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学设计与对比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2570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筝教学设计与对比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风筝教学设计与对比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风筝教学设计与对比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风筝教学设计与对比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风筝教学设计与对比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风筝教学设计与对比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风筝教学设计与对比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风筝教学设计与对比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风筝教学设计与对比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风筝教学设计与对比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风筝教学设计与对比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风筝教学设计与对比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风筝教学设计与对比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风筝教学设计与对比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风筝教学设计与对比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筝教学设计与对比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风筝教学设计与对比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筝教学设计与对比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风筝教学设计与对比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做放找

板块二品读想象,感受快乐

(一)以读代讲,整体引入

引读第一段,以“快乐”为统领,导入下文的句段品读。

(二)读第二自然段,品“做中乐”

1.创设情境,互动质疑

学生自主找读感受到快乐的句子,教师创设情境,引发质疑:

做风筝是一件多么麻烦的事情呀,可孩子们却做得那么开心,你有什么想问作者的吗?

自由质疑,梳理问题。

预设:

做风筝的时候,你们在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

为什么“什么也不像”,却依然快活?

为什么要叫风筝是“幸福鸟”?

……

2.联结生活,移情释疑

现在你就是作者,跟这些充满好奇的小朋友说说你们当时的心情吧!

学生回应释疑(预设)

回应一:

我们做风筝的时候,心里想:

风筝啊风筝,你一定要飞得高高的;

一定要把其他的风筝比下去;

一定要飞得远远的,飞过高山大海……(顺势理解“憧憬”,板书)

回应二:

因为是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所以虽然什么也不像,却依然快活。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生活中类似的感受)

回应三:

因为想到可以去开心地放飞风筝了;

风筝能带上“我们”的希望飞上天空……所以把它叫做“幸福鸟”。

3.入情入境,读出快乐

提示:

就像自己亲手制作风筝一样快乐地、满怀憧憬地读。

(三)读第三自然段,享“放飞乐”

1.自读感受

自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圈出感受到快乐的词语。

(集体交流,随机凸显所圈词语,并板书:

喊叫奔跑)

2.个体练读

分步提示,深入练读。

一读提示:

读的时候,你要把自己当作其中一个放风筝的孩子。

二读提示:

读的时候,你要看到风筝在空中飞舞的样子,听到孩子们的欢呼和村里人的赞叹声。

三读提示:

你的朗读要让听的人也看到放飞风筝的情景、风筝飞舞的样子,也听到欢呼声和赞叹声。

3.集体赛读

展示朗读,听后评价。

(听评方式提示:

可以闭目听读,想想听了他的朗读你看到画面了吗?

听到声音了吗?

感受到快乐了吗?

4.联结递升

引读第四自然段一二两句:

“从早上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奔跑。

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

联结生活,直抒快乐:

我们忘了……忘了……忘了……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我们也似乎……

(四)引读统整,小结写法

师生合作,引读2—4段中写快乐的句段,结合板书小结本部分通过人物动作来写快乐心情的表达方法。

板块三合作品读,体验波折

(一)自读圈画,知“找中情”

读4—8自然段写“找风筝”的句段,圈画写心情的词句,体会心情变化。

(二)小组讨论,填心情图

组内填写:

可选文中词语填,也可用自己积累的词语填。

组际展示(借助实物投影)。

 

(三)小组合作,情趣朗读

1.合作练读

小组内分工,每人练读一种心情。

读的时候,要把自己当做其中一个找风筝的孩子,让听的同学明显感受到那心情的变化。

2.展示评读

评读要求:

心情表现出来了吗?

心情词凸显了吗?

评读时在课件中点红描述心情的词语,如“大惊失色”、“哭了”、“垂头丧气”等。

(板书)

板块四拓展练笔,提升“快乐”

(一)拓展续写

1.最后幸福鸟找到了没有呢?

把故事续写下去。

学生练写(课堂作业本最后一题),提示:

他们是怎么找的?

当时的心情怎样?

学学作者,能用上写动作、表情的词语来表现他们当时的心情。

2.交流点评

3.自我修改

提供词语,积累运用

欢天喜地心花怒放欣喜若狂喜出望外手舞足蹈欢呼雀跃

大失所望心急如焚唉声叹气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无精打采

(二)思辨提升

小小的风筝给孩子们带来。

回顾全文,自由发表,思辨提升(板贴词卡:

快乐自在希望)

板块五写字指导课堂作业

1.书写练习

在分类比对中重点指导“却”、“丧”。

自主练写,同桌评价,教师巡视评价。

2.课堂作业本其余字词练习

板书:

快乐自在希望

风筝

憧憬喊叫大惊失色

奔跑哭

垂头丧气

教学设计B

浙江省岱山县高亭小学王静芬

【设计意图】

《风筝》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是一篇很好的习作例文。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心中的秋天”,口语交际是“秋天的快乐”,而这篇课文写的就是秋天里发生的快乐的事情。

单元习作是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画写一写,而这篇课文就是由一幅幅画面构成的。

三年级学生刚从写话过渡到习作,如何把一句句话连成一段话,如何在叙事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心情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将课文的学习安排在口语交际与尝试习作之后,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尝试写的秋天的快乐——做风筝、放风筝的片段与课文的相关片段进行对比,尝试运用作者在叙事中表现心情的方法修改自己写的片段,让课文真正成为学生习作的范文,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抖动、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有关语句。

3.学习作者在叙事中表达心情的方法修改自己写的做风筝、放风筝的段落。

【学习准备】

1.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做风筝、放风筝的实践活动,并拍照或录像。

2.习作课上尝试写写做风筝与放风筝。

3.读通课文。

【学习时间】

2课时

【学习流程】

第一板块:

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揭题读题

“风筝”的“筝”读轻声,读资料袋,了解更多关于风筝的信息。

2.简介作者贾平凹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贾平凹先生,他本来的名字叫平娃,后来改为平凹。

他现在已经和你们的爷爷差不多年纪了。

他小时候最大的快乐,就是——(课件:

出示第一自然段)

3.预习检查

(1)同桌互查:

读生字词语;

抽读课文段落

(2)集体反馈:

提出同桌检查中读错的词,练读。

垂头丧气、磨坊、倏(shū)地等

(3)集体交流:

课文写了有关风筝的什么事?

第二板块:

对比欣赏,表达“做之乐”

1.小组分享

习作课上,大家把自己做风筝、放风筝的事写了下来,现在我们先把做风筝的段落来读一读。

逐步出示学习单:

2.组际交流

小组成员上台展示:

投影显示小组中写得最好的段落,一人朗读,一人说欣赏哪一段及理由,其他组员补充。

(对于更欣赏哪一段,估计有的学生会欣赏同学写的,原因是做风筝的过程写得很具体,很有趣;

也有学生会欣赏贾平凹写的,原因是语言简洁,但是可以看出孩子们做得很快乐。

3.引导发现

在组际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贾平凹写的做风筝段落的特点:

做的过程写得不是很具体,重点是写孩子们做风筝时的快乐心情。

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感受做风筝的快乐。

4.修改片段

(1)回想自己做风筝时的快乐心情以及做时心里想的。

(2)各自修改片段、师巡视指导。

提示:

我们可以学学贾平凹叔叔的写法,做的过程可以写得简单些,但要表达出心情。

(3)小组内朗读展示修改后的片段。

第三板块:

聚焦动作词,表达“放之乐”

风筝做好了,我们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放风筝,课文中的小伙伴们小时候也是一样。

1.自读圈词

自读第三自然段,圈出让自己感受到快乐的动作词语。

2.集体交流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运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圈出动作词并分类。

3.有感情朗读

先读好动词,再读整段,读出快乐的心情。

4.比较修改

(1)读读自己写的做风筝段落,比一比:

你用的动作词和贾平凹叔叔用的动作词有什么不一样?

(2)交流中引导发现课文第三自然段所用动作词准确、丰富、形象,表达出了小伙伴们放风筝时快乐的心情。

(3)自我修改放风筝片段。

(4)同桌交换本子相互阅读评议。

第四板块:

合作朗读,体会“找之乐”

1.小组合作朗读4—8自然段。

先一起理一理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再合作朗读,表现出心情变化。

2.组际朗读展示、评议。

3.集体讨论:

找风筝快不快乐?

第五板块:

课堂作业,巩固积累

1.书写指导练习

(1)读本课要写的生字。

(2)给生字按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

依拼抖坊精村却

其他结构:

希命奔丧磨

(3)分类观察,提醒书写时的注意点。

(4)重点范写:

却(左上右下)

奔(多横多竖的字,布白匀称)

丧(注意笔顺)

(5)生练写、展示、点评。

2.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积累描写心情词语”练习

A、B教学设计对比评析

浙江省岱山县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赵飞君

“学为中心”的课堂,要求教师转变备课时的指导思想与思维方式,从对“教什么”、“怎么教”的思考与设计转为对“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导”的思考、追问与设计。

《风筝》一课的A、B两份同课异构设计,均较好地体现了“学为中心”理念下的备课思维方式的转变。

一、关于“学什么”的不同取向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最主要最直接的途径是口语交际与习作,而咱们的教材中占了绝对比例的是一篇篇的课文。

这一篇篇的课文,如何解读,如何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所用,常常让我们在备课时颇伤脑筋。

中年级课文的阅读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指向:

一是学习阅读,习得阅读策略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二是积累文本言语、领悟表达规律;

三是在言语实践中提高表达能力,包括表达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仿照文本的表达方法进行表达等。

《风筝》一文的A、B设计重点学习内容的指向显然是不同的。

A设计指向学习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A设计把学习目标与内容的重点定位在学习真实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即如何感受文中人物的心情、如何用朗读表现心情:

借助想象、联系生活、品味词句;

入情入境、情趣朗读、滋养语言。

如此定位依据一是课程学段目标,依据二是文本表达特点,依据三是中年级孩子的实际阅读能力。

课标中对于第二学段阅读教学提出了这样一个目标——“能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会让孩子谈感受,用朗读表达感受,但是,对于“如何感受”,即“感受的方法”,我们常常忽视。

其实对中年级的孩子来说,阅读叙事性作品,能入情入境,对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有比较切身的感受并非易事。

《风筝》一文语言朴实,多白描少雕饰,而心情变化描写却丰富而细致,是引导孩子学习入情入境,学习感受人物心情的好文章。

B设计指向学习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B设计把这篇课文当作了习作的范例,目标与内容定位在学习运用本文在叙事中表达心情的方法,修改自己写的做风筝、放风筝片段。

此设计的目标确定依据了二点。

一是编者意图与单元整体目标,二是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现实需要。

这单元围绕“心中的秋天”这一主题,选编了四篇课文,有古诗、现代诗、写景散文与叙事散文。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交流金秋时节做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

习作内容是写“秋天的图画”。

中年级孩子从写话走向习作,写一段叙事性的话表达出心情并非易事,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

把事情的过程写得琐碎或者粗略;

心情贴标签式;

动词运用单一。

B设计综合考虑这个单元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与习作教学的内在联系,将整单元教学内容的时序进行调整,把这篇叙事性课文作为习作的范例,安排在实践活动与尝试习作之后进行教学,即先参加实践活动,尝试单元习作,再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将自己写的片段跟课文作对比,进而修改自己的习作,从而习得表达的方法。

综上所述,A、B设计尽管学习目标与内容的确定有不同的取向,但都基于对课程学段目标、文本特点、编者意图、学生学习起点与发展需求的准确解读,所以都是合宜的。

学生所学的都是语文本体内容,是指向语用能力的内容,也都是基于学习起点的内容。

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实际,总体水平一般的班级,可以采用A设计开展教学。

总体水平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B设计开展教学。

2、关于“怎么学”的共性思考

两份设计,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了显性的呈现与放大,有以下几点共性的思考。

●课堂结构呈板块式推进,让学习过程得以展开

A、B设计都避免了线性推进的课堂教学流程,采用板块式推进的课堂结构,一篇课文两课时整体设计成五个板块,每节课两到三个板块,板块目标明确,各板块之间相对独立又有内在关联。

如A设计的二、三、四板块:

品读想象,感受快乐;

合作品读,体验波折;

拓展练笔,提升“快乐”。

B设计的二、三板块:

对比欣赏,表达做风筝的快乐;

聚焦动作词,表达放风筝的快乐。

简约的板块式推进的课堂结构最大的好处是:

变线性问答为任务驱动式学习,使学生学习有充分的时间保证,也让学习过程得以展开。

●学习方式多样开放,实现每一位孩子的学习权

两份设计学习方式均多样开放,有个体学习、同桌互助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组际交流展示学习等。

多样开放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实现每一位孩子的学习权。

因为任何一位老师都不能在课堂上单凭一人之力实现每一学生的学习权,必须依靠学生之间互助合作的力量。

●学习方法具有针对性,帮助习得策略性知识

有效的学习方法具有针对性和可迁移性。

A、B设计,两位老师在学习方法的设计上显然都重视让孩子习得可迁移的策略性知识。

A设计让孩子习得“感受心情”以及“用朗读表现心情”的方法——借助想象、联系生活、品味词句;

入情入境、情趣朗读。

B设计让孩子习得在叙事中表达心情的方法——运用准确、丰富与形象的动词。

这些方法是孩子在真实的阅读与习作中非常需要的方法。

●合作学习精细化设计,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学为中心的课堂需要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只有做到精细化设计,才不至于流于形式。

A、B设计显然都考虑到了合作学习的精细化。

首先是合作学习任务兼具挑战性与开放性。

A设计将合作学习安排在第三板块“画心情变化图”与“朗读表现心情变化”中,B设计将合作学习安排在第二板块“对比欣赏”环节。

其次是合作方式与合作任务相匹配。

语文学科合作学习重在交流与讨论,可以有多种方式,如:

协同探究式、互助检查式、分享式、统整式等。

根据合作学习任务的特点,A、B设计都采用了协同探究的合作学习方式。

再次是合作流程明确清晰。

以口头陈述或者文字呈现的形式明晰提示合作流程,比如B设计将“对比欣赏做风筝快乐”的小组合作学习流程,用“小组活动一”、“小组活动二”的方式予以呈现,表述简洁、操作性强。

最后是合作成果物化外显。

A设计“心情变化图”的组际交流,B设计“写得最好片段”的组际分享都借助了实物投影,让展示的小组讲的时候有所依托,其他的小组则眼耳并用,边听边看,效果显然好于光听。

三、关于“如何导”的个性探索

“学为中心”的课堂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从主动施教转为适时引导,为学而教、以导助学。

两份设计由于目标不同,学生会遇到的学习困难不同,教师所采用的导学方式也不同。

A设计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导学方式。

●提示语导朗读方法。

在第二板块“读第三自然段,享‘放飞乐’”环节,很有创意地设计了三个提示语(一读提示:

)不仅引导孩子各自练读第三自然段三遍,更提示孩子朗读时入情入境的方法:

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想象出画面,以及有听众意识。

●心情图导思考路径。

第三板块“小组合作体会心情变化”环节设计了一个心情变化图,为孩子提示了思考的路径,帮助学生将文中孩子们找风筝时复杂的心情变化用显性的图示一目了然地梳理出来。

这样的图示梳理是孩子需要逐步习得的阅读方法。

B设计的导学方式虽然不像A设计那样有创意,也不乏个性。

B设计总体采用的是对比的教学方法,即将自己写的片段与课文作者贾平凹写的段落做对比,发现写法上的异同,进而修改自己的片段。

所以比较什么与如何比较,就成为教师导学的重点。

●任务单导学习步骤。

第二板块“小组合作对比欣赏做风筝的快乐”,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单对学习步骤做出了明确的提示(小组活动一:

轮流读自己写的做风筝的段落;

选出写得最好的一段。

小组活动二:

读一读贾平凹叔叔写的做风筝的段落;

跟小组选出来的写得最好的片段比一比,你们更欣赏哪一段?

为什么?

)正是由于学习步骤的细化引导,这一板块小组的合作学习才能有序有效地开展。

●主问题导思考方向。

第三板块设计了一个主问题“你用的动词跟贾平凹叔叔用的动词有什么不一样?

”这样的比较显然避免了笼统,有明确的思考方向。

能有效引导孩子去发现课文第三自然段(写放风筝部分)动词运用的准确、丰富与形象。

可见,“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师的导学行为既不能越位,又不能缺位。

合宜的导学,关键在于以学生的现实需要为基点,适时为孩子指明思考的方向、思考的路径、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步骤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