊献武,绩溪县教研室江功淼,泾县教研室副主任、县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鲍友智等专家、领导亲临指导。

会上,徐贵亮主任对课题研究工作做了指导性讲话,对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全面开展调查、开发、运用、研究等实践工作,并形成研究成果。

本阶段是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具体包括三个小的研究阶段:

1.2008年12月—2009年8月。

此阶段工作重点是全面收集资料,有效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形成乡土历史资料集。

同时初步利用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期成果。

此阶段的具体工作有:

(1)扩大了课题组成员,优化了队伍。

经过课题组研究讨论,先后吸收了泾县稼祥中学校长王红林、教科室主任季渡平、中学历史高级教师陈红民等三人加入课题组。

(2)制定了《中学生乡土历史知识素养的调查问卷》,并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形成了调查报告。

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具有我们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并征求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不断完善该课程目标。

(3)课题组查阅各类文献资料,收集与课题有关的泾县乡土历史资料,主要有《泾县志》、《四色泾川》、《泾县文化志》、《泾川》、《宣城历史》、《泾县民间故事》、《桃花潭》、《云岭烽火》、《茂林春秋》、《黄田》、《天南地北泾县人》等等。

同时,课题组通过网络搜集了大量泾县乡土历史资料。

(4)制订了《课题组外出考察计划与安排》,组织成员有目的有计划的实地考察有关的泾县乡土历史资源,收集资料。

2009年5月至8月,课题组先后进行了两次系统的下乡实地调研活动,详见下表:

时间

路线

调研重点

参与人员

2009年5月11日

前往桃花潭方向

踏歌古岸、文昌阁、中华第一祠、义门

朱春林、陈红民

2009年7月31日

前往查济方向

查济古民居、王稼祥故居、包世臣故居

第一组、第二组成员

课题组通过文献调查、网络搜集和实地调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泾县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初中生人文素养培养资料集》。

(5)组织参加各级科研课题会议和培训。

本阶段主要有2009年4月在安庆召开的“2008年度省级立项课题研究工作检查暨成果交流会”等。

(6)初步运用所开发的乡土历史资料,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服务。

为此我们组织了课题相关的学生活动。

主要有:

2009年3月,组织学生参观、祭扫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2009年3-4月,辅导学生参加全市第五届乡土历史小论文评比;

陈红民老师组织学生搞课外小调查活动等等。

(7)课题组教师参加了论文评选、教学设计评比、历史课堂教学评比、学校教学开放日研讨课等一系列的教科研活动。

2.2009年9月—2010年3月,此阶段工作重点在于充分全面地利用已开发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探索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多种有效途径。

同时补充、完善已有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初步形成校本教材。

(1)2009年12月16日,课题成功召开了中期报告会。

市教研室历史教研员杨亚丽老师;

县教育规划办主任章鹤龄、副主任鲍友智、陈晓宣、邢金林;

稼祥中学校长王红林、副校长程晓鸣等学校领导、课题组负责人朱春林、程志平及课题成员参加了会议。

专家们作了精彩点评,充分肯定了课题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指出了该课题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2)在中期成果形成的基础上,我们搭建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网络平台。

我们相互建立了QQ联系,开通了一个课题专用博客——《乡韵飘香》,地址为:

(3)在《泾县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初中生人文素养培养资料集》的基础上,组织课题组成员编撰名为《泾县人文集萃》的乡土历史校本教材(初稿),并在学生中逐步推广。

(4)广泛运用所开发的乡土历史资料,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服务。

为此我们探索了多种途径,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乡土历史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

2009年10-12月,曹颂东、季渡平组织的“千年寿纸”之谜学生探究活动。

2009年12月,朱春林、李京军二人设计的历史课题研讨课例和课件,将乡土历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泾县2009年初中历史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中,受到县教研室和全县初中历史教师一致好评。

2010年3月,朱春林、朱金萍、方静、张少华在七年级开展了学生乡土历史手抄报制作与展览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乡土历史的兴趣。

(5)外出参加各级科研课题会议和培训。

本阶段主要有2010年1月在广德召开的宣城市课题规划年会和2010年4月在安庆召开的“2009年度省级立项课题研究工作检查暨成果交流会”等。

(6)课题组教师参加了各类论文评选、教学设计评比、历史课堂教学评比、省农远运用新星评比、学校教学开放日研讨课、全县历史骨干教师送教下乡研讨课等一系列的教科研活动。

3.2010年4月—2011年3月,是申请延期阶段。

由于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编写《泾县人文集萃》校本教材时,理论水平和经验不足,乡土历史资源与初中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整合、运用不足,为了使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更为明显,更具推广价值,因此课题申请延期一年。

工作重点在于深入研究课题实施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拓展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运用的途径和方法。

同时,进一步修订完善校本教材。

(1)根据之前制定的《课题组外出考察计划与安排》,继续组织成员完成对泾县乡土历史资源的实地考察。

(详见下表)

2010年8月1日

前往茂林方向

三吴纪念馆、吴氏宗祠、皖南事变激战地

第二组、第三组成员

2010年8月7日

前往榔桥方向

黄田古民居、中国宣纸集团和中国宣纸博物馆。

第一组、第三组成员

(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了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对校本教材《泾县人文集萃》进行修改和扩充,并正式进行印刷,推广使用。

(3)课题组朱春林、陈红民等老师利用校本教材《泾县人文集萃》,在学生中多次开展了“泾县乡土历史知识讲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组织学生学习《泾县人文集萃》,撰写心得体会,反馈评价运用效果。

(5)组织学生撰写乡土历史小论文,校内进行选拔,参加宣城市第六届乡土历史小论文评比活动。

(6)2011年3-5月,课题组为总结和展示研究成果,在全校学生中成功举办了一次“泾县稼祥中学第一届乡土历史知识竞赛”活动。

而且学校准备形成惯例,以此充分发挥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良好的教育功能。

可持续的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7)组织编撰《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课题研究论文集》、《学生作品集》、《乡土历史课堂教学设计集》,刻录了校本教材《泾县人文集萃》配套光盘等,形成研究成果。

(1)2011年3月3日,学校召开了省市级课题县、市专家现场指导会。

市教育科研规划办主任冯厚生、副主任熊献武、秘书徐弘;

县教育科研规划办主任胡遇晖、副主任鲍友智、学校主要领导、课题组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出席了会议。

及时有效的总结了课题研究成果,找出了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课题的申请结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2011年4月,学校教科室主任、课题组成员季渡平老师代表课题组赴太平参加了2010年度省教育科学规划年会暨省级立项课题成果交流会,听取了专家对课题的许多宝贵意见。

(3)课题组总结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经验教训、有效方法与途径;

课题研究成果资料汇总,整理,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工作总结等,做好课题的结题准备工作,申请结题。

总之,通过本课题的实施,丰富了历史课堂,使历史课变得生动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初步培养了学生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我们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深入研究。

1.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内容上还不够丰富。

2.课程资源的开发上还不全面。

3.研究的随意性较大,研究的深刻性不足。

4.如何更加可持续的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来加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以提高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以及如何准确衡量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5.如何进一步适应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需求,开发并完善校本课程以及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6.如何正确处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的时间冲突。

7.学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涉及面有待进一步扩大。

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专家的指导下,继续努力,力图通过本课题的后继研究,一方面继续提高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意识,转变教师传统的课程观念,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以研兴教,全面提升学校的特色与品位;

另一方面,通过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为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今后的设想:

1.组织课题组教师继续学习,努力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对该课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2.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使学校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3.进一步研究学校课程的发展,科学分析学校和社会课程开发因素,自觉地开发培养未来意识的课程。

4.不断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对开发过程中积累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为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修正和完善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等提供依据,制定出适合学校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规划,使校本课程开发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

总之,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课程资源开发不仅是教育专家和课程专家研究的问题,更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时刻面对并要积极参与解决的问题。

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我们历史教师既要成为课程的成功实施者,又要成为教育课题的研究者。

 

泾县稼祥中学泾县教研室

《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课题组

执笔人:

朱春林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