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1234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1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精编计算附答案附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7、“骨质疏松症”是人体缺钙引起的,可服用补钙剂来治疗.乳酸钙(CaC6H1005)是一种常用的补钙剂,市售乳酸钙片剂每片含乳酸钙200mg.一个成年缺钙病人每天服用20片乳酸钙可达到补钙的目的。

请计算:

(结果保留整数)

(1)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20:

36:

5:

40

(2)一个成年缺钙病人每天需补钙毫克.792

(3)该成年缺钙病人改服牛奶(每100mL中含钙≥0.104g)来补钙,每天至少需喝毫升牛奶。

8.2013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0个“防治碘缺乏病日”,衢州市疾控中心发布消息,我市总体碘营养处于正常水平。

其中有数据显示:

1995年开始推广加碘食盐前,我市儿童尿碘(每升尿液中碘的含量)平均水平为81.2μg/L,而到2009年和2010年,这一数据分别达到216.3μg/L和179.0μg/L(世界卫生组织的尿碘标准为100~300μg/L)。

(1)与1995年前相比,近年来我市儿童尿碘的平均水平  (填“升高”或“下降”)了;

(2)碘盐是指加有碘酸钾(KIO3)的食盐。

目前我市每100g碘盐中含碘酸钾的平均值为5.06mg。

某研究小组称取某食盐样品100g溶于水,加稀硫酸和足量碘化钾,发生如下反应:

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测得生成碘单质的质量为3.81mg。

通过计算判断该食盐样品是否达到我市含碘酸钾的平均水平;

(保留两位小数)

(3)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盐摄人量以6g为宜。

若我市成年人每天摄入碘盐的质量为6g,含碘酸钾量以我市平均值计算,则成年人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是多少mg?

10、为研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分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块状大理石两种样品各6克,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

每2分钟读取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并记录前18分钟数据如下表。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时间/分

2

4

6

8

10

12

14

16

18

大理石碎屑生成的CO2质量/克

1.45

1.75

1.98

2.18

2.30

2.36

2.40

块状大理石生成的CO2质量/克

0.45

0.80

1.10

1.36

1.60

1.81

2.11

2.20

(1)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如图装置中的哪一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

(2)结合表格分析,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最多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简要说明判断

的理由:

(3)当反应进行到18分钟时,块状大理石中有多少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写出计算过程)

12、2013年6月3日清晨,吉林省德惠市一禽业公司发生火灾,造成了120人死亡,77人受伤的惨痛后果。

消防人员灭火时,有时会带上呼吸面具。

据知:

呼吸面具中的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能跟CO2反应生成O2和另一种固体化合物;

它也能跟H2O反应生成O2,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OH+O2↑。

以下是某兴趣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

(1)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表明C02未被Na202完全吸收的实验现象为。

②O2可采用D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O2的哪些性质?

(2)7.8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若反应后得到了40g氢氧化钠溶液,请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4、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该小组取用4g样品,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用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40g分4次加入。

每次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固体的质量。

(假设过滤、干燥等操作过程,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受损耗;

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实验结果见下表:

稀盐酸的用量

第一次加入10g

第二次加入10g

第三次加入10g

第四次加入10g

剩余固体的质量

3.0g

2.0g

1.0g

0.4g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4g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15、某同学采用如图装置,用一些植物的器官来代替MnO2作催化剂,分解H2O2制取氧气,记录数据如下表。

序号

H2O2溶液的

质量(克)

溶质质量分数

植物的器官及质量

收集气体的体积(毫升)

收集气体的时间(分钟)

1

34

15%

大颗粒胡萝卜16克

80

大颗粒马铃薯16克

10.5

3

小颗粒马铃薯16克

请依据上述信息分析:

(1)要使胡萝卜能够更快地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2)当量筒内的水达到80毫升时,打开广口瓶的橡皮塞,立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却发现木条不能复燃。

请你解释木条不能复燃的原因是:

(3)计算:

34克15%的H2O2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分解,能制得氧气多少升?

(氧气密度是1.43克/升)

17、科研人员利用红外测量仪可以灵敏地测量一个密闭的小室中的CO2浓度。

现进行如下实验:

在密闭但可透光的两相同小室中分别放置叶面积都是10厘米2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小室的容积均为1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测量CO2的浓度,测量结果记录于下表:

(CO2的浓度单位:

毫克/升)

记录时间(分)

5

15

20

25

30

35

45

A种植物叶片

150

113

83

58

50

48

B种植物叶片

110

75

根据表中记录到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从记录的结果看,CO2浓度降低是因为植物进行了作用。

(2)如果将大小、长势相似的A种植物和B种植物培养在同一个密闭的钟罩内进行实验,其他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后,生长较良好的是种植物。

(填A或B)

(3)假定植物光合作用的最初产物是葡萄糖,经测定:

在光照下密闭容器内CO2的质量每减少44克,植物体内葡萄糖净增加30克,则实验中的B种植物叶片在25分内净增加的葡萄糖的质量为毫克。

18、为了检测衢州市区空气的清洁程度,在市内设立了检测点,公布空气的有关数据。

它的某一技术参数是用每立方米空气中悬浮物(颗粒物)的含量来表示。

为了测定这一参数,可以使用这样一种设备:

用空气泵将空气吸入一容器中,容器内有一滤网,滤网能吸附通过它的空气中的悬浮物。

滤网置于精密的天平之上,它能测出附在滤网上的颗粒物总质量(毫克)。

右图是每隔1小时进行一次观察的记录图表。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表可以看出,a、b、c、d四时间段中,空气最浑浊,即悬浮物最多的是。

(2)如果空气泵每秒能将2.5升空气吸入容器,则该地区这4小时内,平均每立方米空气中悬浮物有毫克。

19、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响。

下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

氧化碳的速度(单位:

毫克/(分米2•小时))。

请回答:

(1)B点表示的意义是。

(2)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通过光合

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毫克。

(3)计算在光照强度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发生光

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质量(结果保留2位小数)

物理计算3题

20、科学家安培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

(1)可见,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

而且,当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时,导线相互   。

(2)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以用安培定律F=(kLI1I2)/r来描述。

其中,I1、I2分别为两根导线中通入的电流,L为导线的长度,r为导线之间的距离,k为比例系数。

某次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

次数

L/m

I1/A

I2/A

r/m

F/N

0.2

0.1

0.8×

10-7

0.4×

1.5

0.4

1.8×

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比例系数k=   N/A2。

对于位置固定、长度一定的两根平行导线,如果保持F大小不变,两根导线中的电流大小关系可以用图像中的图线  来表示。

21、磁场的强弱可用磁感应强度(B)表示,单位为特(T)。

某些材料的电阻值随磁场增强而增大的现象称为磁阻效应,用这些材料制成的电阻称为磁敏电阻,利用磁敏电阻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

某磁敏电阻RB在室温下的阻值与外加磁场B大小间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外加磁场B/T

0.04

0.08

0.12

0.16

0.20

磁敏电阻RB/Ω

170

200

230

260

300

把RB接入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9V,滑动变阻器R’上标

有“1001A”字样),并在室温下进行实验。

(1)当外加磁场增强时,电路中的电流(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为了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应向(填“a”或“b”)端移动;

(2)RB所在处无外加磁场时,RB=150Ω;

此时闭合开关,滑片P在a端和b端之间移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多少?

(不计实验电路产生的磁场,下同)

(3)当电路置于某磁场处,滑动变阻器R’滑片P位于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则该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T。

22、小明在观看了宾馆等处的光电烟雾探测器(如右图)后,自己设计了一只“火灾报警器”。

该报警器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所组成,其中“控制电路”由光敏电阻R、电磁铁(线圈阻值R0=15Ω)、电源U=6V、开关等组成;

“工作电路”由工作电源电铃、导线等组成。

小明的设计思想:

当光敏电阻接收到的光照减弱到一定程度时,工作电路接通,电铃报警。

已知该光敏电阻的阻值R与光强E之间的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光强”表示光强弱的程度,符号为E,单位为cd。

光强E/cd

1.0

2.0

3.0

4.0

5.0

6.0

光敏电阻R/Ω

36.0

18.0

12.0

9.0

(1)分析上表数据,根据光敏电阻的阻值R随光强E变化的规律,试填写表格空格处的电阻,并归纳出光敏电阻的阻值R随光强E变化的关系式为R=。

(2)闭合开关S,如果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0.25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则光敏电阻接收到的光照强度需要在多少cd以上?

(3)按小明的设计,当室内烟雾增大时,光照减弱,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到一定值时,衔铁与(选填“上方”或“下方”)的M、N接触,电铃工作报警。

八年级(下)科学精编计算22题

参考答案与思路解析

1、9C9H8O4

解析:

根据阿司匹林的组成里含有60%的碳,相对分子质量180,可得x=180×

60%/12=9

同理y=8z=4

即阿司匹林的化学式为C9H8O4,

2、

(1)9

(2)5

解析:

(1)由表格中的数据,水的质量为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差,

则水的质量为44.5g-35.5g=9g,故答案为:

9;

(2)由表格中的数据,硫酸铜的质量为35.5g-19.5g=16g,

CuSO4.xH2O===CuSO4+xH2O,

160 

18x

16g 

9g

160/16g=18x/9g,

解得x=5

3、

(1)酸雨

(2)400000(40万)(3)S/Na2SO3=32/126=0.254=25.4%

4、

(1)二

(2)三,4(3)一

(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生成物质质量总和相等,符合这一要求的只有第二次实验,所以此次实验中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2)根据第二次完全反应,说明硫和氧气按1:

1的质量比进行反应,16g硫最多可消耗16g氧气,那么第三次氧气有剩余,氧气剩余的质量为:

20g-16g=4g;

(3)由于第一次实验中氧气只有15g不足16g,所以硫会有剩余.

5、

(1)13.19% 

(2)0.10%0.75%具有

(1)单氟磷酸钠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F%=19/(23×

2+31+16×

3+19)×

100%=13.19% 

(2)①牙膏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0.11g/110g×

100%=0.10%

②利用氟的质量除以单氟磷酸钠中氟的质量分数求单氟磷酸钠的质量,

故有0.11g/13.19%=0.83g

利用单氟磷酸钠的质量除以牙膏的质量解答,故有0.83g/110g×

100%=0.75%

属有效范围,防蛀效果较好

6、是

解:

计算过程中的设不规范,没有指明是物质的质量;

化学方程式没有反应条件,更严重的是还没有配平,将造成计算结果严重错误;

物质关系对应存在问题,且已知物质的质量没有单位,计算过程中没有列出比例方程;

因此,他们的计算过程存在许多错误或不规范处;

故答案为:

是;

设生成KCl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149

24.5g 

x

245/24.5g=149/x

x=14.9g

答:

生成的KCl的质量为14.9g.

7、

(1)20:

40

(2)792(3)800

解析:

(1)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40×

1):

(12×

6):

(1×

10):

(16×

5)=20:

(2)乳酸钙中钙的质量分数为:

40×

1/(40×

1+12×

6+1×

10+16×

5)×

100%≈19.8%

 

一个成年缺钙病人每天需服用钙的质量为:

200mg×

20×

19.8%=792mg=0.792g;

(3)该成年缺钙病人每天至少需喝牛奶的体积是:

0.792g÷

(0.104g÷

100mL)≈800ml

8、

(1)升高

 

9、解:

(1)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03+2HCl=CaCl2+H20+C02↑

73 

44 

0.73g×

10% 

x

73/(0.73g×

10%)=44/x

x=0.044g 

(2)消耗盐酸的体积为0.73g÷

1.1g/mL=0.66mL≈0.7mL 

答;

(1)产生CO2的质量为0.044g

(2)消耗盐酸的体积是0.7mL

10、

(1)容器内不再产生气泡(或电子天平的示数不再变化)

(2)2.40克;

查表可知,大理石碎屑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2.40克,而块状大理石与其质量、成分都相同,所以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也是2.40克

(3)解:

18分钟时块状大理石生成CO2的质量为2.2克。

设:

此时块状大理石中发生反应的CaCO3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x2.2克

l00/x=44/2.2克

解得x=5克

答:

块状大理石中有5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11、

(1)不伸入液面  

(2)分解 

(1)如果A软管在甲瓶中深入液面以下,就无法导出气体.为了顺利地导出甲瓶中产生的氧气,A软管在甲瓶中应不伸人液面.故答案为:

不伸人液面;

(2)根据化学反应式可知,这两种反应式都是由一种物质生成其他两种其他物质的分解反应.故答案为:

分解;

MnO2

(3)解:

设可生成氧气质量为m

2H2O2====2H2O+O2↑

68    32

34g    m

68/34g=32/m

m=16g

可生成氧气质量为16g.

12、

(1)石灰水变浑浊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有助燃性  

设生长NaOH的质量为x

2Na2O2+2H2O=4NaOH+O2↑

156160

7.8gx

156/160=7.8g/x

x=8g

NaOH%=8g/40g×

100%=20%

13、解:

(1)2Na2O2+2CO2=2Na2CO3+O2

(2)6天宇航员所需氧气的质量为:

m=2×

600升×

1.43克/升=10296克

设需消耗x克Na2O2

2Na2O2+2CO2=2Na2CO3+O2

156 

32

10296g

156/x=32/10296

解得:

x=50193克

需消耗Na2O250193克.

14、解:

(1)石灰石样品中CaCO3%为:

(4g-0.4g)/10g=90%

(2)设第一次实验中,所加入的10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73

1gX

100:

73=1g:

X

X=73×

1g/100=0.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0.73g/10g=7.3%

(3)设该实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3.6gY

44=3.6g:

Y

Y=44×

3.6g/100=1.6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0%;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消耗4g石灰石样品生成二氧化碳1.6g。

15、

(1)将胡萝卜切成更小的颗粒(或“将胡萝卜磨成浆”、“多加些胡萝卜”等)(2分)

(2)此时广口瓶内的气体主要为空气(或“氧气的纯度不够高”等类似答案均可,答“氧气不纯”得1分,但答“装置漏气”或“水蒸气含量过高”不给分)(2分)

催化剂

设产生氧气的质量为m

2H2O2==2H2O+O2↑

6832

34克×

15%m

m=2.4克

V=m/ρ=2.4克÷

1.43克/升=1.68升

产生氧气的体积是1.68升。

(4分)

16、解:

(1)由方程式CuO+H2==Cu+H2O可知,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是CuO中氧元素的质量。

CuO的质量=(55-45)/O%=10/20%=50g

生成铜的质量=50g-10g=40g

(2)CuO%=50g/55g×

100%=90.9%

17、

(1)光合作用

(2)B(3)90

18、

(1)c

(2)0.28

19、

(1)在光照强度为n1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速度正好相等

(2)600

设生成葡萄糖的质量为x毫克,

叶绿体

6CO2+6H2O 

==== 

C6H12O6+6O2 

264 

180

600毫克 

264/600毫克=180/x

解得x=409.09毫克

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质量409.09毫克.

20、

(1)吸引

(2)0.50.32×

10-7b

(1)由图可知:

左边的平行通电导线在当通入方向相同的电流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变小,表明它们导线相互吸引;

对于位置固定、长度一定的两根平行导线,如果保持F大小不变,则I1I2=Fr/kl=定值;

∴两根导线中的电流大小关系是成反比的,图象中的图线b来表示.

21、

(1)变小 b

(2)5.4-9V之间(3)0.08

 解析:

(1)由表格中数据知,当磁场增强时,RB的阻值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根据公式I=U/R,电压不变,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

根据串分压的规律,由于RB的阻值增大,所以RB两端的电压也增大,为使它两端的电压不变,应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所以滑片应向b端移动.

(2)当滑片P位于b端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为100Ω.

则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