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6893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9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1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Word文档格式.docx

  机体代谢内生水每日300ml

  另外,人体生理情况下每日需要氯化钠4~5g(含钠77mmol,细胞外钠142-145,细胞内钠10),氯化钾3~4g(细胞内钾150,细胞外3.5-5.5)。

钠跟钾有所不同,钠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钾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真题].维持机体体液平衡的主要器官是

A.肺

B.缓冲系统

C.肾

D.皮肤

E.肝

C

[真题].禁食水成年病人每天正确的水与电解质补充量为

A.水2000~2500ml,钠10g,氯化钾5g

B.水2000~2500ml,钠5g,氯化钾4g

C.水3000~3500ml,钠5g,氯化钾3g

D.水1500~2000ml,钠3g,氯化钾2g

E.水1500~2000ml,钠4g,氯化钾2g

B

第一节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渗透压有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主要由那种成分形成?

血钠正常值135-145mmol/L

等渗性缺水

低渗性缺水

高渗性缺水

血钠

正常

<

135

>

150

别称

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

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

原发性缺水

口渴

不口渴

一、等渗性缺水

  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是外科病人最易发生的水和钠代谢紊乱。

水和钠成比例的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的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也保持正常。

[真题].外科病人最易发生水和钠代谢紊乱是

A.原发性缺水

B.低渗性缺水

C.等渗性缺水

D.高渗性缺水

E.水过多

  1.病因

  

(1)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大量呕吐和肠瘘等;

  

(2)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肠梗阻和烧伤等。

这些丧失的体液具有与细胞外液基本相同的成分。

2.临床表现:

主要是脱水的表现

  少尿、畏食、恶心、乏力、舌干燥、眼窝下陷、皮肤干燥、松弛,但不口渴。

  当丧失体液达体重的5%(相当于丧失细胞外液20%)时,出现血容量不足症状(脉搏细速,肢端湿冷,血压不稳或下降);

  当丧失体液达体重的6%~7%(相当于丧失细胞外液24-28%)时,可出现严重休克,常伴发代谢性酸中毒;

  当体液的丧失主要是胃液时,因有氯的大量丧失,可伴发代谢性碱中毒征象。

  3.诊断

  病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液浓缩表现(HCT增高);

尿比重增高(复习一下刚才讲过的,体液丧失-血容量下降-激活RAAS,促进远曲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尿中溶质浓缩-比重增高);

浓度仍在正常范围内。

[真题].等渗性缺水的临床表现为

A.短期内体液的丧失达体重3%时有休克

B.休克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C.明显口渴

D.化验检查见血清Na+降低

E.化验检查见尿比重在1.010以下

  4.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给予等渗盐水,并注意补充血容量(包括晶体和胶体,胶体并不必需)纠正休克。

  可根据临床表现估计补液量(如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则表示血容量减少体重的5%,先补3000,如尚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给于上述的1/2-2/3,按体重60公斤计算),也可根据红细胞比容(Hct,正常值:

男0.48,女0.42)来计算。

  补液量(L)=Hct上升值/Hct正常值×

体重(kg)×

0.2

  临床常用的等渗盐水(生理盐水)为0.9%的氯化钠溶液,其

含量均为154mmol/L,其中

含量明显高于血浆。

(钠和氯的正常高值分别是145mmol/L和106mmol/L)大量输入易导致高氯性酸中毒。

因此,临床上主张用平衡盐溶液代替等渗盐水,其电解质含量接近于血浆,故更符合生理。

目前常用平衡盐溶液治疗等渗性缺水,一般来说平衡盐溶液主要有两种:

生理盐水和乳酸钠溶液(复方氯化钠和1.86%乳酸钠之比为2:

1);

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溶液(等渗盐水和1.25%碳酸氢钠之比为2:

1)。

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问什么不直接用生理盐水呢?

因为生理盐水中

的含量均为154mmol/L,其中

含量明显高于血浆(血浆中氯的正常高值是106mmol/L),大量输入易导致高氯性酸中毒。

补充平衡盐溶液副作用:

等渗性缺水病人,大量输入生理盐水治疗可导致当等渗性缺水时,有导致高氯性酸中毒的危险。

因肾血流减少,排氯功能受阻所致。

  同时应积极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纠正缺水后,

排泄增加及血容量补足后血清钾相对降低(尿量增加排钾增多,稀释),故应在尿量达到40ml/h时,补充氯化钾。

(见尿补钾)

[真题].治疗等渗性脱水理想的液体是

A.5%碳酸氢钠

B.等渗盐水

C.平衡盐溶液

D.5%葡萄糖

E.小分子右旋糖酐

【ZL】.等渗性缺水病人,给予补充液体治疗首选(2002,2003)

A.平衡盐

B.等渗盐水

C.1.86%乳酸钠

D.5%葡萄糖

E.1.25%碳酸氢钠

A

[真题].仅用等渗盐水纠正等渗性缺水时,可导致

A.高钠血症

B.高氯血症

C.水过多

D.代谢性碱中毒

E.低钙

【ZL】.等渗性脱水伴酸中毒病人,在补充等渗盐水和碱性溶液,纠正脱水、酸中毒后需注意可能发生(1999)

A.低钠

B.低镁

C.低钾

D.低氯

E.低磷

C;

H-K在体内有个平衡,细胞外H被中和后,细胞内H必然转移到细胞外,同时钾被交换到细胞内。

二、低渗性缺水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

缺钠多于缺水,血清钠低于正常。

细胞外液处于低渗状态。

[真题].低渗性脱水主要指

A.血钾低

B.血钙低

C.血镁低

D.血钠低

E.血磷低

D

低渗性缺水的重点是怎样根据血清钠水平划分轻中重度缺钠,我们首先提出来以便加深印象。

轻度缺钠:

血清钠在130~135mmol/L;

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0.5g。

中度缺钠:

血清钠在120~130mmol/L;

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0.5~0.75g。

重度缺钠:

血清钠在120mmol/L以下;

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0.75~1.25g。

[真题].女性,50岁,因反复呕吐5天入院。

血清钠118mmol/L,脉搏120次/分,血压70/50mmHg。

应诊断为

A.轻度缺钠

B.中度缺钠

C.重度缺钠

D.中度缺水

E.重度缺水

答案:

C试题点评:

根据血清钠水平可诊断重度缺钠

[真题].成人血清钠检测值为125mmol/L,估计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的量为

A.0.25~0.45g

B.0.50~0.75g

C.0.80~1.00g

D.1.05~1.25g

E.1.30~1.50g

[真题].低渗性缺水时,在血清钠尚未明显降低之前,尿钠含量

A.正常

B.略高

C.时高时低

D.逐渐升高

E.减少

B低渗性缺水先是低渗起主要作用,回顾刚才介绍的渗透压降低使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ADH减少,尿量排出增多,排出的钠也随之增多。

  在失钠多于缺水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

机体对这个变化的反应是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减少,使水在肾小管内的再吸收减少,尿量排出增多,以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但细胞外液的量反更减少。

组织间液进入血液循环,虽能部分地补偿血容量,但其结果是导致组织间液容量的减少更甚于血浆的减少。

面临血量的明显减少,机体将不再顾到渗透压面尽量保持血容量。

低渗性缺水时,在血清钠尚未明显降低之前,尿钠含量略高;

在血容量不足时,肾脏入球小动脉内压力下降,刺激管壁的压力感受器,使肾小球旁细胞的肾素分泌增加,引起肾上腺皮质的醛固酮分泌增加,使肾脏冲洗排钠,

和水的再吸收增加,故尿中氯化钠含量明显降低。

如血容量下降也会刺激垂体后叶,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水再吸收增强,导致少尿。

如血容量继续下降,上述代偿功能不再能够维持血容量时,将出现休克。

这种因大量失钠而致的休克,又称低钠性休克。

  

(1)胃肠道消化液持续丧失,如反复呕吐、胃肠道长期吸引或慢性肠梗阻;

钠随着大量消化液丧失;

  

(2)大创面慢性渗液;

  (3)肾排钠过多:

应用氯噻嗪、利尿酸等利尿剂时,抑制肾小管再吸收钠,钠水大量丢失,又未及时补充钠。

  2.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有头晕、视觉模糊、软弱无力、脉搏细速;

当循环血量明显下降时,肾脏滤过减少,代谢产物潴留,出现神志不清、肌痉挛性疼痛、腱反射减弱、昏迷等。

  

(1)轻度缺钠:

乏力、头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明显。

尿

减少。

血清钠在130~135mmol/L。

  

(2)中度缺钠:

除上述症状外,尚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或下降、浅静脉萎陷、站立性晕倒。

尿少,尿中几乎不含钠和氯。

血清钠在120~130mmol/L。

  (3)重度缺钠:

病人神志不清、肌痉挛性抽搐、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木僵,甚至昏迷。

常发生休克。

血清钠在120mmol/L以下。

  

(1)依据病史及表现;

  

(2)尿

明显减少;

  (3)血清钠低于135mmol/L;

  (4)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非蛋白氮和尿素氮均有增高;

  (5)尿比重常在1.010以下。

治疗上轻中度缺钠时可以补充生理盐水,重度则需要补充高渗盐水(一般为5%氯化钠溶液)。

  

(1)积极处理病因;

  

(2)采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静脉注射:

  轻度和中度缺钠时,按估计的缺钠程度补给,如体重60㎏病人,血清钠为130~135mmol/L,则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0.5g,计需氯化钠30g,先补给1/2量即15g,加日需氯化钠量4.5g,总计19.5g,可以给5%葡萄糖盐水2000ml,此外再补日需量液体2000ml。

氯化钠的另1/2(即15g),在第二天补给;

  重度缺钠时,因常有休克(低钠性休克),应先补足血容量后给以输入高渗盐水(一般为5%氯化钠溶液)200~300ml;

需要补充的钠盐量一般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需补充的钠盐量(mmol)=[血钠正常值(mmol/L)-血钠测得值(mmol/L)]×

0.60(女性为0.50)

  例如体重55kg的女性病人,测得血

为118mmol/L,则需补充的钠盐量=(142-118)×

55×

0.50=660mmol。

按17mmol

=1g钠盐计算,则660mmol

约为39g氯化钠。

当天应给需补充的钠盐量的一半(19.5g)和日需量4.5g,共计24g,可先给5%氯化钠溶液300ml,再补给等渗透盐水约1000ml。

然后可测定血清Na+、K+、Cl—和作血气分析(或二氧化碳结合力),作为进一步治疗时的参考。

  (3)缺钠伴有酸中毒时,在补充血容量和钠盐后,经血气分析,酸中毒仍未完全纠正时,可给1.25%碳酸氢钠溶液100~200ml或平衡盐溶液200ml;

  (4)尿量达到40ml/h后,应补充钾盐。

三、高渗性缺水

  又称原发性缺水,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1.病因:

  

(1)摄入水不足:

食管癌吞咽困难,濒危病人不能进食而又补充不足

  

(2)水分丧失过多:

高热、大汗、烧伤暴露疗法、糖尿病昏迷

  

(1)轻度缺水:

除口渴外,无其他症状。

缺水量为体重的2-4%

  

(2)中度缺水:

极度口渴、乏力、尿少、尿比重高;

唇干舌燥、皮肤弹性差、眼窝下陷,常出现烦躁。

缺水量为体重的4-6%

  (3)重度缺水:

除上诉症状外,出现燥狂、幻觉、谵妄、甚至昏迷。

缺水量超过体重的6%

  

(1)病史和表现

  

(2)尿比重高

  (3)血清钠在150mmol/L以上,而不是145mmol/L。

这一点大家需要注意的。

  (4)RBC,Hb,HCT轻度增高

  

(1)尽早去除病因;

  

(2)经口补充水分,不能经口补充者,(2006-3-04l)可以经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或0.45%氯化钠溶液;

  计算补液量:

①根据临床表现,按体重百分比补充,例如轻度缺水的缺水量按2-4%,补液量1000-1500ml,中度缺水按4-6%,补液量2500-3000ml;

②按血钠计算:

补水量(ml)=(血钠测得值-血钠正常值)×

kg×

4。

计算量不可一日补完,以免水中毒,分两日给,另外还要补充日需量2000ml。

  (3)因血液浓缩,体内总钠量仍有减少,故补水的同时应适当的补充钠盐;

  (4)尿量达40ml/h后应补充钾盐;

  (5)经补液后酸中毒仍未能完全纠正者,应给碳酸氢钠。

2006-3-04l.治疗高渗性脱水理想的液体是

A.5%碳酸氢钠液

B.10%葡萄糖液

C.0.9%氯化钠液

D.O.45%氯化钠液

E.平衡盐溶液

D

三种脱水比较:

钠水相伴,水和钠反中庸。

正常值135-150

高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病因

进水量不足,排出量过多,如长期禁食、出大汗、气管切开等

慢性十二指肠瘘、体液急性丢失后只输入糖水,未输盐水

体液急性丢失如大面积烧伤、肠梗阻、腹膜炎等

病理生理

失水大于缺钠,细胞外液高渗。

细胞内脱水,ADH分泌增多,尿量减少

失水小于缺钠,细胞外液低渗,早期ADH分泌减少,尿量多,血容量不足;

后期醛固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失水与缺钠比例相当,以细胞外液丢失为主,如不补液,可转变为高渗性脱水;

如补水不补盐,则转变为低渗性脱水

明显口渴,失水占体重2%~3%

无口渴,乏力、头晕、尿量不减、比重低,失盐0.5g/kg

不口渴,少尿、畏食、恶心、乏力、舌干燥、眼窝下陷、皮肤干燥、松弛。

失水占体重<

4%

严重口渴,乏力、尿少、比重高,皮肤弹性减弱,眼窝凹陷,烦躁,失水占体重4%~6%

除上述症状外,皮肤弹性差,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偏低,尿少、比重低,失盐0.5~0.75g/kg

口唇干燥,脱水征,脉搏细速、血压偏低,失水占体重4%~6%

上述症状加重,高热、昏迷、抽搐,失水占体重的7%以上

上述症状加重,出现休克,失盐0.75~1.25g/kg

上述症状加重,出现休克,失水占体重的7%以上

化验血钠

(mmol/L)

>150

轻度<135

中度<130

重度<120

正常范围波动

治疗原则

1.饮水

2.先补5%葡萄糖水,后补适量0.45%盐水和钾盐

1.先补等渗盐水

2.严重病例适量补高渗盐水

首选补平衡盐溶液盐水和葡萄糖水各半,但先盐后糖

副作用:

四、水过多

  水过多又称水中毒或稀释性低血钠,是因机体入水总量超过排水总量,导致尿潴留,引起血液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

往往出现在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或肾功能不全时。

  1.临床表现

  

(1)急性水中毒:

由于颅腔和椎管无弹性,脑细胞肿胀或脑组织水肿致以颅内压增高,引起各种神经精神症状:

头晕、失语、精神错乱、定向力失常、嗜睡、躁动、惊厥、谵妄、甚至昏迷。

进一步发展可发生脑疝,引起呼吸心跳骤停。

  

(2)慢性水中毒:

软弱乏力、恶心、呕吐、嗜睡等,但往往被原有疾病所掩盖。

病人体重明显增加,皮肤苍白而湿润,张力增高。

有时唾液及泪液增多。

一般无凹陷性水肿。

  2.诊断: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和血浆蛋白量均降低;

血浆渗透压降低。

  3.治疗:

预防重于治疗。

对容易发生抗利尿激素增多的疼痛、失血、休克、创伤和大手术者以及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应严格限制入水量。

对水中毒病人,应立即停止水分的摄入;

程度严重者,除禁水外,用利尿剂,一般用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或山梨醇)静脉快速滴注,也可静脉注射袢利尿剂(速尿和利尿酸),尚可静脉滴注5%氯化钠溶液。

  第二节 钾的异常

一、低钾血症

  血清钾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正常值为3.5~5.5mmol/L)。

  人体每日从食物中摄入钾约50~100mmol。

依靠肾脏的调节功能,肾小球滤液中的钾先在近曲肾小管内被完全吸收,远曲肾小管细和集合管细再将过剩的钾分泌出来,从尿排出,使钾能在体内絍平衡。

但是,在人体摄入钾不足时,肾脏不能明显地减少排钾,使钾保留于体内,故易引起缺钾。

体内的钾约有98%存在于细胞内,细胞内液的浓度约为150mmol/L,是细胞内液的最主要的阳离子。

在细胞外液中,钾的总量很小,约60mmol。

血清钾的浓流为3.5~5.5mmol/L。

钾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细胞代谢,心肌收缩功能和神经、肌肉应激性的维持,以及酸碱平衡的调节,都和钾的的正常代谢有关,细胞外液的钾量很小,其含量的正常与否,对体内钾总量的影响虽很小,但能产生显著的病理生理变化。

  1.病因:

(1)长期进食不足;

  

(2)应用速尿和利尿酸等利尿;

  (3)补液病人长期接受不含钾盐的液体;

  (4)静脉营养液中钾盐补充不足;

  (5)钾从肾外途径丢失:

呕吐、持续胃肠减压、禁食、肠瘘、结肠绒毛状腺瘤和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等。

(6)大量输入葡萄糖和胰岛素或碱中毒。

归纳起来就是:

摄入少;

排出多;

向组织内转移。

其中排出多包括经肾脏和肾外途径丢失。

[真题].低钾性碱中毒常出现于

A.尿毒症

B.胃肠减压

C.术后少尿

D.挤压创伤

E.输血过量

[真题].低钾血症少见于

A.长期进食不足

B.持续胃肠减压

C.碱中毒

D.急性肾衰竭

E.大量输入葡萄糖和胰岛素

  2.临床表现:

多为负性症状。

骨骼肌、平滑肌的无力(恶心、呕吐和肠麻痹)、心肌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ECG中T波低平、ST压低、出现U波以及反常性酸性尿。

常伴低镁血症。

大多和肌肉、神经功能紊乱,以及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失去收缩功能有关。

(1)骨骼肌的无力最早出现,先从四肢肌,逐渐延及躯干和呼吸肌。

有时有吞咽困难、进食及饮水呛咳,可有软瘫、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有口苦、恶心、呕吐和肠麻痹等;

  (3)心脏受累主要表现为传导和节律异常;

  (4)典型的心电图改变为:

早期出现T波降低、变宽、双相或倒置;

随后出现ST段降低、QT间期延长和U波;

  (5)病人可出现低钾性碱中毒症状,但尿呈酸性(反常性酸性尿)。

(2006-3-044)

  血清钾过低时,

由细胞内移出,与

交换(每移出3个

,即有2个

和一个

移入细胞内),细胞外液的H+浓度降低;

远曲小管上皮中H+浓度增高,导致远曲肾小管排

减少、排

增多。

结果发生碱中毒的一些症状,但尿呈酸性(反常性酸性尿)。

[真题].低钾血症时,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A.心电图改变

B.肌乏力

C.口苦、恶心

D.心脏传导阻滞

E.心脏节律异常

[真题].低钾血症错误的临床表现是

A.肌无力为最早的临床表现

B.均有典型的心电图改变

C.常与镁缺乏同时存在

D.严重时可发生多尿

E.发生碱中毒时尿呈酸性

B多尿是由于破坏肾小管上皮的浓缩功能,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类似。

[真题].低钾血症的病人,补钾后病情仍无改善时,应首先考虑缺乏

A.镁

E.磷

C.钠

D.氯

E.钙

A

[真题].肠梗阻病人血清钾检测值为2.9mmol/L,临床上一般不表现为

A.四肢无力

B.ST段降低

C.皮肤苍白

D.反常性酸性尿

E.口苦

2006-3-044.低钾血症一般不表现为

A.碱中毒

B.碱性尿

C.心电图出现U波

D.恶心呕吐

E.腱反射减弱

 3.诊断

  主要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血清钾测定来诊断。

  血清钾常低于正常,但缺水时因血液浓缩,血清钾的降低可不明显,缺水纠正后即可出现明显低钾血症。

另外,合并酸中毒时,钾从细胞内移出,可掩盖缺钾情况。

心电图改变有T波低平、双相或倒置,部分出现U波对诊断更有意义,另外有S-T段压低及各种心律紊乱。

[真题].女,45岁,幽门梗阻行持续胃肠减压半月余,每日补10%葡萄糖2500ml,5%葡萄糖盐水1000ml,10%氯化钾30ml。

2天前开始出现全腹膨胀,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消失,每日尿量1500ml左右,最可能的原因是

A.低钾血症

B.低钠血症

C.高钾血症

D.高钠血症

E.低钙血症

试题点评:

持续胃肠减压使胃肠液丢失过多,加之腹胀,肠鸣音消失可诊断为低钾血症。

  4.治疗:

(1)及早治疗导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