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8484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8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国地理Word下载.docx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

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首都是北京。

Ⅱ.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要求非常熟练掌握,记住轮廓)

东北3省:

黑(哈尔滨)、吉(长春)、辽(沈阳)。

华北2省2市1区:

京、津、内蒙古(呼和浩特)、晋(太原)、冀(石家庄)。

华东6省1市:

沪=申(上海)、苏(南京)、浙(杭州)、皖(合肥)、闽(福州)、赣(南昌)、鲁(济南)。

中南5省1区:

豫(郑州)、鄂(武汉)、湘(长沙)、粤(广州)、桂(南宁)、琼(海口)。

西南三省1区1市:

川=蜀(成都)、贵=黔(贵阳)、云=滇(昆明)、藏(拉萨)、渝(重庆)。

西北3省2区:

陕=秦(西安)、甘=陇(兰州)、青(西宁)、宁(银川)、新(乌鲁木齐)。

不可分割的3地:

港(香港)、澳(澳门)、台(台北)。

【中国政区之最】:

面积最大的新疆;

跨纬度最多的海南;

跨经度最多的内蒙古;

纬度位置最高的黑龙江;

地势最高的西藏;

地势最低的江苏;

沿海岛屿最多的浙江;

湖泊最多的湖北;

人口最多的省河南;

人口最稀的省区西藏;

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云南;

耕地面积最多的省四川;

全国最大牧场内蒙古。

陆上邻国最多的省区:

新疆临蒙.俄.哈.吉.塔.阿.巴.印等8个;

另外西藏临:

印.尼.锡.不.缅。

云南临:

缅.老.越。

174.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⑴56个民族:

汉族最多(92%),少数民族(8%)。

壮族最多(1500万),人口在400万以上的有壮、蒙、藏、回、维、满、彝、土家、苗等9个。

珞巴族、高山族等只有几千人。

⑵中国民族政策:

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

175.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Ⅰ.民族分布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分布最广,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部地区。

云南省少数民族集中分布个数最多。

了解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

五个自治区、苗(贵)、彝(川)、朝鲜(吉)、满(吉、冀)、白(云)、侗(云)、土家(湘、鄂)、傣(云)、哈萨克(新)、高山(台)、赫哲(黑)等。

Ⅱ.少数民族风情:

①宗教:

回族、维吾尔等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信仰喇嘛教。

②节日和娱乐:

傣族孔雀舞、泼水节。

朝鲜族的跳板。

蒙古族的摔跤、那达慕大会。

汉族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赛龙舟。

苗族和侗族的芦笙节、彝族的火把节。

③乐器:

长鼓(朝鲜)、两面鼓(傣族)、马头琴(蒙古)、合欢萧(壮族)、冬不拉(哈萨克)、神鼓(藏族)、鹰笛(塔吉克、柯尔克孜族)、芦笙(苗族、侗族等)。

④居所:

蒙古包(草原牧民蒙古族)、窑洞(黄土高原)、竹楼(西南少数民族)、平顶土房(北方)。

176.地形的总体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二级界线:

昆仑山一一祁连山一一横断山;

第二三级界线:

大兴安岭一一太行山一一巫山一一雪峰山。

各自特征如下:

①第一级阶梯:

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②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有内蒙古、黄土、云贵高原,塔里木、准噶尔、四川盆地。

③第三阶梯:

500米以下,有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以及东南丘陵、辽东、山东丘陵。

④大陆架的分布:

黄海、渤海全部、东海大部(最宽广)、南海一部分

(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占2/3)。

山区:

山地、丘陵、崎岖高原统称山区

(3)山脉纵横交错。

我国多山,山脉构成地形骨架,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其他地形镶嵌其中。

177.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的分布:

走向:

山脉脉络延伸方向。

·

东西走向:

①北:

天山—阴山;

②中:

昆仑山—秦岭;

③南: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①东:

台湾山脉;

长白山-武夷山;

③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台湾山脉主峰玉山(3997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南北走向: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大别山。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

海拔>6000米,世界最雄伟,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边境,海拔8844.43米。

还有:

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

附:

中华五岳:

东岳泰山(鲁)、西岳华山(陕)、北岳恒山(晋)、南岳衡山(湘)、中岳嵩山(豫)。

中华四大佛教名山:

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2)四大高原:

a.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特点:

①世界最高、我国最大(占全国1/4);

②多大山脉,相对高度较小;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③多雪山、冰川、大河源头、多湖泊(为高原湖区)。

探究:

高原形成原因。

b.内蒙古高原:

甘新边界,祁连山麓-大兴安岭,南到长城。

①第二大高原;

②地面坦荡,是重要牧场(“天苍苍、野茫茫”);

③经度地带性显著:

西北部多荒漠.戈壁;

东、中部多草原。

c.黄土高原:

长城-秦岭,祁连山东端-太行山。

①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最深厚区;

②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高原黄土和水土流失成因】

黄土是地质时期强劲的偏北风从北方干旱地区吹来的(风力沉积作用)。

黄土层土质疏松,地面植被覆盖率低,夏季多暴雨,地表受雨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

其生态环境脆弱,水旱灾害频繁,农业落后,贫困。

但矿产丰富,煤、铁、有色金属等储量丰富。

人们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和干燥性的特点,开凿窑洞。

窑洞冬暖夏凉。

d.云贵高原:

云南东部、贵州大部。

①地面崎岖,起伏较大(“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②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形发育(路南石林);

③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④有许多“坝子”(山间小盆地)。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

云贵高原因为石灰岩分布广泛,本地气候湿热,长期受流水的溶蚀,形成峰林,溶洞、石林等奇异的喀斯特地形(云南的路南石林、广西桂林山水)。

但其地面崎岖,土壤瘠簿,不利于农耕。

只有“坝子”,比较平坦,是当地主要的耕作业区。

地面有漏斗,地下多溶洞、地下河等,地质条件复杂,地表水易渗漏,并给修建水库,工程建设增加了很大难度。

(3)四大盆地:

a.塔里木盆地:

南疆,天山-昆仑山。

①中国最大内陆盆地;

②有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多绿洲,是新疆主要的农牧业区,天山、昆仑山麓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绿色通道。

现在发现储量较大的内陆油气田。

b.准噶尔盆地:

北疆,阿尔泰山-天山。

①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

②沙漠广布,风蚀作用明显。

c.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西北部,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

①地势最高盆地,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地;

②气候干燥,东部多沼泽、盐湖。

③矿藏丰富(“聚宝盆”)。

d.四川盆地:

四川省东部,青藏高原-大巴山、秦岭-巫山-云贵高原。

①中国最大外流盆地,周围山岭、高原环绕(“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②内部多低山、丘陵、西部有成都平原(是岷江的冲积扇平原),有肥沃紫色土,灌溉便利(都江堰),物产富饶。

(“紫色盆地”、“天府之国”)。

【四川盆地成因】在地质史上是一个大湖盆,后来由于湖水外泄、下切,形成了三峡。

(4)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

①我国最大;

②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中部稍高;

③黑土广布、低地多沼泽。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燕山-淮河,太行山-渤海、黄海之间。

①我国第二大平原;

②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典型冲积平原,黄河是其形成的主力军。

长江中下游平原:

西起巫山,东到海滨。

①我国第三大平原,东西呈狭长型;

②地势低平,断续相连,由江汉、鄱阳湖、洞庭湖、长江三角洲组成;

③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典型的水乡和"

鱼米之乡"

(5)主要丘陵:

与平原交错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有辽东、山东和东南丘陵。

海拔在200~500米,多开辟成梯田、果林,或栽培经济林木。

有泰山、黄山、庐山、桂林山水等风景名胜。

【填图训练】:

说出图中数码和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178.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地势西高东低:

a.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b.使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c.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地段(阶梯交界处),产生巨大水能。

②五种基本地形齐全:

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条件。

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高原发展畜牧业的条件良好,山区在发展林业、畜牧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

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③山区面积广大(占2/3):

不利于发展种植业,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造成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但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在山区宜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179.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a.中国地震带有:

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

②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四川、云南西部;

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b.我国火山分布:

“死多活少”,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台湾、海南岛等地。

c.泥石流分布:

多产生在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

180.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越往北气温越低,越往南气温越高。

(等温线密集)

1月0℃等温线:

通过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线。

冬季最低温在漠河。

成因:

①纬度位置的影响:

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比南方短,获得太阳光热少。

②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越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

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南北普遍高温。

(等温线稀疏)

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则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②受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夏季最低、最高温处】

青藏高原等山地气温低,原因:

地势高。

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

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

②沙漠广布,吸热快;

升温快③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

(3)温度带划分依据:

≥10℃积温。

自北向南分别有: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生长期和积温的概念:

≥10℃的持续期是生长期,大多数农作物在日均温升到10℃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

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

秦岭一淮河线以南,主要是我国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广东省的雷州半岛、海南省以及台湾南部属热带,其余均属于亚热带。

秦岭一淮河线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以及辽宁省的南部属于暖温带。

大兴安岭的北段及其两侧地区属于寒温带。

在暖湿带和寒温带之间,是东西延伸、面积广阔的中温带地区,包括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等。

青藏高原则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

[热量界线]:

1月0°

C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

鸭绿江口——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

温度带的划分及耕作

温度带

≥10℃积温

生长期

分布范围

耕作制度

热带

>

8000℃

365(天)

海南全省和滇、粤、台三省南部

水稻一年三熟

亚热带

4500℃—8000℃

218—365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一年二至三熟

暖温带

3400°

—4500℃

171—218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及南疆

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

中温带

1600°

—3400℃

100—171

东北、内蒙古大部分及北疆

一年一熟

寒温带

<

1600℃

100

黑龙江省北部及内蒙古东北部

青藏高原

大部分地区<

2000℃

0—100

部分地区一年一熟

【资料扩展】中国的农产品分布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水果

东北

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水稻)等

亚麻、甜菜、(棉花)

苹果

华北

冬小麦、玉米、谷子、甘薯等

棉花、花生、核桃、枣、板栗

苹果、葡萄、梨、杏、桃、柿

长江中下游

水稻、冬麦、玉米等

油菜、棉花、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桑

柑橘

四川盆地

水稻、小麦

甘蔗、桑、棉花、油茶

南部沿海

水稻

甘蔗、桑、天然橡胶、剑麻、油棕、咖啡、可可

香蕉、菠萝、芒果、荔枝、龙眼、椰子

西北

小麦

长绒棉、甜菜

瓜果(葡萄、哈密瓜)

青藏

青稞、小麦、豌豆等

海洋水产

黄海.渤海

以暖温性种类为主。

30°

N以北:

小黄鱼、鲈鱼、鳕鱼;

32°

~34°

N:

大黄鱼、小黄鱼、对虾(渤海)

东海

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金色小沙丁鱼、海鳗、石斑鱼

南海

石斑鱼、金枪鱼、龙虾

181.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降水地区差异大: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800mm通过秦岭一淮河一线,400mm通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南端一线。

降水最多地:

台湾火烧寮(雨极);

最小地:

吐鲁番的托克逊。

(注:

各地区差别很大,大致是沿海多于内陆,南方多于北方,山区多于平原,山地中暖湿空气的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因为中国的降水主要由夏季风带来,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洋越来越远,受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小,降水越来越少。

【中国的干湿地区】

划分依据——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

东北山地、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

>800mm,森林。

水田耕作业。

半湿润区:

东北、华北平原、渭河平原等,>400mm,森林、草原。

旱地耕作业。

半干旱区:

内蒙古、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400mm,草原。

牧业。

干旱地区:

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西北部,<200mm,多荒漠。

绿洲农业。

[降水量和干湿区的界线]: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b.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喜马拉雅山的南坡。

c.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182.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⑴中国锋面雨带的进退规律:

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华北春旱);

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

7月中旬一华北、东北进入雨季;

9月—雨带南撤至长江以南;

10月—雨季结束。

⑵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a.使中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

b.使中国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季节分配很不均匀: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

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

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5月-9月),东北华北7、8月。

冬春季雨水少些。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北方相反。

锋面雨带的进退规律决定。

年际变化大:

即降水年与年之间的变化大。

年际变化各地大小不等,南方较小,北方较大。

成因:

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所造成。

夏季风强:

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

南涝北旱。

【附注——副热带高压与锋面雨带的位置】

夏半年,冷暖气流在副高北侧交汇形成锋面雨带。

一般:

春末4、5月——副高在15°

~20°

N——雨   带一到华南;

夏初6月——副高西伸北进到20°

左右——雨带北移到长江中下游直至日本南部;

7-8月——副高北进到25~30°

N——雨带移到华北、东北地区。

9月,副高南退,雨带南移,北方雨季结束。

18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季风区的划分: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非季风区。

东南季风:

影响东部地区。

西南季风:

影响西南等地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大阴贺巴冈)。

184.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是世界著名的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域最为辽阔。

(∵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在季风区:

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暖热多雨;

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的偏北风,寒冷干燥。

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深入亚洲内陆,∴气候有很强的大陆性特征,表现为:

与世界同纬度比我国冬季最冷,夏季除沙漠外我国最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

(2)雨热同期:

评价:

夏季高温多雨,水热配合得当,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我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同纬其他区高得多。

长江以南“鱼米之乡”受惠于季风气候。

(3)气候复杂多样:

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气候类型多样;

加上地形的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多样的气候类型有:

东半部——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区——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有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①有利于多种生物繁殖生长,使我国动植物资源较丰富;

②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

③有利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发展各具特色。

(4)多特殊灾害性天气。

我国特殊天气有:

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185.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①寒潮:

冬半年(秋末、冬季和初春)的主要气象灾害。

指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

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

具体指标:

48小时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温5℃以下,陆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

我国大部分受影响,只有西藏、云贵地区影响较小。

危害:

带来急剧降温、大风、霜冻,有时伴随雨雪等恶劣天气(秋季、春季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强寒潮南侵,使长江以南农作物受冻害,在草原牧区,寒潮带来暴风雪覆盖草场,断绝饲料,使体弱的牲畜受冻致死。

在干燥区,寒潮引起“沙暴”,刮走土壤表面细土,损耗土壤肥力,还可湮埋田园。

②梅雨:

夏初,江淮地区阴雨连绵的天气。

天气特征:

长时间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阴云笼罩,出现绵绵阴雨或阵性降雨。

梅雨如果来得过早,雨期过长,雨量过大,会出现洪涝和低温灾害,影响夏、秋农业收成;

如果来得太晚或雨期过短,甚至“空梅”,会出现干旱,影响夏种和春播作物生长。

③台风:

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称台风。

我国每年夏秋季节,5—10月,尤以7—8月为多。

出现狂风暴雨(日降水可达100~200,甚至500~600mm),台风在我国登陆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及沿海其他省。

其危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可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颠覆船只,破坏港口设施。

也有好处:

解除或缓解长江中下游的旱情(此时伏旱)。

④沙尘暴:

是沙尘天气的一种,强风使沙粒和尘土卷入空中,空气特别混浊。

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下。

我国北方和西北植被稀少,沙质土壤较多,寒潮大风天气频繁,气候较干燥的春季易出现。

(5)多旱涝灾害:

洪涝多在夏秋季,东部平原地区多发。

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使农作物减产,有的地方甚至颗粒无收。

西北、东部季风区都常出现旱灾,一年四季都可出现。

春旱:

北方和华南沿海、西南地区;

初夏干旱:

北方;

伏旱:

秦岭-淮河以南;

秋旱:

湘、鄂、赣、皖等;

冬旱:

华南。

【资料扩展】影响我国的气象和气候灾害

灾害

多发地区

多发季节

成因

特点

防治措施

梅雨

江淮地区

春末夏初

江淮地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阴雨连绵——降水多;

出现“空梅”天气——干旱

降水多时——排水;

出现“空梅”天气——引水灌溉

伏旱

长江中下游地区

7月

梅雨过后,在单一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

天气酷热少雨,抗旱任务艰巨

组织抗旱,若有台风雨形成可能缓解旱情

台风

东南沿海

夏秋

热带海洋上形成的强烈的热带气旋

狂风暴雨

及时预报,做好台风过境的准备,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

春旱

3-5月

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没有到达(或受单一冷气流影响),降水少,又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蓄水量大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河湖水位下降

引水灌溉

夏涝

华北、南方地区

6-8月

春季风来得迟,影响时间长,降水强度大

洪涝灾害

低洼地排水,疏浚河流,增加入海口

倒春寒

东部季风区

极地大陆气团势力强盛

春季出现强低温和雨雪天气

地膜覆盖等

寒潮

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广大地区

冬半年,以春秋两季最严重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

大风、雨雪、冻害时间长,范围广

加强警报,做好防寒准备

风沙天气

三北地区

春秋两季,以春季最严重

西北季风吹扬,干旱地区的沙尘向东南方向扩散

风大,大气含沙量大,能见度低,影响范围广,一般与寒潮路径相同

营造防护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