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1138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故事聪明的乌龟Word格式.docx

美容院用水蒸汽扩张毛孔;

制造气氛桑拿院用水蒸汽帮助减肥;

舞台上用水制成的干冰……水的用处真正大。

3、说说“水魔法师”能变成哪些样子。

4、介绍故事名称,引导幼儿仔细聆听。

二、理解故事情节

·

完整听录音故事

提问:

1、故事的名称;

2、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听老师完整地讲故事(播放PPT)

1、小雨点经历了一次怎样的旅行?

 

2、这次旅行,小雨点到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人?

根据幼儿的回答,播放PPT进行验证。

总结:

故事中哪些角色是由“水魔法师”变成的?

变化时分别需要哪些条件?

三、小结: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水,就连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也有许多与水有关。

(鼓励孩子继续探索、发现)

大班英语活动:

New 

house

  

1.通过游戏活动"布置新房",复习对日常生活中常用单词,介词及句型I 

need… 

… 

put 

it… 

…进一步掌握.  

2.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幼儿所熟悉的物和事情,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房子图片  

2.平面示意图――组合图(1幅)平面示意图――教师示范幼儿操作图(1大6小)  

3.小超市所需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边唱“Happy 

home”边进教室,并引导幼儿与老师招呼.  

Today, 

we 

have 

so 

many 

guests 

in 

our 

classroom. 

Let’s 

say 

“ 

hello” 

to 

them.  

All 

right!

Sit 

down, 

please!

二.

(一)引出活动  

1.出示房子图片,引起兴趣:

"Look!

What’s 

this?

"  

2.复习各种房间的名称:

This 

is 

the 

bedroom 

( 

bathroom 

living 

room 

kitchen)  

3.以布置房间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Now, 

want 

decorate 

them.   

First, 

my 

room.  

Can 

you 

help 

me?

4.请6-7名幼儿先商量布置客厅,引导幼儿去超市购买所需要的物品.  

need 

something 

it. 

Look 

!

The 

supermarket 

beside 

new 

house.  

You 

can 

get 

there 

and 

buy 

need.  

Who 

a.要求幼儿通过商量,购置布置客厅所需的物品.  

Think 

about 

What 

need!

b.复习句型I 

need……  

c.请幼儿将所购买的物品布置到客厅内,并复习句型I 

put……  

及各种介词的用法.  

Are 

ready?

Come 

on!

do 

it!

Tell 

us, 

where 

it?

(二)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1.a 

.引起幼儿布置其他房间的兴趣.  

believe 

you. 

at 

bedroom, 

kitchen.  

They 

are 

almost 

empty.  

them, 

ok?

b.引导幼儿布置其他房间.  

bedroom. 

(bathroom 

kitchen) 

need?

2. 

引导幼儿自由组合并讨论怎样布置其他房间,并学习去超市购买所需物品.  

If 

kitchen).  

go 

here. 

you.  

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It’s 

up 

you!

4. 

引导幼儿把图纸讲述给客人老师听.  

Say 

your 

picture 

guests.  

5. 

听音乐安静入座.  

三.通过竞赛的形式进一步复习巩固介词的用法及句型I 

need…  

任意选1-2组讲述.  

race. 

us 

picture.  

(we 

…I 

…)  

四.结束活动  

1.鞭炮起,教师发糖  

Welcome 

house  

2.Song:

<

Happy 

home>

出教室.  

大班科学活动:

种子的旅行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的方式,知道种子的外部形态及其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种子的传播方式对种子进行分类。

3.乐意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1.幼儿事先收集了许多种子并在自然角中进行了展览。

2.幼儿收集的各种种子的图片、图书或资料,如各种带毛的、长刺的、带钩的、长“翅膀”的、色彩鲜艳的种子。

3.VCD或录像《种子的传播》,展板。

4.教学挂图:

《种子的旅行》。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引发幼儿对种子外部形态及传播方式的兴趣。

1、请幼儿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带来的关于种子的图片或资料,教师鼓励幼儿按顺序交流。

2、教师:

关于种子,你知道它们的哪些事情?

你最喜欢哪类种子?

它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同时出示相关图片。

3、教师:

关于种子,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为什么有些种子长毛?

有些种子长倒钩?

还有些种子的色彩是那么的鲜艳呢?

4、教师引导幼儿自由交流种子的传播方式,鼓励幼儿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探究。

二.观看VCD,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

1、教师播放VCD,帮助幼儿了解种子传播的方式:

①风力传播;

②借助动物和人的活动传播;

③借水力传播;

④借果实的弹力传播。

三.根据种子的外形特征进行种子传播方式的分类。

1、教师:

这些图片上的种子是靠什么来传播的呢?

2、教师引导幼儿将收集的图片、资料根据种子的传播方式,在展板上进行分类。

四、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身体语言表现种子的传播。

种子有着不同的本领,你愿意学做哪一类种子?

(教师按幼儿的选择,将他们分成几组。

下面各小组商量一下,分一分工,有的可以扮演种子,有的可以扮演帮助种子传播的外力(如风力、水力、人力等),共同来表现种子的传播过程。

3、各组轮流上演一种种子的传播方式,暂时没轮到的小组做观众。

4、教师请做观众的幼儿,猜一猜每组表现的是哪一种种子,并对各组的表演提一提改进意见。

活动建议  

1、教学变式:

如果没有VCD或录像,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

2、区角活动:

在图书角中提供关于种子传播的图书,供幼儿查阅。

3、环境创设:

展示幼儿制作的“种子的传播”展板。

4、家园共育:

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关于“种子的传播”的资料,陪同幼儿一起翻阅幼儿用书《种子的传播方式》。

我们的农庄

草儿嫩绿,鲜花盛开,茂密的树林中蜿蜒的小河欢快地流淌着,在阳光的照射下泛出点点银光,树林的那头,漂亮的别墅、精致的小屋若隐若现。

如此美景让人陶醉,更叫人羡慕在这里居住的“主人”。

 看!

它们来了。

最前面的是穿着白大衣的波尔山羊,接着是跳着走路的小狗,后面跟着骄傲的大公鸡、温顺的老母鸡、毛茸茸的小鸡,还有调皮的蜜蜂、蝴蝶忽上忽下,灵活的燕子在空中盘旋飞转。

让人恍若穿过时光隧道,来到了美丽的童话王国。

别惊叹,也别误会。

大一班的孩子正忙着在自主性游戏中建构自己的快乐农庄呢!

“快来帮帮忙,我的桃树还差几块粉红花朵就快完成了。

”随着叫声,立刻在求助者身边围上几个小小的身影,随即散去,不一会儿,这棵盛开的“树”已稳稳地站在丛林中。

另一边,天天和露露正将蓝色的小积木往一处平板上装:

“我们要让这河水更多一些,这样小鸭子、小青蛙就可以在水里舒服地游泳。

”真是有爱心的孩子。

“老师,小心别踩到鸡宝宝。

”我赶快停止移动,朝脚下定睛一瞧,绿色的草坪上有几个黄积木搭的圈圈,一只母鸡伏在旁边,“是鸡窝吧!

”我看向提醒我的灿灿,“对!

鸡妈妈正在孵小鸡,鸡宝宝就快啄破蛋壳出来了,鸡爸爸出去找小虫了。

”他一本正经地指着黄色圈圈,话语中透着开心。

我不禁偷笑,这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真有一手!

看着孩子们投入地忙活着,让我想起了一周前农庄的另一副景象。

零星的小草,残缺的花儿,参差不齐的树木。

孩子们对摆弄积木似乎更感兴趣,看也不看放在一边的老师制作的半成品材料。

身处农村,为什么满眼的乡村美景在孩子们眼里这么干巴巴呢?

是孩子不喜欢家乡吗?

不象,在刚才的“我们的家乡”的讨论中个个能说会道呀。

我暗自思索:

孩子的游戏行为往往是建立在丰富的经验基础和情感基础上的。

孩子已积累了一些农村生活的相关经验,但由于没有细致的观察,对家乡的感情仅仅停留在表层。

试想,没有真情实感,孩子们又怎么会真心实意的投入这农庄建设中呢。

接下来,我的首要任务就是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世界、走进家庭和社区。

用行动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提倡的大教育课程观。

   

用什么方式才能让我们把找到的家乡美景比较全面地记录下来呢?

经过小朋友的讨论我们选择了用照相机,因为这种形式较快,又不受个人能力限制,有利于调动每一位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有成功感。

为了让幼儿更自由、更宽松地寻找家乡美景,我们分小组开展了这次活动,孩子们可高兴了。

春游、放风筝、参观养殖厂,花园兜个遍、小草看个够、小羊喂个饱。

他们还做起了小导演,请我拍这拍那,底片冲出来一瞧!

哇!

真是一群小天才!

美丽的别墅、万紫千红的野花、游弋的蝌蚪、草地上嬉戏的小鸡……让你不得不叹服这群小不点的智慧与纯真。

“我们教室里的农庄跟外面的世界比如何呢?

我们的农庄还有哪些主人呢?

” 

“我们该重新建造农庄!

把小动物也请进来!

”这个提议一呼百应,性急的孩子已经跃跃欲试。

几天下来,农庄的面貌大为改观,孩子们在自己创建的庄园里快乐地想象着、创造着。

孩子的情感是真挚的,他们的行为时常会因为情感的因素而摇摆不定。

对家乡热爱的情感让孩子创造的庄园前后不一,对小动物关爱的情感,让孩子在游戏中那么投入地呵护它们。

稚嫩的笑脸、活泼的身影、纯真善良的情感是孩子最可贵的,它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让我们一起欣赏它、珍视它,让它陪伴孩子一路前行……

大班组音乐单簧管波尔卡

设计意图:

舞蹈作为一种生动、形象的艺术语言,一直都受到幼儿的特别亲,生性好动的孩子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跟随音乐的节奏摆头、动腿、挥动小手。

大班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力进一步提高,有时,他们已不满足于用绘画、色彩、形体动作等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而舞蹈中丰富多变的队形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元素,这恰巧是幼儿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极少涉及的,于是,我选取脍炙人口的欧洲民间舞曲《单簧管波尔卡》作为音乐内容,在欣赏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把幼儿带入一个以队形变化表现音乐为主的舞蹈世界。

通过活动,幼儿不仅能得到能力、知识上的提高,而且对幼儿团队协作性也是一次很好的练习。

重点:

感受乐曲ABACA的曲式结构,并能根据其变化欢快地与同伴一起舞蹈。

难点:

听辩曲式结构变换集体队形。

解决:

1、借助图谱感受音乐。

2、多媒体欣赏丰富感性经验。

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流畅的基调,区分ABACA的曲式结构。

2、了解队形变化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尝试根据曲式结构变化舞蹈的队形。

3、体验与同伴一起跳集体舞的快乐。

工具与材料;

音乐图谱、各种队形图、多媒体、磁带等

过程:

一、音乐欣赏

1、纯音乐欣赏:

这首曲子带给你的感觉?

2、再次欣赏:

请幼儿用蹲和站来表现对音乐变化的理解。

3、借助图谱欣赏:

进一步感受并标示ABACA结构。

二、国外集体舞欣赏

队形的变化

三、 

创编《单簧管波尔卡》的队形

1、讨论队形变化

2、确定并明确队形的变化

3、第一次尝试

4、合着音乐进行地二次尝试

四、完整舞蹈

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小燕子拿剪刀

设计思路: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草偷偷地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孩子们关注着周围的变化,享受着春天的美好!

在我们的“春天有约”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感受了春天的美丽景象,更体验了春天带来的欢乐。

小燕子,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熟悉的小动物。

它也是春天来临的一个象征。

《小燕子拿剪刀》这首歌曲,把春天的画面描述得如此美丽,孩子们在歌唱时一定能感受到春天的诗意与韵律美。

这样好听的歌,我想孩子们是非常喜欢的。

同时,这个音乐活动也是作为我下一个活动《春天的礼物》的一个铺垫,从小燕子带来的礼物自然地引向孩子们也动手制作春的礼物,进一步体验春天的美好!

1、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乐意表达、表现。

2、感受歌曲中春天的诗意与韵律美,体验春天的美好。

柳条、浪花、桃花、雨丝、音乐、录音机、礼物、小燕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 

春天悄悄地来了,有个朋友唱着歌儿,也飞回来了,你们听!

二、欣赏活动

第一遍欣赏,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呀!

谁来了啊?

(小燕子)

原来是小燕子飞来了啊?

小燕子从哪来的?

小燕子为什么从南方飞回来了啊?

第二遍欣赏,感受歌曲轻快的节奏,体会小燕子愉悦的心情。

(边欣赏,教师边用手演示:

小燕子唱着轻快的歌曲,在天空中飞舞……)

小燕子的心情到底怎么样?

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燕子多高兴啊,它从南方飞回来,发现我们这里有很多变化,小燕子看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回忆有关春天的经验。

第三遍欣赏:

和小燕子一起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

你们瞧,小燕子在天空中多快乐啊,让我们也用自己的小手当成翅膀,和小燕子一起看看春天的美景。

教师一遍做手势,一遍用语言引导:

小燕子快乐地从南方飞回来啦。

它一会飞向高处,看到柳树姐姐在梳辫子;

一会儿飞过水面,层层浪花跳着春天的舞;

它飞上桃树,桃花妹妹哈哈笑;

它飞在春雨里,雨丝沙沙沙,唱着春天的歌谣……

和小燕子一起飞翔,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

第四遍欣赏:

小燕子的礼物

◇小燕子飞胡来了,它也准备了很多礼物送给小朋友,我们一起来问问小燕子,它送了些什么礼物?

出示图片,丰富歌词。

剪柳条,绿油油,送给哥哥当鱼钩;

剪浪花,蓝莹莹,送给姐姐做花裙;

剪桃花,红艳艳,送给妹妹扎小辫;

剪雨丝,亮晶晶,送给弟弟做风铃。

三、送春天的礼物

◇小燕子多热心啊,它准备了那么多春天的礼物送给小朋友。

收到礼物的朋友啊,心里一定甜滋滋的。

我们也制作了很多礼物,今天我们这里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让我们也学学小燕子,把春天的快乐传递给我们周围的人,把我们制作的礼物送给我们的客人老师。

活动反思:

1.创设一个优美、抒情、富有春意的情境:

中班的孩子还是更喜欢形象、生动的情境,对于这个音乐活动来说,让孩子自主地在情境中去感受春天的诗意、美好,效果更好。

2.对孩子的经验把握不够:

(1)幼儿的前期经验不足,所以他们不能通过今天这个活动来充分地感受春天的诗意。

(2)在歌词的理解上,教师对幼儿的经验未了解充分。

这首歌的歌词很美,又压韵,可以像儿歌一样来念,但对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难理解的。

3.教具的配合与生动形象:

教具在一个活动中也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出色的教具一定能吸引孩子更投入其中。

在今天的这个活动中,若是教师准备了很多的小燕子头饰,让孩子们都来体验当一只可爱的燕子,在天空中自由的滑翔,效果一定更佳。

4.给孩子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活动中,教师太过注重孩子经验的表达表现,而牵制了孩子们对这个音乐作品真切的感受与流露。

这个活动后,我让孩子们又一次感受音乐作品,这次我给了他们一个宽敞空间,让他们自由地表现,孩子们很开心,很真切,感觉自己真的像一只自由的小燕子,有的孩子扮演燕子的飞翔,特别生动(身体俯下来,手在背上架起剪刀似的尾巴,神气极了)。

5.倾听习惯的培养:

音乐欣赏活动,需要孩子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显然我班孩子在这方面是欠缺的。

而且加上一开始外界因素的干扰,使一些孩子未进入状态。

所以,平时应当注重经验的积累,注重常规的培养。

中秋节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

  活动准备:

  1、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诉孩子月饼的品名。

  2、民间故事《常娥奔月》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

问:

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你喜欢过中秋节吗?

为什么?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A、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月饼?

——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B、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C、老师小结。

  D、分享月饼。

  5、听故事《常娥奔月》。

爱心鱼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颜色和图案间隔来装饰鱼;

  2、体验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一条用不同颜色和图案装饰鳞片的大鱼(鳞片可取下)、一幅背景图;

  2、每人有一份绘画材料(绘画本、画纸、铅笔、水粉颜料、水粉笔、水桶、油性笔)。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美人鱼呀?

小朋友回答。

好,我现在给大家讲一个与美人鱼有关的故事。

看谁听的最认真,老师就奖给他一朵小红花。

  有一条小河里住着许多小鱼,有什么颜色的小鱼呢?

(出示背景图、答对奖小红花) 

  河里的小鱼这几天不高兴,因为它们发现另一条小河里的鱼有彩色的鳞片,会闪闪发光,可它们身上却没有彩色的鳞片。

  6月1日到了,美人鱼送礼物来了,问小鱼要什么礼物,小鱼看到美人鱼身上也有漂亮的鱼鳞,在太阳光下面闪闪发光。

一条小鱼说:

“美人鱼,你真漂亮!

要是我身上也有你一样美的鱼鳞那该多好呀!

”美人鱼就取下身上的鳞片送给它,小鱼高兴的说:

“谢谢你。

  

(二)欣赏讨论(答对奖小红花) 

  1、出示鳞片讨论:

鳞片上有哪些颜色呀?

它们是怎样排队的?

小鱼穿上新衣高兴的笑了。

  2、另一条小鱼也要一片美人鱼的鳞片,美人鱼取下一片更美丽的鳞片送给它,小鱼高兴地说:

“谢谢你!

  讨论:

这一片和刚才的那一片什么地方不一样?

为什么更美丽?

除了颜色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3、第三条鱼也想要,但不好意思向美人鱼要。

但美人鱼还是取下一片鳞片送给它。

找找看,这片鱼鳞上的颜色又是怎样排队的?

(红、黄、蓝) 

  除了颜色排队还有什么也是排队的?

(花、园点……) 

  (三)鼓励独创、指导要点 

  美人鱼游呀游,把身上的鳞片全送给了小鱼,美人鱼身上没有鳞片。

小鱼想:

美人鱼把鳞片全送给我们,我们应该做一个有爱心的小鱼,让美人鱼再穿上漂亮的衣服。

  1、复习水粉画的画法 

  2、老师先示范,在引导幼儿自己在绘画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